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經濟日不落國: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

9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導論】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的台灣之路

●數位時代的產業最適棲息地理論與雙螺旋策略:回顧與展望

  過去,關於台灣安全與發展的探討與論述相當多,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缺乏一種涵蓋多層次與多角度的系統性論述架構。許多學者專家大多基於單一領域的專業和長期觀察進行論述。佳龍認為,當國人凝聚台灣安全與發展的共識時,首先需要將我國的產業經濟與科技實力結合外交發展與國防安全議題一併考量;將產業與科技納入討論,更需要整合微觀、中觀與宏觀的方法論,避免流於經驗之談。本書的價值與定位即在於此。我們不僅從企業、產業與總體經貿層次分析安全與發展的看法,還提出了具有戰略雙元性(strategic ambidexterity)的聯合艦隊新商業模式。
  主要原因在於,半導體晶片和 AI 科技已經觸發全球經貿體制規則與地緣政治結構的轉變,台灣也面臨全球性的「典範轉移時刻」(Paradigm Shift Moment)。過去只能作為追隨者,如今卻可望成為領導者。本書從核心思維到內容完成,費時將近五年,期間世界歷經了 COVID-19 疫情衝擊、美中經貿對峙、俄烏戰爭,以及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等國際事件。同時,佳龍個人的公職也有所變動,從交通部長、無任所大使到總統府祕書長,並於5月20日賴清德總統的第一任新內閣中進入外交部,迎接新挑戰。這幾年,由於國內外環境的巨大變遷和各項職位歷練,我的思維和見識也不斷調整、修正和進步。這些個人生涯和世界局勢的變動情況,都是過去所未曾有的特殊經驗,也是本書寫作的主客觀背景。
  2022年10月,我完成了《印太新秩序下的台灣之路:數位時代的產業最適棲息地理論與雙螺旋策略》一書,提出產業棲息地與雙螺旋理論,分析「5+2產業」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這也是聯合艦隊國際雁行理論的一部分。AI應用與背後的晶片與半導體技術,驅動了傳統商品功能改變,從宏?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的「以終為始」的觀點,這些科技是可以改變使用者體驗,並且足以提升消費者願付價格的關鍵科技,並改變整個供應鏈行為,從設計架構(architecture)到「系統化組合」的創新,建構一系列的智慧化組合商品,例如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等。本書延續這些思維,論述穩定生態系統將作為聯合艦隊在商品設計思想與「系統化組合」上的製造基地,也是前進海外市場的出海口。
  聯合艦隊商業模式改變了過去傳統貿易型態,最大原因在於半導體晶片與AI技術提供了智慧化能力,促使跨業商品可以透過「系統化組合」方式,形成新的功能價值創造、新的效用價值傳遞以及新的商業價值獲取。單一企業提供單一商品的貿易型態曾經為台灣產業開拓海外市場,現在的聯合艦隊新商業模式則是透過企業間合作協力的「系統化組合」方式航向國際,這將為台灣產業開闢第二條貿易發展路徑。我們有能力以聯合艦隊模式進行國際貿易,其理由在於台灣擁有產業結構的完整性,和企業在商品製造上兼具整合設計與模組設計的競爭實力。整合型設計採取「性能重視」的顧客選擇策略,而模組型設計則是以「價格重視」作為顧客選擇策略,聯合艦隊能夠兩者兼具,以靈活且具彈性的方式提供「系統化組合」商品的競爭優勢。在這樣的思維之下,聯合艦隊能夠透過不同形式的「系統化組合」,為台灣企業創造出無限商機,為台灣產業發展開創新格局。
  繼續從產業最適棲息地到聯合艦隊的理論思維,是佳龍近十年來在不同環境與不同職位歷練下所領悟到的成果。從實務與政策的觀察到政治經濟理論的形成,這些都是我在學術訓練時期所養成的思維,更是我擔任各項公職所呈現工作歷程的一部分。站在歷史關鍵的時間點,我深信台灣的經濟產業將在未來數年歷經一場永久性轉變。因此我近年來積極以台灣智庫與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等公益平台,推動以跨業合作系統化,作為推動台灣產業發展的一種模式,這也是我提出聯合艦隊的原始構想。透過商品設計思想的靈活運用,搭配台灣半導體晶片與AI科技實力,為聯合艦隊提供強大的國際競爭力,艦隊所搭載的系統化商品組合,可以對應國際市場的各方需求。

●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理論架構成形
  2022年1月5日,蔡英文總統特聘我為無任所大使,賦予我以「數位新南向」開拓海外市場的神聖使命。這個任務有助於將聯合艦隊的理論架構延伸至海外,也構成本書重要主軸的理念,即所謂「新國際雁行」。
  日本經濟學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 1896-1974)博士提出的「雁行型發展」(flying geese pattern of development)經濟理論已經超過九十年,期間歷經了三次變形,每次變形都能有效說明國際經濟發展樣態。但從2020年起,在高科技與國際局勢的快速轉變之下,地緣政治的典範轉移促發經濟產業上的連鎖反應,也引發了商業模式上的典範轉移。傳統「雁行型」理論已經無法充分說明今後全球經濟發展模式,台灣正面臨著嚴峻的國際情勢挑戰。我認為,在思考國家永續發展時,必須提出一套新的「雁行型發展」模式以應對之,「聯合艦隊‧新國際雁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所形成的理論。
  本書分析聯合艦隊的商業模式在於可以促進整合國內企業的優勢技術,並透過合作平台提升研究創新的效率。以穩定產業棲息地生態系統作為製造基地,並建立公私部門聯合的創新體系作為推動引擎,進行國內產業的雙軸科技轉型,並可擴大國內外需求,帶動雙螺旋經濟效益。同時,聯合艦隊的海外雁行秉持「包容性」的人文價值,與國外企業和當地勞動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促進文化交流和理念共享的深層發展,以增進實質的經貿外交關係,聯合艦隊國際雁行具備了台灣的軟實力。在國際地緣政治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因果之鏈上,一切事物之間彼此相聯繫,沒有任何事實能被單獨考量,這也是我在建構本書內容時所秉持的基本態度。
  本書論述的理論基礎,呈現了多層次觀點建立的分析架構。其內容除了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書的理論架構與觀點之外,分成三大部分:由第二章到第六章構成第一部分的「總論」;第二部分為「產業別案例分析」,範圍從第七章到第十一章;最後的第十二章構成第三部分的「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產業戰略的價值」,這也是本書課題的總結與展望。
  聯合艦隊與新國際雁行:從地緣政治到商業模式的全新典範首先在第一章〈緒論〉中,描繪地緣政治轉變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再談論半導體晶片AI革命引發商業模式的典範轉移。〈緒論〉採用的理論觀點包含了以產業棲息地理論作為聯合艦隊的生產創新基地,再以技術創新發展路徑分別說明典範持續型與典範破壞型的立論基礎,將聯合艦隊定位為雁行型態發展的第四型態,這也是地緣政治典範轉移下,半導體晶片與AI科技新組合的發展模式。由於聯合艦隊是透過企業間協同的合作方式進行海外雁行,利用多國籍企業觀點分析生產工程的國際統合進行貿易,同時利用企業組織內(間)學習理論強調交流與制度化學習模式之必要性。我深刻了解公部門參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性,眾多國家也常以國家資本推動產業政策,協助企業發展與創新,例如美國、英國、日本或是以色列等國家,台積電草創之初也是在政府的資本和技術支持之下,建立並鞏固我國半導體晶片的偉大事業。所以在〈緒論〉提出創業型國家理論如何融入聯合艦隊之中,以及如何牽引艦隊啟動國際雁行。
  接著是本書第一部分「總論」,包含以下五章:
  第二章〈航向世界新秩序的國際雁行〉的內容中,透過對新南向、中東歐等區域國家的經貿往來,探討台灣優勢產業與高科技產業成長因素,分析國際間產業互補性以利海外市場的開拓。之後,再進一步思考,台灣如何利用高科技的創新優勢,以半導體晶片與AI技術巧妙應用在各種產業之中,並提出跨企業聯合艦隊的商業模式,作為迎向未來的新經營典範。為了確認我國與國際間經貿往來的效益規模,在2022年我與研究夥伴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共同發表了研究成果,以新南向的東協國家作為分析對象,採用高科技產業歷年貿易發展等各項資料,透過實證分析進行台灣與新南向國家間因果關係檢定,再推估雙方經濟誘發的雙螺旋效應。
  第三章〈聯合艦隊國際雁行基地的形成〉是以建立產業棲息地生態系統作為企業籌組聯合艦隊的基地,這些系統包含了人力資源、行政部門以及穩定產業棲息地的形成機制等要素與制度比較利益。聯合艦隊的推動,需要私部門人才培育融入於「產官學研」人力資源生態系統之中,同時強化行政部門在這方面的人才養成。一套產業棲息地穩定生態系統架構需要經歷產業靜態環境的建置、產業動態戰略的實踐以及穩定生態系統機制等三階段過程的考驗。其間,國家創業投資機制扮演在產業發展的投資風險與報酬社會化之間取得平衡分配,其目標不是針對少數企業的獲利,而是在於推動整體產業發展的一套策略。
  另一方面,聯合艦隊商業模式需要具有一套靈活有效的編制與組織運作,這在本書第四章〈聯合艦隊組織運作與組織間學習〉中會詳細討論。首先,分析以聯合艦隊內部生態系統「協調」機制建立企業間的價值結構,並能隨著外部威脅與市場環境變化,修正價值結構並建立新的共識,完成內部生態系統的轉型。由於聯合艦隊是屬於跨業企業內(間)的結合體,需要在具備共同價值、共同目標以及共同規範下集體行動,因此本章討論如何形成企業組織學習準則的「融合‧融和」機制。透過巧妙結合各企業內部存在的「異質化」與「同質化」的技術與管理能力,加上多元企業文化與經驗等優勢條件整合管理策略目標,擴大國際市場的需求。這套學習機制將是聯合艦隊達到組織間最佳均衡狀態的重要方式。
  聯合艦隊國際雁行需要設置海外經營據點進行雙方的經貿活動,在第五章〈聯合艦隊海外據點與經營模式〉是從新DIMEs模式架構說明海外經營據點設置,擴展海外經貿與國際外交的活動。本書中的新DIMEs模式,當中的「D」是以聯合艦隊經貿實力強化實質外交(diplomacy);「I」是以科技商品建立與各國之間的情報(intelligence)安全;「M」是透過多國籍企業海外製造(manufacture)契機,鏈結與各國間建立國際產業軍團;而「E」則是發揮雙螺旋機制,建立與國際間經濟(economy)發展關係。最後的「S」是以聯合艦隊海外雁行模式推動「包容性」人本主義價值的軟實力(soft power),透過與當地企業和勞動者之間交流,建立緊密合作夥伴關係,實踐我們一直堅持的「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人道關懷。另外,在聯合艦隊海外據點的經營模式上,由於地緣政治和國際分工體制的改變,本章提出可評估設置跨國企業法人的可能性,這將有助於國內企業降低經營風險,除了可減輕對單一市場或國家的依賴程度之外,還可以提高對外經貿活動的抵禦風險能力。
  傳統國際貿易方式大部分是以企業雙方的單一性項目進行交易,由於高科技創新技術與AI化帶來產品系統化趨勢,使得貿易型態有了變化,未來商業經營將建立新典範。本書在第六章〈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整體戰略分析〉討論透過聯合艦隊模式的資源整合、風險分散、提高產品價值以及促進創新等優勢開拓國際市場。過去經濟發展過程,很多時期建立在「資本累積理論」(capital accumulation theories)與「吸收同化理論」(assimilation theories)之上,今日的台灣則可以透過產業棲息地生態系統形塑企業組成的聯合艦隊方式,建立企業間的交流與學習取得彼此之間的共識,建立組織內部的共同價值前進海外市場。本章從外部環境、政府角色到企業組織內部因素建立五項構面,採用DEMATEL-ANP策略模型分析聯合艦隊國際雁行發展路徑,這是在「新政治經濟學研究室」歷經二年共同研究的成果,並發表在2023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本章思考利用科技產業優勢經貿團隊,在「共生、共榮以及共進化」的跨業組織生態系統下,為台灣海洋貿易開啟另一道國際航線,建立海上經貿藍圖的新嘗試。

●高科技產業聯合艦隊:台灣在全球競爭中的戰略與實踐
  本書第一部分「總論」主要論述架構和核心理念。接著,沿著上述思維進入第二部分「產業別案例分析」。高科技相關產業應用範圍極為廣泛,除了需要半導體晶片之外,還需透過ICT、IoT、AIoT等技術配合,無法全部涵蓋在本書探討之中。因此,我選擇了其中的半導體、晶片以及AI(第七章)、智慧醫療(第八章)、智慧城市(第九章)、電動車(第十章)以及無人機(第十一章)等部門作為聯合艦隊的分析案例。
  典範轉移下的晶片戰爭促使台灣的半導體、晶片以及AI技術產業地位變得重要且珍貴。在第七章〈半導體晶片與AI聯合艦隊〉中,從半導體晶片與AI產業結構分析相關產業與企業分布,進行國際半導體供應鏈比較,再進一步定位台灣在這方面的產業特質與競爭力。之後探討半導體晶片、AI聯合艦隊的組成意義,這也是透過聯合艦隊商業模式進行對台灣半導體定位的新價值。有人說半導體、晶片以及AI產業之間的關係如同一座森林生態系,其實連半導體所使用的材料產業也存在另一座森林生態系統。這些生態系統結構複雜,成員眾多,各自擁有高超技術,形成了一座「半導體‧晶片‧AI」的生命之網。參考吳聰敏教授《台灣經濟四百年》(2023)一書,以1960年代算起,台灣經歷了超過六十年的製造能力磨練,所累積的經驗與能力奠定了今日的產業實力,具備組成半導體晶片、AI聯合艦隊的可能性。聯合艦隊的企業組合不啻是一個小型產業生態系的縮影,產業棲息地生態系統可視為高科技創新下的新型產業群聚,當前國際間的競爭可視為產業生態系統的競爭,晶片製造能力上的競爭就是典型代表。
  現代化國家的表徵可以展現在完善的醫療體系上。隨著科技進步開發各種新型醫療設備,除了需要高度醫療技術水準之外,更需要智慧化的科學技術,結合這兩項將是台灣的產業優勢。第八章〈智慧醫療聯合艦隊〉透過台灣智慧醫療系統中的產業關聯結構分析,並考察智慧醫療聯合艦隊的新國際雁行進展狀況,包含「七國十中心」的新南向國家智慧醫療與醫療衛生合作計畫、智慧醫療系統示範點、遠距醫療示範點等,檢視智慧化應用領域與代表企業結合形成聯合艦隊海外擴展。智慧醫療系統需要生理監測儀器、醫療影像、醫療資訊系統以及雲端運算平台等相關設備,本章以實例分析智慧醫療聯合艦隊,透過高科技優勢整合各項資源,提供智慧醫療系統化輸出國際,擴展台灣智慧醫療產業商機。
  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製造以及無人機防災等各項高科技領域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全面性智慧化發展型態,是形成一座完善智慧城市體系的基礎。本書編定第九章〈智慧城市聯合艦隊〉,以多元智慧產業討論智慧城市體系的建置。達成智慧化功能需要具備各項條件,例如數據共享和整合、資源優化和協同作業、智慧服務和應用場景以及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理等。這意味著智慧城市聯合艦隊的形成需要透過龐大企業間的協力,才能提供不同技術與專業的商品設備,從製造業擴展到服務業的合作關係,是極具高度複雜化跨業系統整合的一項工程。分析智慧城市聯合艦隊整合範圍,本書從上游(基礎材料與技術提供)、中游(技術整合與應用開發)到下游(最終產品與服務提供)等完整生產鏈,並透過中華電信公司在新南向區域智慧城市的布局(例如,設置智慧桿示範點、智慧保全系統計畫、智慧製造或是智慧農業等)案例說明。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的智慧城市系統化輸出,具有海外產業聚落與產業鏈的形成,並能促進台灣產業韌性的功能。
  交通運輸工具發展趨勢朝向電動化與智慧化,這兩項革新需要有半導體及電子製造服務(EMS)領域為汽車電子和智慧駕駛系統提供技術基礎。台灣在電動車的研發製造初期,有眾多相關企業參與其中,它們各自在整體供應鏈的產業生態上扮演著不同角色。例如資訊通訊技術,台灣擁有研究開發與製造方面的豐富經驗,這對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極其重要,其中電子、電機以及電控等生產要素都是目前台灣具有極大優勢的產業。本書第十章〈電動車聯合艦隊〉分析了電動車的產業分工與產業結構,並介紹MIH聯盟模式串聯全球電動車產業鏈,再進一步分析聯合艦隊將如何結合台灣產業鏈優勢擴展海外市場。電動車產業導入智慧化所需的科技與法律規範變得更加多元與複雜,聯合艦隊模式應以整合產業鏈優勢、建立跨國合作橋樑,以及拓展銷售與服務網絡等三大策略為基礎。本章分析透過ICT資通訊相關企業的電動車產業分布,評估電動巴士關鍵零組件國內製造能量,並探討電動車聯合艦隊的新國際雁行,提出巴拉圭投資合作是通往南方共同市場的有效路徑。巴拉圭的DMIT示範型計畫(在台灣設計&製造),是以多元化產品組合與經營合作模式,提升台灣電動車產業的持續發展,也為本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奠定發展的基礎。
  近十幾年來,無人機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日益普遍,尤其在監視、測量、搜救和運輸方面尤為顯著。特別是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雙亞衝突」以及烏俄戰爭爆發後,無人機的偵測與反制功能被視為防衛國家和戰場安全的重要戰略工具。無可否認,無人機的研發製造已成為台灣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
  台灣在半導體晶片和AI技術上擁有豐富經驗和先進製程技術,這些都是無人機系統中的關鍵零組件,例如控制系統、感測器和資訊模組。台灣有能力提供高性能與低功耗晶片來執行無人機的各項任務,並透過研究創新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因此,本書特於第十一章〈無人機聯合艦隊〉專文闡述,這也是台灣五大信賴產業的發展重點之一。無人機需要各種電子產品配件和功能軟體,這些配件與人工智慧系統的結合,展現出極為複雜的專業領域和跨企業合作。
  本章從半導體晶片、AI與無人機一體化產業結構的整合產業鏈與技術能力、推動跨領域合作與研發、人才培育與教育體制以及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等方面進行分析。接著,討論如何從半導體晶片、AI和無人機聯合艦隊打造安全、可信賴的韌性供應鏈。透過行政部門與民間業者的國際合作,以強化無人機聯合艦隊的韌性,並制定國內外相關單位業者的合作目標及策略。
  第十二章〈AI新時代的國際雁行聯合艦隊〉,討論了本書第三部分「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產業戰略的價值」,總結聯合艦隊新國際雁行戰略。我認為聯合艦隊模式可以為台灣產業發展開創新的契機。我過去曾提倡穩定的產業生態系統,並以此作為企業組成與商品組合的國際雁行基地。半導體晶片與AI技術強化了聯合艦隊建立系統化、一體化和智慧化商品的新結合,成為一種新的商業經營模式。
  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結構的變遷,開啟了聯合艦隊新的國際雁行。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優勢,是聯合艦隊企業組合的利基,以數位新南向作為國際雁行的第一站。在美國為首的新全球化架構下,台灣應順勢開闢新的海外市場,例如西向中東歐或南亞印度等區域,彈性策略調整可有效開拓新航道,尋找新的國際雁行棲息地。
  AI革命促使聯合艦隊必須隨時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與轉型,探索如何在價值創造(value creation)、價值傳遞(value delivery)和價值獲取機制(value capture mechanisms)中扮演關鍵角色,建立產業戰略新價值。聯合艦隊組織間形成相互依賴關係,這是難以在其他地方複製的一種集體共同投資的企業型態。這些合作企業需要相互作用,以實現共同的價值主張。本章從AI、價值與聯合艦隊商業模式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透過「探索」與「利用」的商業模式創新討論聯合艦隊面對組織的重構(reconfiguration)、振興(revitalization)到韌性(resilience)的創新過程。
  聯合艦隊合作企業強調「探索」與「利用」組織學習方式,須具備吸收能力與結合能力(combinative capabilities)。同時,創新需要經過內部與外部推動AI功能、AI價值以及AI生態系統等三項轉型,並確認產業生態系統是否能產生重新配置、振興以及創造生態系統的韌性,完成聯合艦隊的生態系統轉型(ecosystem transformation)。

●信賴台灣與價值外交的新時代
  前面章節多以聯合艦隊分析新型態商業模式,本書最終章則將焦點放在聯合艦隊如何打造台灣的經貿外交新模式。過去台灣常派遣農耕隊、醫療隊前往邦交國,協助當地居民開墾、種植,並教導農業技術,以及舉行巡迴義診,這些活動一直是鞏固邦誼的重要外交模式。現在更可以透過我國產業優勢組成「經貿國家隊」,整合各種資源與技術能力的外交聯合艦隊,聚集來自不同產業部門與企業的專業技能,穩健推動外交,實現台灣價值理念。這是以「系統化組合」科技商品協助邦交國與非邦交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以互惠和平原則,為台灣與國際友人搭起一座永續合作的橋梁,智慧化聯合艦隊的外交經貿既是推銷台灣的一種創新模式,也是開啟「信賴台灣」與「價值外交」的新時代。

  上述為本書各章的簡要內容,也是我在擔任各項公職期間所累積的實務經驗成果。2022年出版的《印太新秩序下的台灣之路》探討了蔡英文前總統提出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政策,並評估了我在擔任無任所大使時期「數位新南向」政策的經濟效益。但世界經過多重領域典範轉移後,內外環境產生極大變化,對台灣未來發展的新課題也一一浮現。我認為需要建構一套思維邏輯來因應,我殫精竭慮地思考,亟欲尋找出符合台灣產業優勢的最佳經貿模式。經過多次與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的對談,我嘗試提出以聯合艦隊國際雁行新商業模式,作為台灣擴展海外市場的可能性,這是撰寫本書的主要動機。
  在本書即將完稿之際,賴清德總統任命我擔任外交部長。一直以來,人們視我為政治工作者,但在此之前我也是社會運動者和大學教授;對我而言,過往那些身份和職務,不僅是我生命熱情與人生理想的付出與追求,更是令我終生受益的學習歷程。在前部著作《印太新秩序下的台灣之路》的〈結論〉中,我借用印象派畫家高更的代表作題目《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描繪台灣面臨多變的國際政治與經濟局勢時的困境與思考,接下來我也將順著這個思路,思考台灣的經貿外交戰略。聯合艦隊模式除了能夠帶來產業發展與經濟效益外,也帶來實質經濟外交(economic diplomacy)的效果。聯合艦隊思維架構也包含在海外成立經營據點,與當地企業和人民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這也是推動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的一環。透過聯合艦隊建立跨國企業鏈結與國際之間的關係,能夠事先掌握當地國家已經實施或預計實施的政治與經濟措施,有助於提前布局創造新的機會。
  雖然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使得歐美等國改變了全球大戰略結構,國際關係各領域依然充滿眾多參與者,特別是在AI科技時代,使得一般民眾也能參與政治和經濟社會生活,聯合艦隊的海外據點企業因此可以發揮極大影響力。
  這幾年在地緣政治的戰略布局中,台灣無法避免地處在漩渦或熱區核心;另一方面,因先進製程半導體晶片使得台灣成為各國爭相邀請投資的對象。這些轉變也使台海安全成為國際化與多邊化的問題,大幅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增加經貿與實質外交的機會。傳統外交的做法正在改變,聯合艦隊商業模式正逢其時,以科技產業實力展開海外雁行,透過經貿外交推銷台灣魅力,拉近與他國人民的距離,爭取國際對我國的外交支持。這也是我在本書中所提DIEMs模式中的「S」,以軟實力作為國際經濟與外交往來的橋樑。台灣已具有中型國家的實力,並進入中等強國(middle power)之林,我常與研究團隊思索在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和全球戰略架構下,台灣如何維持在各領域的競爭力,創造出穩定的外交環境。本書的分析過程證明,台灣的半導體晶片與AI技術為基礎的科技產業在全球舉足輕重。在地緣政治體系與地緣經濟體系的全球棋盤上,我們有能力參與民主國家共同建立的合作架構,進行中型國家外交(middle power diplomacy),擔負起世界公民的責任,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國家」。因此,聯合艦隊需要建立中型國家的國際戰略座標,透過國際雁行強化經貿外交體質並提升韌性,透過數位時代多邊外交創新進行數位外交(digital diplomacy),巧妙運用科技驅動型外交(technology-driven diplomacy),讓台灣成為印太戰略區域的民主橋頭堡(democratic bridgehead)。
  誠如前述,聯合艦隊新商業模式兼具經濟和外交的雙元性質,為了達成這兩項課題,本書從研究觀點、理論架構到內容分析的形成,歷經與指標性企業家的對話,確認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差距;與台灣智庫同仁定期討論,進行內容架構的調整與修正;或是經由智庫舉辦的研討會,豐富內容多元觀點。換言之,聯合艦隊商業模式的形成是經過這樣的過程累積而成的成果,一部分研究也連續兩年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吸取更多專家學者提供的珍貴意見,精進這套理論的適用性。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要感謝過去幾年來許多人與機構給予我極大的幫助與鼓勵,感謝你們使得本書的研究與撰寫成為佳龍最棒的經驗。我要感謝財團法人台灣智庫及優秀同仁團隊,在地緣政治的國際戰略問題上提供豐富資料,讓我有機會參與多場研討會,聽取專家學者的寶貴意見,使聯合艦隊理論架構更加完備。特別感謝台灣智庫執行長呂曜志先生,他提出獨特的國際戰略觀點,並協助〈新雁行產業策略〉系列文章的發表,使本書論述與分析更具深度。感謝財團法人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在新冠疫情嚴峻時提供跨業整合相關實務資訊,使聯合艦隊在海外經營據點的想法具體化,落實經濟與外交雙元任務。我在任職總統府祕書長期間,有機會參與「戰略型產業國際合作專案」,感謝前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先生、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先生在專案會議中協助企業擴展海外市場,為本書分析聯合艦隊企業生態系統提供關鍵行政支持;他們也提供了不少關於中東歐與中南美洲市場的資訊,我深深感激。同時,感謝台灣大學張培仁教授,協助本書在半導體晶片和AI技術問題上,提出對台灣產業與聯合艦隊發展的眾多建議,特別是對中東歐市場的關注,這也是國際雁行的新航道。感謝外交部同仁協助行政院經濟外交工作小組的籌備和運作,積極推動「榮邦」計畫,使得台灣經驗輸出友邦,並能在友邦落地,帶動友邦當地產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人民就業機會,建立更穩固的實質經貿外交關係。最後,特別感謝賴清德總統、宏?集團施振榮創辦人、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力晶科技黃崇仁董事長以及行政院龔明鑫秘書長為本書撰寫推薦序,並在本書寫作的過程中,給予政策支持和提供寶貴建議,充實本書內容,在此致上最大謝意。本書的思維架構主要是在台中「新政治經濟學研究室」讀書會上形成的。
  將近五年,佳龍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洪振義教授,不定時利用假日相聚,在研究室裡交流討論。我的專業涵蓋比較政治學與政治經濟學,對產業政策特別感興趣,對聯合艦隊國際雁行的政策效果尤感好奇。洪教授提供數理模型協助,推估數位新南向雙螺旋經濟規模,從數據中描繪出聯合艦隊國際雁行的戰略路徑,讓本書能以理論與實證兼顧的科學研究方式進行,在此致上謝意。還有感謝秀威資訊公司宋政坤董事長和編輯同仁的協助,貢獻許多心力,使本書能以精美面貌呈現給讀者。

          林佳龍 謹誌
          2024年7月於台灣智庫暨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