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漏斗哲學

認識更多男人並不是要妳當個花蝴蝶,但我會說這件事為何對妳只是有益無害。我用一組漏斗具體說明這個概念。

第一個漏斗,也是最大的一個,讓妳把所有剛認識的男人丟進去。這個漏斗的功能跟過濾器很類似,只有那些妳稍微有興趣的男士才可以通過這個漏斗,抵達第二個漏斗。

第二個漏斗,則是用來過濾掉妳不想跟他約會的男生,那些可能看第一眼時有些被吸引,但卻沒有立即來電的人。只有那些妳確實感興趣,同時也願意花時間和他相處的人,才能通過這個漏斗,進入到第三道漏斗裡。這些人之中,又只有那些妳願意和他們約會超過一次的人能過關斬將,進入第四道漏斗。當然,最後一道過濾的程序,會篩選出妳真的願意和他發展一段感情的人。本書第二和第三部分中,會更多談到這個過程。現在讓我們暫停在這,先幫妳踏入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

這個過程清楚明白,但我想強調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在第一道漏斗時,妳得盡可能不要太挑剔,因為第一道漏斗的重點並不在於對方是否吸引妳,而在於盡可能多認識人,男女都可。

第一道漏斗的目的,是讓妳跨出去走進人群,多多練習對話和調情,從交流中獲得樂趣,同時讓自己享受其中。妳要帶著盡可能認識越多男士越好的態度出門,這樣妳才能把更多男人掃進第一個漏斗。如果只把三個男人倒進第一個漏斗,那麼漏斗另一頭幾乎是不可能濾出那個對的人,應該把不會變成連續殺人魔的每個男人都倒進第一個漏斗,最後出現對的人的機率就變高了。

這麼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讓妳養成習慣,樂於給初期認識的這些男士機會。多數人都很執著於找到「那個人」,然而最後卻只落得什麼人都沒找到的窘境。盡可能多去認識不同男士的好理由還有很多:

1. 妳不會因為匱乏感而隨便談戀愛

當妳認識了很多男人,就不會一下子只把注意力放在某個特定的人身上,同時,若妳用豐富而不是缺乏的角度進入感情,會對妳更有利,讓供需的經濟原理為妳效力。妳可能為了某個男人而在水深火熱中,但別忘了,男性只占世界總人口數的一半而已。當妳找到喜歡的人時,不見得代表妳是世上最幸運的人;同樣地,妳喜歡的男生不喜歡妳時,也不會讓妳因此成為世上最不幸的人。可是,匱乏感容易讓人妥協,如果妳相信這世界的好男人很少,妳就會花很多時間在最早遇到,妳覺得還算不錯的男人身上,根本不在意他是否是對的人。相反地,充裕感卻能給予妳選擇權和自信感。當妳知道好男人從來都不缺時,妳就不會因為條件而死抓不放,而是懂得找到合適妳的人。

2. 多認識、多聊聊,增加戀愛動能

養成和剛認識的人聊天的習慣,妳的社交技巧更進步後,會變得更有自信。在和不認識或剛認識的人交流時,妳會發現,只不過是讓自己的姿態保持放鬆、自在,就能創造出魅力。要怎麼做到?只要多加練習,並且在任何人身上練習:女生、小孩、年輕人、老年人,都可以。如果妳養成多主動認識人的習慣,這個習慣自然而然就會幫助妳認識更多男人。如果天菜找妳聊天時,又變回那個容易臉紅、緊張結巴的高中女生,就是因為妳練習得不夠。如果妳沒有常和人聊天,從未發展、練習這些技巧,那麼當性感男人接近妳時,當然就不可能馬上召喚出最棒、最有自信的自己。

3. 因為男人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認識的男生越多,妳的選擇權就越大。談到愛情,挑三揀四真的只是剛好而已。想想看,妳將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和對方相處,他會成為妳最親密、一起分享人生、最信得過的人。因此,他一定得特別到不行才行。就邏輯上來說,要找到那個特別的人,當然得先提高母體總量(也就是去認識更多男人),才能提高命中率。

我就認識一個叫做珍的年輕女生,大學開學第一天,她坐在教室等著老師出現,就在此時,她認識了他:一個剛好坐她右邊,看起來充滿魅力又友善的年輕人。他們互開玩笑,下課後還相約去喝咖啡。一個月後,他們開始交往,最後發展成一段持續整個大學時期的穩定交往關係。珍對她的每個朋友說:就是他了!她彷彿可以看見兩人在自己二十五歲結婚,婚後幾年生了小孩。她都想好了。她的朋友都有點嫉妒,不明白為什麼對她來說事情如此簡單寫意。然後,某一天,珍的男友告訴她說,他還沒準備好要結婚,雖然他還是愛她,但他得在真得定下來前,去做想完成的事情。突然間,二十五歲的珍發現自己咻地一下被遠遠拋在後頭,心碎的她不知道要到何時才能再遇見下一個他。

她做著白日夢,想像新工作辦公室那個坐在她旁邊的男同事,也會跟舊愛一樣既友善又有魅力,主動和她搭話。只不過,當她到了辦公室後,隔壁桌的男同事不友善就算了,連一點魅力也沒有,更別說連跟她說話都嫌懶。她每週五、六晚上,都會和朋友出門玩樂,但總抱怨著說要找到跟舊愛一樣好的男人根本不可能。她在十八歲時中了愛情樂透,接下來七年也愉快地享受獎金。但二十五歲的她已然破產,又比之前老了七歲,茫茫然不知該如何重回情場。她有限的經驗告訴她,那個對的人應該要坐在她旁邊,無預期地在某天和妳墜入愛河,也就是說,她完全沒有能力自己去找到愛情。

珍以為她唯一的選擇,就是坐在原地繼續枯等。實在是痴人說夢!

情感連結是關鍵

性張力會讓他受到肉體吸引,但只有情感連結才能讓他的情感被吸引。許多女人知道如何創造性張力,但情感連結才能讓妳顯得獨特。情感連結始於一段品質更好的談話。我們現在都知道該怎麼主動開啟談話,而開啟談話的規則就是以可以繼續聊下去為主,開場白是什麼並不重要。現在呢,我們要再更深入一點。

成為一個好的談話者需要兩件事:創造引人入勝、有趣的話題,以及營造情感連結。這和能否對某些重要事件發表長篇大論、有沒有可讓人津津樂道的趣聞,比如說遇到某個名人,或甚至妳是否妙語如珠都沒什麼關係。

不論男女,許多人,常在聊天時犯一個錯,就是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卻不曾留心對方的感受。他們以為如果自己有著光鮮亮麗的工作就能把人迷得神魂顛倒,他們像在講課般高談闊論自己的成就、吹噓著曾去過哪裡旅遊,在他口沫橫飛的同時,對方只能聽,無聊到打呵欠。妳應該很熟悉這類人,他們從不問關於妳的事或妳有什麼興趣;這甚至不能稱得上是聊天,比較像是獨角戲。

那麼,妳該如何善用情感連結,達到真正認識彼此的目的呢?
尋找價值,而不是事實

在第一次聊天時,我們希望可以發掘出對方是怎樣的一個人;妳想知道兩人的價值觀是否相似,他是否充滿抱負、為人善良、有頭腦和好奇心。在投資銀行上班、住市中心、喜歡看電影等資訊,完全無助於達到這個目的。

假設妳被工作的話題纏住了,他告訴妳:「我恨我的工作,超無聊!」一個好的談話者能不著痕跡地切換到比較有趣的話題,既然他說討厭自己的工作,那妳可以問他這類問題:「如果世界上每樣工作的薪水都一樣,那你想做什麼?」、「如果不考慮錢,你明天想做什麼?」、「二選一!做你痛恨但年薪十萬美元的工作,還是你很喜歡的工作,但年薪只有四千美元?」

藉著這些問題,他可以分享自己的熱情,妳也能知道他覺得人生中什麼事情有意義,妳作球給他,把痛恨工作這類負面言語轉變為他可藉此敞開分享的好機會;這麼一來,妳就能知道他到底最在乎什麼事。接下來,妳只需順藤摸瓜,問他原因,就能很快地發掘出關於他的二三事。

如果他選擇年薪十萬的工作,問他為什麼,可能是因為他很在乎安全感,喜歡打安全牌;或因為他喜愛冒險,需要錢才能四處旅行;也可能他就是喜歡過著手頭寬裕的生活。這些都不是爛理由,只是代表了不同的價值觀。這也是為什麼妳需要繼續追問他原因,如果他選擇金錢,那他又會怎麼運用?如果他選了年薪四千美元的夢幻工作,那又是出於什麼原因讓他願意屈就低薪?也就是說,不管他怎麼回答,妳都能更清楚他的生活動力來源。

讓對話從邏輯面轉向情感面,便能創造出情感連結。邏輯性的問題只負責在互動中串場,訴諸情感的問題才能揭露對方真正的價值觀。

藉著這些能引導對方談論興趣、熱情的問題,妳可以達到兩個效果:第一,讓談話變得更開放,他也可以反問妳類似的問題,進而更認識妳;同時,妳也創造一個讓他經驗正面感受的機會,這麼一來,他就會把正向感受連結到和妳談話的感覺上。當他開始視妳為能引出他不同面向的人時,情感連結就此產生。他覺得和妳分享一些他甚至沒對朋友說過的私事。

假如這些問題看起來有些沒頭沒腦,妳也可以這麼解釋:「我朋友之前問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不管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所謂的「我朋友」,就是讓妳創造話題的最好隊友。如何知道彼此價值觀是否相同?

首次談話的主要目的,是讓妳檢視彼此是否有化學反應,是否有讓妳想更進一步認識他的火花?妳也想讓他更了解自己嗎?這種火花可不止是他能否撩起妳的生理慾望,而也在於當他發現彼此價值觀相同時大感興奮的樣子。

假設妳尋找男友的標準,是要跟自己一樣喜歡探險,因為妳喜歡旅行,造訪充滿異國風的地方;也可能妳喜歡尋求刺激,去一些奇怪甚至危險的地方;如果是這樣,那妳會需要有冒險精神的人。

所以,在首次聊天時,妳可以深入一點,問他「如果明早你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醒來,那你希望是在哪?」、「如果你可以放下一切,立刻跳上飛機,目的地會是哪?」多數女生都會等到第一次(甚至第二、三次)約會時,才能發現對方是否和自己一樣喜愛旅遊、冒險。但何必等這麼久?如果我們不利用第一次聊天時就挖得深入一些,看看兩人之間是否有連結,那根本就只是浪費時間嘛!

為談話增色的其他方法

所以,現在妳是談話高手了,但,還是有一個問題:一段有建設性的對話需要兩個人才能進行,然而對方可能還卡在無趣的寒暄模式裡。

每個好的談話者都知道這麼個穩贏不輸的法則:不見得要用顯而易見的答案回應顯而易見的問題。

你最近怎樣?你是哪裡人?你做什麼工作?雖然妳遇過很多男生都愛使用這種會殺死對話的問題,但不代表妳就得回以顯而易見的答案。

我該什麼時候和他發生關係?

根據我的經驗,當談到約會、交往時,最常被提出,次數高居不下的一個問題就是:該等多久才可以上床?

在感情初萌芽階段,男女在性事上扮演的角色通常不太一樣。男人是追求者,女人則是被追求者,所以,女人才是握有性愛是否發生最終大權的人。

即便如此,這也不代表女人唯一擁有的能力只在於接受或拒絕男人求歡。每個月都有成千上百的雜誌文章鋪天蓋地而來,告訴妳,如果想讓男人繼續追求妳,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能在約會達到某個次數之前就和他上床,或者妳要等到對方承諾願意穩定交往後才能發生關係,除此之外,還有其餘各式各樣根本無助於長期留住他的守則。大部分我認識的女人似乎對「約會三次後再上床」的規則很買帳,它背後的想法依據大概是這樣:「如果我等到約會三次後才發生關係,他會知道我和其他那些隨便的淫蕩女不一樣,這麼一來他會了解我是那種他得認真起來才追得到手的女人。」這個理論聽起來好像頗合邏輯,但充其量只能說是又一個失焦的規矩。我認識有些男生,即便他們願意等到第三次約會才上床,卻還是不肯做出任何承諾。

問題不只在於妳打算讓他等多久才發生關係,讓他苦等多時又得不到,反而讓你們遠離了建立真實情感連結的常軌,進入一場無意義且無止盡的遊戲。

我個人的準則是,妳不應該設定第一次見面就上床的策略(但我的意思也不是初次約會絕不可以上床),但我之所以有所保留,和妳讓他等得不夠久一點關係都沒有。在性事上吊男人胃口,可絕不是讓他對妳保持興趣的方法。

情感觸點

一般的男生出門約會時,某一部分的他總希望約會結束後可以發生關係,因為男人的出廠預設值就是這樣。如果他決定和妳約會,意思就是說妳對他有視覺化學作用,而如果他覺得妳有視覺吸引力,那麼他就會想和妳上床。這和他是好人或壞人沒關係,事實就是如此。

女性常有一種錯誤認知,認為男人有兩種:一種是對妳的本質有興趣的好男人,另一種就是只想上床的玩咖,然而,這種二分法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玩咖,只不過是比較坦白地表達出意圖,而所謂的好男人,不過是在玩一場比較耗時間的遊戲,到頭來,他還是想帶妳回家上他的床。

簡單說,男人知道他們不見得總能回到本壘,但他們一定會抱持著期待。儘管如此,「男生只想上床」這樣的想法也只對了一部分。男人的確有肉體慾望,但性卻不是他們唯一想要的事。事實上,男人跟女人一樣,都想在情感面上和對方更深刻連結。男生被妳的個性吸引,開始喜歡和妳相處,視妳為某個特別的存在,想要妳走進他的生活,或甚至共度一生,這都是因為你們建立了情感上的連結。性,只是更加深這個連結的方法之一而已。
你們約會了兩次、五次,他見過你爸媽、死黨了沒,他每次見面時都一直試圖給妳壓力,要妳和他發生關係,這些都不重要。只有當彼此之間建立了情感連結後,性才該粉墨登場。我喜歡稱這時的情感連結為「情感觸點」。

當男生達到情感觸點時,他和朋友看電影時想到的都是妳;一下班就想打給妳;就算麻煩得要命,他也不會嫌遠,總會想辦法到妳家附近閒晃。他晚上睡前會想著妳在幹麼,通常也就是在這一個模門特,男人才會驚覺,天阿!我想我愛上這個女孩了!這對男生來說可是個驚嚇的一瞬間,特別如果他很享受逍遙自在的單身生活。他徹徹底底地上鉤了!

這種情感連結是從兩人共享的經驗中創造出來的,不只靠幾次的約會,而是兩人要一起去做某些能讓彼此投入、增加情感的事。這些經驗多強烈,彼此的對話有多深刻,才是重點所在。

這也是為什麼能讓雙方有意義互動的約會,遠勝過一成不變的晚餐約會,後者讓雙方不太有機會產生有意義的連結,也是為什麼你們的約會應該要能讓兩人共享一段新體驗,或一起去做一件對兩個人來說都有真實意義的事(或藉著一起做這件事而產生連結)。

妳和他一起度過的時間越具意義,你們一起擁有的經驗越多樣化,他就越容易達到情感上鉤點。然而,情感連結不只是時間的產物,時間或許有些幫助,但僅是花時間相處還不足以創造出情感連結。

這也正是為什麼假日戀情這麼有威力。你們在一段很密集的時間裡,一起擁有感受強烈的共同經驗。兩人通常遠離了熟悉環境,所以共享的這些新體驗,不但刺激,甚至充滿冒險、異於平常。不只這樣,渡假時的外在環境會讓人更開放,也就是說,讓人容易更快達到情感上鉤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