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米蘭達霍布斯
標題:(1)模特兒被害妄想症
「她們又蠢又懶,我實在很想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人只有在看到大波霸時,他們的長頸鹿才會勃起?現代的文化,根本替美麗樹立起了不可能的標準。」米蘭達在四人聚會忿忿不平罵道,因為這次她約會的對象竟然是一個Modelizer。(只和模特兒約會的人)。
聰慧如米蘭達也,遇到模特兒自尊心也會受到創傷。她在法學院努力唸書,熬過了辛苦的菜鳥新人時期,成為了現在主流社會地位很高的優秀律師,她幽默風趣、獨立自主,擁有自己的獨到品味,全身都散發出自信的女人風采,但當她遇到了年輕的模特兒,還是立刻舉白旗不戰而敗,只因為她們是非凡人能與之匹敵的「模特兒」。
模特兒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這組群體可能祖上有積陰德,不論男女,他們天生下來的身體優勢就佔占70%,手長腳長的,這時候再加上30%的後天努力,運動、健身、節食、保養等等,他們很容易便會被人發掘,成為一種新興且看不見的全新社會階級:「模特兒」。
我們在評斷人的美學主流價值時,很容易便會不自覺陷入這種圈套,認為女人就是要腰束奶澎,外加屁屁硬扣扣。而男人則要有如五百多年前大衛雕像般的精實體態,兩片厚厚的胸肌、八塊分明的腹肌,從後面看還要有倒著的三角肌。
於是乎現在的「死老百姓」如我們,活的得實在很辛苦。逼迫自己的心要天天擁有正能量,以應付根本不是人在做的健身課程,還要搭配高蛋白、低油、高纖等等、那些不是人在吃的健康飲食,即使已累到眼歪嘴斜,還是要拍拍自己的臉展開笑顏,擠出諸如「贏過昨天的自己」等心靈小語,以跨過那條看不見的鴻溝,升等為「模特兒階級」。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太膚淺,但讓我來告訴你,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大眾已沒有餘裕去做深度思考。「沒有外在、看不見內在」(No outside, no inside)這句話雖已成為我的人生座右銘,但在這個前提之前,我早已認清自我外在條件的現實,替自己設下界線,那就是我與模特兒,將是兩條永遠不會交會的平行線。
認清這個事實後,你會覺得人生豁然開朗,我幹嘛要跟「非我族類」比呢?由於我的第一份正職工作就是在模特兒經紀公司上班,還記得當時年紀小,與這群高階生物一起工作時,我常會陷入和米蘭達相同的「模特兒被害妄想症」,縱使那人年齡才識根本和我沒差多少,但和他們在一起,我自己總是會覺得相形見絀。
來,看到重點了沒?年齡才識。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模特兒雖然看似光彩亮眼,卻總會被貼上一張大小和胸部成正比的「胸大無腦」標籤,且男女皆然。因此模特兒與老百姓這兩個階級,在外表上看來毫無交集,但內心裡 可都希冀著對方的優勢能替彼此洗清罪名,或晉級。
所謂魚幫水、水幫魚,有才的百姓帶模特兒出場實在搖擺,而模特兒也能讓旁人知曉自己沒那麼表淺,對於另一半,除了外表,模特兒更喜歡「有才華」的百姓。原本兩條看似零交集的平行線,現在可又找到了光明正大的理由搞在一起,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凱莉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她在Party上遇見了Mr. Big,聊沒幾句後,說時遲那時快,Mr. Big的身旁不知突然從哪冒來一個模特兒,雖然凱莉穿著CHANEL,打扮入時得體,但當那模特兒出現之後,她瞬時還是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很不得體。夾雜著妄自菲薄的情緒,她只想立刻逃離那個令她感到難堪窘迫的場域。
不過說真的,同樣生而為人,我們有需要這樣比來比去,隨時都得殺出個你死我活嗎?什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關於做人,我只知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關於愛情,我只相信,儘管這世上有那麼多好看的人,但在相處之後,那個還能逗你笑的人,他才是對的人。
標題:(1)模特兒被害妄想症
「她們又蠢又懶,我實在很想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人只有在看到大波霸時,他們的長頸鹿才會勃起?現代的文化,根本替美麗樹立起了不可能的標準。」米蘭達在四人聚會忿忿不平罵道,因為這次她約會的對象竟然是一個Modelizer。(只和模特兒約會的人)。
聰慧如米蘭達也,遇到模特兒自尊心也會受到創傷。她在法學院努力唸書,熬過了辛苦的菜鳥新人時期,成為了現在主流社會地位很高的優秀律師,她幽默風趣、獨立自主,擁有自己的獨到品味,全身都散發出自信的女人風采,但當她遇到了年輕的模特兒,還是立刻舉白旗不戰而敗,只因為她們是非凡人能與之匹敵的「模特兒」。
模特兒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這組群體可能祖上有積陰德,不論男女,他們天生下來的身體優勢就佔占70%,手長腳長的,這時候再加上30%的後天努力,運動、健身、節食、保養等等,他們很容易便會被人發掘,成為一種新興且看不見的全新社會階級:「模特兒」。
我們在評斷人的美學主流價值時,很容易便會不自覺陷入這種圈套,認為女人就是要腰束奶澎,外加屁屁硬扣扣。而男人則要有如五百多年前大衛雕像般的精實體態,兩片厚厚的胸肌、八塊分明的腹肌,從後面看還要有倒著的三角肌。
於是乎現在的「死老百姓」如我們,活的得實在很辛苦。逼迫自己的心要天天擁有正能量,以應付根本不是人在做的健身課程,還要搭配高蛋白、低油、高纖等等、那些不是人在吃的健康飲食,即使已累到眼歪嘴斜,還是要拍拍自己的臉展開笑顏,擠出諸如「贏過昨天的自己」等心靈小語,以跨過那條看不見的鴻溝,升等為「模特兒階級」。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太膚淺,但讓我來告訴你,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大眾已沒有餘裕去做深度思考。「沒有外在、看不見內在」(No outside, no inside)這句話雖已成為我的人生座右銘,但在這個前提之前,我早已認清自我外在條件的現實,替自己設下界線,那就是我與模特兒,將是兩條永遠不會交會的平行線。
認清這個事實後,你會覺得人生豁然開朗,我幹嘛要跟「非我族類」比呢?由於我的第一份正職工作就是在模特兒經紀公司上班,還記得當時年紀小,與這群高階生物一起工作時,我常會陷入和米蘭達相同的「模特兒被害妄想症」,縱使那人年齡才識根本和我沒差多少,但和他們在一起,我自己總是會覺得相形見絀。
來,看到重點了沒?年齡才識。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模特兒雖然看似光彩亮眼,卻總會被貼上一張大小和胸部成正比的「胸大無腦」標籤,且男女皆然。因此模特兒與老百姓這兩個階級,在外表上看來毫無交集,但內心裡 可都希冀著對方的優勢能替彼此洗清罪名,或晉級。
所謂魚幫水、水幫魚,有才的百姓帶模特兒出場實在搖擺,而模特兒也能讓旁人知曉自己沒那麼表淺,對於另一半,除了外表,模特兒更喜歡「有才華」的百姓。原本兩條看似零交集的平行線,現在可又找到了光明正大的理由搞在一起,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凱莉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她在Party上遇見了Mr. Big,聊沒幾句後,說時遲那時快,Mr. Big的身旁不知突然從哪冒來一個模特兒,雖然凱莉穿著CHANEL,打扮入時得體,但當那模特兒出現之後,她瞬時還是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很不得體。夾雜著妄自菲薄的情緒,她只想立刻逃離那個令她感到難堪窘迫的場域。
不過說真的,同樣生而為人,我們有需要這樣比來比去,隨時都得殺出個你死我活嗎?什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關於做人,我只知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關於愛情,我只相信,儘管這世上有那麼多好看的人,但在相處之後,那個還能逗你笑的人,他才是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