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關於愛情,MBTI能帶給我什麼?

經常有人問我,是否能透過MBTI追到人。我認為,追到人比經營關係容易得多,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理解、接受與欣賞,如果你願意投入所有心思(無論是透過MBTI或用心傾聽觀察)去了解一個人,包含他的理想型和喜好,並依據這些來表現,他很難不喜歡你。就像動物在交配季節展示自己最佳的一面,追求他人時,只要你能滿足對方的需求,並試圖符合他們的理想類型,其實成功的機率很高。
詐騙集團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當一個人真心想騙你時,你很難不被騙。然而之後呢?每分鐘的相處,每天的生活,你能為了滿足伴侶的需求維持多久?我認為理想中的關係應該是讓自己感到舒適且快樂的。
但這並不簡單。

對我來說,想要經營關係的困難程度就像兩個人各自抱著好動的小孩拍照。你期待小孩能像大人一樣控制自己,對著鏡頭微笑,但大多數時候,一個小孩剛好看著鏡頭,另一個卻拚命想掙脫你的懷抱;當其中一個小孩終於安靜下來時,另一個又開始東張西望,甚至大哭。
這就像我們每個人不論年齡多大,都仍有一個內在的小孩,並且有我們最原始、甚至不合邏輯的渴望,還有我們直覺反射給愛的方式。大多數時候,我們能隱藏不想讓別人看到的那一面,但在親密關係中,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控制,那些未被治癒或關照的部分最終還是會浮現出來。所以我覺得,這種難度跟抱小孩照相是差不多的,如果你看到有人這樣照出來的照片是完美的,那麼他們肯定花了比你想像多的時間與功夫照相,抑或是圖片根本是修出來的。

有時候,愛情會失敗並不是因為兩個人愛得不夠,反而是因為兩個人太用力去愛,但愛的方式讓對方無法接受或不喜歡。美國作家、婚姻輔導專家及牧師蓋瑞.查普曼(Gary Chapman)曾撰寫《愛的五種語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這本書為夫妻和戀人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模型,幫助他們了解並有效地表達彼此的愛。書中五種「愛的語言」包括:肯定的言語、精心的時刻、真心的禮物、服務的行動和身體接觸。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發現,每個人對愛的定義和表達方式都是不同的。當一對伴侶愛的語言不同時,就容易導致一方表達了很多,但另一方接收到的卻只有一點點。

心理學家和婚姻關係研究權威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博士,透過以往數十年的深入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婚姻和戀愛穩定性的研究報告。他最著名的理論之一是「5:1黃金比例」,能有效預測婚姻的成功度。戈特曼和他的團隊記錄了伴侶之間的交流模式、情感反應及非語言線索,深入分析哪些互動能促進婚姻穩定,哪些則會導致婚姻破裂。
在這項研究中,戈特曼團隊發現,穩定且成功的婚姻關係有一個重要特徵:正面與負面互動的比例為5:1。也就是說,每一次有負面互動,夫妻就至少需要5次正面的互動來平衡,包括鼓勵、讚美、感謝、支持等形式。這個比例在處理衝突和保持情感連結方面非常重要。
但是,怎麼知道你的伴侶會如何感受到你的感謝與支持呢?我認為,MBTI可以成為幫助你理解自己和伴侶很好的工具。
我從不會說哪個MBTI類型的人適合哪個類型,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吸引力遠超過MBTI分析。MBTI只是拼圖的一部分,童年經歷、文化背景或年齡差異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我們被什麼樣的人吸引,MBTI可以幫助的是,讓我們更理解自己與對方的思維模式,以及他們傾向表達愛和感受愛的方式。這不僅有助於增進彼此的理解,還能幫助我們在關係中更有效地表達愛和支持,使伴侶更能感受到這些情感。



用MBTI作為溝通的行前說明
關係經營的一個重要支柱是溝通,但溝通不僅僅是表達自己的話,或聽到對方說什麼,更多在於傳達意圖和對方的理解。例如「你怎麼都沒回我電話?」背後可能是「我很擔心你」,但對方卻聽成「他是不是又要開始責怪我?」。透過MBTI,我們能更客觀、不帶批判地理解彼此的思考和溝通模式,從而減少指責、誤解,加深雙方的理解和包容。

熟悉MBTI的伴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關係中的挑戰。例如「邁爾斯—布里格斯人格類型分類指標指南」(MBTI Manual-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Briggs Type Indicator Instrument)中就有一個案例指出,一對INFJ和ESFP的伴侶都誤認為對方一定是ISTJ,因為覺得對方是挑剔、控制欲強且苛求的人,後來才發現可能兩位的父親都是ISTJ,而他們對於ISTJ的特質有負面的詮釋,所以才將這些詮釋投射到對方身上。透過跟諮商師探討自己的MBTI,他們才會意識到這是自己對於對方行為的誤解。

你與伴侶不一定要做過官方的評量才能理解這本書,事實上,我很建議伴侶可以一起閱讀這本書,根據書中的描述猜測對方的偏好,然後比較結果。接著,雙方可以針對類型描述的準確性進行討論,評估其是否符合自己和對方的特質,並探討為什麼會有差異。例如互相認為對方是控制欲強的人,但其實對方只是希望了解彼此的界線。(當然,如果你希望更正確地理解自己類型的偏好,還是建議購買我附有官方評量的課程)。我希望讀者透過這本書,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或伴侶在戀愛中的表現,並學會如何應對關係中的挑戰,也希望大家都要記得:成功的關係並不是每一秒鐘都成功。

常有讀者跟我說「戀愛那麼麻煩,一輩子單身好了!」(尤其是INTJ和INTP!)這種想法有些過於極端了,就像是「因為學走路時摔倒過幾次,就決定以後不再走路」。我並不認為人一生「一定」要戀愛、結婚、生小孩⋯⋯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害怕受傷就封閉某部分的機會。我一直相信,我們來到這世上是為了讓靈魂有所學習,如果因為害怕受傷而拒絕戀愛,我認為這也封鎖了自己成長的可能性。

在我曾經的TED Talks《不要讓「擔心別人的看法」侷限你的人生》中,我提到,我們必須接受人生充滿失敗,當你明白這一點,在面對失敗時,你就會覺得這是自然的,而不是將自己視為失敗者。戀愛關係也一樣。如果你理想中的「靈魂伴侶」是永遠跟你志同道合,沒有任何分歧,那麼這樣的期望可能會導致失敗感。
蜜雪兒與巴拉克.歐巴馬(Michelle Barack Obama)的婚姻經常被視為理想的關係典範,然而,蜜雪兒在他的書《我們身上有光:照亮不確定的時刻》(The Light We Carry:Overcoming In Uncertain Times)中提到:「你不能只根據一兩年就評判婚姻,如果你結婚10年,有5年美好,那已經很棒了;如果你結婚30年,有10年是美好的,那你就做得很好。」

關係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完美,你也不可能每一秒都知道如何讓自己快樂。別人能讓你幸福的程度,取決於你是否能讓自己幸福。
有了這樣的認知,就讓我們來看看每個MBTI類型在愛情中的「禮物」與「學習」吧。



不同MBTI的類型如何表達愛?

「認識自己,是所有智慧的源頭」,是許多古希臘哲學家重要的哲學思想之一。我們能理解他人的程度,取決於我們能理解自己的深度。小時候聽故事,只能理解「好人」與「壞人」這兩種選項,然而隨著人逐漸成長,我們漸漸明白,有時人並不是只有「好」與「壞」這麼簡單。就像某些人認為「不夠愛」的行為,卻可能被其他人視為讓人心動的表現。

MBTI是由四個字母所組成,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字母組合)切入,看我們在關係中喜歡什麼樣的溝通方式、在意的點,以及偏愛的互動頻率。在推測愛人的方式時,我自己認為從第三個跟第四個字母的組合來觀測較為顯著。
第三個字母代表了你決定的方式:Feeling(情感)傾向的人,做決定優先想到的是:這件事對大家好不好?有沒有人會因此會受傷(包含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後,自己或其他人是否能承受得住?
而Thinking(思考)傾向的人則偏好用邏輯來分析,做決定優先想到的是:這個決定是不是合理的?是否符合一般大眾價值觀?是否可以將優點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第四個字母則代表你的執行方式,J(Judging,判斷型)傾向的人,其原廠模式是規劃、組織他所處的世界,所以他會不斷做決定,使他的世界更加有序。例如:我得先決定今天要去哪裡,才能決定要穿什麼、帶什麼?每個決定都會跟後面的事環環相扣,所以J傾向的人通常會以比較有規劃的方式來執行任務。
相對地,P(Perceiving,認知型)傾向的人,他的原廠模式是體驗他所處的世界。為了有更多體驗,他們不喜歡太早做好所有決定,也不想錯過那些出乎意料的驚喜。例如,如果沒有必要,我先不決定今天往哪個方向走,看看今天的天氣、心情、有沒有人約等,再來做決定。

我們可以透過MBTI的第三和第四個字母作為窗口,來深入了解我們傾向如何做決定,還有「表現」我們的愛。但也要特別說明,我們天生的傾向都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以及環境的要求而調整,只是那些與生俱來的設定常常像一股看不見的暗流,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另外要注意的是,即使兩個人屬於同一類型,也可能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父母之間的互動,以及後續的反思和學習等等,而對愛有不同的見解與詮釋。因此,MBTI只能引導你去了解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幫助你看到這個人做決定背後看事情的角度,以及如何「展現」他的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