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推薦序(摘錄)
王玉茹(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

《銀線》是2006年年底作者在母校哈佛大學出版的英文著作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1856 的中文譯本。本書的主題是圍繞著作為中國貨幣的白銀而展開的,以白銀為主線探討了19世紀由銀錢變化引起的中國經濟、社會、思想等方面的變化。由於學科的劃分、研究領域的分割,以往的學術著作往往只限於經濟、思想、文化不同領域的分類研究。而本書的作者則是通過白銀這條線,將19世紀中國的經濟、思想、文化串聯起來綜合分析和考察。此外,作者為我們展現了由銀錢比價變化而引起的19世紀中國經濟、經濟思想變化,如何又與世界聯繫在一起的一幅立體的圖像。所以這本書的《銀線》兩字書名,言簡意賅,用得巧妙。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商品交換與貨幣出現得很早。至清代,中國不是白銀的生產國,卻使用白銀作為貨幣,而且是一種銀錢並用的體系。白銀的價格受世界左右,銀錢比價也受到民間的影響而不是完全由政府操控,銀錢比價問題也因而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問題。本書作者從貨幣入手研究清代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可謂單刀直入,直擊要害,體現了作者一貫的犀利文風,也正是本書的第一個看點之所在。

本書的第二個看點是新資料的挖掘與整理,最突出的體現在作者對倫敦海關報告的白銀流動統計資料的挖掘、整理和使用,從而使中國進口白銀數量的資料更完整。白銀問題一直是國際漢學界研究的重要領域,但是所使用的資料都沒有本書的資料完整和處理的縝密。

本書的第三個看點是對白銀流通本身和社會影響等多側面、多視角的全面、系統分析。作者從供給與需求:白銀使用的各個層面情況的變化、不同地域範圍白銀流通的情況、不同白銀供給來源的分析,是在以前的研究中不多見的。本書的第四個看點是作者通過白銀的供求,寫出中國銀錢並用的貨幣體系如何被捲入世界經濟,又進而使中國有機地被世界溶蝕。作者分別從國際貿易的線索分析了鴉片、白銀在國際收支中扮演的角色;從銀錢並用分析了貨幣體制造成的社會秩序紊亂、政府稅收不足帶來中國內部的社會動亂;從思想史的角度討論了由經濟現象引起的思想論爭,評析了這一時期經世思想主要流派的觀點以及與同期西方思想的比較。最後,作者將由經濟發展而引發的思想論爭延展至世界觀與制度層面的討論。從外部、內部、內外融合的不同層面剖析了19世紀中國與世界的關係。這種融多學科、多視角為一體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也是最考驗學者功力的。從當前學術發展要求多學科交叉的角度講,林滿紅教授又是一位領先者。

最後要說的是,本書作者對學術的執著追求與孜孜以求的精神。本書寫作過程中和英文版出版以後,作者一直堅持在不同的學術會議上、在各種學術交流的場合和機會中廣泛聽取學術同行的意見和建議,不斷進行修改調整。這種嚴謹治學的態度也是本人和學術界同行們應該學習和堅持的。我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為中國經濟史學的研究帶來一股清新的風,讓經濟史學的研究更多元化、從更多視角去觀察和分析經濟發展歷史上出現的現象,從而尋找出更加完整和理性的答案。

2009年12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