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提高身價的第一本書

9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愛笑的Joanne──不只「理財」更要幫人「理人生」 康健雜誌總編輯 李瑟

二○○三年底開始,《康健》雜誌醞釀改版,想要為讀者增加內容,其中之一是找個專家寫文章傳授如何健康的管理金錢,不是只想快速致富,而更在於為了人生過得更自在更放心。
能說能寫且言之有物的人還真難找。金融界不少人被推薦,但有些只講如何盡快一元變三元(我覺得人生如此是滿緊張滿不健康的),或如何揩別人油而自肥(我覺得滿不恥的),有些因隸屬一家金融機構,只對讀者推薦他家的金融產品,這樣也不對……
我們尋尋又覓覓,前後半年之久,就在我快要放棄之時,我們遇到了蕭碧華(Joanne)。當時是主編張曉卉在寫「匆忙病」,Joanne是受訪人之一,她曾為工作壓力與匆忙之苦,經過自我調整決定再出發,做獨立即(?)的理財顧問。
Joanne非常不同於一般人的忌諱多多,反而她總會主動坦言自己過往的人生經歷與困頓,如何從中走出來,從而對求助於她如何理財、或如何處理人生困局的人,提出建議,因為是學有專長與過去豐富工作經驗,加上自己的例子,說服力大增。
相處一年半下來,我發現她不只是個很會算數字與畫曲線圖的金融人士,更是個正義感充滿、溫暖洋溢的人。有一次,她去參加天下雜誌在淡水漁人碼頭的音樂會,述說對台灣未來之殷殷期待而熱淚盈眶。她也是個一聽說朋友有困難,立即要表示幫忙或打氣的俠客。
更特別的是,雖然我們在一起大多數時間是在談理財人生,但到後來,我更覺得,我還從她學到態度與熱情,人活著能擁有多少錢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對生活掌握了多少,她固然可以馬不停蹄日進斗金,但她決定用自己能掌控的步調去經營,因為快樂、從容也很重要;她可以多做富人的顧問,但她選擇了也幫一般人,因為非權貴的人更需要理財。
從財金出發到愈來愈像社會工作者,難怪我看到的Joanne愈來愈開心,常常哈哈大笑,並且新書不斷出現,因為她不斷接觸到更廣大的一般人,發現更多如何健康管理富足人生的建議。
施比受更有福,我在我們《康健》「富足人生」專欄作家身上充分看到了。祝福她新書、新想法層出不窮。
<推薦序>
理財是種態度──用心就能夠做得好
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副教授、富盈財務科技公司總顧問 鄭 義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是知也!」
我在過去的一、二十年當中,學術研究及實務操作所涉獵最多的應該算是投資組合理論這個領域吧,暫且拋開各類理論模型、操作策略不談,若要回歸其應用面,簡單地說,也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基金賺錢這回事了。那麼我的心得呢?其實啊,理財不難,關鍵在於用心!只要人們以認真的態度,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設定明確的目標,選擇正確的幾種基金適當地搭配投資,並且採用很務實而用心的經營,終究會如願的達成。
曾幾何時,共同基金投資成了顯學,財富管理尤其以基金投資為業務主軸,所有的金融機構為了爭食這塊大餅,投下可觀的資源,從招攬理財專員、建構資訊系統、充實金融商品,到大打媒體廣告、重新裝潢貴賓室,無非就希望獲得VIP投資人的青睞,搬來大筆的資金做全方位的投資。
然而,要理財就必須找理財專員嗎?那請千萬要找個用心貼心的理財專員!一位好的理財專員就好像你的好朋友,知道何時說話、何時閉嘴;懂得傾聽、又肯分享。當你遇到的理財專員若是只喊買不喊賣、今天剛剛賣明天又喊買、買賣理由語焉不詳、只說獲利避談風險的話,我們都要暗自警惕。更甚者,如果發現你的資金在各種投資商品間像陀螺般轉來轉去,卻不見實質的財富增值,極有可能是理財專員只想藉由客戶頻繁交易以提高手續費收入,就該換個理財專員囉。
碧華的這本理財書讀來真舒服,就像個好朋友般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各個理財階段。碧華藉由本身峰迴路轉的人生歷練,侃侃闡述她的理財觀,再加上豐富的投資顧問經驗,讓本書所涵蓋之人、地、事、時、物色彩繽紛而層次飽滿。
跳脫所謂的「貨幣時間價值」,捨棄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複利現値終値的計算,通篇逕以銀行定存為主軸,範例數字簡單清爽,可達到意領神會印象深刻之效。碧華不厭其煩的告訴徬徨無助的個案主角:「好好經營身價,理財永不嫌遲,善用方法就有希望……」並輔以淺顯易懂的身價表給人蘿蔔與棍子,恩威並施地帶領我們在理財路上穩步前行。
理財絕非有錢人的權利,碧華的理財書就是我們行走理財之路的最佳指南,正確的理財觀,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碧華以有效而普及的方式宣揚理財,也是社會之福,讓我們預祝這本書銷售成功。
<自序>學會經營身價,讓自己保值又增值

近年來書市非常流行「有錢人」這三個字,許多出版社甚至將「有錢人」這三個字放在書名中。在錢愈來愈薄,荷包愈來愈小的現代,如何變有錢似乎才是正道,安居樂業則是一點兒也不流行。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也接觸到許多人們眼中所謂的富翁,並發現有錢人的思考模式的確與一般人不一樣。
大部分的人對於金錢的觀念都是賺錢、花錢,收入減支出,但是有錢人的思考卻是以經營身價做為目標,也就是「身價=資產-負債」。
我們都知道企業有財務報表,如果我們將自己當成企業來經營,相當於有自己的身價表。在這一本書中,我會告訴大家什麼叫做身價?也會寫到許多經營身價的方法,讓你的理財觀念不再只停留在「賺錢、花錢」,而是成為一位有資產的人。
成功,需要努力與運氣;經營身價,也要靠正確的理財觀念與抉擇。
在我的第三本書出版後某一天,我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從遙遠的南美洲國家打來的,原以為是讀者來電,當對方自我介紹時,我實楞了幾秒才回神──他在數十年前曾經是我父親請來為我母親開車的司機,婚後與家人到南美洲做生意,生活過得還不錯,由於他的親戚無意間看了我的書,發現我的父親就是他口中提過的昔日老闆,才透過管道找到我。
寒暄幾句後,他提到很感謝我父母親以前對他的照料,(我媽媽是他的媒人,我爸爸後來把他調到離他中部老家較近的一個關係企業),聊著聊著,話題轉到他目前都是透過美國和歐洲的私人銀行幫他理財,今年回台開台商大會時,想找我討論理財的事。
當掛掉電話之後,我感慨人的際遇還真是奇妙,昔日我的父親擁有五十艘船,他只是一個司機;我的父親後來生意失敗,走的時候身上所剩無幾,如果他還活著,一定很開心當年的司機現在竟然是事業有成,可以請自己女兒幫他理財。
在人生的旅途上,有很多的機會等著我們決定,它可能為我們帶來好運,也可能是危機,同樣的,在經營身價的方法中,有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甚至歸零,最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及面對。
我認識一位正值壯年的好朋友,她與先生共同開創的公司被虧空,先生也在此時突然生病,迫使得她自己必須獨立面對債權人。她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冷靜處理眼前的混亂,我很心疼她一輩子所累積的財富在此時被迫歸零,但是,當她來和我分享她的狀況時,我很高興她能接受自己目前的處境,並且把自己把持的很穩,不論她可不可以再一次累積到以前的財富,我認為她已經克服了最大的困難,相信她一定能夠走出陰霾,重新經營身價。.
能夠成為有錢人,是許多人的願望,但是有錢人與懂得經營身價的人卻不絕對相同。有錢人就只是有錢而已,可能是繼承上一代的錢或是中了樂透;但一個真正懂得經營身價的人,則是在金錢觀及生活觀兩者兼顧的人,希望讀者朋友們在看了這本書之後,不但能學會經營自己的身價,也擁有一個身、心、靈平衡的快樂生活,讓人生永遠保值又增值。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