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何喬遠信仰佛教,相信鬼神之說,但在文集中看到他親自記敘和呂洞賓的交往經過,還是有非常超現實的感覺。
萬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何喬遠在安平停留,陳周士也來到青閣十一天。陳周士會來此,純粹是應呂純陽之命,來邀請何喬遠。事實上,陳已經奉命邀請了好幾次,都被何拒絕。這年年關前,何來到安平:「予以月之二日至。先生示乩,以十八日行,蓋半月也。」待了幾天,何喬遠說已經是殘臘之時,他應該走了。呂純陽回道:「『當作十日飲。』至十日,明當行,先生再留一日。再以請,再不許,謂:『周士取予與何先生及諸子連日所作詩為我彙之,請何先生作一傳。』」
雖然賓主日日飲酒盡歡,但呂純陽希望何喬遠就他們連日的詩作寫一篇傳再走。何喬遠說呂純陽的傳記「流傳人間久矣」,再寫一篇有何用處?「先生曰:敘吾所來閣中與諸君游者耳。」予曰:「先生幸示意。」「曰:自予居此閣,閣前後晨夕多風露,餘則諸子能言之。」根據陳周士的進一步解釋,我們知道作為一位神仙,呂洞賓已經利用青閣的晨夕風露,對果木花卉加工,讓它們能提早結實、開花。話題來到呂的神仙之術,何喬遠也誠實地說出他最後願意來此和呂純陽見面的原因:「予始見先生,謂先生以乩靈前,知人禍福吉凶而已,所挾以請先生亦以此。顧先生殊不喜作此。」
等到二人詩酒流連數日後,呂純陽終於有條件地答應何喬遠的請求:「予始至,先生酒我,詩一句,命我酒一杯。又一夕,見先生喜書甚,而予心尚以吉凶禍福來,先生一日曰:『子求我,我求子為我作一贊。』贊成,先生大喜曰:『我守真人也,子守神人也,子異人也。』」於是,何喬遠開始問他關心的吉凶禍福:「予因問先生真神之義,以漸及於天地之所以流行,日月之所以懸明,雨露風雷之所以變化。先生無不極其詳悉。」學識淵博的何喬遠問了只有神仙了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和人間所傳說的稍有差異。接著,從天道,他一步一步地問到歷史、現實,特別是談到沉迷於道教的嘉靖皇帝時,得到最詳細滿意的答案:「因而為予道往古來今及當世行事之迹,無不詳盡,語及神仙之事於世廟時為詳,予益服先生,而所挾吉凶禍福之心都盡矣。」
呂純陽喜歡作詩,雖然文字不如人世之工:「至其用典使字,上極上天,下極人世,上天則人世所不知,人世則耳目未睹記。」所以神仙還是有常人所不及之處。但當他放筆長歌時,氣勢雄壯,真宰淋漓,有時為憤世嫉俗之語,又不像是「神仙邃養中人也」。何喬遠和呂純陽一起相處了十天,「先生作詩甚多,將別,作《樂樂長歌》三章,皆步一韵,余所謂氣勢雄壯,真宰淋漓者也。其末章云:『余雖神仙人,不離宗丘軻。』余益見先生所養之純、所學之正有未易以語人者。」
最後呂純陽說了一句他最有資格講的話:「使天下無仙人則不成宇宙,使天下都學仙人則不成人道。」「此又豈以荒唐幻冥教人者耶!」
至於那篇讓呂純陽讀後大喜的〈像贊〉,我們只能選擇性地擇要而讀:「先生風標開雲日,峨眉天表一丈雪。檀旃香起翠柏流,有心無相靈鑒徹。昂藏軒舉偉丈夫,……東家留住西家在,南天遊戲北天越。」何喬遠極其恰當地呈現了一個儀表軒昂的神仙的架勢和能耐:「李白天仙但縱言,先生道我同概節。我若以我譬先生,行天游龍偶寒鱉。……過江履海飛洞庭,此是先生小生活。」從何喬遠呈現的呂純陽詩酒長歌的個性和氣魄,在中國的詩人中,大概真的和李白最為接近。
有趣的是從文章的副標題中,我們知道這篇〈像贊〉是呂純陽降乩時要求何喬遠寫的:「乩示:『汝問我,我托汝。』予問:『何托?』曰:『為我作一像讚。』成呈祖,復乩批曰:『超朗其音,盡仙之境,得天之趣,爾雅而秀。如四時之長春也。』明日又取看,批云:『如同詞援而出,何戀戀也。』」所謂「盡仙之境,得天之趣」,表達了呂純陽對這位淵博的大學者對仙境描述的高度讚美。
萬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何喬遠在安平停留,陳周士也來到青閣十一天。陳周士會來此,純粹是應呂純陽之命,來邀請何喬遠。事實上,陳已經奉命邀請了好幾次,都被何拒絕。這年年關前,何來到安平:「予以月之二日至。先生示乩,以十八日行,蓋半月也。」待了幾天,何喬遠說已經是殘臘之時,他應該走了。呂純陽回道:「『當作十日飲。』至十日,明當行,先生再留一日。再以請,再不許,謂:『周士取予與何先生及諸子連日所作詩為我彙之,請何先生作一傳。』」
雖然賓主日日飲酒盡歡,但呂純陽希望何喬遠就他們連日的詩作寫一篇傳再走。何喬遠說呂純陽的傳記「流傳人間久矣」,再寫一篇有何用處?「先生曰:敘吾所來閣中與諸君游者耳。」予曰:「先生幸示意。」「曰:自予居此閣,閣前後晨夕多風露,餘則諸子能言之。」根據陳周士的進一步解釋,我們知道作為一位神仙,呂洞賓已經利用青閣的晨夕風露,對果木花卉加工,讓它們能提早結實、開花。話題來到呂的神仙之術,何喬遠也誠實地說出他最後願意來此和呂純陽見面的原因:「予始見先生,謂先生以乩靈前,知人禍福吉凶而已,所挾以請先生亦以此。顧先生殊不喜作此。」
等到二人詩酒流連數日後,呂純陽終於有條件地答應何喬遠的請求:「予始至,先生酒我,詩一句,命我酒一杯。又一夕,見先生喜書甚,而予心尚以吉凶禍福來,先生一日曰:『子求我,我求子為我作一贊。』贊成,先生大喜曰:『我守真人也,子守神人也,子異人也。』」於是,何喬遠開始問他關心的吉凶禍福:「予因問先生真神之義,以漸及於天地之所以流行,日月之所以懸明,雨露風雷之所以變化。先生無不極其詳悉。」學識淵博的何喬遠問了只有神仙了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和人間所傳說的稍有差異。接著,從天道,他一步一步地問到歷史、現實,特別是談到沉迷於道教的嘉靖皇帝時,得到最詳細滿意的答案:「因而為予道往古來今及當世行事之迹,無不詳盡,語及神仙之事於世廟時為詳,予益服先生,而所挾吉凶禍福之心都盡矣。」
呂純陽喜歡作詩,雖然文字不如人世之工:「至其用典使字,上極上天,下極人世,上天則人世所不知,人世則耳目未睹記。」所以神仙還是有常人所不及之處。但當他放筆長歌時,氣勢雄壯,真宰淋漓,有時為憤世嫉俗之語,又不像是「神仙邃養中人也」。何喬遠和呂純陽一起相處了十天,「先生作詩甚多,將別,作《樂樂長歌》三章,皆步一韵,余所謂氣勢雄壯,真宰淋漓者也。其末章云:『余雖神仙人,不離宗丘軻。』余益見先生所養之純、所學之正有未易以語人者。」
最後呂純陽說了一句他最有資格講的話:「使天下無仙人則不成宇宙,使天下都學仙人則不成人道。」「此又豈以荒唐幻冥教人者耶!」
至於那篇讓呂純陽讀後大喜的〈像贊〉,我們只能選擇性地擇要而讀:「先生風標開雲日,峨眉天表一丈雪。檀旃香起翠柏流,有心無相靈鑒徹。昂藏軒舉偉丈夫,……東家留住西家在,南天遊戲北天越。」何喬遠極其恰當地呈現了一個儀表軒昂的神仙的架勢和能耐:「李白天仙但縱言,先生道我同概節。我若以我譬先生,行天游龍偶寒鱉。……過江履海飛洞庭,此是先生小生活。」從何喬遠呈現的呂純陽詩酒長歌的個性和氣魄,在中國的詩人中,大概真的和李白最為接近。
有趣的是從文章的副標題中,我們知道這篇〈像贊〉是呂純陽降乩時要求何喬遠寫的:「乩示:『汝問我,我托汝。』予問:『何托?』曰:『為我作一像讚。』成呈祖,復乩批曰:『超朗其音,盡仙之境,得天之趣,爾雅而秀。如四時之長春也。』明日又取看,批云:『如同詞援而出,何戀戀也。』」所謂「盡仙之境,得天之趣」,表達了呂純陽對這位淵博的大學者對仙境描述的高度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