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的漫長審判——馬克.杜特斯
1995年8月15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的警方在接到一個匿名報案電話後,迅速派人來到沙勒羅瓦市郊外的一棟住宅,據報案人稱,這棟住宅裡有人非法囚禁兒童。住宅裡有一個極其隱祕的地牢,裡面關著兩名少女,分別是14歲的莉蒂堤婭.德爾海茲(Laetitia Delhez)和12歲的莎賓.達丹妮(Sabine Dardenne)。她們赤裸著身體,已經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兩天後,警方在搜查住宅後院的地窖時發現了4名遇害少女的屍體。很快,被害人的身分被確認了,分別是1995年6月22日失蹤的17歲的安.馬卡爾(An Marchal)和19歲艾芙耶.蘭姆布雷克斯(Eefje Lambrecks)以及1995年6月24日失蹤的8歲的茱莉.勒瓊(Julie Lejeune)和梅莉莎.魯索(Mélissa Russo)。
隨即,警方就抓住了犯罪嫌疑人馬克.杜特斯(Marc Paul Alain Dutroux)。經調查,警方發現杜特斯雖然是個失業電工,卻生活得很富裕,他擁有7處私人住宅,每個月都有神祕的人為他匯入大筆款項。杜特斯的妻子蜜雪兒.馬丁(Michelle Martin)是他的幫凶,據杜特斯交代,那兩名8歲女孩的死亡完全是場意外,他當時因盜竊罪短暫被捕,曾囑咐妻子準備食物給兩名女孩,但是蜜雪兒沒有聽他的話,結果兩名女孩就餓死在了地牢裡。
雖然案件很快偵破,但杜特斯卻遲遲沒有被判刑,這起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案件經歷了跨世紀的漫長審判,足足耗費了比利時當局8年的時間和470多萬歐元,有關卷宗長達50萬頁。
1998年,杜特斯在比利時再次掀起軒然大波,甚至還導致了比利時國家警察總長和司法部部長的辭職,因為他越獄了,不過他很快就被抓回來了。後來,杜特斯還差點被無罪釋放,因為他的辯護律師聲稱,杜特斯被司法部門關押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提起任何控訴,這已經違反了歐洲人權法。
2004年3月1日上午7點左右,比利時現代史上最昂貴的審判開始了,杜特斯與前妻蜜雪兒由一輛裝甲車押送到比利時南部小城阿爾隆市接受審判。法庭外面聚集了許多來自歐洲各國和加拿大的新聞媒體記者。
陪審團由8男4女組成,從審判開始就被隔離在一個軍事基地,期間有兩位陪審員由於明確表示對杜特斯極其厭惡而被候補陪審員替換。
在法庭上,杜特斯還像往常一樣滿不在乎。在法官與律師討論陪審團人選時,杜特斯先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後來還打起了瞌睡。在回答法官問題的時候,杜特斯也心不在焉。
莎賓.達丹妮作為倖存者之一,出現在法庭上指認杜特斯。在面對杜特斯這個惡魔和媒體時,達丹妮表示:「這一刻我已經等了8年,我要盯著杜特斯對他說,不論他如何折磨我,我都沒有發瘋,也沒有忘記所經歷的一切,我要向他證明,我好好地活著。」
達丹妮還提供了一份證據,即一本祕密記載著一些「密碼」的課本。當達丹妮被關在地牢時,每當杜特斯出現在地牢裡,她就會悄悄在課本上畫一個「叉號」;如果杜特斯強姦她一次,她就會畫上一個「星號」。自始至終,杜特斯都沒有發現達丹妮的祕密。
2004年6月22日,法庭在耗時三個半月後終於宣判,杜特斯謀殺罪、姦淫幼女罪、綁架兒童罪、走私毒品罪和販賣人口罪罪名成立,判處終身監禁,蜜雪兒被判處30年監禁。
在比利時公眾看來,惡魔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就像受害人安的母親貝蒂.馬卡爾(Betty Marchal)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我感到鬆了一口氣,很高興審判終於結束了,它耗費了我們太多的時間、精力,現在我們全家都能好好生活了。」
2013年2月4日,這是杜特斯入獄服刑的第17年,他提出了假釋請求。杜特斯的這個請求符合比利時法律規定。在比利時,凡是被判處終身監禁的罪犯,在服刑15年以上後,均有權提出假釋請求。於是警方將杜特斯送到布魯塞爾市中心法院接受聆訊。
在2012年,杜特斯的幫凶、前妻蜜雪兒申請假釋並獲得了批准。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比利時公眾得知杜特斯也可能獲得假釋時,紛紛聚集在法庭外高聲抗議,希望處死比利時歷史上的頭號惡魔。2013年2月18日,杜特斯的假釋申請被法庭駁回。
杜特斯出生於1956年,從十幾歲時就開始無惡不作,因嫖妓、偷竊頻繁出入警察局。二十多歲時,杜特斯在和一名同夥潛入一名58歲的單身婦女家偷竊時,為了逼迫對方交出所有積蓄,不斷用刀刺向對方。
1985年,杜特斯首次犯下強姦罪,被害人是一名19歲少女。從那以後,杜特斯和同夥就幹起了綁架、強姦少女的勾當。1989年4月,杜特斯因盜竊汽車、強姦5名少女被判處13年6個月的監禁。在1992年4月,杜特斯假釋出獄,因為比利時當局頒發了一項對強姦犯的特赦令。出獄後,杜特斯依舊不思悔改,開始囚禁、強姦少女,甚至還鬧出了人命。
在比利時,杜特斯已經成為惡貫滿盈的代名詞,那麼他的犯罪動機和心理到底是怎樣的呢?他是否與許多連環殺手一樣,成長於一個糟糕的家庭呢?
根據杜特斯的說法,自己會變成一個惡魔、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原因完全歸結於父母,是父母不恰當的養育方式造就了他。在接受審判時,杜特斯不僅對父母出言不遜,而且提到了一樁舊事。在他小的時候,就被母親送到農業學校讀書,當時大多數孩子都進入普通中學讀書。杜特斯覺得父母對自己一點也不負責,只想著將他培養成一個馬夫。
杜特斯的母親珍妮.勞溫斯(Jeanine Lauwens)表示,杜特斯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玩弄和控制別人的傾向,難以管教。但是當勞溫斯得知兒子犯下的罪行時,她十分震驚,感覺自己好像被大水淹沒了一樣,她從未想過兒子會犯下如此重罪。對於兒子被判處終身監禁的下場,勞溫斯沒有一點同情,她已經沒有理由將杜特斯繼續看成自己的兒子。當勞溫斯得知杜特斯申請假釋的消息後表示,杜特斯不適合被假釋,因為他總是試圖將自己犯下的錯歸咎於他人。
杜特斯的父親維克托(Victor Dutroux)是個無政府主義者,曾經擔任過老師。在杜特斯14歲時,維克托就與妻子離婚了。在維克托看來,杜特斯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變態色魔,根本不是自己的兒子。當被問到他是否是杜特斯的父親時,維克托回答說:「從法律的角度看,我是他的父親,因為我養育了他。杜特斯從小就很難管教,即使挨打也會從事犯罪的勾當。」
【自稱受害者】
在杜特斯看來,自己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他才在犯下嚴重罪行後表現得十分怠慢,絲毫沒有悔過之心。杜特斯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父母身上,認為是父母錯誤的教養方式才導致自己變成了一個惡魔。
勞溫斯提到,杜特斯從小就十分善於操縱別人。許多像杜特斯這樣的心理變態者特別擅長利用正常人的情感來操縱他人,例如自稱是受害者,將他人的言辭或行為說成是對自己的欺辱,從而博得人們的同情。也可以說,是利用他人的同情心來達到操縱的目的,從而推卸罪責。勞溫斯就說,杜特斯是個十分擅長將自身所犯下的錯誤歸咎於他人的傢伙。
維克托曾試圖管教、約束杜特斯,但絲毫沒有效果,於是他只能放棄。當父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出現犯罪傾向的時候,通常都會十分緊張,會擔心孩子做出難以挽回的事情。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父母會嘗試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例如嚴厲教訓孩子不能偷竊等。但對於像杜特斯這樣具有犯罪人格的人來說,父母越是管束,就越會遭到抵抗,他越是會給父母帶來麻煩,於是杜特斯的父母漸漸放棄了這個兒子。
精神科醫師華特.丹尼斯在了解了杜特斯的案例後,認為杜特斯是個十足的心理變態者,根本不知情感為何物,也不會表露出任何情感,人們所擁有的責任心或罪惡感,他通通沒有。由於杜特斯的被害人年齡都很小,所以許多人都覺得杜特斯就是個戀童癖。丹尼斯並不認同這種廣泛流傳的說法,他覺得杜特斯的性取向不僅僅局限於兒童,他之所以找未成年人下手,是因為未成年人更容易被他操控,更容易上當受騙。
1995年8月15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的警方在接到一個匿名報案電話後,迅速派人來到沙勒羅瓦市郊外的一棟住宅,據報案人稱,這棟住宅裡有人非法囚禁兒童。住宅裡有一個極其隱祕的地牢,裡面關著兩名少女,分別是14歲的莉蒂堤婭.德爾海茲(Laetitia Delhez)和12歲的莎賓.達丹妮(Sabine Dardenne)。她們赤裸著身體,已經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兩天後,警方在搜查住宅後院的地窖時發現了4名遇害少女的屍體。很快,被害人的身分被確認了,分別是1995年6月22日失蹤的17歲的安.馬卡爾(An Marchal)和19歲艾芙耶.蘭姆布雷克斯(Eefje Lambrecks)以及1995年6月24日失蹤的8歲的茱莉.勒瓊(Julie Lejeune)和梅莉莎.魯索(Mélissa Russo)。
隨即,警方就抓住了犯罪嫌疑人馬克.杜特斯(Marc Paul Alain Dutroux)。經調查,警方發現杜特斯雖然是個失業電工,卻生活得很富裕,他擁有7處私人住宅,每個月都有神祕的人為他匯入大筆款項。杜特斯的妻子蜜雪兒.馬丁(Michelle Martin)是他的幫凶,據杜特斯交代,那兩名8歲女孩的死亡完全是場意外,他當時因盜竊罪短暫被捕,曾囑咐妻子準備食物給兩名女孩,但是蜜雪兒沒有聽他的話,結果兩名女孩就餓死在了地牢裡。
雖然案件很快偵破,但杜特斯卻遲遲沒有被判刑,這起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案件經歷了跨世紀的漫長審判,足足耗費了比利時當局8年的時間和470多萬歐元,有關卷宗長達50萬頁。
1998年,杜特斯在比利時再次掀起軒然大波,甚至還導致了比利時國家警察總長和司法部部長的辭職,因為他越獄了,不過他很快就被抓回來了。後來,杜特斯還差點被無罪釋放,因為他的辯護律師聲稱,杜特斯被司法部門關押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提起任何控訴,這已經違反了歐洲人權法。
2004年3月1日上午7點左右,比利時現代史上最昂貴的審判開始了,杜特斯與前妻蜜雪兒由一輛裝甲車押送到比利時南部小城阿爾隆市接受審判。法庭外面聚集了許多來自歐洲各國和加拿大的新聞媒體記者。
陪審團由8男4女組成,從審判開始就被隔離在一個軍事基地,期間有兩位陪審員由於明確表示對杜特斯極其厭惡而被候補陪審員替換。
在法庭上,杜特斯還像往常一樣滿不在乎。在法官與律師討論陪審團人選時,杜特斯先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後來還打起了瞌睡。在回答法官問題的時候,杜特斯也心不在焉。
莎賓.達丹妮作為倖存者之一,出現在法庭上指認杜特斯。在面對杜特斯這個惡魔和媒體時,達丹妮表示:「這一刻我已經等了8年,我要盯著杜特斯對他說,不論他如何折磨我,我都沒有發瘋,也沒有忘記所經歷的一切,我要向他證明,我好好地活著。」
達丹妮還提供了一份證據,即一本祕密記載著一些「密碼」的課本。當達丹妮被關在地牢時,每當杜特斯出現在地牢裡,她就會悄悄在課本上畫一個「叉號」;如果杜特斯強姦她一次,她就會畫上一個「星號」。自始至終,杜特斯都沒有發現達丹妮的祕密。
2004年6月22日,法庭在耗時三個半月後終於宣判,杜特斯謀殺罪、姦淫幼女罪、綁架兒童罪、走私毒品罪和販賣人口罪罪名成立,判處終身監禁,蜜雪兒被判處30年監禁。
在比利時公眾看來,惡魔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就像受害人安的母親貝蒂.馬卡爾(Betty Marchal)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我感到鬆了一口氣,很高興審判終於結束了,它耗費了我們太多的時間、精力,現在我們全家都能好好生活了。」
2013年2月4日,這是杜特斯入獄服刑的第17年,他提出了假釋請求。杜特斯的這個請求符合比利時法律規定。在比利時,凡是被判處終身監禁的罪犯,在服刑15年以上後,均有權提出假釋請求。於是警方將杜特斯送到布魯塞爾市中心法院接受聆訊。
在2012年,杜特斯的幫凶、前妻蜜雪兒申請假釋並獲得了批准。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比利時公眾得知杜特斯也可能獲得假釋時,紛紛聚集在法庭外高聲抗議,希望處死比利時歷史上的頭號惡魔。2013年2月18日,杜特斯的假釋申請被法庭駁回。
杜特斯出生於1956年,從十幾歲時就開始無惡不作,因嫖妓、偷竊頻繁出入警察局。二十多歲時,杜特斯在和一名同夥潛入一名58歲的單身婦女家偷竊時,為了逼迫對方交出所有積蓄,不斷用刀刺向對方。
1985年,杜特斯首次犯下強姦罪,被害人是一名19歲少女。從那以後,杜特斯和同夥就幹起了綁架、強姦少女的勾當。1989年4月,杜特斯因盜竊汽車、強姦5名少女被判處13年6個月的監禁。在1992年4月,杜特斯假釋出獄,因為比利時當局頒發了一項對強姦犯的特赦令。出獄後,杜特斯依舊不思悔改,開始囚禁、強姦少女,甚至還鬧出了人命。
在比利時,杜特斯已經成為惡貫滿盈的代名詞,那麼他的犯罪動機和心理到底是怎樣的呢?他是否與許多連環殺手一樣,成長於一個糟糕的家庭呢?
根據杜特斯的說法,自己會變成一個惡魔、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原因完全歸結於父母,是父母不恰當的養育方式造就了他。在接受審判時,杜特斯不僅對父母出言不遜,而且提到了一樁舊事。在他小的時候,就被母親送到農業學校讀書,當時大多數孩子都進入普通中學讀書。杜特斯覺得父母對自己一點也不負責,只想著將他培養成一個馬夫。
杜特斯的母親珍妮.勞溫斯(Jeanine Lauwens)表示,杜特斯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玩弄和控制別人的傾向,難以管教。但是當勞溫斯得知兒子犯下的罪行時,她十分震驚,感覺自己好像被大水淹沒了一樣,她從未想過兒子會犯下如此重罪。對於兒子被判處終身監禁的下場,勞溫斯沒有一點同情,她已經沒有理由將杜特斯繼續看成自己的兒子。當勞溫斯得知杜特斯申請假釋的消息後表示,杜特斯不適合被假釋,因為他總是試圖將自己犯下的錯歸咎於他人。
杜特斯的父親維克托(Victor Dutroux)是個無政府主義者,曾經擔任過老師。在杜特斯14歲時,維克托就與妻子離婚了。在維克托看來,杜特斯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變態色魔,根本不是自己的兒子。當被問到他是否是杜特斯的父親時,維克托回答說:「從法律的角度看,我是他的父親,因為我養育了他。杜特斯從小就很難管教,即使挨打也會從事犯罪的勾當。」
【自稱受害者】
在杜特斯看來,自己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他才在犯下嚴重罪行後表現得十分怠慢,絲毫沒有悔過之心。杜特斯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父母身上,認為是父母錯誤的教養方式才導致自己變成了一個惡魔。
勞溫斯提到,杜特斯從小就十分善於操縱別人。許多像杜特斯這樣的心理變態者特別擅長利用正常人的情感來操縱他人,例如自稱是受害者,將他人的言辭或行為說成是對自己的欺辱,從而博得人們的同情。也可以說,是利用他人的同情心來達到操縱的目的,從而推卸罪責。勞溫斯就說,杜特斯是個十分擅長將自身所犯下的錯誤歸咎於他人的傢伙。
維克托曾試圖管教、約束杜特斯,但絲毫沒有效果,於是他只能放棄。當父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出現犯罪傾向的時候,通常都會十分緊張,會擔心孩子做出難以挽回的事情。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父母會嘗試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例如嚴厲教訓孩子不能偷竊等。但對於像杜特斯這樣具有犯罪人格的人來說,父母越是管束,就越會遭到抵抗,他越是會給父母帶來麻煩,於是杜特斯的父母漸漸放棄了這個兒子。
精神科醫師華特.丹尼斯在了解了杜特斯的案例後,認為杜特斯是個十足的心理變態者,根本不知情感為何物,也不會表露出任何情感,人們所擁有的責任心或罪惡感,他通通沒有。由於杜特斯的被害人年齡都很小,所以許多人都覺得杜特斯就是個戀童癖。丹尼斯並不認同這種廣泛流傳的說法,他覺得杜特斯的性取向不僅僅局限於兒童,他之所以找未成年人下手,是因為未成年人更容易被他操控,更容易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