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妻相處的原則
夫妻關係不融洽,很多是丈夫或妻子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引起的。他們認為,既然是夫妻,就可以無所顧忌、為所欲為。雖然夫妻之間不分你我,是最親密的人,但也要注意分寸。也就是說,夫妻之間一樣要講究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這對於維持和諧的夫妻關係非常重要。
(一)平等原則
平等是人際關係的前提。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不能因為出身、家庭、經濟收入和長相等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夫妻之間是平等的,因此,任何一方都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必因為自身的弱點而盲目自卑。
(二)尊重原則
希望被人尊重是每個人內心的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因此要注意尊重的原則,不損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譽,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愛好和隱私,不因經濟狀況的差異、地位高低而歧視他人。夫妻之間互相尊重是人格平等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夫妻之間即使吵架也不能有侮辱性發言。即使婚前對方可能有過錯,也不能人身攻擊或侮辱。
(三)真誠原則
心理學家認為,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特質是真誠。表裡如一、坦誠直率、言行一致、信守諾言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喜愛。夫妻之間需要尊重各自的生活空間和隱私,不要互相欺騙和隱瞞,更不要信口開河,隨意承諾。輕率承諾又不兌現,最終會失去對方的信任和尊重。
(四)包容原則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優點和缺點。只有以包容的態度對待他人的錯誤和缺點,不斤斤計較,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婚姻更是如此。婚姻最終能相扶到老,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包容。因為夫妻二人成長的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差很多,此時,如果雙方無法接納彼此的不同,不願包容,他們的婚姻就會岌岌可危。如果兩個人在各方面很接近,尤其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一致,有共同追求的目標和方向,雙方就更容易彼此協調,也會磨合得更好,矛盾和衝突也會變得更少,婚姻也會更幸福。
(五)互助互利原則
人際關係是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求為基礎。如果交往雙方的心理需求都能被滿足,其關係就會繼續發展;如果只想獲取,不想給予,那麼人際關係就無法維持下去。夫妻也一樣,如果只是一個人一味地付出,而另一個人一味地索取,那麼這段婚姻最終很難維持下去。
夫妻之間的互相幫助不是指簡單的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感情上的交流、精神上的慰藉,以及對痛苦的分擔。這種精神上的互助對人而言更為重要。
人際關係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之間的所有活動都是交換。交換關係中的每個個體都會評估自己和他人的付出與受益。如果覺得付出與回報大致相等,他們就會認為這種社會關係是公平的,而這種公平的關係比較穩定和愉快。結婚的目的是認為兩個人一起生活比一個人單獨生活更快樂、更滿足。因此,互惠互利是婚姻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如果只想索取而不願付出,那麼婚姻一定會出現難以調解的矛盾,最終將導致婚姻關係破裂。所以,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應盡量到「婚姻銀行」裡存錢,而不是從「婚姻銀行」裡不斷提款甚至透支,最終導致婚姻亮紅燈,甚至解體。
(六)親密有間的原則
距離產生美,所以夫妻雙方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一個剛結婚的同事,他的妻子週末去參加高中同學會。我們開玩笑說:「老婆和同學一起玩,你不擔心嗎?」同事笑著說:「給她自由,就是給我自由呀。」有些人認為夫妻應該互相坦誠,所以手機可以隨時翻看,甚至連對方過去談過幾次戀愛都必須如實相告,這不僅讓對方沒有隱私和空間,更不利於和諧的夫妻關係。每個人都渴望自由,即使是夫妻,也需要尊重對方,允許對方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和時間。因為,過於親密的愛只會讓人窒息。
(七)角色互換原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這往往帶有片面性。因此,我們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學會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將心比心,就能通情達理地理解和原諒對方的行為和態度,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透過角色互換,學會以客觀的方式對待別人。婚姻出現矛盾和摩擦時,要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將心比心,嘗試去理解對方,而不是一味地鑽牛角尖,這樣只會激起矛盾。
(八)獨立性原則
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要注意保有人格的獨立性。而人格的獨立往往和經濟獨立相關。如果婚姻中的一方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很難擁有真正的獨立人格。即使妻子一味地順從丈夫,也不一定能得到丈夫的尊重和愛。
(九)夫妻少吵架的七原則
夫妻關係越親密,越關心彼此,就越容易吵架,因為愛之深,責之切。但是,我們要注意以下七個原則。
一是吵架可以,但不能一吵架就提離婚。夫妻之間要有一個約定,那就是不要輕言離婚。
二是控制和管理情緒。吵架的時候,很多人控制不住情緒,難聽的話就會脫口而出,有時就會傷到對方。所以,夫妻之間一定要注意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免口無遮攔傷及夫妻感情。
三是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培養親情的地方。不要凡事都爭輸贏。即使吵架贏了,輸了感情,最終你還是輸了。
四是吵架不要翻舊帳。以前吵過的事不要再拿出來吵,不要糾結過去,尤其不要追究妻子或丈夫婚前的事。人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而不是活在過去。
五是主動認錯。主動認錯的人往往是愛得更多的人,更願意努力維持婚姻。
六是吵架不能口出惡言,更不能責罵對方的家庭。我們不能指責或批評對方的家長,議論對方的家人。這不僅是個人的修養問題,也是在維護家庭和諧,因為我們沒有資格去批評或指責對方家庭中的人和事。
七是多原諒,少責備。生氣時要先撫平自己的情緒,如果無法控制最好不要說話。
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想一起生活,最終走完一輩子,如果不掌握一些原則,是無法維持的。當然,人際關係的原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原則都只是參考,幫助我們懂得其中的基本規律。
維持良好的夫妻關係是有章可循的,但又有一定的靈活性。
夫妻關係不融洽,很多是丈夫或妻子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引起的。他們認為,既然是夫妻,就可以無所顧忌、為所欲為。雖然夫妻之間不分你我,是最親密的人,但也要注意分寸。也就是說,夫妻之間一樣要講究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這對於維持和諧的夫妻關係非常重要。
(一)平等原則
平等是人際關係的前提。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不能因為出身、家庭、經濟收入和長相等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夫妻之間是平等的,因此,任何一方都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必因為自身的弱點而盲目自卑。
(二)尊重原則
希望被人尊重是每個人內心的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因此要注意尊重的原則,不損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譽,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愛好和隱私,不因經濟狀況的差異、地位高低而歧視他人。夫妻之間互相尊重是人格平等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夫妻之間即使吵架也不能有侮辱性發言。即使婚前對方可能有過錯,也不能人身攻擊或侮辱。
(三)真誠原則
心理學家認為,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特質是真誠。表裡如一、坦誠直率、言行一致、信守諾言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喜愛。夫妻之間需要尊重各自的生活空間和隱私,不要互相欺騙和隱瞞,更不要信口開河,隨意承諾。輕率承諾又不兌現,最終會失去對方的信任和尊重。
(四)包容原則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優點和缺點。只有以包容的態度對待他人的錯誤和缺點,不斤斤計較,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婚姻更是如此。婚姻最終能相扶到老,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包容。因為夫妻二人成長的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差很多,此時,如果雙方無法接納彼此的不同,不願包容,他們的婚姻就會岌岌可危。如果兩個人在各方面很接近,尤其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一致,有共同追求的目標和方向,雙方就更容易彼此協調,也會磨合得更好,矛盾和衝突也會變得更少,婚姻也會更幸福。
(五)互助互利原則
人際關係是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求為基礎。如果交往雙方的心理需求都能被滿足,其關係就會繼續發展;如果只想獲取,不想給予,那麼人際關係就無法維持下去。夫妻也一樣,如果只是一個人一味地付出,而另一個人一味地索取,那麼這段婚姻最終很難維持下去。
夫妻之間的互相幫助不是指簡單的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感情上的交流、精神上的慰藉,以及對痛苦的分擔。這種精神上的互助對人而言更為重要。
人際關係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之間的所有活動都是交換。交換關係中的每個個體都會評估自己和他人的付出與受益。如果覺得付出與回報大致相等,他們就會認為這種社會關係是公平的,而這種公平的關係比較穩定和愉快。結婚的目的是認為兩個人一起生活比一個人單獨生活更快樂、更滿足。因此,互惠互利是婚姻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如果只想索取而不願付出,那麼婚姻一定會出現難以調解的矛盾,最終將導致婚姻關係破裂。所以,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應盡量到「婚姻銀行」裡存錢,而不是從「婚姻銀行」裡不斷提款甚至透支,最終導致婚姻亮紅燈,甚至解體。
(六)親密有間的原則
距離產生美,所以夫妻雙方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一個剛結婚的同事,他的妻子週末去參加高中同學會。我們開玩笑說:「老婆和同學一起玩,你不擔心嗎?」同事笑著說:「給她自由,就是給我自由呀。」有些人認為夫妻應該互相坦誠,所以手機可以隨時翻看,甚至連對方過去談過幾次戀愛都必須如實相告,這不僅讓對方沒有隱私和空間,更不利於和諧的夫妻關係。每個人都渴望自由,即使是夫妻,也需要尊重對方,允許對方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和時間。因為,過於親密的愛只會讓人窒息。
(七)角色互換原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這往往帶有片面性。因此,我們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學會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將心比心,就能通情達理地理解和原諒對方的行為和態度,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透過角色互換,學會以客觀的方式對待別人。婚姻出現矛盾和摩擦時,要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將心比心,嘗試去理解對方,而不是一味地鑽牛角尖,這樣只會激起矛盾。
(八)獨立性原則
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要注意保有人格的獨立性。而人格的獨立往往和經濟獨立相關。如果婚姻中的一方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很難擁有真正的獨立人格。即使妻子一味地順從丈夫,也不一定能得到丈夫的尊重和愛。
(九)夫妻少吵架的七原則
夫妻關係越親密,越關心彼此,就越容易吵架,因為愛之深,責之切。但是,我們要注意以下七個原則。
一是吵架可以,但不能一吵架就提離婚。夫妻之間要有一個約定,那就是不要輕言離婚。
二是控制和管理情緒。吵架的時候,很多人控制不住情緒,難聽的話就會脫口而出,有時就會傷到對方。所以,夫妻之間一定要注意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免口無遮攔傷及夫妻感情。
三是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培養親情的地方。不要凡事都爭輸贏。即使吵架贏了,輸了感情,最終你還是輸了。
四是吵架不要翻舊帳。以前吵過的事不要再拿出來吵,不要糾結過去,尤其不要追究妻子或丈夫婚前的事。人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而不是活在過去。
五是主動認錯。主動認錯的人往往是愛得更多的人,更願意努力維持婚姻。
六是吵架不能口出惡言,更不能責罵對方的家庭。我們不能指責或批評對方的家長,議論對方的家人。這不僅是個人的修養問題,也是在維護家庭和諧,因為我們沒有資格去批評或指責對方家庭中的人和事。
七是多原諒,少責備。生氣時要先撫平自己的情緒,如果無法控制最好不要說話。
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想一起生活,最終走完一輩子,如果不掌握一些原則,是無法維持的。當然,人際關係的原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原則都只是參考,幫助我們懂得其中的基本規律。
維持良好的夫妻關係是有章可循的,但又有一定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