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喜憨兒三十而立──笑容永續
共同創辦人/蘇國禎
三十年前一句話:「今天我們夫婦先站出來為許多喜憨兒與家長服務,希望有一天我們走了,有人為我們的憨兒服務。」三十年來,我們努力照顧、努力實踐、兌現承諾。我們含淚耕耘,三十年後,大家歡喜收割。
一心一意的孩子,全心全意的照顧
曾經有一群孩子,無論生理年齡幾歲,他們的心智年齡都只有5~10歲,我們叫他們「永遠的孩子」。他們純真、天真、認真,是一心一意的孩子,卻沒有被接受、被肯定,而成為社會的邊緣人。
1991年我心臟病手術後,14歲的女兒怡佳,是位重度腦麻及多重障礙者,步履蹣跚的走到我病床前,唱了一首自己改編的「世上只有爸爸好」的歌,沒人教她把媽媽改成爸爸,震驚了在場的每個人,也點醒了我──心智障礙者也是有潛能的,不可放棄她!
於是全心全意的照顧永遠的孩子成為我們的初衷,1995年6月29日成立喜憨兒基金會,至今30年初衷永續。我們將找出喜憨兒最欠缺的尊嚴與喜悅,訂定為喜憨兒基金會的使命,對憨兒的終生教育與終生照顧訂為組織的願景,我們的價值觀是改造憨兒的生命。
永遠的孩子因為「工作」而融入社會,創造自我價值,回歸社會主流。社會上現在叫他們「喜憨兒」,多麼有尊嚴的名字!
我們把喜悅替代傳統悲情,也把微笑做成喜憨兒的Logo,隨時與大家同在。
四個效應,美夢成真
基金會30年的發展過程,喜憨兒呈現四個效應,使我們與眾不同、脫穎而出,也讓我們的夢想逐一實現。
一、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效應讓我們精雕細琢的以工作來改造憨兒的生命,基金會改變的不只是千百位憨兒的生命,甚至改變了千萬名台灣人對憨兒生命的看法,因為憨兒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從資源消耗者變為資源創造者;也從不可能轉化為可能。我們應用典範轉移,創立台灣的社會企業,成為台灣新典範。
二、黑天鵝效應
本效應為喜憨兒帶來壓力,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因應,我們就發展出各種核心能力,提升競爭優勢,蓄積永續發展的驅動力。
喜憨兒建立台灣第一公益品牌,創建嶄新的社會企業。送愛到偏鄉、一份愛心兩份感動。獨特的「狀元計畫」訓練憨兒考取一百多張政府的專業證照。建立溫馨家庭式照顧的天鵝堡,並以「瘦鵝理論」顛覆台灣公益界。舉辦大型國際研討會、長期參與SEWF與國際接軌。優異的科技應用包括POS、EC、ERP、CRM、AI運用、數位化、雲端化都成日常。
三、紅皇后效應
《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紅皇后,激勵我們勇往直前、不進則退,基金會也唯有不斷精進、領先卓越,才能永續發展。我們深知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組織永續發展的策略有:
◎資源(收入)合理分配-營業50%、政府補助30%、募款20%。
◎成長擴張-維持組織年成長率5~10%。
◎AI應用-與時俱進、精益求精。
簡單的事,只要努力的做、認真的做,結果會很不簡單。
四、蝴蝶效應
《維摩詰經》的無盡燈提到:「譬如一燈點亮百千燈,使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喜憨兒透過小小的改變,也能發揮出巨大的影響力,使美夢成真。
◎「喜憨兒」溫馨感人,已成為台灣心智障礙者的代名詞。
◎以「烘焙的起點,就在你我的心田」,製作麵包、西點、餅乾等,飄香全台,眾所皆知。
◎「很會做麵包的孩子」改變社會觀感。
◎台灣多家NPO追隨喜憨兒模式,成功經營,造福更多憨兒。
台灣社會企業,喜憨兒獨領風騷30年。
樹仔栽落去,鳥仔就飛來
30年前幾個創辦的家長只是想在高雄照顧好憨兒,讓他們有家、有工作、有朋友。一路走來我們遇到許多貴人,讓我們開枝散葉,夢想一一實現,誰也想不到30年後的喜憨兒基金會令我們感到驕傲與不可思議,我們完成了:
◎惡夢、尋夢、築夢、圓夢、新夢-五個夢想的實現,從夢想彩繪到彩繪夢想。
◎一十百千-30年總目標的達成。
一:一個創新的服務體系,結果我們建立了社會企業的典範。
十:年度收入達十億元,2024年我們達到10.03億元。
百:為憨兒建立百個服務方案/據點,2024年共118個。
千:服務千位以上的喜憨兒,而2024年度達到1,627位。
我們的創新與精進,創造了許多台灣NO.1的奇蹟。
堅持喜憨兒的使命與願景,五百年不動搖!
期盼喜憨兒基金會繼續秉持初衷,發揚光大,善用關鍵資源、創新關鍵流程、重視顧客價值主張、建立獲利的方程式,以求組織的領先卓越,使喜憨兒的笑容永續。對四個效應,各有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對畢馬龍效應:期許大家「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對黑天鵝效應:「再小也要創造獨特價值,再老也要持續精進創新。」
◎對紅皇后效應:策略應用「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廉,你廉我轉。」
◎對蝴蝶效應:「小變化積久、積多了就是大變革,可以造成巨大社會影響力。」
共同創辦人/蘇國禎
三十年前一句話:「今天我們夫婦先站出來為許多喜憨兒與家長服務,希望有一天我們走了,有人為我們的憨兒服務。」三十年來,我們努力照顧、努力實踐、兌現承諾。我們含淚耕耘,三十年後,大家歡喜收割。
一心一意的孩子,全心全意的照顧
曾經有一群孩子,無論生理年齡幾歲,他們的心智年齡都只有5~10歲,我們叫他們「永遠的孩子」。他們純真、天真、認真,是一心一意的孩子,卻沒有被接受、被肯定,而成為社會的邊緣人。
1991年我心臟病手術後,14歲的女兒怡佳,是位重度腦麻及多重障礙者,步履蹣跚的走到我病床前,唱了一首自己改編的「世上只有爸爸好」的歌,沒人教她把媽媽改成爸爸,震驚了在場的每個人,也點醒了我──心智障礙者也是有潛能的,不可放棄她!
於是全心全意的照顧永遠的孩子成為我們的初衷,1995年6月29日成立喜憨兒基金會,至今30年初衷永續。我們將找出喜憨兒最欠缺的尊嚴與喜悅,訂定為喜憨兒基金會的使命,對憨兒的終生教育與終生照顧訂為組織的願景,我們的價值觀是改造憨兒的生命。
永遠的孩子因為「工作」而融入社會,創造自我價值,回歸社會主流。社會上現在叫他們「喜憨兒」,多麼有尊嚴的名字!
我們把喜悅替代傳統悲情,也把微笑做成喜憨兒的Logo,隨時與大家同在。
四個效應,美夢成真
基金會30年的發展過程,喜憨兒呈現四個效應,使我們與眾不同、脫穎而出,也讓我們的夢想逐一實現。
一、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效應讓我們精雕細琢的以工作來改造憨兒的生命,基金會改變的不只是千百位憨兒的生命,甚至改變了千萬名台灣人對憨兒生命的看法,因為憨兒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從資源消耗者變為資源創造者;也從不可能轉化為可能。我們應用典範轉移,創立台灣的社會企業,成為台灣新典範。
二、黑天鵝效應
本效應為喜憨兒帶來壓力,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因應,我們就發展出各種核心能力,提升競爭優勢,蓄積永續發展的驅動力。
喜憨兒建立台灣第一公益品牌,創建嶄新的社會企業。送愛到偏鄉、一份愛心兩份感動。獨特的「狀元計畫」訓練憨兒考取一百多張政府的專業證照。建立溫馨家庭式照顧的天鵝堡,並以「瘦鵝理論」顛覆台灣公益界。舉辦大型國際研討會、長期參與SEWF與國際接軌。優異的科技應用包括POS、EC、ERP、CRM、AI運用、數位化、雲端化都成日常。
三、紅皇后效應
《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紅皇后,激勵我們勇往直前、不進則退,基金會也唯有不斷精進、領先卓越,才能永續發展。我們深知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組織永續發展的策略有:
◎資源(收入)合理分配-營業50%、政府補助30%、募款20%。
◎成長擴張-維持組織年成長率5~10%。
◎AI應用-與時俱進、精益求精。
簡單的事,只要努力的做、認真的做,結果會很不簡單。
四、蝴蝶效應
《維摩詰經》的無盡燈提到:「譬如一燈點亮百千燈,使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喜憨兒透過小小的改變,也能發揮出巨大的影響力,使美夢成真。
◎「喜憨兒」溫馨感人,已成為台灣心智障礙者的代名詞。
◎以「烘焙的起點,就在你我的心田」,製作麵包、西點、餅乾等,飄香全台,眾所皆知。
◎「很會做麵包的孩子」改變社會觀感。
◎台灣多家NPO追隨喜憨兒模式,成功經營,造福更多憨兒。
台灣社會企業,喜憨兒獨領風騷30年。
樹仔栽落去,鳥仔就飛來
30年前幾個創辦的家長只是想在高雄照顧好憨兒,讓他們有家、有工作、有朋友。一路走來我們遇到許多貴人,讓我們開枝散葉,夢想一一實現,誰也想不到30年後的喜憨兒基金會令我們感到驕傲與不可思議,我們完成了:
◎惡夢、尋夢、築夢、圓夢、新夢-五個夢想的實現,從夢想彩繪到彩繪夢想。
◎一十百千-30年總目標的達成。
一:一個創新的服務體系,結果我們建立了社會企業的典範。
十:年度收入達十億元,2024年我們達到10.03億元。
百:為憨兒建立百個服務方案/據點,2024年共118個。
千:服務千位以上的喜憨兒,而2024年度達到1,627位。
我們的創新與精進,創造了許多台灣NO.1的奇蹟。
堅持喜憨兒的使命與願景,五百年不動搖!
期盼喜憨兒基金會繼續秉持初衷,發揚光大,善用關鍵資源、創新關鍵流程、重視顧客價值主張、建立獲利的方程式,以求組織的領先卓越,使喜憨兒的笑容永續。對四個效應,各有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對畢馬龍效應:期許大家「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對黑天鵝效應:「再小也要創造獨特價值,再老也要持續精進創新。」
◎對紅皇后效應:策略應用「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廉,你廉我轉。」
◎對蝴蝶效應:「小變化積久、積多了就是大變革,可以造成巨大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