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買房子如何「殺到底價」?先議單價,再議總價,最後去零頭
議價是一種心理戰,通常直接砍低總價的策略很難奏效,不妨改議單價。

◎直接砍價300萬,不如每坪講價8~85折

舉例來說,1500萬買30坪房子和1個10坪車位,如果直接出價1200萬,屋主一聽被砍300萬,不及思考就會拒絕。這時若回頭討論每坪單價,或把車位價格提出來討論,例如車位很小,兩面都有柱子很難停(當然也要謙稱自己技術不好),再說你朋友買的大車位是180萬,請屋主打85折,用150萬賣給你一個難停的小車位,應該不算過分吧?

接著討論附近新大樓行情,平均每坪45萬,而這棟屋齡已超過10年,打8折一坪36萬算公道吧?一旦對方接受每坪36萬,36萬×30坪+車位150萬=1230萬。

你可以反應裝潢已經老舊,得花錢重新整修,請屋主幫幫忙再給個優惠吧!透過這樣分層議價,最後把零頭去掉,至少能以1200萬或更低價格成交。

▲放低姿態,有時可以皆大歡喜
「誠意」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這間房子,覺得賣方也很有友善,何不誠懇地告訴對方,你有多喜愛他的房子,並分析自身經濟能力的極限,有時反而能打動賣方。我曾見過買方以哀兵政策,列出自己能籌出和負擔得起的貸款額度,最後賣方果真高抬貴手,歡歡喜喜成交了,還把一些家具、電器都送給買方。

▲ 「一間好房子,勝過一個好伴侶」,單身更要買房子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生子,有些人甚至抱定單身主義,買房子的需求明顯改變了,婚前就適合展開買屋計畫。很多時候,我們是為了錨定自己的心、規劃未來人生,所以尋尋覓覓,找一處適合自己的「家」,哪怕這個「家」的成員只有你自己,So what?單身還是可以買屋啊!有些人甚至主張「有個好房子,勝過一個好伴侶」呢!等你決定邁入婚姻、孕育下一代,你會產生新的思維,諸如交通便捷、生活機能、學區優劣等需求可能一一出現……屆時也許就是換屋的好時機。

▲ 一屋到底已過時,買屋、換屋是主流經驗
要知道,買屋、換屋已成為現代人的主流經驗,很少人能夠一間房子從年輕住到老,一屋到底的想法已經過時;這個心態愈早建立,對年輕人愈有利。
無論是透過跳槽、增進個人的專業職能來加薪,或是妥善運用年終獎金或紅利,這些都是存錢買屋的好起點,只要下定決心,隨時都是好的開始。

◆你的房租,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

▲把「房租」變成「房貸」,從無殼變成有殼
租金居高不下,租賃保障卻不甚完美,很多無殼蝸牛不禁思考:與其每個月繳房租,動輒居無定所,要不要把租金變成房貸,乾脆買間房子算了?
假如你有這個打算,我們何不試算看看,你所繳的房租究竟可換成多少房貸?
前篇提及,以房貸利率2%為例,貸款100萬的償還年限若為20年,每月需攤還本息5千元。我們以月租1.5萬的單身者,以及月租2.5萬的小家庭為例進行試算。
◎單身者,在台北市區租小套房
1.5萬(房租)÷5千×100萬=300萬
¢如果你有一筆自備款,並向銀行貸款300萬,每個月繳交1.5萬的房貸,20年後,你就會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套房。
◎小家庭,租兩房一廳
2.5萬(房租)÷5千×100萬=500萬
¢如果你們有一筆自備款,並向銀行貸款500萬,每個月繳交2.5萬的房貸,20年後,你們就會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從小房子慢慢養起,有機會再換屋
當然,你所存的自備款多寡影響選購房子的條件,包括總價、坪數、屋齡、地點等。重點是,拿出決心和方法去存第一筆頭期款,你的購屋夢才有機會實現。
我的一對好友很年輕就結婚了,他們的人生規劃裡包括擁有自己的房子。夫妻倆有共同目標,認真存錢,絲毫不以為苦,儘管在台北市工作,買的第一間房子卻是位在桃園市的小套房。透過長期關注房市行情,同時好好照顧自己的小屋,當房價上揚時,他們把握機會賣屋,小賺之餘加上新的積蓄,開始把房子換到新北市、台北市,幾次之後,小屋慢慢換成大屋,如今,他們在台北市麗水街有間三房兩廳的溫馨公寓。
請不必太過羨慕,他們所做的,不過是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從小房子慢慢養起,以及把握時機換屋――這樣的經驗,你也可以成功複製。

▲買不買屋是選擇問題,沒有對錯
在此舉個不同的例子與大家分享。我有位客戶寧可月付10萬元房租,也不願買房子。他的理由是:「要住這種等級的房子,我得花2億才能買到。2億,我可以做多少投資啊!何必把錢套在這裡?」
很多人不買房子,是因為可以把購屋資金挪去做更好的運用,只要經過深思熟慮,絕對OK!但我想提醒大家:如果房子月租2.5萬,買屋需付房貸4.5萬,當你選擇只租不買時,請把省下來的2萬元拿去投資或儲蓄,而不是吃喝玩樂花光光,否則幾年過去,什麼都沒留住就很可惜。
買房子是人生大事,它不僅彰顯經濟力,還代表著個人價值觀。儘管我投身房仲業界工作多年,我依然常告訴客戶和朋友:「買或不買,沒有對錯,只是選擇問題。」

▲你的自備款來自何方?
房子是高價產品,有能力、有意願花多少錢買屋,得精打細算。Part 1已教大家如何計算自己負擔得起的總價和房貸,在此我們要討論的是自備款,其3大來源通常是――儲蓄、投資和向家人借;最後一項難以強求,請將重點放在前兩項。

◎一份薪水不夠,接案兼差籌到3成自備款
買屋至少應準備三成的自備款,這筆錢,多數人花3至5年存下來。假設你打算用3年存100萬,代表每年要存34萬,每月要存2.8萬,在此基礎下進行規劃。光靠一份薪水可能存不了這麼多,這時得靠兼差或投資理財來達成。
利用私人時間去兼差是增加收入來源的做法,若能憑藉自身專業能力去接案(前提是不違反公司規定),既增加收入又能累積經歷,是相當不錯的選擇;或做些與平日工作不同的差事,例如到餐廳端盤子、到安親班幫忙帶小孩、當家教等。但請留意:兼差時絕不要接觸有爭議的場合,哪怕你負責的工作再單純也不行。

◎穩健理財,強迫自己儲蓄
如果你有投資理財頭腦,初期可購買便宜穩健的股票,等存到多一點錢,再改買穩健但獲利較高的股票。打會也是很多人會做的事,我常開玩笑:如果會被倒,叫投資;如果不會被倒,叫儲蓄。投資本就有風險,請三思而後行。如果沒有投資理財的能力,或擔心自己意志力薄弱存不住錢,那麼郵局的幾年期定存是好選擇,強迫自己儲蓄才不會把錢亂花掉。總而言之,設法開源和節流,錢才會留在你身邊。

◆用「夢幻價格」買到理想好屋

▲先查「實價登錄」,了解周邊行情再看屋,才不會當冤大頭
如今網路便捷,要了解房屋行情的管道相當多,包括內政部地政司的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網站(https://clir.land.moi.gov.tw/CAP/)、各家房仲業者的公司網站,都可以查到區域成交行情。
◎不老實申報將吃上罰鍰,別心存僥倖
有些人會懷疑,實價登錄網站真的能順利執行嗎?假以時日進行宣導,是可行的。根據「實價登錄地政三法」,辦竣所有權移轉登記30日內,必須申報登錄土地及建物成交案件實際資訊;如果透過代書或不動產房仲業者,這兩者有申報登錄的義務;若未透過這兩者,由買方負責申報。違反者會被處以3至15萬元罰鍰。
區域行情可幫助我們了解該地區的主力物件是哪些類型,用點心留意,甚至可以察覺物件的銷售速度、平均單價等。建立這些概念後再去看屋,就不會被銷售人員牽著鼻子走。

▲學著看謄本,判斷屋主當初的購入成本
看到喜歡的房子別衝動出價,不妨冷靜判斷,屋主究竟是自住客還是投資客,對方當初買下這間房子大約是多少錢。這些證據哪裡來呢?與其聽屋主或仲介業者的說法,不如學著看謄本找線索吧!
透過房仲業者看屋,你可以要求對方提供房屋謄本讓你查閱;如果屋主是自售,你可以上地政資訊e點通網站(http://ttt.land.net.tw/)做線上申請,這是公開資料可供查詢,但需要付費。

◎謄本上透露的資訊:屋主是否為投資客、購入總價多少
房屋謄本上有很多訊息,包括建物地址、總面積、建材、建築完成日期、附屬建物面積(如陽台)、公設持分、權利範圍等。如果登記日期和出售日期很接近,屋主是投資客的機率就很高;投資客容易因資金調度或為了避稅而急於拋售,自然產生較大的議價空間。此外,如果建物所有權的權利範圍不是「全部」,就表示還有其他持有人,這時就要留意會不會有糾紛。
建物謄本上的「他項權利部」,上頭會註明擔保債權總金額(見28頁)。銀行的習慣通常是把貸款金額乘以1.2倍來做設定,如果謄本上的擔保債權總金額是1200萬,1200萬÷1.2=1000萬,這就是屋主當初向銀行貸款的真正額度。
目前銀行普遍願意貸出房價的七成,以1000萬÷0.7=1429萬,這大約就是屋主當初購入的房屋總價。

▲和管理員聊聊天,有助於了解鄰居
千金難買好鄰居,如果左鄰右舍住了特異份子,或難以相處,住起來絕不會愉快。看屋時,建議和管理員聊一聊,看看對方是否穿著整齊,同時打聽一下該棟住戶多數是什麼背景、作息是否正常(以免半夜有人練團或打麻將),順道看看社區的公布欄(若勸說大家請勿亂丟垃圾,則表示有人亂丟垃圾)、管理費缺繳名單(若缺繳戶數很多,代表管委會和住戶素質都不妙),並看看樓梯間是否乾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