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的不是一塊錢,缺的是財富理念
威廉‧亨利‧哈里森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很多人說他又蠢又傻。因為別人給他一毛錢和一塊錢的時候,他總是去拿一毛錢。這個小孩子長大後,當選美國第九任總統。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那樣做。他說:「如果我拿一塊的,以後誰還會再給我一毛錢呢?」
1.何以窮?何以富?
有個人時運不濟,一直很窮,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
有一天,一個富人經過十分可憐他,決定幫他致富。於是,富人送他一頭牛,囑咐他好好開墾荒地,春天播下種子,秋天就可以收穫了。
得到貴人幫助,窮人自然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他於是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羊長大還可以賣更多的錢。
一不做二不休,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但他在吃了一隻羊後,小羊卻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羊。窮人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把羊賣了,買幾雙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日子立刻能夠好轉。
窮人於是把剩下的羊賣了,買了雞,但日子還是沒有得到改善。在日子過不下去時,他又忍不住開始殺雞了,終於殺到只剩下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心想致富是無望了,不如把雞拿去換一壺酒,一醉解千愁。
第二年,春天來了,富人興致勃勃送來種子,發現窮人醉臥地上,家裡依然一貧如洗。富人絕望地走了。窮人繼續過著貧窮的日子……
在現實中想致富的人們都曾有過夢想,也肯定有過好的機遇、有過行動,但沒有幾個真正堅持到底,這就是他們窮的所在了。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沒有錢時,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否則你就繼續窮下去吧!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女人都喜歡花錢,報紙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購物廣告,都是打給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發瘋似地買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後扔進儲物櫃裡,直到落滿灰塵,最後被當做廢品處理掉。她們其實並不心痛,因為已經爽過了,花錢的意義在於購物的過程,至於商品本身的價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這樣的女人,你永遠不要指望她成為一個投資理財家,她的興趣只在於讓錢流出去,而不在於讓錢流進來。很多窮人之所以一輩子都是窮人,就因為有同樣的心態。窮人的錢不是資本,窮人不是投資家,窮人只是消費者。
一件時裝會很快貶值,穿不了多久就會被扔掉,由新的取代之。而購置可以盈利的資產,卻能讓錢源源不斷流進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還可以轉手賣,不同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它的性質。同樣一個東西,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就看錢是流向你的口袋,還是從你的口袋裡流出去。如果你擁有的一套房子是讓錢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資產;如果是為了這個房子,把錢從口袋裡流出去,它就變成了你的負債。
富人總是儘量地把一切東西變成資產。窮人卻總是把有限的東西變成負債,兩者的距離當然會越拉越大了。
窮人買彩票,富人當老闆
說起投資,窮人總覺得房地產和股票是最好的選擇,既不耽誤上班,又可以輕輕鬆鬆操作,一邊拿著穩定的收入,一邊夢想著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老闆,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經營好。在國外,公司經營好後,很容易上市,比爾‧蓋茨並不買股票,但他擁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多窮人都愛去買樂透,他就沒有想過,樂透也是一個產業,那些向政府投標的得標者是怎麼經營的呢?首先要讓人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得有一個理由,樂透的理由就是中獎(雖然只是一個希望);有了收錢的理由,還得有收錢的手段,對樂透來說,就是大量設投注點,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點,把散錢聚集起來;為了吸引更多的散錢,他需要打廣告,樹立一些中獎發財的榜樣,還需要拿出一部分錢作公益活動,以刺激投注的熱情沒中獎也是為公益活動盡一份心力。
公益彩券樂透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幾個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設計嚴密的營銷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個大產業。把賣樂透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門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樣選號、怎樣投注、怎樣去中大獎上,那麼你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你成功的機率只有千萬分之一,幾乎等於沒有。你的錢永遠只能被別人聚集,為別人利用,成為別人事業的基石。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事業和事情,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兩者在時間、空間和性質上,都是絕不相同的。如果有人投資讓你去開一個雜貨店,你做還是不做?從做事情的角度考慮,開雜貨店用不著風吹日曬雨淋,除了進貨,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可以閒聊,可以看電視,可以玩手機,不可謂不輕鬆。錢呢,也有得賺,進6毛,賣1塊,零七八碎地一個月下來,衣食至少無憂。幹嗎不做?但換一個角度想,開了雜貨店,你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
總之,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從事業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鬆,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只在一念之間
以前提到「理財」,大部分人的觀點是: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等我有錢了再說。而現在,大眾都有了新的理解大部分人都開始從理財上看到了實在的收益:理財當然不是富人專有的玩意兒,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攻讀的生活經濟學。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只在一念之間,關鍵在於:你開始行動了嗎?
威廉‧亨利‧哈里森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很多人說他又蠢又傻。因為別人給他一毛錢和一塊錢的時候,他總是去拿一毛錢。這個小孩子長大後,當選美國第九任總統。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那樣做。他說:「如果我拿一塊的,以後誰還會再給我一毛錢呢?」
1.何以窮?何以富?
有個人時運不濟,一直很窮,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
有一天,一個富人經過十分可憐他,決定幫他致富。於是,富人送他一頭牛,囑咐他好好開墾荒地,春天播下種子,秋天就可以收穫了。
得到貴人幫助,窮人自然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他於是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羊長大還可以賣更多的錢。
一不做二不休,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但他在吃了一隻羊後,小羊卻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羊。窮人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把羊賣了,買幾雙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日子立刻能夠好轉。
窮人於是把剩下的羊賣了,買了雞,但日子還是沒有得到改善。在日子過不下去時,他又忍不住開始殺雞了,終於殺到只剩下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心想致富是無望了,不如把雞拿去換一壺酒,一醉解千愁。
第二年,春天來了,富人興致勃勃送來種子,發現窮人醉臥地上,家裡依然一貧如洗。富人絕望地走了。窮人繼續過著貧窮的日子……
在現實中想致富的人們都曾有過夢想,也肯定有過好的機遇、有過行動,但沒有幾個真正堅持到底,這就是他們窮的所在了。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沒有錢時,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否則你就繼續窮下去吧!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女人都喜歡花錢,報紙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購物廣告,都是打給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發瘋似地買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後扔進儲物櫃裡,直到落滿灰塵,最後被當做廢品處理掉。她們其實並不心痛,因為已經爽過了,花錢的意義在於購物的過程,至於商品本身的價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這樣的女人,你永遠不要指望她成為一個投資理財家,她的興趣只在於讓錢流出去,而不在於讓錢流進來。很多窮人之所以一輩子都是窮人,就因為有同樣的心態。窮人的錢不是資本,窮人不是投資家,窮人只是消費者。
一件時裝會很快貶值,穿不了多久就會被扔掉,由新的取代之。而購置可以盈利的資產,卻能讓錢源源不斷流進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還可以轉手賣,不同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它的性質。同樣一個東西,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就看錢是流向你的口袋,還是從你的口袋裡流出去。如果你擁有的一套房子是讓錢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資產;如果是為了這個房子,把錢從口袋裡流出去,它就變成了你的負債。
富人總是儘量地把一切東西變成資產。窮人卻總是把有限的東西變成負債,兩者的距離當然會越拉越大了。
窮人買彩票,富人當老闆
說起投資,窮人總覺得房地產和股票是最好的選擇,既不耽誤上班,又可以輕輕鬆鬆操作,一邊拿著穩定的收入,一邊夢想著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老闆,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經營好。在國外,公司經營好後,很容易上市,比爾‧蓋茨並不買股票,但他擁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多窮人都愛去買樂透,他就沒有想過,樂透也是一個產業,那些向政府投標的得標者是怎麼經營的呢?首先要讓人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得有一個理由,樂透的理由就是中獎(雖然只是一個希望);有了收錢的理由,還得有收錢的手段,對樂透來說,就是大量設投注點,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點,把散錢聚集起來;為了吸引更多的散錢,他需要打廣告,樹立一些中獎發財的榜樣,還需要拿出一部分錢作公益活動,以刺激投注的熱情沒中獎也是為公益活動盡一份心力。
公益彩券樂透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幾個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設計嚴密的營銷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個大產業。把賣樂透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門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樣選號、怎樣投注、怎樣去中大獎上,那麼你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你成功的機率只有千萬分之一,幾乎等於沒有。你的錢永遠只能被別人聚集,為別人利用,成為別人事業的基石。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事業和事情,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兩者在時間、空間和性質上,都是絕不相同的。如果有人投資讓你去開一個雜貨店,你做還是不做?從做事情的角度考慮,開雜貨店用不著風吹日曬雨淋,除了進貨,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可以閒聊,可以看電視,可以玩手機,不可謂不輕鬆。錢呢,也有得賺,進6毛,賣1塊,零七八碎地一個月下來,衣食至少無憂。幹嗎不做?但換一個角度想,開了雜貨店,你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
總之,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從事業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鬆,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只在一念之間
以前提到「理財」,大部分人的觀點是: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等我有錢了再說。而現在,大眾都有了新的理解大部分人都開始從理財上看到了實在的收益:理財當然不是富人專有的玩意兒,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攻讀的生活經濟學。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只在一念之間,關鍵在於:你開始行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