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痛苦的婚姻會殺人!?
丁太太睡到半夜,一轉身發現丈夫不在床上,奇怪,這麼晚了,他到哪裡去了?她起身穿上睡袍,往房門外走去,遠遠地,看見先生坐在廚房裡發著呆,雙眼盯著牆壁,彷彿正在沉思當中。
走近一看,他面前放著一杯喝了一半的咖啡,眼角都是淚水,丁太太想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便趕緊問:「親愛的,怎麼啦?有什麼事過不去嗎?」
先生看看她,問了一句:「你記得二十年前我們第一次約會時,你那個時候才十六歲嗎?」
這問題有點奇怪,不過丁太太還是回答他:「我記得啊。」
先生再問:「那你還記得當時我們在車子後座親密時,被你爸爸撞見的事嗎?」
丁太太有些害羞地說:「這我也記得。」
先生又問:「你還記得當時你爸爸拿著菜刀指著我的頭說,「要嘛就跟我女兒結婚,要嘛就準備坐二十年的牢?」」
丁太太回說:「這我全記得。」
這時,丁先生一面擦乾眼淚,一面說:「你知道嗎,算一算,今天我也應該刑滿了。」
有報導指出,一個快樂的婚姻能夠幫助一個人增長四年的壽命;而一個痛苦的婚姻則會讓一個人的免疫能力降低至百分之三十。雖然這些實在的數字可能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才能確定,但醫學上普遍都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一個人的情緒起伏會直接影響他的健康,而夫妻關係的好壞則是直接影響夫妻情緒的關鍵。因此,如果說婚姻關係會直接影響夫妻的健康與其壽命的長短,應該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論點。
夫妻關係既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但一般來說,世人對婚姻的看法卻大多是負面與消極,請先看看下面一些哲學家對婚姻的評語:
‧法國一哲學家說,人可以有理想的婚姻,但不會有快樂的婚姻。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男人結婚的第二天,會發現自己蒼老了七年。
‧蘇格拉底說:假如你問我要不要結婚,我可以這樣回答,你不結婚會後悔,但你如果結了婚也一樣會後悔。
‧英國詩人拜倫說:各種的悲劇是以死亡作結束;各種的喜劇則是一結婚就結束。
‧諺語:婚姻是一個密封的堡壘,外面的人拼命的要進來,裡面的人卻拼命想衝出去。
從上面的觀點中我們可以得知,基本上許多人對婚姻的概念是非常灰色而負面的,事實也不是只有哲學家才這樣看待婚姻,一般說來,社會上普遍對婚姻都有類似的看法。
然而,婚姻真的會搞到類似這樣的悽慘下場嗎?試問有那一對夫妻當初在談戀愛時,不是愛得轟轟烈烈,並且立誓「非卿不娶,非君不嫁」?還說什麼「海枯石爛,海誓山盟」,兩個愛得死去活來的人一起走進教堂,甚至找來牧師作公證人,在神和眾人面前說出「只有死才能叫我們分開」等等的誓言!
這些都還言猶在耳,為什麼卻不過幾年,他們就宣告要分道揚鑣,甚至登報聲明:「我倆因個性不合,在此宣佈離婚,以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特此聲明。」而看看全球離婚的狀況,根據統計,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人的離婚率一直呈直線上升,幾乎達百分之五十。華人地區也好不到那裡,歷年以來都是有增無減,如果我們注意周圍親朋的狀況,應該對這些離婚數字不會感到太大的詫異。
不可否認,夫妻雙方要共同建造一樁美滿的婚姻的確不是件容易之事,主要是因為婚姻牽涉的因素太多了,包括雙方的個性、生活習慣、溝通技巧、衝突處理、兩個人的嗜好、信仰,還有婆媳問題,再加上孩子的來臨、以後的教育問題等等,就更造成婚姻的複雜性。此外,人的罪性也是使婚姻美滿困難度增加的原因,夫妻天天相處,彼此的缺點大家都心照不宣,如果雙方沒有相當的成熟度,相處之間缺乏忍耐、遷就與包容,夫妻是很難可以生活在一起的。人天生的罪性,加上其他各種問題,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這就加增了夫妻關係的複雜性,造成婚姻的不穩定。怪不得中外這麼多哲學家對婚姻的看法大都是負面的,更難怪現代的離婚率大都是普遍上揚的。
婚姻的出路
難道人類的婚姻就是那麼脆弱,那麼的不堪一擊嗎?果真就是那麼的絕望嗎?不能否認,有些婚姻本身即缺乏一個良好的基礎,或者當初結婚的動機本來就不純正。這類婚姻在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的情況下,可以說註定要慘敗收場;但是有很多婚姻並不一定要搞到慘澹收場的。
夫妻在結婚之前可能對婚姻缺乏一個很好的共識,或對婚姻缺乏一個基本的概念,但如果夫妻雙方都願意對婚姻的狀況有深入的瞭解,對彼此的心理狀況有更深的知悉,並一起學習有關婚姻的事情,這種情況下,很多婚姻會比當事者目前的情況進步得多。
我們知道很多人在開車之前,必都先會花好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來學習怎樣開車;當一個人使用電腦前,也都會先花一段時間上課或補習來學會有關電腦的事情,為什麼?這是因為他們對這方面缺乏知識,為了幫助自己的工作有效果,或是讓自己有一技之長,他們願意花時間、付代價來學習這些新的東西。
話說回來,在夫妻關係上,今日有多少人看見了經營婚姻的重要性,而願意花時間甚或花錢來學習婚姻之道,或是學習夫妻之間的溝通之法呢?夫妻關係是一輩子的事情,不但影響自己,影響男女雙方,更影響將來生養的兒女,但遺憾的是,很少人能夠有這種遠見與魄力來了解自己婚姻的需要。一個普通人要學習一些新技術,或花時間到學校進修拿一個學位,目的是為了什麼?不外是希望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但如果進一步想想,若當事人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而自己的婚姻卻是一塌糊塗時,那麼即使有一份好工作,對他來說又怎樣呢?
心理學家曾經作過有關個人與壓力的研究,他們想透過此研究瞭解,到底一般人承受壓力的情況是如何?人能夠承受多少的壓力?什麼樣的壓力對人而言是最大的?結果心理學家發現,在人所承受的各種壓力中,竟然工作上的壓力不是最大的,而是以配偶過世的壓力居首位。如果用一個指標來衡量,配偶過世的壓力指數為一百;離婚的壓力指數為七十三;夫妻吵架的壓力指標為三十五。
我們很容易從圖中的結果看到,嚴重壓力的來源乃是與家庭、婚姻及夫妻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的。研究的結果也指出,如果讓一個人在一年之內所面臨的壓力總數在三百以上,他們就會容易罹患憂鬱症,嚴重的憂鬱症會導致自殺及傷人的可能。所以當我們在報紙新聞看到有關因為家庭出現問題,或夫妻不合而造成傷人死亡等事件時,就較容易了解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了。
既然婚姻的成敗與得失能深深地影響夫妻兩個人,為此我們就得花時間去研讀有關夫妻心理的問題,學習如何增加夫妻溝通的技巧,如此必定可以幫助夫妻間增進親密的關係。
本書的第一章我們首先來討論男女之間關係的起源:是什麼樣的魅力使得先生在當初認識他太太的時候,覺得是這麼地受到吸引?而在女生方面,這個男生又有什麼樣的特別因素,使得她願意跟他在一起生活一輩子?而奇怪的是,這些本來是相互吸引之處,卻往往成為日後婚姻出現問題的導火線?如果男女在未婚前都能先在這個範疇上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必可減少將來進入婚姻生活所可能帶來的衝擊,也就是說,能對這方面有一個警覺性,就不會無意間踩到那些可能引起彼此傷害的婚姻地雷。
異性相吸 相吸什麼?
有一次,我被邀主講一個有關夫妻關係的專題。結束之後,一位姊妹向我諮詢一些有關夫妻的問題。她看來是一個個性活潑、性情相當開朗的女性,從交談中我也發現她是一個很會打理家庭事務的好太太,為了二個孩子,她放棄了很好的工作,留在家裏專心當一個好媽媽,她先生也很開通,從不要求她一定要到外面賺錢來支持家裏。照這樣說,有一個那麼明理開通的先生,夫妻間的感情應該不錯才對,但事實卻剛好相反。這也是她感到納悶的地方。
她的丈夫是名符其實的好好先生,不抽煙也不喝酒,更不會在外面亂搞女人,但是這個太太卻感覺到跟先生在一起沒有什麼話題可聊,生活越來越乏味。她先生本身是一個很文靜的人,平常不多話,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在家裏看電視上網,很少與朋友往來,回家後就沈默不語,跟孩子也沒有什麼互動。太太曾經為此提出意見,先生還是照常我行我素。根據這位太太所說的,她很清楚她的性格與先生完全是南轅北轍,她認為先生不是什麼壞人,但不能否認他們的婚姻實在一點也不精彩,正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沒想到談完後過了一陣子,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遇見了這位太太。那一次她的妹妹也跟她在一起,她介紹她的妹妹與我認識,當這位妹妹知道我是從事婚姻輔導工作時,便立刻抓住機會跟我討論一些關於她丈夫的事情。她結婚的時間比姐姐短,也有二個孩子,她把她跟先生之間的一些婚姻難處告訴我,當我聽她描述有關她先生個性與她們夫妻之間問題的時候,我笑了起來,因為她的情況居然跟她姐姐的大同小異。她講完之後,我問她,「我不知道你是否觀察到一件事,看來你先生的個性與你姐夫的個性非常相似。」她沈默了一下,然後笑了起來,說:「看來真的是這樣。」然後我以較為嚴肅的口氣問她:「我很想知道一件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們姊妹被同一類型的男士所吸引?」她無言以對。
這對姊妹花居然會受到同一型男士的吸引,這也許是一個巧合,但對從事婚姻研究的人來說,我們會從中去發現問題。因為男女間彼此的吸引絕不是偶然的,某種個性的男生可能會對某種類型的女孩子情有獨鐘,而在某種家庭中成長的人可能會被某種特質的異性所吸引。下面稍微討論到男女間從彼此吸引到結為夫妻的一些心理情況,而這些彼此吸引的因素常很不幸地變成後來夫妻問題的起源。
痛苦的婚姻會殺人!?
丁太太睡到半夜,一轉身發現丈夫不在床上,奇怪,這麼晚了,他到哪裡去了?她起身穿上睡袍,往房門外走去,遠遠地,看見先生坐在廚房裡發著呆,雙眼盯著牆壁,彷彿正在沉思當中。
走近一看,他面前放著一杯喝了一半的咖啡,眼角都是淚水,丁太太想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便趕緊問:「親愛的,怎麼啦?有什麼事過不去嗎?」
先生看看她,問了一句:「你記得二十年前我們第一次約會時,你那個時候才十六歲嗎?」
這問題有點奇怪,不過丁太太還是回答他:「我記得啊。」
先生再問:「那你還記得當時我們在車子後座親密時,被你爸爸撞見的事嗎?」
丁太太有些害羞地說:「這我也記得。」
先生又問:「你還記得當時你爸爸拿著菜刀指著我的頭說,「要嘛就跟我女兒結婚,要嘛就準備坐二十年的牢?」」
丁太太回說:「這我全記得。」
這時,丁先生一面擦乾眼淚,一面說:「你知道嗎,算一算,今天我也應該刑滿了。」
有報導指出,一個快樂的婚姻能夠幫助一個人增長四年的壽命;而一個痛苦的婚姻則會讓一個人的免疫能力降低至百分之三十。雖然這些實在的數字可能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才能確定,但醫學上普遍都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一個人的情緒起伏會直接影響他的健康,而夫妻關係的好壞則是直接影響夫妻情緒的關鍵。因此,如果說婚姻關係會直接影響夫妻的健康與其壽命的長短,應該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論點。
夫妻關係既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但一般來說,世人對婚姻的看法卻大多是負面與消極,請先看看下面一些哲學家對婚姻的評語:
‧法國一哲學家說,人可以有理想的婚姻,但不會有快樂的婚姻。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男人結婚的第二天,會發現自己蒼老了七年。
‧蘇格拉底說:假如你問我要不要結婚,我可以這樣回答,你不結婚會後悔,但你如果結了婚也一樣會後悔。
‧英國詩人拜倫說:各種的悲劇是以死亡作結束;各種的喜劇則是一結婚就結束。
‧諺語:婚姻是一個密封的堡壘,外面的人拼命的要進來,裡面的人卻拼命想衝出去。
從上面的觀點中我們可以得知,基本上許多人對婚姻的概念是非常灰色而負面的,事實也不是只有哲學家才這樣看待婚姻,一般說來,社會上普遍對婚姻都有類似的看法。
然而,婚姻真的會搞到類似這樣的悽慘下場嗎?試問有那一對夫妻當初在談戀愛時,不是愛得轟轟烈烈,並且立誓「非卿不娶,非君不嫁」?還說什麼「海枯石爛,海誓山盟」,兩個愛得死去活來的人一起走進教堂,甚至找來牧師作公證人,在神和眾人面前說出「只有死才能叫我們分開」等等的誓言!
這些都還言猶在耳,為什麼卻不過幾年,他們就宣告要分道揚鑣,甚至登報聲明:「我倆因個性不合,在此宣佈離婚,以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特此聲明。」而看看全球離婚的狀況,根據統計,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人的離婚率一直呈直線上升,幾乎達百分之五十。華人地區也好不到那裡,歷年以來都是有增無減,如果我們注意周圍親朋的狀況,應該對這些離婚數字不會感到太大的詫異。
不可否認,夫妻雙方要共同建造一樁美滿的婚姻的確不是件容易之事,主要是因為婚姻牽涉的因素太多了,包括雙方的個性、生活習慣、溝通技巧、衝突處理、兩個人的嗜好、信仰,還有婆媳問題,再加上孩子的來臨、以後的教育問題等等,就更造成婚姻的複雜性。此外,人的罪性也是使婚姻美滿困難度增加的原因,夫妻天天相處,彼此的缺點大家都心照不宣,如果雙方沒有相當的成熟度,相處之間缺乏忍耐、遷就與包容,夫妻是很難可以生活在一起的。人天生的罪性,加上其他各種問題,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這就加增了夫妻關係的複雜性,造成婚姻的不穩定。怪不得中外這麼多哲學家對婚姻的看法大都是負面的,更難怪現代的離婚率大都是普遍上揚的。
婚姻的出路
難道人類的婚姻就是那麼脆弱,那麼的不堪一擊嗎?果真就是那麼的絕望嗎?不能否認,有些婚姻本身即缺乏一個良好的基礎,或者當初結婚的動機本來就不純正。這類婚姻在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的情況下,可以說註定要慘敗收場;但是有很多婚姻並不一定要搞到慘澹收場的。
夫妻在結婚之前可能對婚姻缺乏一個很好的共識,或對婚姻缺乏一個基本的概念,但如果夫妻雙方都願意對婚姻的狀況有深入的瞭解,對彼此的心理狀況有更深的知悉,並一起學習有關婚姻的事情,這種情況下,很多婚姻會比當事者目前的情況進步得多。
我們知道很多人在開車之前,必都先會花好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來學習怎樣開車;當一個人使用電腦前,也都會先花一段時間上課或補習來學會有關電腦的事情,為什麼?這是因為他們對這方面缺乏知識,為了幫助自己的工作有效果,或是讓自己有一技之長,他們願意花時間、付代價來學習這些新的東西。
話說回來,在夫妻關係上,今日有多少人看見了經營婚姻的重要性,而願意花時間甚或花錢來學習婚姻之道,或是學習夫妻之間的溝通之法呢?夫妻關係是一輩子的事情,不但影響自己,影響男女雙方,更影響將來生養的兒女,但遺憾的是,很少人能夠有這種遠見與魄力來了解自己婚姻的需要。一個普通人要學習一些新技術,或花時間到學校進修拿一個學位,目的是為了什麼?不外是希望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但如果進一步想想,若當事人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而自己的婚姻卻是一塌糊塗時,那麼即使有一份好工作,對他來說又怎樣呢?
心理學家曾經作過有關個人與壓力的研究,他們想透過此研究瞭解,到底一般人承受壓力的情況是如何?人能夠承受多少的壓力?什麼樣的壓力對人而言是最大的?結果心理學家發現,在人所承受的各種壓力中,竟然工作上的壓力不是最大的,而是以配偶過世的壓力居首位。如果用一個指標來衡量,配偶過世的壓力指數為一百;離婚的壓力指數為七十三;夫妻吵架的壓力指標為三十五。
我們很容易從圖中的結果看到,嚴重壓力的來源乃是與家庭、婚姻及夫妻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的。研究的結果也指出,如果讓一個人在一年之內所面臨的壓力總數在三百以上,他們就會容易罹患憂鬱症,嚴重的憂鬱症會導致自殺及傷人的可能。所以當我們在報紙新聞看到有關因為家庭出現問題,或夫妻不合而造成傷人死亡等事件時,就較容易了解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了。
既然婚姻的成敗與得失能深深地影響夫妻兩個人,為此我們就得花時間去研讀有關夫妻心理的問題,學習如何增加夫妻溝通的技巧,如此必定可以幫助夫妻間增進親密的關係。
本書的第一章我們首先來討論男女之間關係的起源:是什麼樣的魅力使得先生在當初認識他太太的時候,覺得是這麼地受到吸引?而在女生方面,這個男生又有什麼樣的特別因素,使得她願意跟他在一起生活一輩子?而奇怪的是,這些本來是相互吸引之處,卻往往成為日後婚姻出現問題的導火線?如果男女在未婚前都能先在這個範疇上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必可減少將來進入婚姻生活所可能帶來的衝擊,也就是說,能對這方面有一個警覺性,就不會無意間踩到那些可能引起彼此傷害的婚姻地雷。
異性相吸 相吸什麼?
有一次,我被邀主講一個有關夫妻關係的專題。結束之後,一位姊妹向我諮詢一些有關夫妻的問題。她看來是一個個性活潑、性情相當開朗的女性,從交談中我也發現她是一個很會打理家庭事務的好太太,為了二個孩子,她放棄了很好的工作,留在家裏專心當一個好媽媽,她先生也很開通,從不要求她一定要到外面賺錢來支持家裏。照這樣說,有一個那麼明理開通的先生,夫妻間的感情應該不錯才對,但事實卻剛好相反。這也是她感到納悶的地方。
她的丈夫是名符其實的好好先生,不抽煙也不喝酒,更不會在外面亂搞女人,但是這個太太卻感覺到跟先生在一起沒有什麼話題可聊,生活越來越乏味。她先生本身是一個很文靜的人,平常不多話,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在家裏看電視上網,很少與朋友往來,回家後就沈默不語,跟孩子也沒有什麼互動。太太曾經為此提出意見,先生還是照常我行我素。根據這位太太所說的,她很清楚她的性格與先生完全是南轅北轍,她認為先生不是什麼壞人,但不能否認他們的婚姻實在一點也不精彩,正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沒想到談完後過了一陣子,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遇見了這位太太。那一次她的妹妹也跟她在一起,她介紹她的妹妹與我認識,當這位妹妹知道我是從事婚姻輔導工作時,便立刻抓住機會跟我討論一些關於她丈夫的事情。她結婚的時間比姐姐短,也有二個孩子,她把她跟先生之間的一些婚姻難處告訴我,當我聽她描述有關她先生個性與她們夫妻之間問題的時候,我笑了起來,因為她的情況居然跟她姐姐的大同小異。她講完之後,我問她,「我不知道你是否觀察到一件事,看來你先生的個性與你姐夫的個性非常相似。」她沈默了一下,然後笑了起來,說:「看來真的是這樣。」然後我以較為嚴肅的口氣問她:「我很想知道一件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們姊妹被同一類型的男士所吸引?」她無言以對。
這對姊妹花居然會受到同一型男士的吸引,這也許是一個巧合,但對從事婚姻研究的人來說,我們會從中去發現問題。因為男女間彼此的吸引絕不是偶然的,某種個性的男生可能會對某種類型的女孩子情有獨鐘,而在某種家庭中成長的人可能會被某種特質的異性所吸引。下面稍微討論到男女間從彼此吸引到結為夫妻的一些心理情況,而這些彼此吸引的因素常很不幸地變成後來夫妻問題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