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可以心甘情願,但你不能理所當然

79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爸爸日1:新手爸爸一打一

◎「爸爸日」的約定

「爸爸日」,是我們夫妻倆很久以前開始的約定,內容是:「一個月能有一次,只要老婆想跟姊妹出去狂歡,或是回娘家過夜都可以(我們住台中,老婆家在台北),時間只要大家配合得上都很彈性,爸爸必須接管小孩、照料小孩所有的一切,中途不可以放棄並呼叫老婆回家支援,不然罰款一萬元。」

生了老大之後,因產後憂鬱跟帶小孩的壓力,老婆總是悶悶不樂,所以我跟她協商:讓她回娘家去見見她家人和姊妹,好好狂歡一下,想幹嘛就幹嘛,不用煩惱家裡、小孩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家所謂「爸爸日」的由來。

老大剛出生時,身為「新手爸爸」的我,雖然也常參與女兒的照料過程,但一個月有半個月以上都在外地工作,在家的時間其實不多,所以回到家後,在照顧小孩方面,依舊是停留在用看的跟從旁協助的分上。那時候的我:從來沒有親手幫我女兒洗過澡,但我常在旁邊看老婆洗;從來沒有親手幫我女兒穿衣服,但我常在旁邊看老婆穿;從來沒有親手哄我女兒睡著過,但我常在旁邊看老婆哄。

很多事情我都只是看過──看老婆做過,看書上寫過,看朋友分享過。

我自以為是地認為,帶小孩不就是這樣而已。老婆「看起來」做得這麼輕鬆,會有多難?

直到第一個「爸爸日」的來臨,這一天,粉碎了我所有的理論跟知識。

◎第一個「爸爸日」

那一天,送了老婆去搭車。原以為接下來的日子就跟平常沒兩樣,想不到她的離開,竟然是我這個「理論派」爸爸噩夢的開始。

我關上車門,踩著油門,準備回家。看著後照鏡,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女兒睡得如此安穩、祥和。我心裡想著:「感謝上帝賜給我一位天使!」

我撥了一下劉海,聽著車上的音樂,愉快地心想:「帶小孩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我以為,女兒睡這麼熟一定不會醒來,我可以安穩地把車開回家。然後,一個成功的男人,做事情都是有計畫的。我心裡盤算著:等一下到了家,我會先泡好奶,然後抱著小天使上房間,此時,她一定會因為被我驚動而哭鬧,但早就有準備的我,馬上將泡好的奶給她喝,然後她邊喝奶,我再邊摸著她的頭,讓她有安全感,她就會乖乖地睡著了。之後就是我個人的放鬆時間,老婆不在、小孩睡著,我可以開心地滑手機、玩遊戲……結果……實際狀況根本和我想的都不一樣!

我車子才開不到十分鐘,女兒就給我醒來,然後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到媽咪的她,開始狂哭、鬼吼,並試圖掙脫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帶。

而我此時正開在高速公路上,第一次被這樣的情況嚇得不知所措,只能輕喊著說:「乖乖,寶貝別哭,媽咪出去一下下而已。」誰曉得一聽到「媽咪出去」這句話,她哭得更厲害了,根本不理會我的安撫,而且一直狂嘶尖叫著,好像我是綁架她的罪犯一樣。此時披頭散髮的她,哪有什麼天使神聖的模樣,根本就像恐怖電影裡的鬼娃恰吉!

◎小天使變身小惡魔

折騰了一番回到家後,我馬上抱女兒去房間,準備泡奶,可我忽然定格在熱水瓶前面許久──天啊!我只知道要泡奶,但根本不知道熱水要多少、冷水要多少,才會是剛剛好的比例。試了好幾次,一下熱,一下冷,總算成功泡成了能喝的溫度。這時,我的女兒不知道都已經哭多久了。

溫柔地抱著女兒,拿著奶瓶餵她喝奶,再邊摸著她的頭安撫她,平常看她媽媽都是這樣哄的,而女兒也會配合地乖乖入睡,回想起,當時的畫面是多麼優美跟慈祥。結果換成了我,她根本就沒在鳥我這個老爸,不但不喝奶,而且愈哭愈大聲,一臉就是吃定我的樣子。

奇怪,我跟老婆做的明明是一樣的事情啊!怎麼會和我想的差這麼多,還一直用腳踹我。難道是……沒唱歌?一定是,她媽咪都會哼歌給她聽,女兒就會一臉幸福地陶醉享受著。

於是我清了一下嗓門,用我那比殺雞還難聽的歌喉,唱著:「寶寶睡,寶寶睡,寶寶快點睡著……」結果,非但效果沒達到,女兒還眉頭深鎖一臉痛苦,情緒也更加狂野,持續一直哭鬧,在我懷裡又踢又掙扎。

奇怪,我做的事情和動作跟她媽咪不是一樣的嗎?為什麼會這樣?難道……不會吧,我知道了,也只有這個原因才會有這個現象,她,不是我親生的!

「不──」我吶喊著天公伯啊,為什麼要對我這麼不公平,女兒竟然不是我親生的!這時,我阿母剛好回家,一開門便從我頭後面巴下去說:「你是著猴喔?在幹什麼?怎麼讓我金孫哭成這樣?從樓下就聽到了,你這老北是怎麼當的,有夠沒嘍用!」就把我女兒抱走了。後續的什麼洗澡、換衣服、換尿布、吹頭髮、大便洗屁股、泡奶、安撫、哄睡等等,可想而知,我是怎麼從實做中熬過來、學習過來的。

◎實際下海帶小孩才知道……

所以有的時候,老公真的必須狠下心來,叫老婆滾出去……玩。

不要覺得媽咪帶小孩看起來很輕鬆、很簡單,那只是「看起來」而已。親自下去嘗試就會知道:想的跟做的,完全不同。理論與實際根本是天差地遠!

試著完全沒有老婆在家的「爸爸日」,帶個幾天看看,就會知道老婆有多重要、多能幹,還有小孩有多不確定性跟多不安定……

咦?看看日曆,這禮拜好像又是爸爸日了,慘……

避嫌不是絕不會偷吃,但不偷吃的人絕對懂得避嫌

◎前女友的訊息

一天下午,正在上班的馬克突然收到一則臉書訊息:「好無聊喔!你在幹嘛?」他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前女友子云傳來的。

「奇怪,我結婚後,子云就沒再跟我聯繫過,怎麼今天突然發訊息給我?」馬克心想。

「沒幹嘛啊,老樣子,在上班。」納悶歸納悶,他還是很快地回覆了。

「那等一下你下班後,我去公司找你喔!我剛好從台北下來台中,住在你公司附近的飯店。」子云不到幾秒鐘便回了訊息,看得出她很專心地在等馬克的回音。

馬克考慮著:「她怎麼在台中?好久沒見面了,這機會真的滿難得的。可是,老婆那邊要怎麼交代?跟她說要和前女友去吃飯?被打死算了!還是騙她說我要加班好了,反正只是吃個飯,應該不會耽誤太久。」

「好啊,吃飯OK。你難得來台中,我請你。」馬克快速地回訊息,同時發了一封給太太:「老婆,今晚加班,晚點回去,晚餐你先吃喔,愛你。」

當天晚上,馬克跟前女友吃了晚餐,還喝了點小酒。曾經是男女朋友的關係,讓兩人在言語、交談與動作上幾乎百無禁忌,旁人看來,根本就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飯後,馬克甚至提議到子云住的飯店續攤……
「避嫌」,並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有親疏之分,不能總把那幾句:「又沒什麼」、「還好吧」、「都是自己人」、「只是小時候的朋友啊」、「只是前男友/前女友而已」……掛在嘴邊,而忘了保持應該有的距離。
 
友情、同情與愛情,必須分清楚孰輕孰重,因為這幾種情感關係永遠都不能混為一談,對待的方式更不能相提並論,不然就是在玩火,就是在給人機會。

馬克原本也只是打算吃個飯而已,沒想到最後竟然吃到子云下榻的飯店去了。不過,假使他今天是帶著老婆、小孩一起出席,又怎麼會有後續的事情發生?

我們都不是聖人,不要對自己的定力太有自信了,不管男女,難免禁不起誘惑與寂寞,這是人性。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讓自己身處在那樣的環境中。更不要把對另一半的溫柔體貼、關心問候,用在別人身上。

除了自己的伴侶,真的不需要也沒有義務,過度去關心、同情或幫助那些前男女友、乾哥哥或乾妹妹、朋友或同事、學長或學妹。你把人家當朋友,人家不只想跟你做朋友;你對人家沒興趣,人家可對你有興趣得很。 

不妨誠實地自問:「他們的事情,真的跟我這麼相關嗎?為什麼我對這些人,要比對另一半還好?」

◎沒有開始,故事是寫不下去的

人真的要懂得避嫌,因為愛情故事,只要沒有開始就寫不下去。

給人希望,就等於是給對方機會。不用覺得「保持距離」會對別人不好意思或是不近人情,我們沒有分身,無法討好身邊的每個人,異性朋友需要你,但伴侶更需要你,兩者之間的取捨,我想不會太難,除非你的心已經沒放在身邊的這個人身上。

那些單身的朋友們,自然會有其他單身的人去拯救他們吧!而我們這些已經死會到不能再死的人,該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守護好身邊的親密愛人。  

別對別的女人溫柔,因為那是對你的女人殘忍。

別對別的男人動情,因為那是對你的男人無情。

避嫌不是絕對不會去偷吃,但不想偷吃的人,絕對會懂得避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