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透視避險基金

9特價3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Ⅰ篇
歷史與機構背景
第1章
歷史背景
本章準備提供一些避險基金的歷史背景。第一部分談論避險基金在近二十年來美國股票大多頭市場所扮演的角色。第二部分則簡略敘述避險基金的歷史。
1926年~2001年的經濟循環
不論是個人或機構法人,如果想瞭解避險基金的目前情況,就應該瞭解1982年以來的美國股市大多頭行情。為了瞭解這波大多頭行情,則需要瞭解其歷史背景。我們準備由1926年談起,因為更早的歷史不甚可靠,或根本不存在。
任何經濟與金融變數都可能影響投資,其中以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最重要。通貨膨脹率是指生活成本的成長速率。通貨膨脹之所以重要,理由有兩點。第一,投資人設定的目標,大多會受到通貨膨脹影響。投資報酬率最起碼不能低於通貨膨脹,才不至於減損資產的實質購買力。第二,不論實際或預期通貨膨脹,水準一旦發生變動,各種金融市場都會出現明確的反應。
經濟成長是指經濟擴張的速度。經濟成長最廣泛的衡量指標為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GDP是指國內生產的產品與勞務的總價值。實質GDP則是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之後的數據。簡言之,GDP成長的動力,來自勞動人口與其生產力的成長。勞動人口成長,取決於人口成長與就業率。勞動人口生產力,則取決於就業者的工作辛勤程度(例如:工作時數長短)與工作效率。
圖1-1顯示1926年到2001年之間的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狀況。我們發現,經濟成長率與通貨膨脹率很少保持靜態,而是呈現上下波動的循環。通貨膨脹的循環週期,稍長於經濟成長。由圖1-1可以發現四個長期的通貨膨脹循環。1926年到1947年,是由通貨緊縮(deflation,物價趨於下跌)到通貨膨脹的循環。然後,1948年到1965年之間,通貨膨脹趨於緩和。這段期間稱為反通貨膨脹(disinflation),物價雖然持續上漲,但上漲的速度變慢。1966年到1980年之間,通貨膨脹再度趨於惡化,1981年之後又呈現緩和走勢。經濟成長的循環週期較短,每個通貨膨脹循環內,往往夾著幾個經濟成長循環。1930年代與1940年代期間,曾經出現幾次嚴重的經濟蕭條,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濟衰退的情況顯然緩和許多。請特別注意 1991年到2001年之間的經濟擴張,長度與穩定性都非比尋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