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仍需要我們參與
流星根本不是星星。流星是一個在燃燒中發出金屬光澤的岩石,與其說是流過,不如說是往下墜落,穿過地球的大氣層,朝著我們衝過來,散發的光芒可以是橘色、紫色、紅色。天文學家能預測流星雨發生的時間,天體殘骸一閃而過,像銀色的細雨,劃過昏暗的天空。但要預測零星的流星何時會出現,可就沒那麼容易。二○一八年,美國密西根州漢堡鎮的居民看見重達五十公斤的火球,一團閃亮的白光在夜空爆炸。炫目的爆炸也引發相當於二級地震的大氣震動。後來在鄰近兩座湖泊結冰的湖面上,發現這個星際火球的卵石大小的碎片。冰冷的湖水將流星的碎片,當成新摘的金盞花花瓣一樣保存。
我小時候睡不著覺,常常會捏捏閉上的眼皮的角落,眼前就會出現閃閃發光的道路,宇宙噴發出五顏六色。順著色彩的直線與曲線前進,終究會沉沉睡去。
我從小就曾失眠、夜驚,到現在卻還不知道原因。黑暗似乎引出了我所有的恐懼,一如夜空完全凸顯出燃燒的流星。我逃離自己想像出來的怪物,一顆心砰砰砰跳。我熱熱的,溼膩的腳跟重重踏在地面上,震顫抖動。
在我童年一再出現的惡夢,就像所有的惡夢,感覺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折磨,但我總是在黑暗中突然驚醒。現實拉了我一下,我才相信我可以是自己人生的英雄。猛地一拉,將我抽離自己,也讓我相信,戰勝自己的心魔是絕對有可能的。
他離開之後的那幾個月,現實與妄想完美重疊,那時總覺得不可能戰勝心魔。你若是相信怪物是真實的,現實就不可能突然拉扯你一下。
我常在清晨時分,在我們的公寓晃來晃去,在恍惚當中,錯把陰影認作鬼
魂。我存心讓自己半死不活,就為了守在他身邊。在這個改變過的宇宙,一切皆有可能。在白天,我穿著他那件白色與海軍藍的開襟毛衣,上面有象徵榮譽的校名第一字母。我用袖口擦過我的皮膚,重現他溫柔的撫摸。
我忙著將他的襪子與內衣裝進袋子,下意識養成這個習慣。屋裡到處都是他的足跡,想不看見也難。某個平日的晚間,我一邊聽著奇想樂團︵The Kinks︶的音樂,一邊整理他的書桌抽屜裡的音樂紀念章。我翻閱著他那本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的破爛平裝本︽萬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大家愛怎麼想就怎麼想︶,一張機票的票根從書頁中飛了出來。我在空房間吸塵,被他兒時收藏的︽高盧英雄傳︾漫畫絆倒。我照常尋找我的 Converse 運動鞋,卻找到了他的信用卡。我以對待無價聖物的崇敬之心,以大拇指撫摸著信用卡上有效日期的凸字11/20,再放回他的皮夾。
一張壓膜的塑膠,還在等著有人刷。一張舊的登機證,沒有故事,不知來
由。珍愛的物品,無價的紀念品,還有故事可以說。
我沉浸在他的物品之中,與它們一同就寢。幾小時後,我渾身是汗醒過來,發現自己在睡夢中東翻西找。夢境世界的寡婦拿著搜索票,翻找床墊、吃力爬上枕頭套,在床單之間尋找他的身影。我從夢境清醒之後,大腦需要三十秒才能跟上身體。我的大腦像個在黑暗中驚慌失措的孩子,告訴我的身體,我先生並不在床罩下面。他走了,到了一個我去不了的地方。一個想像不到,到達不了的地方。一個微弱的聲音問我,急著想知道答案,那究竟在哪裡?究竟在哪裡?我在喪慟初期的這段時間,可以用迷失方向、暈頭轉向形容。但若真的要坦白說,這兩個詞都不足以形容。我覺得也許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我認為需要發明一個全新的形容詞,才能如實表達心被撕裂之後的動盪。我怎麼可能將完全缺席的感覺表達清楚? 我在這裡,但我與周遭的一切,與那些跟我交談的人,相隔的距離有幾百萬光年那麼遠。我爬上床,關了燈,日常生活的約束才得以放鬆,我也才能完全沉浸在喪慟之中。喪慟圍繞著我旋轉,不是夢,也不是惡夢,而是兩個世界當中的一個空間。
我在創傷之中夢遊度過夜晚,白天則是忙著隱藏這種混亂,只不過是在不知不覺間隱藏。我在我家附近的咖啡館,與服務生聊個不停,聊的都是些尋常的話題:天氣、英國脫歐的最新新聞標題,還有她現在在看的書。然後我坐在桌邊,攪拌著加了糖的咖啡,抵禦著迴盪在咖啡館,在我耳邊的各種聲音。持續旋轉的世界的震動,感覺像一種攻擊。但我無力阻止那位年長的女士喋喋不休,無力阻止咖啡機嘎嘎研磨,無力阻止狗兒吠叫,也無力阻止收銀機叮噹作響。
流星根本不是星星。流星是一個在燃燒中發出金屬光澤的岩石,與其說是流過,不如說是往下墜落,穿過地球的大氣層,朝著我們衝過來,散發的光芒可以是橘色、紫色、紅色。天文學家能預測流星雨發生的時間,天體殘骸一閃而過,像銀色的細雨,劃過昏暗的天空。但要預測零星的流星何時會出現,可就沒那麼容易。二○一八年,美國密西根州漢堡鎮的居民看見重達五十公斤的火球,一團閃亮的白光在夜空爆炸。炫目的爆炸也引發相當於二級地震的大氣震動。後來在鄰近兩座湖泊結冰的湖面上,發現這個星際火球的卵石大小的碎片。冰冷的湖水將流星的碎片,當成新摘的金盞花花瓣一樣保存。
我小時候睡不著覺,常常會捏捏閉上的眼皮的角落,眼前就會出現閃閃發光的道路,宇宙噴發出五顏六色。順著色彩的直線與曲線前進,終究會沉沉睡去。
我從小就曾失眠、夜驚,到現在卻還不知道原因。黑暗似乎引出了我所有的恐懼,一如夜空完全凸顯出燃燒的流星。我逃離自己想像出來的怪物,一顆心砰砰砰跳。我熱熱的,溼膩的腳跟重重踏在地面上,震顫抖動。
在我童年一再出現的惡夢,就像所有的惡夢,感覺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折磨,但我總是在黑暗中突然驚醒。現實拉了我一下,我才相信我可以是自己人生的英雄。猛地一拉,將我抽離自己,也讓我相信,戰勝自己的心魔是絕對有可能的。
他離開之後的那幾個月,現實與妄想完美重疊,那時總覺得不可能戰勝心魔。你若是相信怪物是真實的,現實就不可能突然拉扯你一下。
我常在清晨時分,在我們的公寓晃來晃去,在恍惚當中,錯把陰影認作鬼
魂。我存心讓自己半死不活,就為了守在他身邊。在這個改變過的宇宙,一切皆有可能。在白天,我穿著他那件白色與海軍藍的開襟毛衣,上面有象徵榮譽的校名第一字母。我用袖口擦過我的皮膚,重現他溫柔的撫摸。
我忙著將他的襪子與內衣裝進袋子,下意識養成這個習慣。屋裡到處都是他的足跡,想不看見也難。某個平日的晚間,我一邊聽著奇想樂團︵The Kinks︶的音樂,一邊整理他的書桌抽屜裡的音樂紀念章。我翻閱著他那本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的破爛平裝本︽萬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大家愛怎麼想就怎麼想︶,一張機票的票根從書頁中飛了出來。我在空房間吸塵,被他兒時收藏的︽高盧英雄傳︾漫畫絆倒。我照常尋找我的 Converse 運動鞋,卻找到了他的信用卡。我以對待無價聖物的崇敬之心,以大拇指撫摸著信用卡上有效日期的凸字11/20,再放回他的皮夾。
一張壓膜的塑膠,還在等著有人刷。一張舊的登機證,沒有故事,不知來
由。珍愛的物品,無價的紀念品,還有故事可以說。
我沉浸在他的物品之中,與它們一同就寢。幾小時後,我渾身是汗醒過來,發現自己在睡夢中東翻西找。夢境世界的寡婦拿著搜索票,翻找床墊、吃力爬上枕頭套,在床單之間尋找他的身影。我從夢境清醒之後,大腦需要三十秒才能跟上身體。我的大腦像個在黑暗中驚慌失措的孩子,告訴我的身體,我先生並不在床罩下面。他走了,到了一個我去不了的地方。一個想像不到,到達不了的地方。一個微弱的聲音問我,急著想知道答案,那究竟在哪裡?究竟在哪裡?我在喪慟初期的這段時間,可以用迷失方向、暈頭轉向形容。但若真的要坦白說,這兩個詞都不足以形容。我覺得也許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我認為需要發明一個全新的形容詞,才能如實表達心被撕裂之後的動盪。我怎麼可能將完全缺席的感覺表達清楚? 我在這裡,但我與周遭的一切,與那些跟我交談的人,相隔的距離有幾百萬光年那麼遠。我爬上床,關了燈,日常生活的約束才得以放鬆,我也才能完全沉浸在喪慟之中。喪慟圍繞著我旋轉,不是夢,也不是惡夢,而是兩個世界當中的一個空間。
我在創傷之中夢遊度過夜晚,白天則是忙著隱藏這種混亂,只不過是在不知不覺間隱藏。我在我家附近的咖啡館,與服務生聊個不停,聊的都是些尋常的話題:天氣、英國脫歐的最新新聞標題,還有她現在在看的書。然後我坐在桌邊,攪拌著加了糖的咖啡,抵禦著迴盪在咖啡館,在我耳邊的各種聲音。持續旋轉的世界的震動,感覺像一種攻擊。但我無力阻止那位年長的女士喋喋不休,無力阻止咖啡機嘎嘎研磨,無力阻止狗兒吠叫,也無力阻止收銀機叮噹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