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美或不美,不用在乎
我還是希望女性們從美醜的束縛當中解脫。
進入六十歲之後,偽裝有女性荷爾蒙正常分泌變得更加困難。如果到了六十歲還在讚頌「女性荷爾蒙帶來的美麗」,一定會感受到難以跨越的年齡壁壘,進而心情低落,反而會老得快。
請認清一個事實,六十歲之前「美不美」跟你後半段人生毫無關係。
到了六十歲,只需要為管理健康而注意體重和腰圍。到了六十歲,每個人的理想體重都會相當不同,有人說,比年輕時稍重一點較有體力,也有人說,稍微減輕一點,膝蓋負擔比較小。它與有沒有運動,消化力好不好也有關係。
只要掌握到自己生活舒適的體重,保持下去就行了。不需對別人詢問的:「胖了?」「瘦了?」反應過度。一旦有人問起,不妨露出自信的微笑說:「哦,真的嗎?我一直維持適當的體重耶,沒太注意。」
 
別再評論別人的美醜
不再隨便評論別人的美醜之後,也會漸漸不再關注自己的美醜。習慣在女生聚會上說:「咦,你是不是胖了?」「怎麼了,臉色這麼差?」「小細紋其實用雷射就能消除了」等負面批評的人,最好現在就停止。雖然你可能是擔心閨蜜才不得不說,但是這種擔心已經沒有必要。都活到這把年紀了,皮膚當然會有各種狀況,細紋冒出來,膚色也變得暗沉了。即使是肝臟數值變差所導致,只要本人沒有自覺徵狀,聚會上的批評也不會促使她去看醫生,意義不太。
過了六十歲,閨蜜們的任務就是互相鼓勵、打氣,說些正向的話。當然有時也可以一同悲傷、懊惱,但只有在對方願意的時候再做。
 
斬斷對青春的嚮往
在互相鼓勵打氣之際,有件事希望各位注意。那就是把「青春活潑」、「看起來年輕」等讚美當作禁忌。如果一直把這些話當成讚美,不論說的人或是聽的人,永遠都脫離不了對青春的嚮往。
青春,真的美好。但是,它是為生殖而準備的武器。從生殖戰場上退下來的我們,它是沒有用的武器。
不妨認為具備生殖用美貌的人,與我們是不同種的生物。她們很美,就像天鵝也很美,只要這麼想就行了。但是不會聯想到「我以前也這麼美過」、「運氣好的話,就算是現在這年紀,也許還能闖出點名堂」吧?
 
不論如何都令人驚豔
 六十歲、七十歲也有那個年代的美,像梅莉・史翠普、戴安・基頓,她們過了六十歲反而更美。雖然有皺紋和鬆弛的下巴,但是笑容和幽默感,讓人感受到「人生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驚豔。
 說到驚豔,在電影《媽媽咪呀!回來了》亮相的歌手雪兒更是豔光四射。這部電影上映於二〇一八年,她出生於一九四六年,拍攝時恐怕已經超過七十歲,看起來絕對說不上年輕,就是七十歲的模樣。然而,舉手投足的高雅和幽默讓她熠熠生輝,是一位光站在那裡就能傳達出「人生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女星。五十歲以下的女星沒有這種特質嗎?是的,因為她展現的不是演技而是「存在感」。
我希望自己能像戴安・基頓度過俏皮的六十歲,像雪兒一樣成為美豔的七十歲。這是我長久以來的願望。即使有人說我「看起來很年輕」,我也不會為之竊喜。
沒錯,我們的大腦累積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其餘的只需要笑容和幽默感,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仔細一想,比起天生美醜差距顯著的年輕時代,六十歲的美醜也許更加公平。
 
天生美醜的差距消失了
進入六十歲後,五官的美醜已經沒有什麼差距了。五十多歲的人可能覺得:「不會吧,怎麼可能!」但是,真的。我沒騙人。
每個人的眼皮都會鬆弛,眼睛看起來就會變小,下巴線條也會變得不那麼緊致。即使年輕時有差距,但是那個差距會明顯縮小。以前光彩逼人的帥哥美女,意外地變得很平凡,而當初並不是帥哥美女的人,卻可能沒有顯著的衰老跡象。
不管是腰部或胸部,年輕時若是差了十公分,身材曲線看起來完全不同,但是上了年紀之後,三D立體曲線展現不出來,不管是變瘦還是變胖,變化都不會太大。
基本而言,男性也一樣。
美醜的分別不再明顯,這就是六十歲的狀態。
雖然過去靠著美貌受歡迎的男女值得同情,但是它已經不能成為賣點了。到了六十歲得到讚美的人,通常是表情豐富、具幽默感的人。感謝老天,這兩者不論活到幾歲,只要努力就能保有。即使有點痴呆,只要擁有笑容和幽默,就能讓身旁的人感到幸福,人生的價值不外於此。
……
不需要的事物,大腦會忘記
大約過了四十五歲前後吧,我發現自己開始健忘,心中泛起微微的不安。
就在某天,我向師從的語言學老師透露了心中的憂慮。
年屆八十的老師這麼告訴我:「你忘掉的還是專有名詞吧?專有名詞沒什麼大不了的。」
「然後, 你若是再活四十年,」老師繼續說:「連一般名詞都會忘記。一般名詞也忘了,就不了解事物的存在價值了。例如,看到飯勺,心裡想著『這東西叫什麼來著?』這時候可能連它的用途都消失在黑暗中,想不起來了。」
我的腦中浮現出飯勺如同流沙般消失在虛空中的景象,認識的事物逐漸消失。我膽怯的說:「那很可怕吧。」老師笑了。
「放心好了。因為它不重要,所以才會消失。到時候忘記飯勺,只是因為你不再自己盛飯罷了。反言之,你還在盛飯的話就不會忘記。」
 
原來如此,大腦會從不需要的事物開始遺忘。
連一般名詞都會忘記,那麼忘了專有名詞,真的沒什麼大不了。
記不起安潔莉娜.裘莉的名字,對人生也不會形成不便。忘了「女明星」這個一般名詞雖然有些傷感,但是到時候肯定連電影都不想看了吧。
從那一天開始,我不再為健忘憂慮。如果腦的認知範圍縮小(而且是從「活在當下」不需要的事物開始消失的話),大腦想出答案的速度也會變快,變成一個直覺力強的可靠大腦吧?
總之,不妨換個說法,也可以說大腦成熟了。
 
大腦從憂慮中解放的瞬間
現在我(應該)還沒有忘記一般名詞,忘了也無所謂。但是既然我從事腦和語言的研究,也想親身體驗看看那個過程。不過,我懷疑是否會有自覺遺忘的時間(從忘記名稱到完全無法認知該物品本身的時間差)。
事實上,去年我便親眼目睹了九十歲母親的遺忘。
在醫院的診療室,護士為母親插入體溫計,母親再三詢問:「這是什麼?叫什麼名字?要做什麼用?」
母親很熱衷測量生命徵象,一天要測量好幾次體溫和血壓,也非常在意數值,如果體溫稍微偏高就大驚小怪,列舉出好幾個重大病症,然後心情沮喪。
儘管如此,那天母親卻對體溫檢測結果不感興趣。輕微的發燒症狀令醫生都有點擔心的狀況下(正是新冠肺炎大流行時期),本來絕對會大驚小怪的母親,卻是一臉平靜。
這就是語言學老師說過「一般名詞也忘記」的狀態吧?我的心情大受衝擊。
感知遺忘的時間非常短暫,短短一瞬間,母親就已經忘了世界上還有體溫計這東西和「發燒」的概念了。未來的某天,我也會像她這樣漸漸遺落了記憶吧。
但是, 我覺得也無所謂。母親聽到「有點發燒,來檢查吧」,並未特別擔心就走進檢查室。母親捨棄了擔憂,也可以說她脫離束縛而變得自由了。普通名稱的消失並不是壞事。
大腦從記憶的反向順序開始忘記字彙,不久後,母親將回到只依靠體溫生存的時間,然後回到另一個世界。
那也許正是最幸福的大腦關閉方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