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理解如宇宙般的人〉
深入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遇見一個人就像遇見一個世界一樣,要成為探索偏遠地區的人類學家,找出陌生世界的秩序。如果你決心付出這樣的努力而拿起這本書來讀,那麼你肯定是個勇敢的人。想理解心愛的人、想知道喜歡的人內心的想法、想從一開始就釐清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等等,雖然每個人拿起書的目的各有不同,但至少同樣都想要深入觀察人。
青少年時期,我對人非常好奇,其中又對於看不見的內心和由內心而產生的行動模式很感興趣,因此選擇就讀了心理系。不,其實我是希望學了心理學後能好好談一場戀愛,比起人類,我更關心的是未來的配偶。我想知道如何能看出緣分、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對甜蜜的好夫妻。你問我找到答案了嗎?只找到了一點點,只有隱約模糊的答案而已。
學生時期的我,經常為了躲避炎熱或寒冷而跑去學校圖書館。在那個寬敞、舒適、安靜又空無一人的空間中,在某一個角落,書中的新世界正等待著我。雖然解讀這個只有文字和紙構築成的世界很困難,但我覺得理解人更難。在那個時期,我自由地穿梭在各種主題之間,讀了很多書,特別是關於MBTI的書,我讀得津津有味。當時韓國翻譯了許多來自日本的MBTI的書,寫得非常有趣,所以我會一邊想著那些給我壓力的人,一邊真誠地投入其中。那個時候,學校諮商室也能測MBTI,在諮商案例研究論文中也經常出現MBTI,姑且不論MBTI能否視為檢測工具,至少對於在青少年時期不了解自己的我來說,MBTI似乎給了我正面肯定。最近MBTI風靡了年輕世代,變成像打招呼一樣輕鬆交流的資訊,大概也跟青少年時期的我透過MBTI得到安慰的原因一樣吧?
翻開這本書的人可能已經很了解MBTI,但我會從心理檢測的角度大致探討MBTI。MBTI是將人的性格(personality)以四個維度分成十六個類型的檢測。在被心理學界冷落之前,MBTI在諮商現場是常與大五人格(Big-Five)檢測一起使用的性格測驗。事實上,心理學也將MBTI限定於一般諮商領域,韓國MBTI研究所實施的檢測相關專業資格訓練,不同於其他的心理檢測,並沒有「心理學系」的限制。換句話說,MBTI可說是不受心理學限制的性格檢測。雖然讀者可能會覺得「不受心理學限制的心理檢測」沒什麼大不了,但很少有心理檢測像MBTI這樣,是全世界許多人都做過的(大五人格檢測和九型人格檢測在全世界雖然也很普及,但很難與MBTI並駕齊驅,更何況九型人格的「心理學色彩」還遠不及MBTI)。
以檢測來說,MBTI顯然有其魅力,而它的魅力恰恰是被視為其缺陷的「分類」。對於單純以表面理解別人的人而言,十六種類型有助於他們了解人的多樣性;對於嘗試深入了解每個人細微的個性而感到混亂的人來說,簡單分成十六種類型也很有幫助。另外,MBTI的類型也有利於講故事。凱瑟琳.庫克.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最初開發MBTI的起因,就是想要幫助像女兒這樣,因為無法理解男友而感到疲憊的人。她以榮格的性格理論為基礎將性格分類,並舉偉人為例說明,因此MBTI的每種類型就像在描述一個人的特性一樣,很容易發展成故事。MBTI的限制和實用性非常明確,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也能謹記這點。
為了在戀愛中有效活用MBTI,本書大致會分為對MBTI四個維度的說明,以及針對十六種類型個別的解析。第一部分,會說明MBTI的開發背景,MBTI四個維度在戀愛方面有何不同,以及四個維度中會對戀愛的本質造成最大影響的維度為何,並說明其原因。本書的重點在於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中,會逐一介紹十六種類型,並假設這些類型是讀者心愛的情人,就像愛情小說中,女主角想要了解男主角,所以隱居的魔女向女主角傳授祕訣一樣。從各位的伴侶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根據家中排行的不同會有什麼差異,性格會如何反映在戀愛上,到推薦的約會路線和不同年齡層的攻略方法。這些都是戀愛技巧,會以介紹該類型的優勢為主,一些提醒為輔。
即使還沒有戀愛對象,這本書也會刺激各位的戀愛欲,喚起「我也可以談戀愛」的自信。讀這本書之前因為漆黑而看不見的宇宙,在讀完這本書後,將會滿布繁星,並能體驗到因了解其中的秩序而生的樂趣。
希望各位閱讀本書時,不利用它來判斷和限制別人,而是將這本書用來深入地理解所愛的人,甚至是擁抱無法輕易理解的人。
〈理解如宇宙般的人〉
深入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遇見一個人就像遇見一個世界一樣,要成為探索偏遠地區的人類學家,找出陌生世界的秩序。如果你決心付出這樣的努力而拿起這本書來讀,那麼你肯定是個勇敢的人。想理解心愛的人、想知道喜歡的人內心的想法、想從一開始就釐清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等等,雖然每個人拿起書的目的各有不同,但至少同樣都想要深入觀察人。
青少年時期,我對人非常好奇,其中又對於看不見的內心和由內心而產生的行動模式很感興趣,因此選擇就讀了心理系。不,其實我是希望學了心理學後能好好談一場戀愛,比起人類,我更關心的是未來的配偶。我想知道如何能看出緣分、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對甜蜜的好夫妻。你問我找到答案了嗎?只找到了一點點,只有隱約模糊的答案而已。
學生時期的我,經常為了躲避炎熱或寒冷而跑去學校圖書館。在那個寬敞、舒適、安靜又空無一人的空間中,在某一個角落,書中的新世界正等待著我。雖然解讀這個只有文字和紙構築成的世界很困難,但我覺得理解人更難。在那個時期,我自由地穿梭在各種主題之間,讀了很多書,特別是關於MBTI的書,我讀得津津有味。當時韓國翻譯了許多來自日本的MBTI的書,寫得非常有趣,所以我會一邊想著那些給我壓力的人,一邊真誠地投入其中。那個時候,學校諮商室也能測MBTI,在諮商案例研究論文中也經常出現MBTI,姑且不論MBTI能否視為檢測工具,至少對於在青少年時期不了解自己的我來說,MBTI似乎給了我正面肯定。最近MBTI風靡了年輕世代,變成像打招呼一樣輕鬆交流的資訊,大概也跟青少年時期的我透過MBTI得到安慰的原因一樣吧?
翻開這本書的人可能已經很了解MBTI,但我會從心理檢測的角度大致探討MBTI。MBTI是將人的性格(personality)以四個維度分成十六個類型的檢測。在被心理學界冷落之前,MBTI在諮商現場是常與大五人格(Big-Five)檢測一起使用的性格測驗。事實上,心理學也將MBTI限定於一般諮商領域,韓國MBTI研究所實施的檢測相關專業資格訓練,不同於其他的心理檢測,並沒有「心理學系」的限制。換句話說,MBTI可說是不受心理學限制的性格檢測。雖然讀者可能會覺得「不受心理學限制的心理檢測」沒什麼大不了,但很少有心理檢測像MBTI這樣,是全世界許多人都做過的(大五人格檢測和九型人格檢測在全世界雖然也很普及,但很難與MBTI並駕齊驅,更何況九型人格的「心理學色彩」還遠不及MBTI)。
以檢測來說,MBTI顯然有其魅力,而它的魅力恰恰是被視為其缺陷的「分類」。對於單純以表面理解別人的人而言,十六種類型有助於他們了解人的多樣性;對於嘗試深入了解每個人細微的個性而感到混亂的人來說,簡單分成十六種類型也很有幫助。另外,MBTI的類型也有利於講故事。凱瑟琳.庫克.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最初開發MBTI的起因,就是想要幫助像女兒這樣,因為無法理解男友而感到疲憊的人。她以榮格的性格理論為基礎將性格分類,並舉偉人為例說明,因此MBTI的每種類型就像在描述一個人的特性一樣,很容易發展成故事。MBTI的限制和實用性非常明確,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也能謹記這點。
為了在戀愛中有效活用MBTI,本書大致會分為對MBTI四個維度的說明,以及針對十六種類型個別的解析。第一部分,會說明MBTI的開發背景,MBTI四個維度在戀愛方面有何不同,以及四個維度中會對戀愛的本質造成最大影響的維度為何,並說明其原因。本書的重點在於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中,會逐一介紹十六種類型,並假設這些類型是讀者心愛的情人,就像愛情小說中,女主角想要了解男主角,所以隱居的魔女向女主角傳授祕訣一樣。從各位的伴侶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根據家中排行的不同會有什麼差異,性格會如何反映在戀愛上,到推薦的約會路線和不同年齡層的攻略方法。這些都是戀愛技巧,會以介紹該類型的優勢為主,一些提醒為輔。
即使還沒有戀愛對象,這本書也會刺激各位的戀愛欲,喚起「我也可以談戀愛」的自信。讀這本書之前因為漆黑而看不見的宇宙,在讀完這本書後,將會滿布繁星,並能體驗到因了解其中的秩序而生的樂趣。
希望各位閱讀本書時,不利用它來判斷和限制別人,而是將這本書用來深入地理解所愛的人,甚至是擁抱無法輕易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