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說來說去還是「旅行」最好!

跟著牧師走


提到「自學」,我腦海首先浮現的就是出國旅行。一開始就放下了紙筆跟參考書,真是抱歉,不過,旅行真的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造訪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經驗,任何事物都能帶給我們刺激。

出口治明先生在七十歲那年,從保險公司董事長,轉任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的校長。他說,讓社會人士成長的是「人、書、旅行」,我非常贊同,而且,在旅途中,我們會遇到一些人,所以我覺得旅行又是當中最理想的一項。

最難忘的是一九七九年我在慕尼黑之旅中遇到的牧師,唉呀,竟然已經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天,我必須搭上最早的一班列車,早上六點我已經在德國南部慕尼黑火車站附近的旅館吃早餐,碰巧那位牧師也必須搭清晨的火車,因此跟我同時用餐。他來自美國,很巧的是他非常親日,而且,他平時的工作就是溝通傳達,所以他跟我說話時,速度放慢,用的也是很容易懂的英文,即使我的聽力不怎麼樣也聽得懂,我們聊得很熱絡。

當下相談甚歡,牧師問我:「要不要來美國玩?」遇到這種機會,別想太多直接抓住才是小正的作風(小正是我的帳號暱稱),我馬上決定翌年造訪。那位牧師是住在康乃狄克州的牧師館,我就借住在那裡。

我抵達的那天,牧師和夫人很費心,問我「要不要去紐約看百老匯的戲劇?」「你喜歡音樂,會想去卡內基音樂廳嗎?」提供了我非常多選項,不過我回答他們:「不用,我想跟著牧師,去哪裡都好。」牧師問我:「因為我是個窮牧師,所以你是在替我擔心嗎?」其實我是真心的,比起音樂劇、演奏會,我更感興趣的是美國牧師及信徒在想什麼、過著怎樣的生活。

接下來一整個禮拜,我跟牧師一起訪問了幼兒園、安寧病房等,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當時日本還沒有的安寧病房。牧師傾聽臨終者深切的心聲、盡可能完成他們的願望,當時日本還沒有這種照護精神層面的設施,我感到非常訝異,我猜只要跟著牧師走,一定能看到我所不知道的美國,這個預測是正確的。由於跟隨著牧師的腳步,我認識了美國人的多元、以及宗教家所扮演的角色等等。

 

東德的深夜列車上,

有位大叔來拍我肩膀
 

早在柏林圍牆還在的時代,我去了當時的東德旅行。當然是自由行,不過,當時比較不方便的,就是所有住宿旅館都必須事先透過國營旅行社訂好,並取得訂房確認單,否則沒辦法申請簽證(俄羅斯到現在依舊如此)。大家會說:「哇,你居然辦到了,不過,是國營旅行社,作法應該很官僚吧?」其實並不會。雖然沒有笑容可掬,工作倒是很牢靠,我並沒有留下不愉快的回憶。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正好遇上了國際勞動節,後來得知我柏林的旅館沒訂到,他們幫我找到的是馬德堡的旅館。

當時,開往馬德堡的列車班次很少,而且很遠,所以預計要晚上十一點以後才抵達,我在車廂裡迎接了深夜。雖然心裡清楚「在外國火車上不可以睡著」,但是停留在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已經一週以上,我已經非常疲累,不僅如此,車廂裡的暖氣也很催眠,於是我開始打瞌睡,驚醒後坐好,不久後又開始打瞌睡。

車廂內有一些不修邊幅的男人低聲竊竊私語,我覺得不大安全。看起來最年長的一位大叔,對著不懂德文的我比手畫腳:「你要去哪裡?馬德堡啊,這樣啊,那就是搭到終點站,沒關係你就睡,到站了一定會讓你下車。我下一站就要下車了,不過我已經交代坐在窗邊的那個人,你放心吧,放心睡,再見囉,晚安。」說完話,他就下車了。

不久我又不小心睡著了,有人拍了拍我的肩,是另一位大叔:「我也要在這裡下車了,那個人會接手幫你看著。」說完,他也下車了。然後我又睡著,又有人來拍我的肩,我猜他應該是說:「還有八分鐘就到馬德堡了,你要準備下車囉。」到站後,他還陪我走到位於車站附近的旅館,見我平安進入旅館大廳,他就消失在黑暗中了。

夜車上的三位德國大叔……雖然我有點害怕,不過他們真的就是好心人啊。曾聽人說過「東德人都很和善,他們很少背叛別人」,結果我真的親身體驗了。

這些經驗非常寶貴,是一種寶貴的「學習」,畢竟書上也沒寫、報紙或電視也不會報導。

 

我寫得亂七八糟的程式,

把我的朋友都嚇呆了
 

總之先跳進去,總會有辦法的那種經驗,在我學寫程式時也是一樣的。首先買一大堆入門書讀看看,因為這是最便捷的學習方式。其中我特別參考了森巧尚的書《小學生也學得會──如何寫iPhone應用程式》。

不過就算看了參考書,實際上要製作應用程式時,還是跑出一大堆不懂的地方。這時,重要的是不能放棄,寫程式這回事,剛開始搞不懂是理所當然的。

我原本開始學寫程式的動機,是想要設計出「正確地把雛人形(女兒節娃娃)排列在雛壇上」的遊戲,總之,那個應用程式只要能做出來就好了,能不能寫出厲害的程式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

我製作應用程式的方式是先這麼想像:「我希望天皇與皇后的人偶要這樣搬動,位置放對了畫面會顯示成這樣、放錯了則會變成那樣」,然後思考要怎麼做才能達成這樣的效果。我會去查參考書,然後試著寫出程式碼(對電腦下的指令)。如果顯示為錯誤、無法順利執行,我就會去請教對寫程式很熟悉的朋友。

結果,朋友一看到我寫得亂七八糟的程式碼,大驚失色。他問我:「我確認一下,你是想成為程式設計師嗎?還是你其實不在乎程式,只是想做出那個雛壇應用程式呢?」

我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只是想做出一個應用程式,讓大家學習如何把人偶排到雛壇上正確的位置,僅此而已。」朋友聽了,說:「那這樣也無可厚非吧。」不過他告訴我:「這寫法說不上是程式,申請上架時,搞不好會被蘋果公司的審查剔除在外。」我當時寫的程式奇慘無比。

不過,正因為我不顧一切著手嘗試,最後才得以完成這個應用程式,而這件事大大拓展了我的人生。如果一開始我就認為「不可能辦到」,沒有投身於寫程式的世界,我大概也沒機會寫這本書了。

首先,不要害怕,踏出第一步就對了,一切都從這裡開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