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二人生,你好

9特價27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第五章 享受時尚

一不染白髮,造型就不一樣了


pon是從五十二歲開始不染白髮。過去雖然一個月染兩次也毫不在意,但或許是進入更年期身體有所變化,每次染髮,頭皮便感到不舒服。不只如此,甚至開始掉髮,結果一到皮膚科看病,就被告知原因是來自染髮。女兒雖說,「媽媽妳要留白髮至少等到六十歲以後嘛。」但pon也無能為力,因為染髮就是會讓頭皮受傷。

然而,當pon開始保留白髮,開始感覺其實白髮倒也不壞。或許是因為少年白的bon很早就滿頭白髮,所以看在眼裡的pon,對自己變得整頭白髮也沒有太大抗拒也說不定。現今老年雜誌也開始啟用白髮的模特兒,目前社會可說漸漸走向「自然最好」的方向。不染白髮真的很輕鬆,所以我們也很推薦煩惱於究竟染不染頭髮的人接受白髮。

只不過,滿頭白髮看來真的就是比較蒼老。如果不擦口紅也不講究服裝,真的看來就是一個老婆婆……這對於男性來說也是一樣,如果不穿得時髦一點,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老爺爺的感覺。我們雖然不會刻意裝年輕,不過還是時時提醒自己要挺直腰桿、穿得整潔體面。

這麼一來,就有一件令人困擾的事,那就是變得滿頭白髮後,以前的服裝哪一件看來都變得不適合自己了。一直以來,我們兩人基本上都喜歡傳統服裝。雖然說育兒期根本就顧及不了時尚,所以經常都是T恤加牛仔褲就了結,但等到四、五十歲時,就再也不適合過度隨興的衣服。為了隱藏體型,pon也開始嘗試穿長版上衣,可是仍然感覺不大適合,全長褲也一樣,就是不大對勁……總之,滿頭白髮穿起來就是甚麼衣服也不對,而我們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嘗試。

在我們嘗試了各種服裝後,某一天,我們向女兒借了衣服。結果一穿發現,黑白色調的衣服很適合白髮女性。嘗試擦上口紅,然後穿上時尚服裝,結果整體看起來饒富趣味,就連抱怨要留滿頭白髮為時尚早的女兒也說,「這種搭配方法看起來,滿頭白髮似乎也挺不錯。」話雖如此,我們完全沒有時尚設計類的服裝,於是便先以COMME des GARÇONS(註:由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於一九六九年成立的知名國際時尚品牌,全球超過二百間直營店面)、Y’s(註:知名設計大師山本耀司設立的服裝品牌)為中心,目標在低於五千日圓的便宜服裝,在網路拍賣上購買衣服。同時,我們的髮型也配合時尚設計嘗試各式各樣的造型,有時剪成超短髮,有時則剪成香菇頭。目前大家看到的這個髮型,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剪的。這是因為我們從過去就為了省下美容院的費用,因而自己修剪頭髮。

時尚設計的服裝加上紅通通的口紅,看來雖然十分醒目,但真正的我們,其實原本是內向、不喜歡穿彰顯自己服裝的性格。只不過,都到了這把年紀,實在也沒有甚麼好在意的了,所以我們便轉念一想,算了!享受人生就好!我們雖然變成滿頭白髮,但卻因此得以享受新的流行時尚,這令我們體會到,原來也有些樂趣是上了年紀才能享受的。

搭配裝扮的契機

借我們衣服的二女兒,非常喜歡打扮化妝,經常到ZARA去找時尚服裝,或是到二手服飾店去買二手名牌。我們也經常一起出門購物,然後給女兒在不知該買哪一件服裝時提供建議。我們還住在一起時,當她問我們,「哪一件比較好看?」時,我們也會為她提出意見來。甚至,還會母女互借衣服穿著。

大約在五年前,當我們一家出去時,由於只有爸爸的風格完全不一樣,於是被女兒說,「至少和我們配合一下色調吧。」到後來,女兒更是說「我幫你買帽子」、「我幫你買刮鬍刀,你去留鬍子」然後開始送各種禮物給爸爸。這可以說是希望爸爸更帥一點、希望爸爸和女兒站在一起時風格相似一點的「爸爸改造計畫」吧!即便對老婆說的話充耳不聞,被女兒一講,做父親的人當然不可能無動於衷。由於爸爸一直以來都穿得很隨興,所以光是戴帽子都有點不好意思,不過比方說到外縣市玩時,他想說反正沒熟人,因此願意戴在頭上。

就是這個契機,讓我們三個人出門時會在服裝上某些部分統一色調,或著是穿相同花紋的造型,以營造共同的風格氣氛。我們搭配裝扮的指導者就是我家女兒。光是一起出門就有樂趣,但出門全家打扮,可說更是樂上加樂。無論是出門前討論衣服穿著,或者是實際穿出去在街上,對我們來說都是愉快的經驗。某一天,使用Instagram的女兒偶然將出門在外的我們兩人之照片上傳至網路上,結果意外地獲得了許多「讚」聲。女兒勸我們說,既然這麼有迴響,那麼你們兩個乾脆就創一個專屬兩人的帳號如何?於是我們便開始嘗試,並將帳號取名為「bonpon511」,這是將我們兩個過去的外號以及結婚紀念日的五月十一日組合在一起的帳號。現在回想起來,竟然會有這麼多朋友來看我們的照片,實在令我們驚奇不已,人生真的是充滿許多未知的遭遇。

做為兩人的紀錄,我們會拍下當天的服裝與外出地點的照片並投稿在Instagram上頭,如果這是單純的情侶裝,那麼我們一定會難為情到不好意思給大家看。我們年輕時候真的那麼穿過,比方說兩個人一起穿Boat House等上頭印有同一種標誌的上衣等衣服,因為當時就是個大家都這麼穿的時代。

現在我們雖然無意穿情侶裝,但是至少會在既有的服裝內選擇色調與花色相同者穿著。這只是端詳擁有的衣服,然後搭配看來兩人速配的造型。正因為不是完全相同的衣服,如果是條紋裝,那只要將顏色統一看來就會有整合感;雖然都是條紋裝,但條紋粗細卻不同,或者雖然是同色的格子裝,但大小卻不同等。這樣的搭配好就好在兩件衣服不是完全一樣。如果pon穿紅色衣服,那麼bon就在襪子上稍微加上紅色。穿紅內褲也沒人看到,但穿紅襯衫又有點令人害羞,但像襪子這一種就算一個人穿出去也不會太顯眼的簡單變化,他也就欣然接受了。

話雖如此,在襪子上點綴紅色,也是當個上班族時代無法實現的事。正因為退休了所以才能心態更為獲得解放,因此bon對各種搭配穿著也是樂在其中。

我們這樣決定造型

妻子pon會先說「我要穿這樣」並決定衣服,然後丈夫bon再從自己可以搭配的衣服中挑選。比方說「兩人的襯衫同樣都是麻布製」,或是「如果都穿深藍色,那我可以選穿緊身牛仔褲」。只要服裝某些部分相襯,光是出門就會感覺到不同的趣味,令我們感覺仿佛稍微回到結婚前的那種愉悅歡欣。

我們在買衣服的時候,並不會事先留意搭配的問題。有時候會是希望對方穿著而買,也有時候會是bon說,「我想要深藍色夾克。」然後pon就在網路上到處尋找購買。我們幾乎沒有一次是為了特別湊對而購買,而是從已經擁有的衣服中自然尋找並穿著。頁數 4/6

順便一提,bon所挑選的造型大約三次就有一次會遭到pon反對,然後他會接受「這樣搭配應該會更配」的建議,重新挑選。相反的,從pon被bon反對,則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笑)。

當我們完全沒有出門計畫時,會穿著家居服度過一整天,不過只要出門,那怕只是去買個東西,都會搭配一下衣服再出去。就算不會拍攝Instagram的照片,還是會做些搭配的裝扮,因為這已經是我們穿著打扮時的習慣了。

當我們出門拍攝Instagram的照片時,會在穿衣服前事先討論,如「今天那邊有活動,可以去看看」或「上次朝著北邊走,那麼這次朝著南邊走走看好了」。如果前去的是美術館,就會打扮黑白色調等沉穩一點的模樣。如果是公園的話,則是會穿得休閒度高一點,會依照地點而有所不同。

有時候,會有人找詢問我們這一類問題,「男朋友不願意與我搭配穿著。」我們覺得或許不妨先從圍巾一類簡單的開始做起。如果是衣服的話,夾克下面穿的衣服可以稍微看到搭配,那也就夠了。或者說,讓男朋友先穿好衣服,女朋友之後再依照男朋友的服裝來進行搭配,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笑)。希望對方配合自己的打扮時,最重要的,應該就是不斷稱讚對方吧。在一起出門購物時,絕對不要忘記說,「這衣服很適合你呢!」

第六章 吃得也簡單

兩人散步購物


我們經常趁著散步,一起到附近的超市買東西。不,或許說是趁著買東西,一起去散步會更為貼切。

其實我們本來是打算在迎接新生活後,每天一大早便早起出門健走,然而夜晚生活的習慣卻一直改不過來,因此遲遲沒有身體力行的機會。

不過,如果是要出外買東西,那麼就會是一個走路的好契機。我們總是兩個人一同出外散步。

買東西的時候,我們會一邊散步,一邊比較各家店的優劣,比如說蔬菜就到車站前的雜貨店就便宜,肉類則是那邊的超市較好的之類。本來我們想,仙台的物價應該會比秋田高(註:仙台市的人口於二○一八年約為一○八萬,大約是秋田市人口的三倍),其實兩者物價差不多。我們在秋田是開車前往超市,在仙台這邊也只是換成走路去超市,其實生活型態並沒有太大改變。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購買食物等物品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便是價格,國產、無添加等甚麼的,我們其實沒有那麼在意。吐司也是買超市裡販賣的最便宜產品。要說我們對食物有甚麼講究之處,大概就是吃飯會吃糙米,還有吐司不抹乳瑪琳而是抹奶油。除此之外,應該沒有甚麼個人的特別講究之處了。

倘若家中有孩子,或許還會在意食品添加物一類的東西,但我們兩個都已經過了花甲之年,應該也沒有甚麼好在意的了吧。

對我們來說,食物只要便宜又好吃就很夠了。

一天兩餐,簡單餐點

在秋田時,做飯是很有成就感的。母親會思考喜歡的東西,或者是應女兒要求煮菜。等到女兒長大後,還會說「麵包我想吃全麥做的」、「果醬這一牌的比較好吃」,令人感覺到她們真的對食物有興趣,因而有好好品嘗口味、風格上的不同。

話說回來,她們的要求其實經常超乎想像,比方突然說,「幫我做Khao Man Kai。」那到底是甚麼料理(註:海南雞飯的泰語)?她們也曾經要求「做一次水蜜桃義大利冷麵」。當母親做好後,女兒就會上傳到Instagram上面。就連新年的年菜,也是女兒將我做的料理漂亮擺盤,然後追加各種小點綴上去。

料理,本來是pon最喜歡的家事。在pon還是新手家庭主婦時,會將報紙上的食譜剪下來,貼在剪貼簿上頭。不過,後來由於煮飯慢慢變成「每天」、「絕對」、「非做不可」的義務,因此有時候也會感到很沉重。現在,因為已經完全從義務中獲得解放,完全鬆懈下來,再也沒有想要好好做料理的動力了。

自從剩下我們兩人開始,一天吃飯就只有「較晚的早餐」以及「較早的晚餐」這兩頓。早餐每天內容都一樣,是吐司、蔬菜、火腿與雞蛋。晚餐則是十分簡單,大概是糙米飯、炒青菜加一道味噌湯就能解決。

有時候,我們會在出外採買的同時,順道前去餐飲區吃東西,或是買現成冷盤回來吃。住在秋田老家時,我們還會在家裡炸東西來吃,不過現在都會想處理起來麻煩的菜在外頭解決就好。頂多在女兒前來時,煮一煮女兒喜歡吃的食物。

我們之所以能夠像這樣每天簡單而沒有任何負擔度過吃飯,是因為bon是一個「甚麼都沒關係」的人。如果,他是一位對每一天每一餐都非常講究煮飯的丈夫,那麼我們可就無法如此度過。頁數 6/6

我們想,正因為我們在年輕時代非常貧困,所以內心深處都有「只要能夠吃得好吃,不必講究甚麼細節」的想法。過去,我們有把萵苣加到泡麵裡就解決一餐的經驗,也曾經想去外頭澡堂洗澡卻沒錢,只好燒開熱水,用擦拭清潔身體。所以對我們來說,現在的生活已經像是身在天堂了。

當然,我們也不打算一直過著這種「隨便吃」的生活,然而還是會想,再稍微過一陣子如此簡單而沒有負擔的日子,靜靜等待想做料理的幹勁重新湧起的那一天到來。

而且,bon也說他想要學做料理,好在妻子出門、或因為感冒而臥病在床時也能好好做一頓料理。以前,他雖然也做過鍋類的料理,不過嚴格說來應該不算是真正的料理吧。他雖然會說,要不要我先試著做咖哩飯?需要哪一種香料呢?不過有時候男性突然開始鑽研料理,對於女性來說,反而只是增添更多麻煩對吧(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