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來自家庭的終極力量/史蒂芬.柯維

我是史蒂芬.柯維,歡迎閱讀這本新書,這能讓你了解如何將七個習慣應用在家庭和婚姻上。我深深相信健康的婚姻與家庭是文明的基礎和社會的根本,而我們最大的喜悅和圓滿就來自家庭。我也相信,我們在家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美國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Barbara Bush)在向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的畢業生致詞時,曾說過以下這段文字:

「無論將來身為醫生、律師或商業領袖的責任有多麼重要,你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人。跟配偶、子女、朋友之間的人際連結,會是你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投資。到了人生盡頭,你絕不會後悔少通過一次考試、少贏得一次判決或者少成交一筆生意。但是,你會後悔沒有多跟丈夫、子女、朋友或父母相處。我們的社會成不成功,不是取決於白宮裡面發生的事,而是取決於你的家中發生的事。」

我堅信,假如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努力打拚,卻忽視了跟伴侶和家人之間最重要的關係,這就好比鐵達尼號即將沉船,卻還在收拾甲板上的躺椅一樣毫無意義。曾任聯合國祕書長的道格.哈馬紹(Dag Hammarskjöld)曾表示:「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一個人,比為了拯救芸芸眾生而辛勤還要高貴。」我的妻子時不時就喜歡引用這句話給我聽。

人有普世的需求。我們都需要感覺安全、受到認可、受到尊重、受到鼓舞與被愛,而戀人、夫妻和親子之間的連結便能實現這些需求。因此,在任何家庭中,若有人無法實現這些需求,是很令人惋惜的。所有的人類互動都存在一些根本的原則;遵守這些原則和自然法則對有品質的家庭生活來說絕對必要,我親眼見證過去五十年來,婚姻和家庭遭受的重大改變:
出生在單親家庭的孩子增加了百分之四百以上。
由單親父母當家的家庭比例增加超過三倍。
離婚率提高了兩倍以上。
青少年自殺率增加了將近百分之三百。在以上這些狀況中,白天有一個家長帶孩子的比例,從百分之六十六點七下降至百分之十六點九。

過去五十年來,家庭出現的轉變叫人驚愕懼怕。偉大的歷史學家阿諾德.湯恩比(Arnold Toynbee)曾教導我們把整個歷史歸結成一個簡單的概念:「成功最會失敗。」這個意思是,當我們做出的反應能戰勝挑戰,這就是成功,不過要是面對的挑戰變了,原先成功的將不再適用。我們的社會現在所面臨的挑戰已經變了,影響到我們的家庭和伴侶關係,因此我們也必須發展另一個應對方式,戰勝這個新的挑戰。

光是想要創造一個強大的伴侶關係和家庭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新的思維、新的技能和新的工具,才能應付挑戰。挑戰出現了巨大的躍進,如果我們要有效地應對,就必須跟著躍進。

七個習慣的框架正好體現了這樣的思維與技能。許多夫妻和家庭都在使用此框架蘊含的原則,讓關係變得更強大、不偏離軌道。

我結縭五十年的好妻子珊德拉以及我的弟弟約翰和他的妻子珍,提供了個人想法與切身經驗,說明我們是如何在生活中應用這些經過驗證的原則。我們希望你會讀到一些令你感同身受的東西,並協助你成功將這些原則應用在自己的婚姻、伴侶關係和家庭上,像我們和我們的家人一樣從中獲益。

Part1 關於高效能婚姻的七個習慣
伴侶關係的相處與建立:來自珊德拉的分享

嗯,這應該會很有意思,因為我們要談論的是一個家庭裡面兩位成年伴侶之間的關係。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正式合法的婚姻,但有時候也不一定是這樣,可能只是兩個成人在互相協議理解的狀況下,選擇組成一個家庭,有或沒有孩子都可以。仔細想想,有這麼多伴侶關係能夠成功,其實是一件很驚人的事情,畢竟雙方來自截然不同的家庭與背景,做事方法、看待事物、解決問題、溝通、管理財務、撫養子女的方式都不一樣。這真的是相當美妙。

跟史蒂芬結婚以來,我從來就不會無聊,他總是一直在做很多有趣又令人興奮的事。我還記得我爸媽會手牽手走到冰淇淋店買冰淇淋,然後走回來坐在家門口跟鄰居話家常。我跟史蒂芬從來不曾有過這樣閒適的生活,我老是問他:「以前那些美好的日子是怎麼了?那時候你還有一些空閒時間,也不會總是處在這麼大的壓力之下。」不過,這樣的生活仍舊很美好。可以互相學習,看著子女長大成人,變成自己的模樣,發展出令人興奮的人生,這是很棒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婚姻是件好事。我認為我們都應該努力讓自己的婚姻成功,我們會學到很多,或許也可以成為一個不那麼自私的人,變得更願意給予、更願意愛人,這是很棒的進步方式。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風格

我還記得,剛結婚時最難克服的一點是,我覺得自己要是不認為我的家庭做事的方法是對的,就是背叛我的家庭。我花了幾年的時間才明白,每個家庭做事的方法都不同,你們可以學習成長,以伴侶的身分一起選擇自己想要的做事方法,而不是自己父母的做事方法。

剛結婚時,我們搬回波士頓,史蒂芬去念書。我們在那裡生了一個孩子,大概一年後搬回家裡。我還記得,回到家的那個禮拜,史蒂芬的母親打電話給我說:「珊德拉,我真高興你們回來了。我跟妳說,史蒂芬小時候喝的是雅頓牌的牛奶,我們家都是這樣。另外,我們都看《德衛教新聞報》(Deseret News)。」我說:「謝謝妳告訴我。」然後,我媽也打來說:「珊德拉,妳小時候喝的是溫德牌的牛奶。另外,我們都看《論壇報》(Tribune)。」我們必須妥協,所以我就買了四葉牌的牛奶和《每日先驅報》(Daily Herald)。

這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我也跟我所有已婚的子女說過:「擷取各自家庭最好的東西來實踐,不必用我們的方式去做事;用你覺得好的方式做事。」

我們家的人非常開放、非常外向,總是在公開場合做出親密的舉動,看到人就是又親又抱。沒有人有任何祕密,大家都知道家裡每一個人的所有事,所以如果有人生你的氣,你一定知道。史蒂芬他們家就保守許多,如果有人在生你的氣,你不會知道,他們比較會把事情放在心裡。這是很有趣的差異:史蒂芬總是希望我少說一點,而我總是希望善用他人的優點

史蒂芬很大膽,常常會去打獵、划船、滑水、半夜跳湖、駕駛全地形車、騎重型機車等等。剛結婚那幾年,我得努力克服腦中母親的聲音不斷地說:「你去坐那艘船,肯定會溺死;你去爬那棵樹,肯定會摔下來!」為了讓我們每個人做自己,同時又像團隊一樣合作,我們必須要有約定。你們必須讓彼此把對子女最好的事情放在心裡,支持伴侶的風格與態度。

我很喜歡藝術、戲劇、芭蕾舞、歌劇一類的事物,所以會買票去欣賞這些表演和展覽;反之,史蒂芬喜歡籃球賽、足球賽等各種運動賽事,他希望大家都能參與。不過,我們會找到平衡點。我記得兒子年紀還小時,我得硬拖著他們去聽交響樂,但是當他們長成青少年、開始約會時,發現這其實蠻酷的,女生覺得受邀觀賞芭蕾舞或戲劇是一件很棒的事,於是他們竟然開始搶著要那些票。真的很棒。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風格。我們必須明白,我們是有選擇權的。我們不必去做我們的父母在養育我們時所做的那些事,我們可以選擇,可以通融彼此,找出對彼此重要的事物。

同理溝通是關鍵

我們學會如何跟對方溝通。不管他在哪裡,史蒂芬一天都會打好幾次電話給我。他有次去中國、新加坡和香港出差時,我就接到這樣的電話:「喂,妳在做什麼?」我跟他說:「現在凌晨三點,你覺得呢?」

有一件我們很喜歡一起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騎著我們的小本田機車出去遛一遛。我們可以遠離手機、遠離孩子,單純地跟彼此對話。我們會在附近閒晃,或者冬天時會一起去坐雪地摩托車之類的。總之,能有單獨相處的時光是很棒的。

我們住在夏威夷時,有時會去海灘聊天好幾個小時。我覺得,不管你遇到什麼問題,只要把問題、煩惱、使你困擾的事情說出來,告訴你的伴侶,你就會感覺好很多;不把事情說出口,才會讓事情變得困難。史蒂芬喜歡提醒我,「沒有表達出來的感受永遠不會消失,只會再以更醜陋的方式重新浮現」。這句話非常適用婚姻與家庭,配偶必須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學著表達自己的擔憂。如同我前面提過的,史蒂芬太常出遠門、太容易錯過一些事情,所以他一天會打好幾次電話。在孩子們小時候,他每天晚上都會跟每一個小孩通話:「你在做什麼呀?你今天過得怎麼樣?告訴我,你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事。」他不在家的時候,總是會打來講五到十分鐘左右,他撥過來的時候,我們可能正在看電影,電話一響,我們就會說:「噢不,是老爸你去接。」「不要,我不想跟他講話,我昨天有講過了,你去接。」由於溝通一直在持續中,因此身為留在家的一方,我並不會感到孤單或覺得好像只有我在帶小孩。

我記得偉大的領袖導師大衛.麥凱(David O. McKay)跟他太太結婚六十年左右了,曾有一位記者問她:「你們的婚姻很美滿,到現在都還深愛著彼此,會手牽手。那麼,妳是否想過要離婚?」她說:「沒想過離婚,倒想過殺人。」
我想,當我們感到挫折疲憊或溝通得不夠頻繁的時候,這樣的念頭偶爾難免浮現在我們腦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