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序章 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會在家裡進行性教育嗎?

◎不要錯過孩子提出的疑問與訊號
在本章中,有一些訊息要傳遞給正在閱讀本書的父母親。想傳達的重點有以下3項:

1不要錯過孩子提出的疑問與訊號。請做好心理準備,好好地面對他們。
2抱持「無論發生什麼事,自己都會站在孩子這一邊」的決心。
3讓孩子看看自己與周遭的人,或是自己與共同養育孩子的家人商量事情的樣子。

我想,您會閱讀本書,一定有著各種不同的理由。
例如:

.看到孩子在摸自己的陰莖,不知道該怎麼向他搭話才好。
.在新聞上看到有高中生或大學生獨自一人生下小寶寶,並把小寶寶遺棄在公園等地的事件,便開始擔心自己孩子的將來。
.雖然認為「只按照現在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不行的」,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

我想,無論是什麼樣的理由,會為了孩子花費寶貴的時間與金錢購買並閱讀本書,一定是因為您非常重視您的孩子。

正是因為如此,我最想向您傳達的就是上述的第一項要點「不要錯過孩子提出的疑問與訊號。請做好心理準備,好好地面對他們」。

只要好好掌握這項關鍵要點,便可以盡可能地降低自己的孩子成為性傷害的受害者或加害者的危險性。

孩子會發出的訊號有很多種。我年紀還小的時候,曾經在不知道自慰(也就是「手淫」,本書統一使用帶有正面含意的「自慰」這一用詞)是什麼的情況下,就拚命地撫摸自己的下半身,甚至被母親看到我在做這件事的模樣。

母親只是問了我一句:「舒服嗎?」她也沒有告訴我這麼做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隨後便離開了。

即便成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我還是會在一感到緊張時就去觸摸下半身。我也曾經責備過自己,認為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太對勁?」雖然在長大成人之後,我明白這樣的行為叫做「自慰」,只要不在別人面前做,其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我還是會想,如果在我年紀更小的時候,就有人能教導我這些事情,我也許就不會像以前那樣責怪自己了。

或許,各位的孩子也跟小時候的我一樣,在不知道自慰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做了這件事情也不一定。

倘若您撞見孩子在自慰,請不要露出不愉快的表情,而是好好向他們傳達:「你現在在做的這件事叫做自慰。雖然如果你想要做的話,愛怎麼做都行,但是在別人面前做這件事是違反禮儀的,所以只能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做哦!」

此時,如果身為父母的您,無法好好向孩子說明這件事的話,您的孩子便可能像過去的我一樣,戒不掉那個只要感到緊張或者產生壓力時,就會在別人面前觸摸下半身的習慣。若是因為這樣使得孩子被朋友揶揄,或是您從學校的老師那裡聽來孩子在做這些行為的話,也會讓孩子感到十分難堪。所以,為了不讓孩子在學校留下不好的回憶,父母親能夠下定決心好好向孩子傳達這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

◎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在養育子女的過程當中,經常會發生一些令我們感到震驚的意外事件。例如,孩子因為與幼兒園的朋友吵架而受到傷害,又或者是反過來造成對方受傷。在小學也可能會遇到孩子與朋友或同伴產生衝突等問題。我們的擔心永遠都停不下來。

要是自己的孩子陷入這些糾紛之中,成為性犯罪的加害者或受害者,肯定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實際上,即便是在小學或幼兒園,也曾經發生過與性相關的惡作劇事件。例如,曾有孩子表示:「我被一群朋友圍起來,他們叫我把內褲脫掉。」或者:「我的胸部被別人摸了。」……等等。

無論再怎麼小心,都有可能會被捲入性傷害的事件之中。在這個時候,父母如何應對是非常重要的。
比方說:

.當孩子在年紀還小時,告訴父母「自己被不認識的大人強吻了」,但父母卻用一種像在看一件非常骯髒的東西的眼神來看待孩子,讓孩子感到十分難受。
.孩子就讀國中時,跟父母說自己被言語性騷擾了,父母卻生氣責備:「還不是因為你要打扮成那樣!」

我想,從父母親的立場來看,心裡應該也感到不安吧,或許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才好。

然而,若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會覺得明明自己是因為感到害怕才選擇跟父母商量,但父母卻不幫助自己。於是,他們便會產生「就算求助父母也只會讓自己受到傷害」的想法,並在心裡留下一道深深的傷痕。

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就越要給予孩子擁抱,告訴他們:「說出這些話一定需要很多勇氣吧」、「感到很痛苦吧」、「覺得很可怕吧」。讓我們下定「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會責怪孩子」的決心。

◎如果希望孩子能依靠你,就要讓他們看到你和他人商量事情的樣子
各位在遇到煩惱時,會選擇試著找人商量嗎?

雖然,我總是希望自己的患者,或是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能來與我商量,但其實我也是那種「總是會過於努力」的類型,經常想著「自己不試著做點什麼的話是不行的」。

然而在養育孩子方面,有很多事情都無法如自己所想的順利進行。若只靠自己單打獨鬥,實在是無能為力。因此,我會與我的父母或朋友商量,有時候甚至會請患者聽聽我在養育孩子時遇到的煩惱。如此一來,患者不僅能向我諮詢因健康或疾病而產生的苦惱,也能和我討論與性相關的問題,以及與家人的關係等各式各樣的煩惱。

看著我依靠他人,或者與他人商量事情的模樣,孩子也能學會向他人尋求協助。如果父母偶爾能依靠孩子,或者與孩子商量事情的話,那麼等到孩子真正遇上困難時,就不會獨自一人煩惱,而是能夠選擇向父母或周遭的人尋求協助。

如果希望孩子能依靠自己,也希望孩子能與自己商量事情的話,就請您先試著去依靠他人、與他人商量自己的煩惱吧。

◎建立可以討論「性」的親子關係
我想,讀到這裡之後,各位讀者應該也都能明白「親子共同討論關於性的話題」是多麼重要了。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必須再強調一次,家人之間談論「性」的機會越多,子女在無計畫的狀況下懷孕,或讓別人懷孕的可能性就會越低。此外,也能夠減少孩子成為性犯罪的加害者或受害者的機率。

即便知道這些事實,還是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什麼的,怎麼可能開口!」

我認為,原因出在家長本身年紀還小的時候,也沒有從父母那裡接受過性教育的關係。親子之間談論性事是禁忌之事、是令人感到羞愧之事,這樣的文化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觀念之中。

但是,時代已經改變了。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現在的孩子可以輕易接收到各式各樣的資訊。他們掌握的情報,遠遠超過身為父母的我們這一輩人。特別是在孩子成長到會使用網路或社群平台的年紀之後,接觸到關於性方面的資訊出乎意料地簡單。即使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童,也有相當多人會使用網路。

因此,在孩子從網路上,或透過其他地方接觸到錯誤的性資訊之前,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盡早向他們傳達正確的性知識。另外,就算孩子已經從網路上獲得有關於性的各種資訊,我們也應該告訴他們:「網路上流傳的資訊並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確的,其中也可能存在錯誤的資訊哦。」

想做到這一點的大前提就是,親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須進行充分的交流。如果平常父母都很忙,忙到連與孩子聊聊在學校裡發生什麼事情的時間都沒有的話,根本不可能與孩子談論性方面的話題。

就算父母可能很忙碌,但一天只有幾分鐘也好,首先要做的就是留意孩子所說的話。透過聆聽孩子說話,也可以先建立親子之間互相交流各種想法的關係。

◎在性教育中,母親與父親各自扮演的角色職責
從母親那裡聽說月經的事情,或許會比較容易聽進去;從父親那裡聽說初精的事情,或許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首先,在夫妻共同養育孩子的家庭中,誰應該要說什麼樣的話?接著又該做什麼樣的後援?這些都要事先商量一下比較好。

話雖這麼說,應該還是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夫妻一起為孩子進行性教育實在太令人害羞了,無論如何都辦不到。此時,試試看在遇到「因孩子而感到傷腦筋」的事情時,夫妻倆先以「順便商量一下」的形式來進行談話。我想,如果是關於孩子的事情,應該就自然能夠毫無排斥地討論。

例如:「我前幾天偶然發現兒子在YouTube上看一些有點色情的影片,該怎麼辦比較好?」等等。就像這樣,在遇到令自己感到困擾的話題時,如果能夠開口將它說出來,不也能夠消除夫妻之間難為情的感覺嗎?

如果並非夫妻共同養育孩子的家庭,那情況就稍微有些不同了。

我想,對於父親獨自養育孩子的家庭來說,要與進入青春期的女兒談論性方面的話題,難度還是很高。反之,對於母親獨自養育孩子的家庭來說,也可能無論如何都會對「與兒子談論初精的話題」有所抗拒。如果是這類情形,可以試著跟學校的健康教育老師或保健中心的護理人員商量,或者向親子共同信賴的大人(叔叔或阿姨等人)說明自己遇到的困難,並請對方協助與孩子談一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