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有錢人在子女教育中絕不會說的話



有錢人教育孩子時最忌諱的一句話

《財富人文學》(부의 인문학,二○一九)是在韓國售出三十萬本的暢銷書,作者布朗斯通(Brownstone〔브라운스톤〕)是一位透過股票和房地產賺足了錢,現在年過六十,熱衷於研究康德哲學的理財作家。《財富人文學》是一本從尼采、叔本華、大衛.休謨到康德,再到東方的韓非子,將金錢和哲學自由聯繫在一起的書籍。作者在實現經濟自由的同時,還將子女栽培成醫生等專業人士,在教育方面也可以說是取得了成功。這次出版的新書《人生投資》(인생투자,二○二三)中,特別包含了許多有關子女教育的內容。他所傳達的訊息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子女能成長多少,取決於父母的信任」。他認為父母最不該說的話如下:
「辛苦的事情爸媽都會幫你解決。花時間去苦惱太浪費了,你只要專心讀書就好。」
他幾乎不會向子女要求什麼,但唯一一個要求就是「換位思考」。他建議,與其問「你為什麼那麼做?」不如詢問,同學或其他人為什麼會那樣說或那樣做?這種問題有助於孩子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
他強調,父母即便重回學校學習,也一定要學會的另一點就是「耐心」。因為學習是一場馬拉松,理財亦是一場馬拉松,而人生更是一場馬拉松。在投資或子女教育上取得成功的方法只有耐心,這一點是不變的真理。

有錢人的子女教育十大戒律

有錢人希望透過子女教育,將自立精神、換位思考的態度和耐心傳承給子女,希望各位能銘記這一個事實。或許以下這些話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但有錢人在教育子女時,必定會強調這幾點:

1.「你可以做得到。」:相信子女的能力並給予鼓勵是父母的職責。有錢人懂得在子女面臨困難時,鼓勵他們不放棄、繼續挑戰,幫助他們充滿信心地邁向目標。
2.「失敗是成功之母。」:有錢人教導子女不要害怕失敗。他們會鼓舞子女,失敗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3.「努力比天賦更重要。」:有錢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努力比天賦更重要。他們會教導子女,為了達成目標,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
4.「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很多。」:真正的有錢人會告訴子女,價值觀、人際關係和經驗等比物質更加重要。只有懂得珍惜金錢所買不到的東西,才能將賺來的錢用在更珍貴的事物上。
5.「懷抱夢想生活。」:有錢人最警惕「我沒有夢想」這句話。他們深知,擁有目標意識在實現財富方面有多重要,因此他們會鼓勵子女相信,只要懷抱熱情為實現宏大的夢想而努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真。
6.「不要害怕尋求幫助。」:試圖獨自解決所有事情並不明智。有錢人懂得如何有效地指揮周邊的人。這種能力只有在遇到困難時,不害怕向周邊的人尋求幫助才能形成。
7.「心存感恩。」:雖然感謝自己擁有的一切是基本的,但這也是極其重要的。有錢人會告訴子女,經常以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並以行動表達感恩之情。
8.「相信自己。」:相信並尊重自己很重要。有錢人父母能夠引導子女充滿信心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9.「享受當下。」:有錢人會教導子女不要一味追求未來而犧牲現在。他們深知,只有充分享受當下並活得有意義,才能真正實現美好的未來。
10.「成為對世界有貢獻的人。」:有錢人會教導子女,不要只為自己而活,而是要成為能為世界帶來積極影響的人。他們還會告訴子女,若想對社會有所貢獻並幫助他人,財富是必須的,因此要為擁有財富而努力。有錢人的教誨是有順序的。

比起美國總統,有錢人更聽聯準會主席的話



比南北戰爭更激烈的歷史時刻

從財富的角度來看,如果要在短短三百多年的美國歷史中挑選出最有趣的時期,答案不是南北戰爭,而是美國聯準會和日本財政當局之間的貨幣戰爭,還有韓國經濟開始崛起的一九八○年代。在這個時期,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再是美國總統,而是由總統任命、形同中央銀行行長的聯準會主席。
在雷根政府時期,美國聯邦準備制度由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主席保羅.沃克掌舵。他與日本大藏省官員出身的行天豐雄共同撰寫的《時運變遷》(Changing Fortunes)一書,詳細講述了金本位制崩潰後浮動匯率制的引入過程,以及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經濟金融政策制定者在此期間幕前幕後的博弈故事。在石油危機導致原油價格飆升的當時,雖然無法避免通貨膨脹,但多虧了浮動匯率制,這種衝擊得到了部分緩解和吸收。隨著浮動匯率制的引進,投機勢力獲利的機會也隨之增加,但作者行天豐雄在書中表示,由於市場波動性增加,投機勢力也不得不感到恐懼,他與投機勢力展開了高度的心理戰,試圖維持適當的匯率。
股價、利率和匯率中,最難預測的就是匯率。書中也有提到了購買力平價理論等影響匯率走勢的多種理論,但由於短期資本流動、各國之間微妙的利率差異等過度敏感的變數很多,因此準確預測匯率幾乎是不可能的。書中還收錄了對日本外匯交易員的採訪。他們就像股票投資者一樣,會考慮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各種變數,而這裡所說的長期,實際上僅只十分鐘左右。
從最富有的國家到最大的債務國
保羅.沃克擔任美國財政副部長與聯準會主席期間,經歷過尼克森(Richard Nixon)、福特(Gerald Rudolph Ford)、卡特(Jimmy Carter)以及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四位總統。在一九七○年代,他為控制每年通貨膨脹率高達15%的世界,將利率提升至20%,在目前難以想像的艱困環境下完成了使命。通貨膨脹之後,經濟蕭條必然隨之而來。在一九七○年代通貨膨脹後,美國在一九八○年代陷入了經濟蕭條的泥淖。沃克竭盡全力遏制通貨膨脹引起的貨幣量增加。
一九八三年,他提出了「合理穩定物價」的概念,主張即使短期內承受巨大痛苦,只要能夠實現物價穩定,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成為了支撐聯準會三十多年的核心理論,直至不久前聯準會主席傑洛姆.鮑爾(Jerome Powell)發表平均物價目標制為止。平均物價目標制是美國央行於二○二○年十月為刺激因新冠疫情而陷入危機的經濟所推出的政策,其主要內容是即使物價漲幅平均超過2%,也可在一定期間內予以容忍。
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共和黨主導政壇,民主黨的執政時間只有四年。韓國能夠幾乎趕上日本的關鍵時期,正是共和黨全盛時期的一九八五年。那一年,IMF會議在首爾召開。
對於透過控制物價並重振經濟而成功連任的雷根政府來說,美元強勢可說是眼中釘。然而問題是,美國日益依賴海外資本(現在是中國,以前是日本),導致國內儲蓄額也逐漸不足。當美國從最富有的國家變成最大債務國時,雷根開始陷入苦惱之中。美國的貿易逆差增加到一千億美元。而此時,日元匯率跌回一九七三年的水準,德國馬克也呈下跌趨勢。隨著兩個美國主要貿易逆差對象國的匯率下跌,貿易逆差規模迅速攀升至一千五百億美元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當時迫切需要讓美元匯率下跌。日本出乎意外地配合日元升值。廣場協議中代表日本的正是本書的合著作者行天豐雄。他為韓國超越日本鋪設了道路,對韓國來說是一位值得感謝的人物。多虧日元的升值,韓國的汽車和半導體獲得了價格競爭力,並積極進軍歐美市場。與此同時,儘管日元升值令日本出口企業叫苦不迭,但日本國民卻在海外大肆揮霍日元,在泡沫經濟中享樂度日。
日本為什麼接受了廣場協議?
沃克如此回憶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確立了匯率政策,並透過持續干預為其提供支持。如果沒有財務部的支持和領導力,這絕對無法實現。」
雖然實際負責人是行天豐雄,但總負責人是後來成為首相的竹下登。沃克回憶稱,他在會議上主動提出「允許日元升值超過10%」。當時,歐洲各國政府官員認為日元升值將進一步穩定他們的貿易競爭力,因此站在美國這一方表示歡迎。美元隨後下跌了25%。
當時的日本就像現在的中國一樣,對美國來說是敵國。雷根總統和由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忙於向日本及日本企業徵收高額關稅。由於前蘇聯的關係,在軍事和政治上最親近的兩個國家,在經濟上卻是對抗激烈的競爭者。
那麼,為什麼日本如此順從地接受日元升值呢?在日元升值導致出口企業競爭力極度下降的情況下,日本國民還是在大選中再次選擇了自民黨。這是因為,人們無法直接察覺本國出口企業的困境,但日元升值的好處卻是能切實感受到的。進口物價下降,消費者滿意度也隨之提高。隨著海外投資機會的增加,企業進軍海外的規模也在擴大。然而,儘管表面上看不見,但日本經濟卻慢慢陷入泥淖。截至一九八六年底,日本工業生產率連續九個月同比下降,一九八七年初,失業率更是突破3%。這在當時是一件極為罕見的事情。
投資者不得不關注聯準會主席發言的原因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不僅在美國,還會在全世界引起連鎖反應,所以聯準會主席保羅.沃克的發言有時候比總統的講話更受關注。聯準會主席在決定貨幣政策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些政策會直接影響利率、通貨膨脹和經濟成長等,還會引起股票、債券、外匯市場等的反應,進而對投資者的資產價值產生巨大影響。
此外,聯準會的決策大致上基於經濟數據和未來展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且聯準會也持續努力保持政治中立。這提高了政策的一致性和可信度,讓投資者能夠在穩定的環境中做出決定。聯準會的決策也會長期影響全球經濟,所以對於進行國際投資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絕對不容忽視的因素。
總之,由於聯準會主席的發言和決策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直接且即時的影響,眾多業界領袖和投資者都會密切關注。儘管總統的政策同樣重要,但其影響通常更長期且間接,與聯準會相比,很多時候是無法預測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