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全球經濟大勢:通膨與緊縮的雙重壓力
  貨幣寬鬆的代價在緊縮時更加明顯。2022年,通膨伴隨著能源危機迅速襲來,歐美世界爆發了歷史級別的通膨。這迫使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急轉彎」,並實施近40年以來最激烈的升息政策。
  油價大漲和美元大漲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雙核」衝擊,美債、美股、非美元貨幣紛紛大跌。貨幣狂歡宴中潛伏的「黑天鵝」,能源危機和緊縮政策喚醒的「灰犀牛」,導致全球總體經濟的走向愈加不穩定。

這次不一樣,警惕「雙核」衝擊
  主要觀點:2022年3月,歐洲地緣政治危機引發全球能源危機,石油、天然氣及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同時,聯準會開始升息,美元指數上漲,意味著國際金融市場正式進入緊縮週期。
  2022年,全球總體經濟遭遇「雙核」衝擊。所謂「雙核」衝擊,即聯準會迫於通膨實施的激烈緊縮政策推動美元快速單邊升值,以及歐洲地緣政治危機引發國際原油(糧食)價格大漲,二者相互增強,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了巨大衝擊。
  具體表現為:非美元貨幣大跌,全球債市大跌,債務風險高築,股票及房地產價格大跌。能源對外依賴度高、長期維持寬鬆政策的日本,陷入地緣政治危機和能源危機的歐洲,以及斯里蘭卡、土耳其等部分新興國家,受到「雙核」衝擊的影響更為嚴重。

01日圓之戰
  在「雙核」衝擊之下,日圓成為全球開放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貨幣。
  2022年4月28日,日本央行表示,將維持基準利率-0.1%不變,同時在工作日以固定利率購買無限量的債券,以捍衛10年期日債收益率0.25%的目標上限。這意味著日本央行執著於收益率曲線控制的寬鬆政策,將與聯準會可能的加速緊縮政策進一步背離。市場聞風而動,日圓對美元匯率迅速跌破131,創下了近20年來的新低。
  日本央行是量化寬鬆的先行者和創造者。1990年代,日本經濟遭遇兩次金融危機衝擊,日本央行為了拯救經濟,將銀行隔夜拆借利率下調到零,率先進入零利率時代。2001年,網路泡沫危機再次衝擊日本,日本商業銀行投資的股票資產規模大幅度縮水,資本適足率從2000年底的11.1%下降到2002年底的9.6%。日本央行為了拯救商業銀行,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成為第一個大規模啟用量化寬鬆的央行。此舉衝擊了匯率市場,2002年4月,日圓對美元匯率跌破130大關。
  2007年,日本央行嘗試退出量化寬鬆,但第二年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機。此後,全球主要央行開啟了超級寬鬆時代。之後,日本央行又探索了雙寬鬆(QEE),採購日經股票指數ETF,實施負利率(NIRP),率先進入負利率時代。2009年到2011年期間,由於全球各主要央行都實施寬鬆政策,日圓對美元匯率不僅未貶值,反而有所升值,維持在79~93。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