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CH1|愛的本質|NPO的起源與使命

 

◎粘曉菁

 

粘曉菁醫學博士為臺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師承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醫師,投入肝病防治十餘年,以NPO理念廣結社會愛心力量,擔任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心肝基金會執行長。

榮獲美國哈佛大學EMBA非營利組織經營與管理相關獎項進修,並赴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完成創業發展計畫之深造。

 

專長|消脂保肝、肝病防治、家庭醫學、公共衛生、肥胖醫學、人工智慧

人生座右銘|人若無愛枉為人。

戀愛座右銘|愛自己,才有機會及能力去愛別人!

 

起心動念將「非營利組織經營與管理」本土化,乃緣於修習了一門課程―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開設的Strategic Perspectives in Nonprofit Management(SPNM)知名課程,並結合了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創業發展計畫課程的精髓。完成課程後,我期待能引進令人印象深刻的非營利組織經營與管理觀念。由於非營利組織的經營關乎愛與熱情,如同談戀愛會歷經各種階段的考驗,所以在介紹時將輔以戀愛過程中會出現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感受,邀請大家認識非營利組織,一起好好戀一場。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從字義上來看,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或團體。而在醫學上,NPO是Nothing Per Os的縮寫,意指「任何東西都不經過嘴巴」的意思,在進行手術或做腸胃鏡之前,病人會被叮囑必須要空腹,NPO就是醫療上對「禁食」的小術語。

為了增添「非營利組織經營與管理」課程的趣味與創意性,我們結合了戀愛學,對照醫學上NPO的定義,稱這門學習為「飢餓之戀」,希望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激起學習的渴望與熱忱。

我們來看看「戀」這個字,心上有個「䜌」。若將聲符「」單獨拆開來看,有亂、理、綿綿不絕的意思,頗切合愛的感覺。當你心裡想著心儀的對象,可能會小鹿亂撞、心亂如麻,但偶爾又能理出頭緒、耐心應對,墜入愛河的戀人總是無時無刻不想到對方,這大致就是愛的面貌。

當然,戀愛的對象不僅限於人,廣義的愛戀還可能擴及到親情、友情、課業、未來的事業與生涯。包括愛上「非營利組織」,其精神便是用「愛」支持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期待能營造更美好的社會。

 

出生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勝負?

 

「母胎單身」是近年來的熱門詞彙,意指從出生到現在都保持單身的狀態。

交友軟體Omi曾針對上千名的用戶進行問卷調查,分析自認為母胎單身的原因,結果排名第一的是「不擅長聊天」(56.1%),其次分別為「自己不夠主動」(51.5%)、「沒有遇到喜歡的對象」(49.8%)、「擇偶條件太高」(45%)等,也有22%的人是因為「害怕失敗」。

這份調查也發現,「外型」是受訪者最在意的擇偶條件第一名,其次是「善解人意」、「共同興趣」、「幽默風趣」,「年齡」則居第五名。

其實,以這五個擇偶條件來對應各年齡層,似乎也有些道理。曾有幾位已婚閨蜜們聊起擇偶話題,大致認同20歲左右的年輕人較重視「第一眼看得順不順眼」;等到30歲,擇偶條件就逐漸變成「善解人意」;40歲發現「情人彼此間有共同興趣」是最重要的,也許是相處一、二十年,相貌已不是重點;到50歲則體會到當年的「高富帥」、「白富美」不一定是絕對的擇偶條件,「風趣幽默」似乎比什麼都好,能為生活帶來樂趣;到60歲會領悟當年所在乎的年齡差距,似乎也不是問題了。看來,擇偶考量會隨著不同年齡階段而有所轉變,所看重的價值甚至大相逕庭。

 

「保命」為要

 

戀愛是多數人成長過程中的必修學分,隨著時代變遷,平均戀愛年齡普遍降低。根據一份對大學生的小型調查,將近三分之一受訪者的初戀年齡小於12歲,有一半的人有過約會經驗。即使是不具名回答,仍可能有關鍵的不確定因素難以控制,例如,情人就在一旁盯著你填這份初戀是在幾歲的問卷,許多求生欲很強的人可能因此放棄填入真實的初戀年齡,選擇填上情人想看見的答案。然而,「談戀愛」不等於「會談戀愛」,有鑑於近年約會暴力事件頻傳,現代婦女基金會於2016年發起「奔跑吧!愛情青少年『練愛』工作坊」,致力於推動青少年情感教育。

此外,戀愛次數或初戀年齡可能隨著年紀而有所波動。隨著年齡增長,戀愛次數可能逐漸增加,經驗也隨之越來越豐富。所以,戀愛經驗似乎跟皺紋多寡有某種相關性。每一次的戀愛都會為生命留下甘苦記憶,為我們的成長添加不一樣的養分,我們可從中去辨識自己當時迷戀的是什麼?在乎的價值是什麼?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是許多人熟悉的經典作品,時隔三十六年,於2022年再推出續集《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Maverick),我們明顯看到「阿湯哥」隨著年齡增長,臉上出現了象徵智慧的皺紋,但因保養得宜仍深具魅力,在沙灘上與年輕飛行員打排球,也絲毫不遜色。

所有戀愛都跟人一樣需要保養維護,努力經營以回春。不論到了幾歲,「戀」愛之外都還要「練」愛。NPO也是需要經營的,不只對它有愛,還需善用方法來維持運轉,就像湯姆‧克魯斯也需要運動健身來維持身材,透過保養持續散發魅力。

 

NPO做政府還做不到、企業還不想做的事情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其核心目標通常是關注社會公益議題,所涉及的領域則非常廣泛,包含藝術、慈善、教育、政治、公共政策、宗教、學術、環保等非常多元,旨在彌補社會需求與政府供給之間的落差。

NPO存在的目的就是凝聚社會愛心力量,不論大小,都希望能做政府還做不到、企業還不想做的事情,解決或處理社會關心的議題。

 

NPO的歷史沿革

 

NPO的歷史沿革至少可追溯到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1767-1855年)。NPO最早萌發時多屬宗教性質,或以秘密組織形式逐漸醞釀而成,主要強調宗教議題、權威命令、秘密性議題等組織任務,例如羅馬天主教、共濟會等。

NPO最早被記載是在《A New History of Transnational Civil Society》這本書,內容敘述大約在19世紀,也就是1849年時,NPO的發展就逐年演變,強調組織的多元性及多領域,著重在多樣化、專業化、特殊化的議題,例如:藝術、教育,還有戰爭時代反奴隸組織也是非營利組織的一環,可見NPO發展範疇囊括越來越豐富的社會議題。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19世紀中葉,有個知名的非營利組織是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亦即大家所熟知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其創立的緣由與使命源自於當年的時代背景,因為資源有限,世界各地的人種大都需透過掠奪領土或搶攻資源才能存活下來,也就是為了「保命」而戰。

當時有一位瑞士商人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眼見這些戰爭一發不可收拾,卻缺乏一個有組織且健全的軍隊護理體系,也沒有安全且受保護的機構來收容並治療戰場上的傷者,因此,他希望組建一個在戰地照顧受傷戰士的國家志願救濟組織,以幫助這些人好好地存活下來。杜南於1863年協同日內瓦知名的四大家族等主要人物,共同創建「日內瓦公共福利協會關於建立中立國際救助組織的五人委員會」,八天後更名簡化為「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之後有越來越多認同此理念的人出錢出力一起來幫忙。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國際上歷史悠久且亟具聲譽的組織之一,曾榮獲數次諾貝爾和平獎。而創始人亨利‧杜南亦於1901年榮獲首屆諾貝爾和平獎。

該會的紅十字之白色臂環標誌也為世人所熟知,有鑑於此,不僅NPO的取名要夠簡潔,讓追隨者能琅琅上口,組織的標誌視覺也很重要,須讓大家一看就能與該組織的使命產生連結。另外,早期非營利組織的創立,多半是為了解決生命生存相關問題,特別是為了食物、土地等資源爭奪所產生的後續戰亂問題,其導致人們顛沛流離而有生命威脅,這在當時亟待解決。

 

聯合國憲章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這個詞最早被記載在1945年的聯合國憲章第十章第71條,意為非政府組織,處於非會成員國組織的諮商地位,並逐漸形成所謂的「第三部門」,也就是既非政府,也非企業私人化,屬非公非私性質。

近年來,以「非營利為目的」而成立的概念被廣泛使用,不管用在NGO或NPO上,其共同方向都是為了處理社會上有待解決的議題。

 

當熱戀驅動一切

 

在NGO、NPO起始的年代,保命存活為首要,然而卻有一些人既不為己,也不為政府,更不是為企業,而是為了公眾利益籌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這需要付出多大的熱情?是什麼機制在驅動這股熱戀般的情懷?

知名韓劇《太陽的後裔》講述的是幾位大韓民國軍人與醫師往返於海內外時所發生的愛情故事,飾演男女主角的這對佳偶深受觀眾矚目,兩人在戲外延續了劇中的熱戀,並步入禮堂。當年媒體報導這是一場備受矚目的世紀婚禮,然而,婚姻維持不到兩年,熱戀的情愫開始下降,最終走向分手。

自然界有一個數學法則稱作「常態分佈曲線」,例如針對某議題,大家的意見差不多會落在群體裡面的95%,兩邊的極端值―極優、極差,大概各佔2.5%。又如,在現實生活裡,喜歡我們的人跟討厭我們的人,其實是差不多的,所以不用過度在乎別人的想法,因為這就是大自然經驗法則。

而這樣的常態分佈曲線也像極了愛情,從情愫產生,慢慢升溫到達熱戀高峰,部分戀情可能會因種種因素而致情愫降溫,曲線下滑終至平淡。不論真實或虛構的愛情故事,鮮少能逃過這個法則。

 

(中略)

 

NPO的使命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詮釋:非營利組織是一種點化人類的媒介,它們的共通性在於「提供社會變遷,造就脫胎換骨的人類」。

維基百科則記載NPO的使命:核心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關心或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分別擔任起彌補社會需求與政府供給間的落差。

可知,NPO是以公益為出發點,旨在促進社會共好,其關注的範疇如下圖所示。但在利他之前,自己一定要先好好活著,善待自己,活得健康快樂,才有機會和能力去愛別人。

 

創建NPO七大步驟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非營利組織具有以下特質:盈餘只用於公益目的事業中、從事的事業必須具備社會期待之公共利益性質、享有政府稅務優惠、行動中立且不受政治影響、成員主要由義工組成、需在主管機關註冊登記為合法的公益財團或社會法人。

企業管理學通常教我們如何謀略讓企業組織賺錢,而NPO教我們的,則是如何在真愛的領導下有效地為社會愛心建立一個平台,讓慈善有一個明確的出口。因此創建NPO有七大步驟,這些步驟及順序並非一成不變,內容是可交替轉換的,但仍以「真愛與領導魅力」為核心,運轉善的循環。

創建或追隨自己所認同的NPO,通常必須經過以下這些步驟或過程的考驗:首先,需要明確建立此NPO所關注的議題在社會上的重要性,並訂定跟這個議題相關的理念與使命;接著,針對這個NPO的使命,了解國內外相關NPO的發展歷程、現況,以及遇到的困難;第三步,開始建立以此NPO使命為中心的有力行銷策略,以便達到幫助解決社會議題的目標。

當有了行銷策略後,NPO最可貴的價值在於人與人的互動,包括促成組織員工和義工團體的交流,進而相互輔佐以落實可行性計劃。另外,在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實質所需或虛擬支援的支出,因此NPO財務結構的透明化與如何規劃,將為此NPO埋下日後是否可以順利運轉的重要關鍵,也就是如何產生最大效能及因節流而產生的效益。此外,除了節流,還必須開源,這也是NPO存在的重要價值,因為NPO的存在乃奠基於社會各界的愛心挹注,無論是募集資源、人力或善款等,將都成為NPO是否可以順利運展或擴大服務的關鍵。

最後,NPO也會遇到跟企業一樣的問題―永續經營或組織轉型,如何保有原來的創立宗旨與使命,又能因應大環境讓NPO永續經營,在在均考驗著NPO的應變智慧。

 

國際著名NPO案例分享

 

Aravind Eye Care System

 

在此分享哈佛大學商學院一個相當知名的教材,也是世界聞名的成功案例。為何一家眼科醫院免費為窮人進行手術,近六成的病人不必付一毛錢,醫院一年卻還能獲利數百萬美元以上?

Aravind Eye Care Center是一家位於印度的非營利眼科醫院,創立於1976年。印度過去曾是世界上失明人口數極高的國家之一,有高達1200萬名的失明者,其中80%的失明是白內障所造成。醫院創始人Venkataswamy博士在退休後,深深感受到印度窮人為失明所苦,希望能為這1200萬失明者帶來重見光明的機會,這便是這家非營利眼科醫院的公益目標。

這個使命非常明確,也有數字,創建人很清楚要做什麼事,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他先成立一個小規模的眼科中心,一開始只有20床,其中6床是給窮人,不收一毛錢。他將成本控制在英國手術費用的千分之一,平均只要收治一位付費的病人,就可以再免費為三位窮人進行手術。歷經四、五十年之後,我們看到一個驚人的成效,一個小診所演變成十幾家眼科醫院,員工數千人,獲利高達數億台幣,並以其獨特經營模式「組織流程創新」,成為哈佛商學院及受世界矚目的經營管理個案,也因此榮獲比爾蓋茲基金會全球醫療獎(Bill & Melinda Gates Award for Global Health),以及柯林頓全球行動計劃(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證書等殊榮。

這家醫院優化了醫療流程及降低成本,仿效連鎖產品生產線的高效率、標準化、高品質模式。執行策略包括:①內部人員訓練:例如將來自農村的女孩訓練成得力助手;②慈善公益眼科篩檢:從免費眼睛檢查至醫師遠距醫療診斷都包含在內;③自產醫材以降低醫療成本。

此案例告訴我們,NPO最重要的就是確立核心使命(真愛),主事者要像傳教士般宣揚使命,邀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及社會人脈,匯聚這些人力資源以傳達理念,這便是NPO重要的核心價值。

要達成NPO的使命,必須持續設計優質、有創意、引人注目的活動,讓大眾具體看到NPO的最大效應。

此外,NPO的服務對象不僅要明確,且要數據化,最好的情形是能將10塊錢的善款發揮成10萬塊錢的價值。例如,Aravind Eye Care Center達成1200萬的白內障手術案例,就是非常明確的善款流向。以數字量化NPO的服務成效,透過數據告訴大眾做了哪些事情,NPO的服務才會更具象化,社會資源及資助者也才會越來越多,最終結合成一個網絡,環繞著NPO的核心使命,成為善的循環。

使命(真愛)要如何醞釀而成?如前所述,在戀愛的過程當中,有許多機制可驅動熱戀情愫,同樣地,運用在NPO上,也有相關機制促使我們為了使命(真愛)去付出,並從中獲得快樂,如此才會樂於在非營利組織的營運中,持續奉獻我們的青春跟歲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