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障學生的社工兼家教
1999年至2003年初,我是學習障礙協會的社工員,這段期間我除了是一名社工員之外,我也是幾位學習障礙學生的家教老師,會成為家教老師純粹是一個偶然,也是一個不忍的巧合,但是這個巧合卻創造了我對這份工作更有認同感與成就感。從學習障礙概念的推廣到學習障礙者的權益爭取雖然也非常重要與深具意義,但是間接服務總是沒有直接服務的回饋來得及時與真實。擔任家教的挑戰與壓力是很真實而直接的,每一位學習障礙學生的破解方式都大不相同,不僅解決家長長期的無力感與挫折感,更協助學習障礙學生找到學習與人生的出口,因此讓社會工作更加完整,也讓自己更加堅信社會工作是一項令人幸福的專業。
01 家教
那是在2001年一個春天的傍晚,我在聆聽電話那頭的媽媽敘說著孩子的學習與行為的各種問題與狀況之後,我做了一個決定,我對著這位焦慮、絕望與不知所措的媽媽說:「要不然這樣吧!如果您不嫌棄,我去擔任您孩子的家教吧!」。
2001年我在學習障礙協會擔任社工員,電話諮詢是協會提供會員及學習障礙家長很重要的服務,因為在學習障礙觀念很缺乏的當時,很多學習障礙學生的家長經常是求助無門,一方面因為學習障礙的特徵與一般障礙(如視覺障礙、聽覺障礙、智能障礙……)有很大的不同,幾乎沒有辦法從外觀辨識出來,因為看起來就跟一般的孩子一模一樣,同時智商又正常,只有在學習與運用符號(包含語言、文字與數字)會出現很明顯的困難,因此常常家長就很難知道孩子是學習障礙,加上這方面的資源少之又少,因此很容易被身邊的學校老師、家人誤解與責難,而通常媽媽都是負責小孩的生活照顧與家庭作業,除了對學習障礙小孩的責難之外,媽媽通常也是另外一位啞巴吃黃蓮,有口難言的受害者。
因此當有一個人能聽懂媽媽的苦楚與艱辛時,就會像是海中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浮木般激動,通常一通諮詢電話都會超過一個小時,甚至超過兩個小時,那一天的諮詢電話就是兩個小時,講完電話已經超過我下班一個小時了,但是因為媽媽也哭了兩個小時,所以晚下班又算得了甚麼呢?最後在了解孩子的狀況之後,媽媽詢問是否可以推薦合適的特教老師到家裡當家教,協助她的孩子學習與行為問題,但是特教老師原本就不多,能教學習障礙孩子的老師更少,能教又願意在晚上到學生家裡當家教的特教老師更稀少,於是就在一陣氣壓低迷的討論之中,我只好自告奮勇,毛遂自薦去車程50分鐘之外的太平擔任家教,但是因為我不是特教老師,所以我也跟這位媽媽說明得很清楚,我盡力試試看,如果教得不好請包涵,媽媽並不介意我不是特教老師,只期待有人能夠幫忙協助她的孩子可以寫完作業就心滿意足了,於是我當天就騎著我大學時搬磚頭賺錢買的豪邁125機車到25公里的地方擔任家教。
那是我第一次擔任特殊孩子的家教,因此我原本打算不收任何費用,但是在家長的堅持下,加上我的經濟狀況也沒有很好,機車也要加油,於是我就收了一次家教費用新台幣150元,因為我是真的只是因為不忍心看到求助無門的媽媽好不容易搞清楚孩子的問題卻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找到特教老師幫忙她的孩子,所以就希望可以盡自己的棉薄之力試試看,或許可以減輕這位媽媽的壓力。也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跟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找出口。
後來協會理事長知道之後覺得家教費用太低了,因為當時在台中市一般學生的普通家教鐘點費也有300-400元,特教老師的家教鐘點更是800-1200元,我居然一次兩個小時才收150元,真是破壞行情,對此我只好尷尬的笑笑說我沒有想太多,也不知道特教老師家教鐘點這麼高,我只是想我可以幫幫忙,機車要加油,如此而已!
於是我展開了半年左右的家教生活,每週有兩天我會在下班之後騎車去太平家教,這位學習障礙的孩子是小學五年級的男生小光(化名),合併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但是很聰明,學習障礙的問題沒有很嚴重,注意力缺陷的問題比較嚴重,因此狀況好的時候功課還可以在中等程度,但是狀況不好時就會成績墊底,這也是媽媽一直很困擾的地方,明明孩子很聰明,但是成績卻一直都不好,親子衝突很嚴重,最後媽媽已經無法指導孩子功課了。
我介入之後先處理注意力缺陷過動的問題,將孩子的學習環境的干擾因素一一排除,首先清除影像與聲音的干擾,讓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減少被干擾的機會,同時發現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3分鐘的時間,不過我覺得3分鐘已經很長了,因為我看過只有1分鐘不到的,相較之下3分鐘已經是容易得多了。人的感受常常會因為看得夠多而會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我沒有看過1分鐘的注意力時間,那麼對於3分鐘的注意力時間,我肯定會覺得沒有希望了,但是當看過1分鐘的注意力之後我就知道3分鐘的注意力可以做3倍的事情,這樣不是很有希望嗎?如果我可以訓練小光的注意力到6分鐘,那麼不就可以增加100%的注意力了嗎?增加100%怎麼聽都很厲害不是嗎?
我將小光的學習內容分成很多小單元,時間控制在3分鐘可以做完,同時也協助小光利用圖像聯想的方法記憶與理解抽象符號與概念,慢慢協助小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節奏,同時明確的將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固定化,具體化的寫出來貼在房間牆上,慢慢訓練小光每天將固定工作按表操課,每次小階段學習結束之後就讓腦袋休息1~2分鐘,慢慢的小光就能夠不受干擾的將功課寫完。學期最後一次月考結束之後,我又接到媽媽的電話,她開心的跟我說謝謝我擔任小光的家教,小光這次月考考了第3名,小光對學習找到了信心與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項令人幸福的專業,我在小光與媽媽的身上看到了身為社會工作人員的存在意義,你也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了嗎?
1999年至2003年初,我是學習障礙協會的社工員,這段期間我除了是一名社工員之外,我也是幾位學習障礙學生的家教老師,會成為家教老師純粹是一個偶然,也是一個不忍的巧合,但是這個巧合卻創造了我對這份工作更有認同感與成就感。從學習障礙概念的推廣到學習障礙者的權益爭取雖然也非常重要與深具意義,但是間接服務總是沒有直接服務的回饋來得及時與真實。擔任家教的挑戰與壓力是很真實而直接的,每一位學習障礙學生的破解方式都大不相同,不僅解決家長長期的無力感與挫折感,更協助學習障礙學生找到學習與人生的出口,因此讓社會工作更加完整,也讓自己更加堅信社會工作是一項令人幸福的專業。
01 家教
那是在2001年一個春天的傍晚,我在聆聽電話那頭的媽媽敘說著孩子的學習與行為的各種問題與狀況之後,我做了一個決定,我對著這位焦慮、絕望與不知所措的媽媽說:「要不然這樣吧!如果您不嫌棄,我去擔任您孩子的家教吧!」。
2001年我在學習障礙協會擔任社工員,電話諮詢是協會提供會員及學習障礙家長很重要的服務,因為在學習障礙觀念很缺乏的當時,很多學習障礙學生的家長經常是求助無門,一方面因為學習障礙的特徵與一般障礙(如視覺障礙、聽覺障礙、智能障礙……)有很大的不同,幾乎沒有辦法從外觀辨識出來,因為看起來就跟一般的孩子一模一樣,同時智商又正常,只有在學習與運用符號(包含語言、文字與數字)會出現很明顯的困難,因此常常家長就很難知道孩子是學習障礙,加上這方面的資源少之又少,因此很容易被身邊的學校老師、家人誤解與責難,而通常媽媽都是負責小孩的生活照顧與家庭作業,除了對學習障礙小孩的責難之外,媽媽通常也是另外一位啞巴吃黃蓮,有口難言的受害者。
因此當有一個人能聽懂媽媽的苦楚與艱辛時,就會像是海中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浮木般激動,通常一通諮詢電話都會超過一個小時,甚至超過兩個小時,那一天的諮詢電話就是兩個小時,講完電話已經超過我下班一個小時了,但是因為媽媽也哭了兩個小時,所以晚下班又算得了甚麼呢?最後在了解孩子的狀況之後,媽媽詢問是否可以推薦合適的特教老師到家裡當家教,協助她的孩子學習與行為問題,但是特教老師原本就不多,能教學習障礙孩子的老師更少,能教又願意在晚上到學生家裡當家教的特教老師更稀少,於是就在一陣氣壓低迷的討論之中,我只好自告奮勇,毛遂自薦去車程50分鐘之外的太平擔任家教,但是因為我不是特教老師,所以我也跟這位媽媽說明得很清楚,我盡力試試看,如果教得不好請包涵,媽媽並不介意我不是特教老師,只期待有人能夠幫忙協助她的孩子可以寫完作業就心滿意足了,於是我當天就騎著我大學時搬磚頭賺錢買的豪邁125機車到25公里的地方擔任家教。
那是我第一次擔任特殊孩子的家教,因此我原本打算不收任何費用,但是在家長的堅持下,加上我的經濟狀況也沒有很好,機車也要加油,於是我就收了一次家教費用新台幣150元,因為我是真的只是因為不忍心看到求助無門的媽媽好不容易搞清楚孩子的問題卻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找到特教老師幫忙她的孩子,所以就希望可以盡自己的棉薄之力試試看,或許可以減輕這位媽媽的壓力。也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跟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找出口。
後來協會理事長知道之後覺得家教費用太低了,因為當時在台中市一般學生的普通家教鐘點費也有300-400元,特教老師的家教鐘點更是800-1200元,我居然一次兩個小時才收150元,真是破壞行情,對此我只好尷尬的笑笑說我沒有想太多,也不知道特教老師家教鐘點這麼高,我只是想我可以幫幫忙,機車要加油,如此而已!
於是我展開了半年左右的家教生活,每週有兩天我會在下班之後騎車去太平家教,這位學習障礙的孩子是小學五年級的男生小光(化名),合併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但是很聰明,學習障礙的問題沒有很嚴重,注意力缺陷的問題比較嚴重,因此狀況好的時候功課還可以在中等程度,但是狀況不好時就會成績墊底,這也是媽媽一直很困擾的地方,明明孩子很聰明,但是成績卻一直都不好,親子衝突很嚴重,最後媽媽已經無法指導孩子功課了。
我介入之後先處理注意力缺陷過動的問題,將孩子的學習環境的干擾因素一一排除,首先清除影像與聲音的干擾,讓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減少被干擾的機會,同時發現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3分鐘的時間,不過我覺得3分鐘已經很長了,因為我看過只有1分鐘不到的,相較之下3分鐘已經是容易得多了。人的感受常常會因為看得夠多而會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我沒有看過1分鐘的注意力時間,那麼對於3分鐘的注意力時間,我肯定會覺得沒有希望了,但是當看過1分鐘的注意力之後我就知道3分鐘的注意力可以做3倍的事情,這樣不是很有希望嗎?如果我可以訓練小光的注意力到6分鐘,那麼不就可以增加100%的注意力了嗎?增加100%怎麼聽都很厲害不是嗎?
我將小光的學習內容分成很多小單元,時間控制在3分鐘可以做完,同時也協助小光利用圖像聯想的方法記憶與理解抽象符號與概念,慢慢協助小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節奏,同時明確的將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固定化,具體化的寫出來貼在房間牆上,慢慢訓練小光每天將固定工作按表操課,每次小階段學習結束之後就讓腦袋休息1~2分鐘,慢慢的小光就能夠不受干擾的將功課寫完。學期最後一次月考結束之後,我又接到媽媽的電話,她開心的跟我說謝謝我擔任小光的家教,小光這次月考考了第3名,小光對學習找到了信心與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項令人幸福的專業,我在小光與媽媽的身上看到了身為社會工作人員的存在意義,你也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