好書試閱

創作緣起

年紀是一份禮物,就跟生命本身是一份禮物一樣。一位48歲的總編輯踏上「遇見未來的自己」旅途,從台北到台東海岸、 屏東三地門村落、霧台山上;再從台灣飛到名古屋、大阪、青森。「熟年優雅學院」總監張芳玲的創作出發點:「透過前輩,會晤自己—從前輩們的身上,我更清楚 自己是誰、現在在哪裡、接著要往哪裡去?」

中年有的優勢是社經背景、工作經驗、人生歷練。但伴隨優勢的就是中年憂慮:四十後的人,生理上出現老花眼、白髮變多、臉部和身材,青春不再成為事實。五十之後,憂慮事業、子女的未來發展、父母照顧問題。鄰近六十的人,則是擔心疾病、金錢、孤單三大問題。

但是這不是全部,優勢與憂慮不等於中年人。中年可以期待的:成為靈性成熟的人,而不只是個成人;在企圖心和執行力之間,更能取得協調;明智地選擇朋友, 也繼續交新朋友;在人生中繼站,勇敢地決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要過的生活;大膽地為熟年做一個屬於自己的夢,因為那是一生最有可能實現的夢想。

〈中年人應該知道的十件事情-萬字專文〉
1:終身保持夢想力
2: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真誠卻不依賴的人際關係
4:找到自己的手作本事
5:把絕處逢生的經驗當作生命鑽石
6:承認孤單積極化解不安
7:活在愛的關係中
8:情感表達要倍數成長
9:找到自己的終極造型
10:所有生活來自於廚房

作者序言(摘錄)

我已經可以對我的不安說:未來不是可怕的,是可以期待的!未來不是暮色蒼茫,而是享受耕耘成果的豐收祭。未來是預備傳承,而且要陪伴下一棒攀登高峰的教練生涯。未來代表著我有做不完的事情,和今天無法從容去過的優雅生活…

一般人生命有幾位重要的導師:神、智者、書本、前輩。

當我們閱讀書本時,其實我們是在尋找導師。而我所會晤的前輩,也已經成為我的導師。不論是閱讀他們的著作,或是親身與他們談話、交往,我用心去體會,他們的熟年人生,為何能有一幅美好的圖像?回推他們的中年、青壯年,他們的興趣、工作、夢想是什麼?他們跟家人的關係、他們的個性、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是什麼?什麼是他活在此刻,最大的盼望和動力?

長壽不是我要帶給大家的價值。而是在未來數十年後,你如何以八十以上的年紀,擁有「愛」與「存在感」?

接下來,你會閱讀到恩愛的老夫妻和失去配偶的九十多歲作家、書店老闆,同樣擁有我所說的「愛」與「存在感」。我幾次在演講時,用「越活越美麗的誓言」做標題,你也可以這樣去理解我在尋找的未來。

我不敢說,我的著作可以成為你的導師;但是我所會晤的前輩,他們可以。我,只是藉由上帝給我的文字表達恩賜,分享出來給大家。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