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圖解社會工作研究法(3版)

79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Unit 1-1 認識科學方法

  社會工作研究法是一門科學,是科學領域中的社會科學。了解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對學習社會工作研究法這門學科,有非常大的助益。科學是一種探究的方法,是我們用以學習與認識周遭事物的方法。科學方法(science method)的關鍵特徵:任何一個都是開放接受質疑的。這意指在探究我們亟欲了解的事物時,應該對於任何我們知道,或是我們想要相信的一切事物保持開放的心胸。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將我們稱作「知識」的事物,都視為暫時性並且隨時可以反駁的。科學方法的另一項特色,是尋找以觀察為基礎的證據來作為知識的基礎。因此,科學方法是一種探索方法,用以避免不嚴謹的研究而產生的錯誤,主要特色包括視知識為暫時性且隨時可以反駁的、根據系統化和全面觀察尋找證據、觀察中追求客觀性及重複性(林宏陽譯,2009)。

  科學提供一個包含公認真實(agreementreality)與經驗真實(experiential reality)的途徑。公認的真實是指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周遭人們所「知道」的事;相對於經由公認真實而認識事物,透過自己直接經驗和觀察而獲得的知識,即為經驗真實。雖然科學的方法是認識世界的方式,但並不是唯一的方式,其他了解事物的方法,包括如下:
1. 權威:我們常常經由許多的權威來源獲取知識,例如:父母、師長、專家等。依賴權威作為知識的基礎是一種快速、簡單而廉價的方式,因為權威通常耗時費力去學習新知,而我們卻能從他們的經驗與工作中獲利。但依賴權威也是有所限制,例如:高估其他人的經驗,即使是錯誤,還是信以為真。
2. 傳統:傳統意味著接受某件事情為真,只是因為「事情老是如此」。大部分的人相信(或對,或錯)這種說法只是因為過去的確如此 ,或是一直以來都是這麼說的。但有些傳統因社會變遷,不再是正確的。
3. 常識:是人們憑藉著本身都知道的或是「有意義的事情」來了解這個社會。但很多常識都是源自傳統,有時也包含著不正確的、錯誤的資訊、矛盾,以及偏見。
4. 媒體迷思:媒體是資訊的重要來源,但許多的媒體在報導時帶有價值判斷,以及許多的媒體主要目標是娛樂大眾,而不是如實地反映真實,尤其在現今自媒體興起時代,這種現象日益加劇。
5. 個人經驗:是將個人親身經歷當作真實,或是「眼見為憑」有相當大的影響,而且是知識強而有力的來源。許多人寧願相信自己所見,也不願相信經過嚴謹設計的研究結果。但事實上,眼見不一定為憑,尤其深偽技術興起、AI時代下,個人經驗將有可能落入幻覺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