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9招 3天戒掉超商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只需3天

除了物品之外,人類還有許多無法捨棄的東西,像是尊嚴或習慣等等,比方說,「喝酒」、「吸菸」等各種習慣。但是,老少通吃、幾乎所有人都會染上的,就是「逛超商」這個習慣。

尤其在這個時代,沒有超商,消費行為即無法成立。經常外出的人,沒有每天到超商買東西才奇怪吧。因此,想要全面禁止超商購物,似乎有點不大可能。

那麼,就挑戰用3天戒掉逛超商的習慣吧。

僅僅只是如此,或許也像拳擊選手減重般,被認為是種苦練修行也說不定。那麼,就請那些自認「絕不可能」的人,試著改掉明明沒事卻喜歡順路逛進超商的習慣吧。

閒著也是閒著,所以去超商站著看雜誌,然後常常因此而買了東西,我將這種行為稱為「超商腦」。大刀闊斧、從根本解決這種超商腦,才是存錢的捷徑。

想像一下,如果買了原本沒打算買的啤酒、下酒菜、甜點或果汁,1次就飛了500日圓;一個禮拜5天,共計2500日圓。每個月多花1萬日圓,一整年下來就是12萬日圓了!

用3天戒掉逛超商的習慣,其實不只是為了消除這種浪費行為。

幾乎所有盲目浪費的原因,都來自於壓力和不安,而在超商的浪費行為,則湊巧成為了壓力和不安的發洩出口。因此,戒掉超商的目的,其實也包含「使受超商束縛的心靈獲得解放」的意義。

不去超商後,會有什麼轉變?

上述內容或許讓人聽來有些困惑,但總之,還是建議大家試著去享受不逛超商的狀態。

不逛超商的日常生活,可能是你至今都沒想像過的事。特別對於經常出入超商的人而言,或許根本無法預測「3天不去,會變得如何」吧。說不定什麼問題都不會發生,但其中,可能也有人2天就受不了。

只要3天不進超商,就可以知道自己依賴超商到達什麼程度。
這也是反思購物行為本身的一個好機會。

效果類似為了健康而數天不進食的斷食法,藉由清空因日常飲食而形成負擔的胃,來使其恢復原本的功能。

而這個習慣也是一樣,壓力造成的浪費行為,對錢包和心靈都帶來了負擔,我們必須為其排除毒素,帶來淨化。

3天過後,應該可以自然地感覺到情緒沉穩、心靈輕鬆暢快。第20招 丟掉集點的習慣

本該讓人賺到好康的集點卡,卻剝奪了購物的自由

很多人都有集點或集里程數的卡片,但是,應該也有人蒐集越來越多,卻都沒有存到錢吧。甚至我們可以換句話說,愈存不到錢的人,愈熱衷於累積點數和里程數這件事。

乍看之下,似乎很划得來的這些特別優惠,其實並沒有那麼好康!

因此,越是沒有存款的人,就越要趕緊捨棄累積點數和里程數的習慣。

為什麼會省不到錢呢?首先,點數和里程數,只是把原本當場能獲得折扣的部分,往後延緩了。

而且,為了累積點數和里程數,相應之下也就不得不花錢。只要剛開始得到一些點數,就會進一步產生想要蒐集更多點的心理作用,隨著點數越來越多,心裡也愈來愈喜不自勝,集點不知不覺成了一種目的,重要性與購物本身並駕齊驅。
集點活動就是這樣刺激著我們的情緒,意欲促使我們產生浪費性的購物行為。

而且,點數和里程數,其實也是為了綁住顧客的機制。一旦開始集點,就非得到可獲得點數的商店進行消費,被點數綁住以後,我們的購物行為便不再自由了。

因此,請從腦海裡消除「集越多,賺越多」的想法。

集到一定程度後,馬上用掉

儘管如此,我們終究不可能過著完全不碰點數的生活。因為,點數和里程數已經開始擁有等同於貨幣的價值。其中,也有將消費金額1%~2%的點數,回饋給消費者的作法。

如果能牢牢記住前面說的內容、冷靜應對的話,就不用去否認集點的好處了。

只要像接下來所說明的例子般,能夠在不犧牲金錢的前提下,蒐集到點數和里程數即可。

過去,日本曾流行過「里程數修行」這個詞。這種行為指的是,為了集滿航空公司的里程數或讓卡片升級,而購買廉價機票,沒事搭飛機往返東京和沖繩。這些人並不會到觀光地旅遊,只是來來回回地搭飛機而已。在當時,相較於購入的票價,由於里程數的回饋率相當好,算是一種可行的模式。

集點時,別把集點本身當成目的。而且,集到一定程度後,就要趕緊用掉,請特別留意這一點。以前,我們家也不曉得拚命集到的點數具有使用期限,曾經就這樣白白地浪費掉了,那時候的驚訝真是一言難盡……。

存不到錢的人,在蒐集點數前,請先專注於存錢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