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撐起半片天:美國華人婦女史(第1版)

95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緒論
  中國不是一個重視移民的國家。十九世紀以前的中國,自視己國為文明古國,視西人為蠻夷之邦,認為「移民」一事無異自貶身價。更何況在十九世紀中葉,中國清政府自處內憂外患之際,對出洋的中國人未有任何護僑的政策。生活在艱困的中國貧苦人民,為了生存,只好選擇向海外尋找求生出路。
  華人婦女的出洋因素,正如同中國男性移民海外的原因一樣,在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期,少數的中國婦女在「推力」及「拉力」的兩股作用下,克服重重障礙,離開家園,成為美國「移民」的一部分。所謂「推力」,乃指中國境內天災(乾旱天災)加上社會動亂(太平天國之亂及白連教亂等),把人們基本的生存條件都給破壞了,迫使人們鋌而走險。而「拉力」乃指美國西部適逢發現大批金礦,嚮往掘金礦美夢能實現,以及對西方社會美好生活的憧憬,給予國人十足的動力,吸引人們闖入未知的世界,華人婦女為實現家庭團聚的強烈願望及擺脫貧苦的困境,冒險移民赴美,實現己身理想的追求。
  根據美國移民局記載,第一批華人於1890年抵達美國。自此之後,傳教士、中國學生、商人,特別是勞工源源不斷地赴美,直至1882年美國國會透過《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限制中國勞工入境,移民美國的浪潮才因此驟減。這個法案是美國前所未有,也是一個接納移民國度的美國,通過史無前例地針對特定一支族群所立下的排斥法案。中國移民婦女雖然人數不多,但也在同時期抵達美洲新大陸。根據史料記載,第一名中國婦女梅亞芳(Afong Moy),於1834年抵達美國紐約。隨後,其他中國婦女也陸續到達美國。自梅亞芳抵達美國的三年後,已有一千七百八十四名中國婦女居住在美國,主要分布於加利福尼亞、內華達、夏威夷和愛達荷等州。
  這一男性華工移民美國西部的黃金潮,為美國西部的開發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為美國西部開發史與美國經濟政治及文化史上,賦予相當重要的歷史意涵。在黃金潮與美國西部開發時期(1840至1880年),由於生存條件原始、艱困,西部冒險家多為單身男子,在兩性極度不平衡的情況下,現身於美國西岸的華人婦女被迫從事娼妓行業,娼妓業因此應運而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