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三章 你買的東西為什麼變貴?——通膨、成本與全球市場影響

第一節 CPI與PPI是什麼?通膨指數的構成與生活感受落差

 

CPI與PPI的基本定義:我們用什麼衡量「變貴」?

 

在臺灣,一般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感受往往來自日常經驗:早餐店蛋餅變貴、超市牛奶上漲、便當從70元漲到90元。但這些主觀經驗與政府統計出的通貨膨脹率(CPI)時常出現落差。到底為什麼?

 

CPI,全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衡量一般家庭購買商品與服務所支付價格變動的平均指標。它包含衣、食、住、行、育、樂等八大類支出,透過數千種商品與服務的價格變化加權計算而得。PPI,則是「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用來衡量企業在生產初級商品時的成本變動,主要涵蓋原物料、半成品等。

 

若PPI先上升,往往代表生產端成本增加,未來CPI也有可能隨之上漲。但這兩者不一定同步。2022年臺灣的PPI增幅一度超過10%,但CPI僅約3%,原因即在於部分成本尚未轉嫁至消費端,或業者選擇吸收。

 

雞蛋價格與通膨指數的落差

 

2023年初,臺灣雞蛋價格大幅波動,批發價一度從每臺斤36元漲至50元,零售價格也逼近一顆10元,引發民眾對通膨的強烈感受。然而,同期CPI年增率僅約2.4%,引起社會質疑政府是否「低估物價上漲」。

 

事實上,雞蛋在CPI權重中占比僅約0.2%,即便漲幅高達30%,對整體指數影響有限。相較之下,房租、水電、健保費與通訊費等變動較少的項目占比高,導致CPI變化幅度相對平緩。

 

這反映出CPI作為平均性指標,無法完全捕捉特定民眾群體(如外食族、小家庭、低收入戶)在物價變化上的體感差異。也說明「感覺通膨」與「統計通膨」之間的真實落差。

 

為什麼你覺得比統計還貴?指數權重與消費模式變遷

 

CPI的編制必須根據全體家庭的平均支出模式來設計權重,這意味著不同年齡、收入與生活地區的族群,其實感受到的「通膨」程度可能差異極大。例如:退休族較重視醫療費與食物價格,而年輕人則更在乎房租與外食;都會居民支出結構與偏鄉居民差異更為顯著。

 

此外,隨著生活習慣與科技進步,許多新興商品與服務(如串流影音、平臺叫車、冷凍生鮮宅配)尚未即時納入CPI範疇,造成某些生活成本的變化未被統計體系反映。例如:2023年,臺灣主要外送平臺如foodpanda與Uber Eats陸續調漲訂單服務費,平均每筆訂單的總服務費用較過去上升約15%~20%。但因該支出尚未形成明確消費品項,導致未被計入物價指數。

 

2024年,行政院主計總處與中研院合作,開始嘗試在CPI中納入「新興數位消費支出項目」,包括OTT影音、虛擬會議服務、線上教育課程等,藉以更精準反映現代家庭消費樣貌。這項改革若能持續落實,或將改善指數與感受落差的長期問題。

 

PPI的訊號意義:企業成本壓力下的價格轉嫁

 

與CPI相比,PPI能更早揭示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成為預測通膨趨勢的領先指標。舉例而言,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時,PPI將因能源與運輸成本上升而快速反映,而CPI則需等到成品價格變動後才會跟上。

 

業者面臨原料上漲壓力時,若無法透過提價維持利潤,就需透過縮減人力、壓縮行銷預算或調整產品規格來應對,進一步影響整體經濟活動與消費信心。

 

也因此,PPI上升常被視為「壓力已在前端堆積」的警訊,需留意是否可能向消費端轉嫁,並影響未來數月的CPI變化。

 

2022年全球航運危機期間,運價指數飆升超過300%,臺灣多家進口業者面臨巨幅成本壓力,PPI同步上揚。但因部分企業選擇延後調價或進行縮水包裝,導致CPI直到半年後才反映出明顯上升,形成PPI與CPI間的「遞延效應」。

 

政策應對:理解通膨的多面向表現

 

理解CPI與PPI的構成,不僅有助於解析官方數據,也能幫助民眾掌握自身消費模式與通膨感受的落差來源。政府在制定物價政策時,也應考慮以下幾項要點:

 

.強化指數代表性:定期檢討CPI品項與權重設計,使其更貼近民眾實際消費結構變化。

.同步發布替代指數:如核心CPI(排除波動大商品)與分眾CPI(針對青年、老年、都會族群等),提供更細緻的物價參考。

.加強PPI觀測與解讀教育:讓企業與民眾能提早預判價格變化與經營策略。

.透明政策溝通:物價政策(如補貼、限價、儲備調節)應明確說明對CPI與生活成本的影響,避免民眾誤解或不安。

.推動通膨識讀教育:將通膨概念納入中學公民與經濟課程,提升未來世代對經濟變動的理解能力。

.民間參與與資料開放:促進開放資料機制,讓民間機構能建立替代物價指數,形成多元觀察與政策參考。

 

通膨不是單一數字,而是一連串價格訊號與社會反應的總合。唯有深化對CPI與PPI的理解,社會才能在面對物價變動時,更理性參與公共討論與個人選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