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小學三年級時的作文。
我有保存所有檔案資料習慣,長大後,我在一堆資料裡看到了這篇小學時期的作文,自己都嚇了一跳:原來,我的人生軌跡在我小學三年級時就決定了,而且真的逐一實現。
小學三年級的謝萬福老師訂了作文題目「我的希望」,我寫下當時的兩個「希望」:要當七美國校教師、當選七美鄉鄉長。
謝萬福老師曾經問我:「你長大後要做什麼?」我說,「爸爸叫我考師範學校,畢業後在七美當老師」。至於會寫到當選鄉長,那應該是謝老師對我的希望,不是我父親對我的期望;我寫在作文裡是給老師看,表示我有記得。
我的人生,有如照著小學三年級自己寫下的劇本發展。但實際上,我的求學之路,報考師範學校主要是來自父親的期望。父親認為我讀師範學校,既可以免學費,畢業後又可以回七美教書,教師有固定薪水,薪資所得免課所得稅(但民國101年起,教師薪資所得已恢復要繳稅),當兵徵集的排序又在最後;而且地方上也很尊重老師,他認為是最好的出路。
至於留在七美陪伴父母終老,是有一次我從南師放暑假回七美,無意間聽到父親和我祖母聊天,他告訴祖母「進豐畢業後會留在七美教書,我老後有靠。」因為我的二哥、大哥在年輕時相繼意外去世,父母非常難過;聽到父親跟祖母講到他「老後有靠」,我就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留在七美,讓父母老來可以安心,因為有我陪伴在他們身旁。記得我考上南師時,我父親開心的跟我的祖母說,他「比中愛國獎券第一特獎還高興!」
在七美國校擔任教師、七美國小校長的漫長歲月,我認真的執教,春風化雨,看著一代代的幼苗成長茁壯,令我有說不出的成就感。
當選七美鄉鄉長,實際上原本並沒有在我的生涯規劃當中,只是當時國民黨澎湖縣黨部的強大推力,再加上我岳父、父親相繼被說服同意我去當鄉長,所以我是意外走上從政之路。
我讀書時就被老師認為我口才很好,有演講的天賦。我在南師是演講比賽的常勝軍,記得南師的老師曾經當眾對全班同學說「許進豐演講講的最好!」也許這也是我後來從政的基礎之一。
在兩屆鄉長任內,我盡心盡力爭取各項資源,築港鋪路,改善用水用電及電信,爭取設置加油站等等,一步步帶動家鄉發展與改善鄉民生活。我總共完成了七十一項的工程,帶動地方逐步繁榮發展,迄今七美鄉各地都可見到我的努力與成果。
卸任鄉長後,我也曾有一些很好的機會可以到澎湖縣政府或其他外地機構發展;但我為了陪伴父母、讓他們「老後有靠」,所以我就留在七美,沒有離開過。
到目前為止,我人生的八十載春秋,除了求學時期之外,幾乎就是紮根在七美。經常有人問我:一輩子都待在七美,會不會有遺憾?老實說,的確會有,尤其每當我走在台北的街頭,或是到國外參訪,我心中總有不少感觸,感到七美實在很偏僻,自嘆不如;如果有一天我能在台北或其他大都市發展,我的眼界與胸襟也許更會不同。
但是,我一點也不後悔我的決定,因為我從小最大的心願就是要陪伴父母終老,而且我也真的做到了。
家族世居七美,「把握當下、尊重現實」是我的人生觀。我尊重現實人生,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樣樣都好,大都市的繁華與發展我有體驗過就好,不一定要長居久留。能陪伴父母終老,跟太太一起生活,共同努力為七美奉獻服務,我們已經非常感恩了。
每個人有各自的命與運,這輩子我雖未曾大富大貴,但人生歷練豐足,有太太陪著我守護家庭、守護七美;兩個兒子,一個在澎湖縣政府為鄉親服務,一個在臺北打拚,看著他們如海鳥般飛向各自的天空,我心中踏實。他們飛得再遠,這座島永遠是他們回望的座標。
世界何其廣袤,但真正屬於我的天地就在七美,七美於我,就是我的血脈,我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我和太太的耕耘、我們的歡笑與汗水,早已與島上的每一寸土壤、每一陣鹹風、每一聲浪濤交融共生。
七美就是我和太太的安心與安身之處,此生無憾。
我有保存所有檔案資料習慣,長大後,我在一堆資料裡看到了這篇小學時期的作文,自己都嚇了一跳:原來,我的人生軌跡在我小學三年級時就決定了,而且真的逐一實現。
小學三年級的謝萬福老師訂了作文題目「我的希望」,我寫下當時的兩個「希望」:要當七美國校教師、當選七美鄉鄉長。
謝萬福老師曾經問我:「你長大後要做什麼?」我說,「爸爸叫我考師範學校,畢業後在七美當老師」。至於會寫到當選鄉長,那應該是謝老師對我的希望,不是我父親對我的期望;我寫在作文裡是給老師看,表示我有記得。
我的人生,有如照著小學三年級自己寫下的劇本發展。但實際上,我的求學之路,報考師範學校主要是來自父親的期望。父親認為我讀師範學校,既可以免學費,畢業後又可以回七美教書,教師有固定薪水,薪資所得免課所得稅(但民國101年起,教師薪資所得已恢復要繳稅),當兵徵集的排序又在最後;而且地方上也很尊重老師,他認為是最好的出路。
至於留在七美陪伴父母終老,是有一次我從南師放暑假回七美,無意間聽到父親和我祖母聊天,他告訴祖母「進豐畢業後會留在七美教書,我老後有靠。」因為我的二哥、大哥在年輕時相繼意外去世,父母非常難過;聽到父親跟祖母講到他「老後有靠」,我就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留在七美,讓父母老來可以安心,因為有我陪伴在他們身旁。記得我考上南師時,我父親開心的跟我的祖母說,他「比中愛國獎券第一特獎還高興!」
在七美國校擔任教師、七美國小校長的漫長歲月,我認真的執教,春風化雨,看著一代代的幼苗成長茁壯,令我有說不出的成就感。
當選七美鄉鄉長,實際上原本並沒有在我的生涯規劃當中,只是當時國民黨澎湖縣黨部的強大推力,再加上我岳父、父親相繼被說服同意我去當鄉長,所以我是意外走上從政之路。
我讀書時就被老師認為我口才很好,有演講的天賦。我在南師是演講比賽的常勝軍,記得南師的老師曾經當眾對全班同學說「許進豐演講講的最好!」也許這也是我後來從政的基礎之一。
在兩屆鄉長任內,我盡心盡力爭取各項資源,築港鋪路,改善用水用電及電信,爭取設置加油站等等,一步步帶動家鄉發展與改善鄉民生活。我總共完成了七十一項的工程,帶動地方逐步繁榮發展,迄今七美鄉各地都可見到我的努力與成果。
卸任鄉長後,我也曾有一些很好的機會可以到澎湖縣政府或其他外地機構發展;但我為了陪伴父母、讓他們「老後有靠」,所以我就留在七美,沒有離開過。
到目前為止,我人生的八十載春秋,除了求學時期之外,幾乎就是紮根在七美。經常有人問我:一輩子都待在七美,會不會有遺憾?老實說,的確會有,尤其每當我走在台北的街頭,或是到國外參訪,我心中總有不少感觸,感到七美實在很偏僻,自嘆不如;如果有一天我能在台北或其他大都市發展,我的眼界與胸襟也許更會不同。
但是,我一點也不後悔我的決定,因為我從小最大的心願就是要陪伴父母終老,而且我也真的做到了。
家族世居七美,「把握當下、尊重現實」是我的人生觀。我尊重現實人生,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樣樣都好,大都市的繁華與發展我有體驗過就好,不一定要長居久留。能陪伴父母終老,跟太太一起生活,共同努力為七美奉獻服務,我們已經非常感恩了。
每個人有各自的命與運,這輩子我雖未曾大富大貴,但人生歷練豐足,有太太陪著我守護家庭、守護七美;兩個兒子,一個在澎湖縣政府為鄉親服務,一個在臺北打拚,看著他們如海鳥般飛向各自的天空,我心中踏實。他們飛得再遠,這座島永遠是他們回望的座標。
世界何其廣袤,但真正屬於我的天地就在七美,七美於我,就是我的血脈,我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我和太太的耕耘、我們的歡笑與汗水,早已與島上的每一寸土壤、每一陣鹹風、每一聲浪濤交融共生。
七美就是我和太太的安心與安身之處,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