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貨幣陰影:魯賓遜漂流記的金錢寓言

9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三袋鉅款

所有讀過《魯賓遜漂流記》的人(都讀過吧?)都會記得,在他定居在荒島上的一段時間後,他打開了從船上帶來的其中一個箱子。在箱子裡,他發現了別針、針和線,一把大剪刀,「十幾把好刀」,一些布料,大約一打半的白色亞麻手帕,他評論道:「在炎熱的天氣裡,用它們擦臉非常清爽;」最後,在箱子的抽屜裡,他發現了「三袋鉅款──裡頭既有金幣也有銀幣。」

發現這些物品——除了錢之外——很值得一提,這大大地愉悅了魯賓遜的心;因為它們增加了他的「有用物品」的儲備,也從而增加了他舒適和幸福。至於那三袋錢,情況則完全不同。在這種情況下,這對他來說是完全無用的東西,對於它的存在和發現,他自言自語道:「看到這些錢,我對自己笑了。『哦,無用之物!』我大聲說道,『你有什麼用?你對我來說毫無價值,不,甚至不值得從地上撿起。一把這樣的刀子就值這整堆錢。不,我寧願用這一切換一打煙斗;換值六便士的英國蘿蔔和胡蘿蔔種子;或者換一把豌豆和豆子,以及一瓶墨水。』」

在介紹魯賓遜英雄生活的這一情節時,作者笛福可能從未想過要給讀者上一堂政治經濟學的課。然而,對於那些會反思的人來說,很難找到一個如此簡單的例證,能夠傳達關於所謂「財富」本質的如此多訊息;或者為我們正確推理「貨幣」的起源和功能提供如此好的基礎。在這樣的推理中,以下命題的真實性過於明顯,無需證明:

第一,針線、剪刀、刀子和布料對魯賓遜非常有用,因為擁有它們滿足了他對這些物品的強烈渴望,並大大增加了他的舒適和幸福。
第二,儘管它們具有效用,但它們卻沒有交換價值,因為它們無法被買賣,或者說,無法與任何人交換任何東西。
第三,它們也沒有價格,因為它們沒有可以用金錢表達的購買力。
第四點,金錢,普遍被視為所有財富的象徵和集中體現,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用處,也沒有價值或價格。它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不能當作工具使用,也不能與任何人交換任何東西,完全配得上克魯索在另一處對它的稱呼:「可憐的、毫無價值的東西。」
最後,針、針線、刀子、布料和剪刀對魯賓遜來說都是資本,因為它們都是能夠用來生產對他有用或想要的東西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金錢不是資本,因為它不能用來生產任何東西。

那麼,從島上金錢顯然既無用處也無價值的情況開始,讓我們接下來考慮在什麼樣的國內環境變化下,金錢可以變得有用、獲得價值、成為交換的對象,並構成建立價格的標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