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貨幣銀行學

95特價64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在盈餘單位與赤字單位追求互通資金有無的過程中,為求提升融資效率與降低風險,逐漸形成金融體系(financial system)。至於建構完整金融體系所需因素包括五項:

‧貨幣 作為交易媒介與儲藏財富之用。隨著金融創新持續進行,「貨幣」型態也持續演變。傳統上,貨幣曾經係以黃金和白銀鑄造的商品貨幣,後來則被紙幣取代。時至今日,通訊網路技術進步帶動電子商務盛行,電子貨幣迅速崛起,以紙幣交易逐漸黯然失色。至於貨幣支付制度同樣出現重大轉變,在1970年代,人們只能在銀行櫃檯填單提款,目前卻可在各地的自動櫃員機(ATM)提領現金。在過去,人們利用支票付款,須待銀行月報表出來才能得知交易的正確性。時至今日,付款過程自動化,人們可隨時透過網際網路檢查交易是否成功。

‧金融商品 將資源由儲蓄者移轉至投資人,並將風險移轉給願意承擔者,如股票、放款和保險。在過去,投資人透過經紀人買賣股票,自行蒐集訊息評估風險,高交易成本讓人怯步。反觀今日,共同基金募集眾人資金,龐大基金規模可將眾多股票納入投資組合,讓小投資人有能力?與投資活動。

‧金融市場 提供資金供需雙方以低成本迅速買賣金融商品的場所。早期的金融市場係在類似咖啡館和小客棧裡買賣金融商品,爾後逐漸蛻變成組織化的交易所,就像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台買賣中心一樣。在1990年代以後,金融交易活動均透過網路連線完成,大幅降低金融資訊傳遞成本與交易成本,投資人不僅能在國內交易,甚至跨國交易也是輕而易舉。

‧金融機構 提供融資服務,如銀行和保險公司;以提供多元化經紀服務,包括促進金融交易順利完成,如財金資訊公司;蒐集與借款人訊息,如信用評等公司與聯合徵信所。早期的銀行是人們儲存財物的金庫,爾後逐漸發展成從事存放款的金融機構,而現在的銀行有如金融百貨公司或金融超市,提供多元化金融商品交易及服務。

‧金融當局 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維持總體經濟活動與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則是監理金融機構營運,維護金融機構健全營運。目前幾乎所有國家都設有央行,追求維持貨幣政策有效性、確保低通貨膨脹和高經濟成長,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性。目前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美國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二個央行,影響國際金融市場至鉅。

1.2 金融業與製造業

就廣義而言,生產係指創造效用或附加價值的過程,促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不同觀感,願意支付較高價格購買。表1-1顯示:體系生產活動類型包括創造型式效用(form utility)、地方效用(place utility)、時間效用(time utility)與產權效用(property utility)四種。就狹義而言,生產專指物質的轉換過程,亦即原料經過製造過程後將會展現不同風貌。

在生產過程中,廠商組合因素投入生產活動。Coase(1935)深究廠商本質時,論定廠商出現主因在於降低交易成本,次要原因在於追求分工與專業化帶來的規模經濟報酬。不論廠商類型為何,其出現與上述原因息息相關,不過金融機構性質較為特殊,提昇經濟活動交易效率與融資效率將是重要原因之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