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1: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被放棄且價值最高的選擇
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在做選擇,而這些選擇中被放棄且價值最高的選擇,被稱為「機會成本」,又稱為「替代性成本」。
諾貝爾經濟學家密爾頓‧傅利曼( Milton Friedman,1912〜2006)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簡單易懂的名言,來說明「機會成本」的概念。這也是經濟學裡非常重要的觀念,不限於商業決策,也能應用於生活中。舉例來說,星期天放假,你有三種選擇:看電影、潛水、爬玉山。
你的喜好程度為:爬玉山>潛水>看電影。當你決定爬玉山,機會成本便是潛水。因為潛水是捨棄掉的選項中對你來說價值最大的(最喜愛);如果選擇去潛水或看電影,機會成本都是爬玉山。因此做決定時,我們應該權衡機會成本的大小後,選擇機會成本小的選項。
生活中大部分的場合用錢來衡量機會成本,是較客觀的標準。我們總是選擇(金錢)價值最高的選項,機會成本最小。
但有時候,機會成本不見得能以錢來衡量時,機會成本就可能因人而異。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假設達樂喜愛的優先順序是:看電影>潛水>爬玉山。那麼,對他來說,去看電影才是最佳選擇。
許多不勞而獲的選擇中,都有隱含的機會成本
另外,有些選擇因為天天做,很容易會被忽略,這些就是隱含的機會成本。舉例來說,一年後就要大考,這關乎未來就讀的學校和職業,子晴若不清楚這有多麼重要,每天放學回家仍沉迷動漫,表面看起來只是損失每天讀書的時間,但更深一層思考,她可能還得再多準備一年,那就是隱含的機會成本。
也就是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必須付出代價。你會說,才怪!同學拿點心請你吃,閒閒躺在床上發呆,哪有付出什麼代價?當然有!那就是「人情」和「時間」,人情最難償還,而每個人的時間有限,這都是最寶貴的資源。
許多看似不勞而獲的選擇中,都隱含機會成本。以目前國際上的社群媒體來舉例,如:Facebook、Instagram、LINE等都可以免費使用,其主要業務模式是透過廣告營收。換個角度來看,用戶可以免費註冊,分享內容,與朋友互動,但這並不代表沒有成本。用戶在使用免費平臺時,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成本,即數據隱私。平臺蒐集用戶的數據,包括了個人資訊、瀏覽歷史、喜好等,用來個性化廣告並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這些數據是這家公司寶貴的資產,也是它獲得廣告商支持的重要依據。
這正凸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經濟學原則——即使用戶沒支付金錢,他們仍然支付了成本——寶貴的個人資料被販售,或者被拿去另有他途,這就是「免費的代價」。
金錢是衡量「機會成本」較客觀的標準
在故事中,達樂下車後給子晴父親接送費,並說要支付食宿費用,這對我們東方人來說不是常態。傳統觀念裡,我們重視義氣,因為「談錢傷感情」,如果幫助親戚或朋友並收錢,那就「不夠義氣」,可能會被大家討厭。
西方人則認為付出後得到回報乃天經地義。不論多小的事情,他們都習慣給小費,就算只是幫忙去買東西跑個腿,也會貼錢給跑腿的人,這是表達謝意最好的方式。
達樂了解「機會成本」的觀念,知道子晴的爸爸為了去機場載他,而付出時間的代價——本來爸爸可以在家放鬆,但為了載達樂,卻沒有享受到其他事情所帶來的愉悅。
天底下沒有誰對自己好是理所當然。當其他人給予我們幫助、為我們付出時,同樣也是要付出代價和損失利益。因此,給予適當的回報非常正常且合理,而金錢是一種很好的回報工具,因為它的用途最廣。你現在還會對達樂拿錢給子晴爸爸這個舉動感到奇怪嗎?
「機會成本」是被放棄且價值最高的選擇
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在做選擇,而這些選擇中被放棄且價值最高的選擇,被稱為「機會成本」,又稱為「替代性成本」。
諾貝爾經濟學家密爾頓‧傅利曼( Milton Friedman,1912〜2006)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簡單易懂的名言,來說明「機會成本」的概念。這也是經濟學裡非常重要的觀念,不限於商業決策,也能應用於生活中。舉例來說,星期天放假,你有三種選擇:看電影、潛水、爬玉山。
你的喜好程度為:爬玉山>潛水>看電影。當你決定爬玉山,機會成本便是潛水。因為潛水是捨棄掉的選項中對你來說價值最大的(最喜愛);如果選擇去潛水或看電影,機會成本都是爬玉山。因此做決定時,我們應該權衡機會成本的大小後,選擇機會成本小的選項。
生活中大部分的場合用錢來衡量機會成本,是較客觀的標準。我們總是選擇(金錢)價值最高的選項,機會成本最小。
但有時候,機會成本不見得能以錢來衡量時,機會成本就可能因人而異。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假設達樂喜愛的優先順序是:看電影>潛水>爬玉山。那麼,對他來說,去看電影才是最佳選擇。
許多不勞而獲的選擇中,都有隱含的機會成本
另外,有些選擇因為天天做,很容易會被忽略,這些就是隱含的機會成本。舉例來說,一年後就要大考,這關乎未來就讀的學校和職業,子晴若不清楚這有多麼重要,每天放學回家仍沉迷動漫,表面看起來只是損失每天讀書的時間,但更深一層思考,她可能還得再多準備一年,那就是隱含的機會成本。
也就是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必須付出代價。你會說,才怪!同學拿點心請你吃,閒閒躺在床上發呆,哪有付出什麼代價?當然有!那就是「人情」和「時間」,人情最難償還,而每個人的時間有限,這都是最寶貴的資源。
許多看似不勞而獲的選擇中,都隱含機會成本。以目前國際上的社群媒體來舉例,如:Facebook、Instagram、LINE等都可以免費使用,其主要業務模式是透過廣告營收。換個角度來看,用戶可以免費註冊,分享內容,與朋友互動,但這並不代表沒有成本。用戶在使用免費平臺時,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成本,即數據隱私。平臺蒐集用戶的數據,包括了個人資訊、瀏覽歷史、喜好等,用來個性化廣告並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這些數據是這家公司寶貴的資產,也是它獲得廣告商支持的重要依據。
這正凸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經濟學原則——即使用戶沒支付金錢,他們仍然支付了成本——寶貴的個人資料被販售,或者被拿去另有他途,這就是「免費的代價」。
金錢是衡量「機會成本」較客觀的標準
在故事中,達樂下車後給子晴父親接送費,並說要支付食宿費用,這對我們東方人來說不是常態。傳統觀念裡,我們重視義氣,因為「談錢傷感情」,如果幫助親戚或朋友並收錢,那就「不夠義氣」,可能會被大家討厭。
西方人則認為付出後得到回報乃天經地義。不論多小的事情,他們都習慣給小費,就算只是幫忙去買東西跑個腿,也會貼錢給跑腿的人,這是表達謝意最好的方式。
達樂了解「機會成本」的觀念,知道子晴的爸爸為了去機場載他,而付出時間的代價——本來爸爸可以在家放鬆,但為了載達樂,卻沒有享受到其他事情所帶來的愉悅。
天底下沒有誰對自己好是理所當然。當其他人給予我們幫助、為我們付出時,同樣也是要付出代價和損失利益。因此,給予適當的回報非常正常且合理,而金錢是一種很好的回報工具,因為它的用途最廣。你現在還會對達樂拿錢給子晴爸爸這個舉動感到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