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崩潰於房地產泡沫破滅嗎    被英國《金融時報》形容為當代經濟界的「先知」,被《紐約時報》封為「新末日博士」的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先生,2011年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13—2014年實現「硬著陸」,著陸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泡沫「砰」的一聲脆響後,經濟完全「崩潰」;第二種是像一個小騙子似的「矇混過關」,中央政府為此不得不全力救助地方債務和銀行,而這將和日本一樣,導致失落的十年;第三種是「空間換時間」,地方政府、中央、國有企業和銀行分攤泡沫破滅後形成的壞賬,其結果是經濟成長顯著下降,但可以防止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    在魯比尼看來,中國經濟成長在5%或以下就算是「硬著陸」了,因為中國需要8%左右的成長速度,不然社會和政治的穩定就不能保持。換句話說,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同時,社會和政治的動盪也將發生。博士對中國的發展是持悲觀態度的,在博士眼裡,中國繼續推進改革要麼會遇到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無果而終,要麼就為時已晚。總之一句話,中國不「硬著陸」是不可能的了。    「先知」的話,我們自然可以視為無理取鬧,但那是不嚴肅的。對於泡沫,理性既然告訴我們已經存在,就應該正視其破滅可能引起的後果,並將之視為新一輪經濟成長的起點,從制度上為新一輪成長奠定基礎。泡沫的破滅並不可怕,它本質上只是經濟的一個自我修復過程,可怕的是不敢正視。在泡沫破滅的方式上,中國需要做的是選擇一條對經濟和社會衝擊最小的路徑。    但中國的地方政府似乎根本沒想過房價會下跌,在他們看來,2011年房價上漲幅度不超過GDP增幅就已經不錯了。近年來,地方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程度大大增強,地方政府不希望房價下跌,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因為他們還需要依靠土地財政所取得的收入,需要將房地產投資最大化以保持GDP的高成長,更需要維持目前的利益格局。    可以預計,在2013年之前,地方政府仍會有較強的投資衝動,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政府官員出於自身升遷的考慮,需要在換屆前後保持GDP的高成長率,過去兩屆政府換屆如此,2012年的換屆前後也應當出現投資大幅成長的趨勢;二是2009年出現了全國性的投資大躍進,頻現的融資平台公司加劇了投資衝動,地方政府已經制訂出未來幾年依靠投資促進經濟繁榮的計劃。    但在2013年之後,一旦房價下跌,必然導致土地價格下跌,隨著土地收入的下降,政府前期投資的大量項目可能會因為資金不到位而被迫中止,並且由於前期的過度投資使政府面臨沉重的債務負擔,地方債務危機隨時可能爆發,依靠投資所製造的經濟繁榮也終將破滅。    由於人為壓低利率,中國存在世界上最大的存貸差,銀行的贏利能力因此也顯得不錯,但中國的金融機構本質上是脆弱的,風險識別、風險控制和風險定價的能力都很差,銀行治理結構也存在明顯缺失,間接融資的主導地位和國有銀行的壟斷,不僅造成資金利用效率低下,更加劇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    與泡沫中的日本和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的經濟體的銀行相比,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有過之而無不及。高等學校貸款、政府平台貸款、國有企業貸款、基礎建設貸款、內部人控制貸款等表面上看起來都很安全,但底下卻是流沙,這些貸款中的某些部分已經可以列入次級和可疑類了,有的甚至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壞賬。我們可以相信中國政府不會讓金融機構破產,但這改變不了金融系統脆弱的特徵,更改變不了潛在金融危機誘發的可能性。    無論理性還是感性,我們自然不希望中國因房地產泡沫破滅而出現經濟崩潰,也自然希望中國可以免於「失去的年代」。寄希望於房地產泡沫破滅不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不形成金融危機,那是不現實的。現在中國的政府手中依然持有對土地的壟斷和強力干預經濟的權力,政府的威信也還存在,如果利用得當,中國也許不僅可以免於泡沫破滅的長時間苦痛,更可以推動中國經濟再次起飛。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選擇權在中國政府手中。    房地產泡沫破滅本身並不可怕,因為中國信貸體系不完善,抵押桿槓不大,幾乎沒有什麼金融創新,金融自由化也沒有實行,泡沫破滅的衝擊程度應該相對較小。但麻煩的是,中國不僅僅是房地產泡沫這麼簡單,中國其實還存在所謂的經濟成長泡沫,中國已有的經濟成長方式已經走到盡頭,貧富懸殊已越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腐敗,不公平、不公正的社會矛盾已經深度積累,這些問題如果疊加在一起,後果將不堪設想。    中國房價已經在慢慢消氣了,但中國經濟是否會因此出現崩潰則完全取決於中國的政策。邱吉爾曾經說過:「當他們比較完所有的可能性之後,他們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現在,中國應該還有時間對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後果進行正確的比較與分析,對於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中國不應該抱有僥倖心理,重犯日本當年的錯誤。    如果中國將泡沫的破滅歸於別人的陰謀,而不從自身尋找原因,不採取應對的措施,那中國極可能敗得比日本還慘,中國面對的也許不會只是「失去的十年」,更可能的是從此引發大規模的政治動盪和社會動盪。    中國與泡沫的決戰才剛剛開始,決戰可能使中國陷入「失去的年代」,也可能使中國經濟從此涅槃重生。失去還是重生,就看為政者如何選擇。中國是有條件也有可能避免落入日本泡沫破滅後的陷阱的,但能否避免,這不僅考驗中國政府的智慧,更考驗中國政府的決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