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解情緒虐待
情緒虐待對人的危害相當於身體虐待,而且經常更為嚴重。為了說明這一點,請想一想,在肢體暴力的事件中,受害者可能會有實際的證據,例如瘀傷。他們也許有機會藉由提出控告採取法律行動,或者藉由保護令尋求保護。然而,情緒虐待的狀況就不一樣了。情緒虐待是一種更為普遍的虐待形式,大多數時候都會在身體虐待與性虐待發生的前後出現。
要控制他人,情緒或精神虐待可能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因為這會削弱受害者的自信,讓他們懷疑自己的看法。這會從裡到外徹底摧毀你。就是這種關愛與虐待行為互相交替的方式才會如此有效。
情緒虐待包含所有非身體的行為──明顯與隱晦的手法都是──會隨著時間以某種模式出現。這些手法包括批評(侮辱、謾罵、當成小孩對待)、敵意(吼叫、沉默以對、言語攻擊)、恫嚇(裝模作樣、威脅)、羞辱(利用他們對你的了解使你難堪),以及騷擾(連續不斷的重複要求)。他們的意圖是要控制或支配受害者,這會導致自我價值降低、心理健康症狀和自殺想法。情緒與精神虐待都可以用一個更為廣泛的術語來統稱──心理暴力。心理暴力的定義是以控制、否定與支配為基礎的行為和言語。這些關係中存在著權力不平衡的情況,所以在各種關係中都可能經歷虐待,例如親密伴侶、父母和子女以及上司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情緒虐待的跡象
本節描述的行為主要著重於權力與控制手法。如果我們將其視為逐漸轉變的事物,而非完全只以好壞區分,就會更容易了解這些行為。親密關係很少從一開始就會顯露虐待的跡象。事實上,虐待行為早期表現的特徵經常包括體貼與照顧。然而,照顧行為可能是一種控制的形式。
在關係剛開始時,了解你的新對象可能會很有趣又令人興奮。但是偶爾當新對象說出或做出讓你覺得不對勁的事情,你可能就會有某種情緒或反應。也許你會體驗到失落的感覺,而我們把這種警訊稱為「紅旗」。有時候我們會陷入新關係帶來的新奇與興奮感之中,因此想要忽視這些跡象,不過請特別注意你的直覺。花點時間仔細檢視對方的話語、行為和意圖。你必須識別這些跡象,才能夠盡快採取行動。
控制
控制是了解虐待時的主要概念。本章所描述的虐待手法或跡象,全部都跟施虐者想要維持對你的控制有關。對方一開始表現出來的形式可能有體貼、保護與照顧。然而,在虐待關係中,這些行為表示對方企圖從各方面控制你的生活。施虐伴侶經常會緊盯著你去哪裡和在哪裡,堅持隨時都要能聯絡到你,告訴你可以或不可以見誰、應該穿什麼,諸如此類的事。施虐者可能會苛求或發怒,或是以比較溫和的方式提供「有用的建議」。這些要求之中可能會帶有他們的批評,或者你會隨著時間注意到,如果不聽從他們的建議就會產生後果。
辱罵
辱罵又稱為言語侮辱,目的在於贏得爭論、羞辱,或是控制你的自我價值感,這可以明顯表達出來,也可能以開玩笑或鬧著玩的方式掩飾。這麼做的意圖絕對是要輕視並眨低受害者。當爭論的方向總會轉移到攻擊你的性格,並且包括「每次都」和「從來不」這類的話,那麼對方的意圖就只有控制你、削弱你的信心,以及支配你。例如「你每次都忘記我要你做的事。你是真的笨還是有什麼毛病?」
吼叫
吼叫通常就是提高音量,不過施虐者會利用吼叫來使人順從。被吼叫者會因此習慣聽從企圖以這種行為將意志強加於人的吼叫者。吼叫會磨耗受害者的精力,阻止他們表達意見。人的意志與尊嚴會隨著時間被削弱。
煤氣燈操縱
煤氣燈操縱(gaslighting)是近年來常見的主題,這個名詞取自一九三○年代的舞臺劇《煤氣燈》(Gas Light),情節是一位丈夫密謀陷害自己的妻子,想要操弄她的想法,讓她認為自己發瘋了。在煤氣燈操縱的計謀下,施虐者會──
.隱瞞資訊
.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傳達資訊
.利用笑話與諷刺排除受害者的情緒與感受
.否定並低估受害者的反應與憂慮
.表現得自己或受害者並未說出曾經說過的話,或是某些事件並未發生過
煤氣燈操縱會導致虐待受害者懷疑自己對現實的看法與感受。煤氣燈操縱的常見說法可能有這些:
.「我根本沒那麼說過。」
.「你根本沒告訴過我。」
.「那根本沒發生過。」
.「你確定不是做夢嗎?」
.「你太敏感了。」
採取煤氣燈操縱手法的經常會把他們做過的事情投射在你身上,例如只要你說出你知道的事實或質疑他們的說法,他們就會說你搞混、發瘋或昏頭了。在工作環境中,施虐者可能會利用你的工作或構想攬下功勞,卻又不承認這麼做。關於你的事,他們可能會向其他人說謊,或者只擷取一小部分事實來大作文章,毀掉你的名聲。煤氣燈操縱者會利用他們知道特別重要或敏感的資訊攻擊你。
孤立
施虐者會把你花時間跟朋友與家人相處這件事視為威脅,因此可能會設法孤立你。首先他們也許會批評或眨低你跟朋友與家人的關係。例如,施虐者可能會說你愛的人對你很差或利用你,或者你跟他們相處的時間影響了你跟施虐者的關係。
這種脅迫手法可能帶有部分的事實,足以影響或混淆你。舉個例子,也許你曾經向對方透露自己對某個家人感到挫折,而在你打算花時間跟那位家人相處時,對方就會提醒你這件事。有時候孤立你的意圖會更為明顯。施虐者也許會限制你的金錢、交通方式,或是限制你跟朋友與家人的聯絡。這種社交孤立產生的寂寞可能會導致焦慮、憂鬱、物質使用增加,以及健康問題。
威脅
威脅是一種表達方式,意欲造成你的傷害、痛苦或損失。這是施虐者的一種脅迫行為,暗藏著暴力的可能性。
恐懼會變成強大的激發因素,讓你嘗試改變關係並配合施虐者。這種表達方式(全部來自虐待受害者的陳述)經常以你恐懼的事為目標:
.「我會自殺。」
.「我會殺了你。」
.「如果我不能擁有你,別人也不行。」
.「我要帶走孩子。」
.「我要把你交給移民局。」
.「我要告訴你的家人你是同性戀。」
.「我要毀掉你的生活。」
.「我要讓你身無分文。」
.「我要去跟別人睡。」
.「我絕對不會放你走。」
.「也許你再也不想在這裡工作了。」
懲罰
懲罰是施虐者感到受傷、被拒絕或覺得被拒絕時可能做出的任何反應。懲罰的形式可能是報復或條件作用。施虐者會為了報復而使你痛苦,並且引發你的條件反射,企圖改變你的行為。
拒絕
拒絕行為是拒絕承認你的需求與才能。這可能包含收回或拒絕付出愛、關注或情感。這種方式是要眨低你和你的付出,暗指沒人想要或需要你。
忽視
忽視是一種行為模式,目的在於消除關注與情感,並且剝奪你對歸屬感、愛以及連結的情感需求。忽視包括了疏忽行為、不理會、對其他人表現興趣,以及沉默對待。
財務虐待
財務虐待包括限制取用資金、不提供財務資訊,或者完全控制資金──通常就像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在這種類型的虐待中,受害者經常不知道施虐者的收入情況,或者必須把自己所有的薪水都交給對方。
健全關係的跡象
雖然沒有絕對完美的關係,但健全關係的特徵是尊重與信任。每一段關係都是獨特的,不過健全的關係都有共通的因素,例如以下幾點:
.我們會傾聽彼此。
.我們會認真看待對方關心的事。
.我們都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會支持對方嘗試新事物。
.我們雖然會吵架,但還是能感受到愛。
.我們信任彼此。
.我們會分享過去的事。
.我們會向對方表達感謝。
.我們經過時會打招呼。
.我們會一起做決定。
.我們會尊重對方的界限。.我們可以接受對方說不。
.我們充滿了愛,同時也愛嬉鬧。
.我們會重視並尊重對方跟朋友與家人的關係。
.有壓力或煩心時,我們會向對方尋求理解與支持。
.我們會彼此鼓勵成長。
.我們會接受錯誤並從中學習。
情緒虐待的身體副作用
情緒虐待可能會對受害者造成長期影響。在處理虐待的情緒影響時,他們也可能會開始經歷一些生理作用。受害者可能很難相信自己的身體症狀跟受虐經驗有關。受害者對困惑、羞愧、恐懼的感受,可能會使他們更難識別出這些身體影響。
焦慮
你最近或以前是否經歷過以下的焦慮症狀?
□ 疲勞
□ 頭痛
□ 肌肉緊繃
□ 疼痛
□ 顫抖
□ 抽搐
□ 冒汗
□ 胸痛
□ 心悸
□ 呼吸急促
□ 暈眩
□ 腹痛
□ 覺得發熱或發冷
□ 雙手刺痛或麻木
□ 記憶發生問題
□ 無法專注
□ 思緒奔騰
□ 焦躁
慢性疼痛
我們知道虐待跟創傷與慢性疼痛之間有連結。雖然當中的原因還不明確,但一般認為我們在虐待關係中經歷的慢性壓力會過度激發戰鬥或逃跑反應。這種自然反應會釋放壓力荷爾蒙並抑制我們的免疫系統。過度激發這些壓力荷爾蒙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的調節,使我們身體發炎的情況增加。這會讓我們有健康狀況及慢性疼痛的風險。
罪惡感
遭受情緒虐待的目標可能會發現自己很容易有罪惡感。情緒方面的施虐伴侶可能會把自己碰到的任何問題都怪在你身上,包括他們對你的虐待。罪惡感導致的身體影響可能包括失眠、喪失食欲、悲傷、懊侮。罪惡感很像憂鬱,而臨床憂鬱症可能起因於不間斷的罪惡感,以及必須對施虐伴侶負責的錯覺。
失眠
許多遭受情緒虐待的人都會入睡困難或容易驚醒。慢性壓力和情緒虐待可能導致過度覺醒──身體對長期威脅所做出的反應。這會造成肌肉緊繃以及無法放鬆,因此更難入睡。睡眠剝奪可能會對身心都造成長期影響。注意自我照顧及睡眠衛生是復原的關鍵。
社交退縮
社交退縮可能起因於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羞辱,引發羞愧感以及其他在身體與情緒上的症狀。持續的情緒虐待會磨耗我們的精力,讓我們傾向在朋友與家人中孤立自己。這會讓我們無法得知其他人的意見,也無法獲得朋友與家人提供的情緒支持。我們所愛的人無法接觸我們,也不會注意到虐待對我們的影響。
日誌練習
請花點時間思考情緒虐待對你身體造成的影響。首先可以做個簡單的身體掃描,這種練習會引導你將注意力轉移到身體各部位,發現緊繃的地方。
找個舒服的姿勢,從腳趾開始往上掃描全身。慢慢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內外各個部位。專注呼吸,吸氣時推出腹部,吸氣時則收起。
第一次掃描身體結束後,再重複一遍,不過這次要留意並寫下你發現緊繃或疼痛的部位。思考你的緊繃或疼痛是否受到你正在經歷或以前經歷的虐待所影響或刺激。
情緒虐待對人的危害相當於身體虐待,而且經常更為嚴重。為了說明這一點,請想一想,在肢體暴力的事件中,受害者可能會有實際的證據,例如瘀傷。他們也許有機會藉由提出控告採取法律行動,或者藉由保護令尋求保護。然而,情緒虐待的狀況就不一樣了。情緒虐待是一種更為普遍的虐待形式,大多數時候都會在身體虐待與性虐待發生的前後出現。
要控制他人,情緒或精神虐待可能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因為這會削弱受害者的自信,讓他們懷疑自己的看法。這會從裡到外徹底摧毀你。就是這種關愛與虐待行為互相交替的方式才會如此有效。
情緒虐待包含所有非身體的行為──明顯與隱晦的手法都是──會隨著時間以某種模式出現。這些手法包括批評(侮辱、謾罵、當成小孩對待)、敵意(吼叫、沉默以對、言語攻擊)、恫嚇(裝模作樣、威脅)、羞辱(利用他們對你的了解使你難堪),以及騷擾(連續不斷的重複要求)。他們的意圖是要控制或支配受害者,這會導致自我價值降低、心理健康症狀和自殺想法。情緒與精神虐待都可以用一個更為廣泛的術語來統稱──心理暴力。心理暴力的定義是以控制、否定與支配為基礎的行為和言語。這些關係中存在著權力不平衡的情況,所以在各種關係中都可能經歷虐待,例如親密伴侶、父母和子女以及上司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情緒虐待的跡象
本節描述的行為主要著重於權力與控制手法。如果我們將其視為逐漸轉變的事物,而非完全只以好壞區分,就會更容易了解這些行為。親密關係很少從一開始就會顯露虐待的跡象。事實上,虐待行為早期表現的特徵經常包括體貼與照顧。然而,照顧行為可能是一種控制的形式。
在關係剛開始時,了解你的新對象可能會很有趣又令人興奮。但是偶爾當新對象說出或做出讓你覺得不對勁的事情,你可能就會有某種情緒或反應。也許你會體驗到失落的感覺,而我們把這種警訊稱為「紅旗」。有時候我們會陷入新關係帶來的新奇與興奮感之中,因此想要忽視這些跡象,不過請特別注意你的直覺。花點時間仔細檢視對方的話語、行為和意圖。你必須識別這些跡象,才能夠盡快採取行動。
控制
控制是了解虐待時的主要概念。本章所描述的虐待手法或跡象,全部都跟施虐者想要維持對你的控制有關。對方一開始表現出來的形式可能有體貼、保護與照顧。然而,在虐待關係中,這些行為表示對方企圖從各方面控制你的生活。施虐伴侶經常會緊盯著你去哪裡和在哪裡,堅持隨時都要能聯絡到你,告訴你可以或不可以見誰、應該穿什麼,諸如此類的事。施虐者可能會苛求或發怒,或是以比較溫和的方式提供「有用的建議」。這些要求之中可能會帶有他們的批評,或者你會隨著時間注意到,如果不聽從他們的建議就會產生後果。
辱罵
辱罵又稱為言語侮辱,目的在於贏得爭論、羞辱,或是控制你的自我價值感,這可以明顯表達出來,也可能以開玩笑或鬧著玩的方式掩飾。這麼做的意圖絕對是要輕視並眨低受害者。當爭論的方向總會轉移到攻擊你的性格,並且包括「每次都」和「從來不」這類的話,那麼對方的意圖就只有控制你、削弱你的信心,以及支配你。例如「你每次都忘記我要你做的事。你是真的笨還是有什麼毛病?」
吼叫
吼叫通常就是提高音量,不過施虐者會利用吼叫來使人順從。被吼叫者會因此習慣聽從企圖以這種行為將意志強加於人的吼叫者。吼叫會磨耗受害者的精力,阻止他們表達意見。人的意志與尊嚴會隨著時間被削弱。
煤氣燈操縱
煤氣燈操縱(gaslighting)是近年來常見的主題,這個名詞取自一九三○年代的舞臺劇《煤氣燈》(Gas Light),情節是一位丈夫密謀陷害自己的妻子,想要操弄她的想法,讓她認為自己發瘋了。在煤氣燈操縱的計謀下,施虐者會──
.隱瞞資訊
.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傳達資訊
.利用笑話與諷刺排除受害者的情緒與感受
.否定並低估受害者的反應與憂慮
.表現得自己或受害者並未說出曾經說過的話,或是某些事件並未發生過
煤氣燈操縱會導致虐待受害者懷疑自己對現實的看法與感受。煤氣燈操縱的常見說法可能有這些:
.「我根本沒那麼說過。」
.「你根本沒告訴過我。」
.「那根本沒發生過。」
.「你確定不是做夢嗎?」
.「你太敏感了。」
採取煤氣燈操縱手法的經常會把他們做過的事情投射在你身上,例如只要你說出你知道的事實或質疑他們的說法,他們就會說你搞混、發瘋或昏頭了。在工作環境中,施虐者可能會利用你的工作或構想攬下功勞,卻又不承認這麼做。關於你的事,他們可能會向其他人說謊,或者只擷取一小部分事實來大作文章,毀掉你的名聲。煤氣燈操縱者會利用他們知道特別重要或敏感的資訊攻擊你。
孤立
施虐者會把你花時間跟朋友與家人相處這件事視為威脅,因此可能會設法孤立你。首先他們也許會批評或眨低你跟朋友與家人的關係。例如,施虐者可能會說你愛的人對你很差或利用你,或者你跟他們相處的時間影響了你跟施虐者的關係。
這種脅迫手法可能帶有部分的事實,足以影響或混淆你。舉個例子,也許你曾經向對方透露自己對某個家人感到挫折,而在你打算花時間跟那位家人相處時,對方就會提醒你這件事。有時候孤立你的意圖會更為明顯。施虐者也許會限制你的金錢、交通方式,或是限制你跟朋友與家人的聯絡。這種社交孤立產生的寂寞可能會導致焦慮、憂鬱、物質使用增加,以及健康問題。
威脅
威脅是一種表達方式,意欲造成你的傷害、痛苦或損失。這是施虐者的一種脅迫行為,暗藏著暴力的可能性。
恐懼會變成強大的激發因素,讓你嘗試改變關係並配合施虐者。這種表達方式(全部來自虐待受害者的陳述)經常以你恐懼的事為目標:
.「我會自殺。」
.「我會殺了你。」
.「如果我不能擁有你,別人也不行。」
.「我要帶走孩子。」
.「我要把你交給移民局。」
.「我要告訴你的家人你是同性戀。」
.「我要毀掉你的生活。」
.「我要讓你身無分文。」
.「我要去跟別人睡。」
.「我絕對不會放你走。」
.「也許你再也不想在這裡工作了。」
懲罰
懲罰是施虐者感到受傷、被拒絕或覺得被拒絕時可能做出的任何反應。懲罰的形式可能是報復或條件作用。施虐者會為了報復而使你痛苦,並且引發你的條件反射,企圖改變你的行為。
拒絕
拒絕行為是拒絕承認你的需求與才能。這可能包含收回或拒絕付出愛、關注或情感。這種方式是要眨低你和你的付出,暗指沒人想要或需要你。
忽視
忽視是一種行為模式,目的在於消除關注與情感,並且剝奪你對歸屬感、愛以及連結的情感需求。忽視包括了疏忽行為、不理會、對其他人表現興趣,以及沉默對待。
財務虐待
財務虐待包括限制取用資金、不提供財務資訊,或者完全控制資金──通常就像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在這種類型的虐待中,受害者經常不知道施虐者的收入情況,或者必須把自己所有的薪水都交給對方。
健全關係的跡象
雖然沒有絕對完美的關係,但健全關係的特徵是尊重與信任。每一段關係都是獨特的,不過健全的關係都有共通的因素,例如以下幾點:
.我們會傾聽彼此。
.我們會認真看待對方關心的事。
.我們都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會支持對方嘗試新事物。
.我們雖然會吵架,但還是能感受到愛。
.我們信任彼此。
.我們會分享過去的事。
.我們會向對方表達感謝。
.我們經過時會打招呼。
.我們會一起做決定。
.我們會尊重對方的界限。.我們可以接受對方說不。
.我們充滿了愛,同時也愛嬉鬧。
.我們會重視並尊重對方跟朋友與家人的關係。
.有壓力或煩心時,我們會向對方尋求理解與支持。
.我們會彼此鼓勵成長。
.我們會接受錯誤並從中學習。
情緒虐待的身體副作用
情緒虐待可能會對受害者造成長期影響。在處理虐待的情緒影響時,他們也可能會開始經歷一些生理作用。受害者可能很難相信自己的身體症狀跟受虐經驗有關。受害者對困惑、羞愧、恐懼的感受,可能會使他們更難識別出這些身體影響。
焦慮
你最近或以前是否經歷過以下的焦慮症狀?
□ 疲勞
□ 頭痛
□ 肌肉緊繃
□ 疼痛
□ 顫抖
□ 抽搐
□ 冒汗
□ 胸痛
□ 心悸
□ 呼吸急促
□ 暈眩
□ 腹痛
□ 覺得發熱或發冷
□ 雙手刺痛或麻木
□ 記憶發生問題
□ 無法專注
□ 思緒奔騰
□ 焦躁
慢性疼痛
我們知道虐待跟創傷與慢性疼痛之間有連結。雖然當中的原因還不明確,但一般認為我們在虐待關係中經歷的慢性壓力會過度激發戰鬥或逃跑反應。這種自然反應會釋放壓力荷爾蒙並抑制我們的免疫系統。過度激發這些壓力荷爾蒙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的調節,使我們身體發炎的情況增加。這會讓我們有健康狀況及慢性疼痛的風險。
罪惡感
遭受情緒虐待的目標可能會發現自己很容易有罪惡感。情緒方面的施虐伴侶可能會把自己碰到的任何問題都怪在你身上,包括他們對你的虐待。罪惡感導致的身體影響可能包括失眠、喪失食欲、悲傷、懊侮。罪惡感很像憂鬱,而臨床憂鬱症可能起因於不間斷的罪惡感,以及必須對施虐伴侶負責的錯覺。
失眠
許多遭受情緒虐待的人都會入睡困難或容易驚醒。慢性壓力和情緒虐待可能導致過度覺醒──身體對長期威脅所做出的反應。這會造成肌肉緊繃以及無法放鬆,因此更難入睡。睡眠剝奪可能會對身心都造成長期影響。注意自我照顧及睡眠衛生是復原的關鍵。
社交退縮
社交退縮可能起因於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羞辱,引發羞愧感以及其他在身體與情緒上的症狀。持續的情緒虐待會磨耗我們的精力,讓我們傾向在朋友與家人中孤立自己。這會讓我們無法得知其他人的意見,也無法獲得朋友與家人提供的情緒支持。我們所愛的人無法接觸我們,也不會注意到虐待對我們的影響。
日誌練習
請花點時間思考情緒虐待對你身體造成的影響。首先可以做個簡單的身體掃描,這種練習會引導你將注意力轉移到身體各部位,發現緊繃的地方。
找個舒服的姿勢,從腳趾開始往上掃描全身。慢慢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內外各個部位。專注呼吸,吸氣時推出腹部,吸氣時則收起。
第一次掃描身體結束後,再重複一遍,不過這次要留意並寫下你發現緊繃或疼痛的部位。思考你的緊繃或疼痛是否受到你正在經歷或以前經歷的虐待所影響或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