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魏尚世講股

9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推薦序 黃國華 總幹事

說起開始閱讀魏兄文章的緣起,就不禁讓人莞爾,記得是2005年的暑假最後一天,我的糊塗小兒突然想到他的暑假作業要交兩張跟螃蟹有關的圖片,當爸爸的我只好硬著頭皮到網路去搜尋相關的照片,而魏兄酷愛蒐集一切與膀蟹有關的藝術品、古玩、圖片等,於是一頭栽進去魏兄部落格,由螃蟹與未上市(與興櫃)編織的知性饗宴裡頭。

螃蟹是橫著走路,也就是屬於特立獨行的、非主流的,螃蟹的生物性是十分會躲藏,加上其堅硬的外殼;從魏兄的酷愛螃蟹就可以了解這本書與其文風;魏兄不像一些號稱田野調查的大師級知名人士,用些抬面下的方法取得興櫃股票,再藉由媒體公共財來作誇大吹捧;從書中可以看出魏兄是十分重視投資風險,一如螃蟹堅固的外殼,文章中不斷的以其本身失敗的經驗一直引導出投資未上市的重要心態—風險。投資領域中股神林立,有一年賺一千萬的誇大股神,有破產後再爬起來的奇蹟股神,有幾年賺三億的投顧老師股神,而魏兄這種願意抖出自己失敗經驗而不在乎顏面,才真正另人尊敬,讓人學習到其可貴的經驗與省思,這!才是投資。

第一次與魏兄見面是在我舉辦的06年秋天竹北簽書會,從虛幻的網路世界到真實的對話,從彼此在web2。0世界的惺惺相惜,到魏兄第一眼給我的一股奇妙的特質,很難用語言描述魏兄給我的強烈印象,也許可以用「福爾摩斯」來形容吧。

這本書的一些未上市投資的竅門,真的都是被投資大眾所忽略的,魏兄的未上市投資之路,其心思如針氈之細密,以及搜集一些資料的方法與步驟,從籌碼的剖析、稅務規劃、興櫃登錄的線索、產業興衰等等,可讓讀者見識到未上市與興櫃市場的真正投資全貌,讀了魏兄這本書讓人對未上市與興櫃股市的重新認識,而不必盲目追隨那些「新股出貨者、興櫃廣告商」的所謂第一手報導。

讀過這本書、見過魏兄本人後,就曉得我覺得作者很像福爾摩斯了。


推薦序 林明生 元大投信副總經理

鴛鴦繡出從教看,要把金針度與人,好友出書,是以為序。
傳說鄭侃的女兒采娘,在七月初七夜祭織女,織女送給她一根金針,從此采娘刺繡的手藝更加精巧,繡出的鴦鴛巧奪天工,慨有「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台夜下逢之感……」,於是有一種說法,「鴛鴦繡出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畢竟這金針是吃飯的傢伙,技藝之所以超群,仍因金針在手,將金針度與人,等於把吃飯的傢伙公諸於世了,魏尚世把他十幾年的經驗與心得毫無保留的記錄下來,寫了這本書,真可說是「鴛鴦繡出從教看,要把金針度與人」。
魏尚世出了這本談未上市股票心得的書,讓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廣大的投資朋友們,能從魏尚世的發跡過程中,學得不少金科玉律、金玉良言;憂的是,未來未上市及興櫃股票,在未正式掛牌前,股價將更充分反映實質價值,對於我們這種操作共同基金的人,未來要從新掛牌的股票中,挑選股價仍在低檔的股票, 將其納入基金的投資組合,難度將會提高。

不過既然魏尚世願意把「金針度與人」,也是美事一樁,雖然不願見到祕笈公諸於世,念在朋友一場,也只能獻上無限的祝福。
我和魏尚世相交10餘載,這10餘年來,雖然無法相濡以沫,卻不曾相忘於江湖。回溯10餘年前,往事歷歷在目,竟有「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之感, 當時入行當研究員,經朋友介紹認識半導體公司上班的魏尚世,留著二撇鬍子,玉樹臨風中帶點笑容,腼腆之中帶著自信,當下心想,正人君子一個,可以交之淡如水,卻能相知一輩子……。
與君相談,才知道除了本業的工程師外,魏尚世最大的興趣是投資未上市股票, 後來在2000年網路泡沬年代,23xx 網站出現一個專門幫網友生津解惑之士——魏尚世,一問之下,竟是在下朋友的化名;此一化名縱橫未上市市場十餘載, 威力不下當年神鵰俠縱橫黃河南北十六載。
魏尚世實事求是,我第一次有未上市籌碼概念來自於他,買到的股票股東戶號多,代表籌碼凌亂;另一方面,也可能代表公司經營階層對自己公司沒太大信心, 從財務理論來看,公司經營階層與投資大眾之間仍存有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的問題。若公司董監事大量出脫自家股票,則公司的未來前景則有疑慮。除了對於籌碼等經驗值的判斷,魏尚世對於產業及個別股票基本面的執著,則見諸於他家書房中長篇累牘,幾乎可說是汗牛充棟的資料,一個又一個的檔案夾, 其中有產業報告、公司新聞、個股報告及財務報表。舉凡能得知的訊息,魏尚世均一一收集。其所做功夫,令我這個以投資為業的朋友為之汗顏;每每與之討論股票, 均有魯班門前弄大斧之感。
投資需要通過空頭的考驗,才能檢測持股決心;曾幾何時,電子產業由1996年的多頭,到2000年由盛而衰;走過2000年網路泡沬,走過911,走過2002~2003年的電子不景氣,魏尚世仍堅持走他的路,真正的做到了buy and hold (買了,並且持有),但他多做到了一個動作,時時觀察產業及公司的動態。2000年以後,我們都曾經動搖了在未上市長期投資的信念,只有魏尚世堅持一步一腳印,勤看報告,勤作功課,時觀變化,長期持有,後來也是在未上市股票市場收益最豐的人。
我不敢說魏尚世這一本書付梓之後,將是「我花開後百花殺」,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不管是投資新鮮人,或是在投資界耕耘一段時間的朋友們;特別是財務金融學系或研究所的學生,這將是一本股市基本分析最好的教材。我唸研究所時,曾從各大券商搬回一堆又一堆的上市股票公開說明書,想要分析一些什麼,卻總有茫茫而不得其門而入之憾, 而一般坊間的基本面分析書籍, 又多是沒有實務經驗之作,我認為這本書可以解我當年之惑,對於有志於未上市及興櫃投資的朋友們,絕對是一部金科玉律;可以藏諸名山,卻一定不能束諸高閣。
推薦序 呂炳標 鴻璟科技董事長

股票投資領域是一個很迷人的地方,也是一個很容易迷失的地方。迷人或迷失,關鍵在於訣竅。
我有一位很優秀的華裔友人,長年居住美國,在聯合國氣象局服務,是位高階主管,退休後有一天看到雜誌報導,有個投資機構一年投資績效獲利近百倍,他心想這非常了不起,績效遠勝過華倫巴菲特,因此燃起拜師學藝的強烈動機,想盡各種方法和該投資機構聯絡,最後的結果不難想像,得到的是「不對外開放,不接受外人」。沮喪之餘,有一次朋友聚會,我朋友的老師(屬德高望眾)認識那投資機構,在老師大力引薦之下,終於如願以償進入那機構。之後恍然大悟,原來投資股票是那麼複雜的事,但操作與判斷是那麼的簡單,從此以後,他好像擁有了一把能每天打開金庫的鑰匙。
我與作者魏尚世已熟悉17年,知道他也是一位擁有股市投資金鑰匙的人(未上市),如今看了他的文章更能體會,他經由本身的努力與智慧,克服了許多投資上的弱點,終於成功,實感欽佩。
目前許多優秀、高價的上市上櫃公司,以前也是未上市公司,如何在上市或上櫃前就被你盯上,實在是一門學問,作者以過去實際例子說明,讓讀者自行去取捨,相信閱讀效果應不錯,最近三年內,作者魏尚世先生有許多未上市股票,成果頗豐碩,相信也是從過去那些實際例子得到啟示與心得。
個人認為,本書作者是難得一位願意真誠與人分享未上市股票投資資訊的人,在股票市場或生意場上,真真假假,令人眼花撩亂,若能遇到真誠的人,實屬慶幸。能早覽此書頗為欣喜,能與友人寫序更為一大榮幸,願有緣閱覽本書的人,都能有一套自己的股市操作訣竅。
推薦序 我所認識的「魏尚世」 Eda - 「魏尚世民間友人」

「小鬍子」是我對他的稱呼,儘管其他同事都恭敬地叫他「老爺」。但是,相信我,見過他的人,絕對會覺得小鬍子比老爺來得傳神多了!因為他實在是太「低調」、太「沒有聲音」了(咦?奇怪,我們現在應該不是在討論某位李姓前副總統吧!哈哈),很不符合一般的老爺,都是在上演「老爺不要,夫人會看見……。」呵~~~~
有人說,為什麼寫序,會找到一個像我這樣既不德高,也不望重的人,但我想,大概是我跟他的淵源(或該說恩怨,呵)很深吧! 我認識小鬍子已經超過八年了,他是我第一份工作的同事。很巧合的是,之後換了三次工作(從德碁、奇碁,到現在分道揚鑣),也都還跟他同公司,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了!然而,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呢?哈哈……。幸運的是,身邊有一位看盡大風大浪的「操盤高手」「股海明燈」,而且,也樂於分享,從不藏私;多少人因為他的關係,而賺到人生的第n桶金;不幸的是,我所「跟」到的,全數陣亡,若只看我的績效,他絕對是最差的「老師」,因為只會帶我住「套房」,而「天堂」?卻仍只是遙遠的夢想~~~
曾跟他聊過為何叫做「魏尚世」?他謙虛地表示,他能有今天「小小的」成就(還小勒),很大一塊是要拜「未上市」股票所賜,取其諧音,而有此「花名」。但是,小弟個人的解讀則是,一天7%的漲幅根本就無法滿足他的要求,只有在漲幅不設限的未上市盤中,他才有動力持續地殺進殺出~~~
然而,儘管有我這一位差勁的學生,仍然無損於他在股市中所創下的不世基業(哼!因為他都將我的「紀錄」歸因於小弟自己的「帶塞」,真是@#%*&$)!而小鬍子當然也非浪得虛名,其中,有三點是我個人覺得與一般人想法比較不同的:

1.高價股未必高風險
夠另類吧,一般人總以為高價股高風險,但是,魏尚世「報」給我們的明牌,卻動輒都是股價二、三百元以上的未上市股票,因為他常說,好的股票之所以貴,在於他的未來成長性、公司的經營或管理卓越、最重要的是能夠獲得投資大眾的青睞;而低價股為何低價?為何法人不愛?若只是單純的獲利不佳就算了,最怕的就是下一個「地雷」,若不小心踩到,你們家又要多幾張「壁紙」了…-_-…。

2.建立自己的核心持股
有點類似股神華倫巴非特的長期持有概念,只是魏尚世會選定自己熟悉的產業,且未來兩、三年高成長(大約年成長約30%)的個股,長期續報,即使因為一時的資金需求而賣出,日後也一定會再回補回來,而這樣的報酬其實也相當豐厚,最重要的是,這類股票你只要偶爾盯盯營收,不用天天看盤關心了!

3.有「凍頭」
雖然他叫魏尚世,但他在上市櫃中的操作一樣令人讚賞。他有一點非常厲害,那就是有「凍頭」(嗯…想必家庭一定很幸福,呵)。他認為有高成長的股票,一定長期投資,絕不因為一時的漲幅而被「洗」掉,盡可能參與除權息與配股。相信嗎?有某一檔IC設計股,他開始進場的成本是大約在35元左右(2004/Aug),後來經過二年多的時間,來到4百元左右(2007/Mar),怪怪,他老兄竟然還握住沒有出掉,當然,獲利更是不用說了。這要是換做其他人,也許在破一百元或兩百時被洗掉了。這也說明了他的眼光獨到,也絕不隨短線的漲跌起舞。更重要的是,這把年紀還有這樣的忍功,下次一定逼問他是吃了什麼藥,哈哈…

當然,他的「撇步」絕不只這些,剩下的,就留待讀者細心拜讀他的大作了。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我相信,魏尚世所創造的奇蹟仍不斷地在股市中上演,也讓我們拭目以待,衷心期待下一位「股神」華倫巴非特在台灣誕生。
作者序 魏尚世

個人畢業成家後,生涯面臨兩次重大挫折。困境中苦思脫困之道,最後都是捨棄安逸現況,選擇挑戰更艱鉅的未知,才會因緣際會,踏入未上市領域。一路走來獨自摸索,跌跌撞撞,置身其中不覺也超過十載。投資雖然有得有失,還是累積出一點心得和經驗。只是初期鎮日埋首資料書堆,多虧內人擔待體諒,才成就今日的魏某人。也奉勸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不需要怨懟面對給您責難和考驗的人,換個角度,他也可能成為讓您開創新局的貴人。
數年前就有想要將相關經驗心得,整理出書的構想。礙於平日事務繁雜,只得斷斷續續發表一些文章,時至今日,累積了一些份量,想要加以集結成冊。人單勢孤之際,又適逢江恭發先生跨刀相助。應該屬於理性和紀律的投資行為,通常自己喜好天馬行空,經常以感性的文字表達。江兄弟年少出英雄,年紀輕輕,功力紮實,理性務實的敘述,正好彌補個人不足。
序文的部分非常榮幸,請到目前理財部落格天王——總幹事加持,銘感五內。敝人與總幹事僅有一面之緣,斗膽提出幫忙寫序的要求。他仍慨然答應,得到如此大師級人物肯定,比股票連續漲停板還要興奮。論年齡,自己較他虛長幾歲,可是談到財經素養、投資功力,換我要稱總幹事為前輩。這本書只是投資方面的入門磚,想要更上層樓,就有賴總幹事的許多相關鉅著了。至於其他幾位是熟識多年的好友,都是在敝人威脅利誘之下,才動筆幫忙寫序。出糗的假不了,歌功頌德就請一笑置之。文字校稿特別感謝曾耀玉的鼎力相助。
相信讀者之中,另有正職的比例應該不低。白天職場上爾虞我詐,晚上閒暇還要勤做功課。除了想要更迅速的累積財富,建議將投資理財視為興趣之一,培養另一項專長。孜孜不倦,鑽研相關資訊,不再是件苦差事,反而成為甜蜜的負擔。當然也要感謝您掏腰包購買本書,內容是敝人於未上市投資十年來的許多經驗紀錄。雖然個人能力有限,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瞭解別人犯的錯誤,避免重蹈覆轍,同時廣納百川,擷取眾家之長,一定能對個人的投資理財有所助益。也預祝您成功。

作者序 江恭發(JACK)
興櫃市場迷人之處,就在於投資正確隨之而來的高報酬,與那份對個人投資眼光的肯定與成就感。對一般人來說,市場上的上市櫃公司股票資訊透明度較高,也較容易了解並進行交易買賣,然而對於另一個市場:興櫃與未上市,往往就敬而遠之。
然而,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大,常問周遭的人裹足不前之原因,得到的大多是對交易市場制度的不了解,此外,就是缺乏研究興櫃與未上市股票的方法,不像一般上市櫃公司,會有國內外法人出報告,投顧業者提供投資建議,也有許多相關新聞的報導。因此,在資訊相對不透明的條件下,投資者自然較不敢介入此一市場,更有勝者,視興櫃與未上市公司為洪水猛獸,諸不知每一個上市櫃公司都要經歷此一未上市、興櫃階段。
對於想在興櫃、未上市投資到明日之星的投資人來說,若沒有一本專為此市場而寫的書可供參考與學習,實為可惜。由於先前有幸曾加入總幹事部落格的專欄作家群中,書寫個人於興櫃操作上的心得文章,希望開創對於興櫃市場有興趣的投資者,一個分享與討論的空間。
此次,承蒙魏尚世先生的賞識,邀請一同寫書撰文,希望能收集個人的投資經驗,提供給有心進入興櫃市場的投資者,進一步的資訊以及操作心得。今日有緣能與魏尚世先生撰寫此書部份內容,實感榮幸,畢竟在這股海中,個人資歷並不算長,只能說是以切身的經驗,提供興櫃、未上市領域的心得與經驗分享給讀者,希望大家對這市場能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以利找尋明日之星時,有可依循的方向。在此,也祝大家能在此市場中掌握到方向並獲得豐碩的成績。
1一位未上市投資者的告白
筆者一直都只是朝九晚五的平凡上班族,當然偶爾也會幻想有朝一日成為百萬富
翁的白日夢,因為本身是資訊相關的從業人員,最初希望能夠結合專長與興趣。所以曾經在《第三波》、《倚天》等資訊專業雜誌發表過數篇文章,也曾與友人合著電腦書籍。教授電腦課程,甚至和電腦公司合作開發一些專案。累得半死,獲利有限;不免感慨,投入多少工時,賺取多少金錢。雖然需要專業知識,充其量還是高級勞工。而且年齡漸長,體力漸衰,焚油膏以繼晷,已經心有餘力不足。突然覺悟,以錢滾錢,才是快速致富的不二法門。決心更換跑道,電腦貼上封條,開始鑽研股市。
民國八十四年底,調整自己的定位為專業投資人,閒暇之餘用心研究產業和公司
基本面資料,並訂下兩年後挑戰二千萬資產的高難度目標。大膽採取高財務槓桿的操作策略(八十五年上半年負債佔資產八○%,當年度的資產周轉率接近五○○%),正巧遇到多頭行情。而且當初未上市存在較多低估或是合理價格的標的,容易有倍數的獲利出現。還算有差強人意的成績。其實如同《總裁獅子心》一書的作者嚴先生所述,努力加上機運的配合,讓他從小弟的工作平步青雲晉升到擔任總經理的職務。但是現在美國運通已經是數百人的企業,而且擁有許多學經歷優秀的人材,相同條件的人,想要再有如此升遷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是累積的經驗和歷程相信還是有借鏡和參考的價值。或許三年十倍的時機已不多見。但是正確的方法,應該還是可以減少犯錯,增加成功的機率。

備戰篇--多算勝,少算不勝
想要投資未上市股票,必須先有下列兩項認知:
一、 未上市資訊較集中市場封閉,不必每月公布營收、季報等財務資料,所以一
般投資人較不易掌握公司營運變化,自然風險也高。不過只要是公開發行公
司的月營收、半年報,都可以透過網路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到相關資訊。
二、空頭市場來臨的時候,集中市場一路走跌,未上市則變現不易,如果急需用
錢,可能面臨求售無門的窘境。所以要先規劃好資金的調,以免捉襟見肘,
甚至周轉不靈。
但是換個角度而言,集中市場面臨的對手有大戶、主力、法人、外資、公司派,
人單勢孤的小散戶置身其中,其實兇險無比;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光憑道聽塗說的小道消息,未加求證就想投身股海,當然容易慘遭滅頂。反觀未上市投資最重要的是產業和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平日只要廣泛閱讀和用心收集資訊,所謂知已知彼百戰百勝,許多公司在掛牌前一、二年,大股東的心態也想多印股票換鈔票,只要搭對順風車,倍數的獲利輕而易舉。
幾年前並沒有像現今豐沛的網路資源,許多資訊彈指之間垂手可得。只能靠大量
的閱讀,像財經報紙、周刊、資訊產業的專業媒體都不容錯過,再配合剪報分類建
檔,以利歸納分析和長期追蹤,畢竟一般散戶在資訊上處於弱勢,只好勤能補拙。國內一○○○大的資訊,或是從早期財訊出版社的《股市生力軍》到現在的《興櫃總覽》都是個人必備的工具書。雖然許多資訊可能都是片段,無法深入一窺全貌,但是累積到足夠的點,還是可以勾勒出線面的藍圖。
筆者數次挖掘到潛力股,就是透過《財訊快報》的介紹,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
務必自行設法求證查訪,以求降低風險。例如:和喬科技《財訊快報》八十四年底刊出營運出現轉機的訊息,當時股價約二五元,緊接著八十五年初又辦理大幅現增。到了八十六年上半年媒體盡是營收,盈餘成長的樂觀報導,股價也水漲船高,突破百元大關,獲利驚人。但下半年交出的成績單卻是大逆轉,讓當年度進場的投資者欲哭無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心觀察營收和獲利的變化,其實是有跡可尋,可以避開這場損失,賺取最大利潤。或是已經掛牌的中強光電,《財訊快報》最早披露時,公司資本額才一‧四億,連年虧損,淨值不到一○元。當時股價約二七元,但是營運已經漸露曙光,如果當初介入,經過數年現資和配股,到掛牌除權後出場,三年的時間獲利超過十倍。
進攻篇--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一、高獲利∕高成長
華碩於上市之前六年多的投資報酬率高達百倍,一般投資大眾不是原始股東,無
緣參與。即使是上市剛掛牌,買進後抱牢三年也有十倍的投資報酬率。其實許多績優的電子股營收和獲利維持高成長,您只要鎖定三年,投資績效足以傲視群倫。當然下功夫做好產業研究和公司競爭力分析,才能挖掘出潛力股。
尋找標的物時,不要因為高價股就失去興趣,相反可能因為該公司競爭力強,獲
利優異,才能享有高的價格,更應仔細研究,只要該公司本益比偏低,價值未充分反映,前景看好。仍可勇於進場。買進後仍要密切追蹤,產業變化、公司營運、掛牌的進度,除非有相當不利的變化,否則不要輕易出脫持股,三年的功夫,絕對是倍數的獲利。像聯發科掛牌前幾年在未上市行情都是居高不下,同樣可以讓您獲利豐厚。筆者早期在未上市曾以六一元的價格,和兩位朋友,一起投資凌陽,但是股價尚未破百,其他兩人就急著落袋為安,和後面的行情相比,他們賺的只是蠅頭小利。其實像台積電、凌陽、瑞昱、聯發科、立錡、原相,在掛牌前,都有機會讓投資人從容布局。
二、籌碼
物以稀為貴,股價長期走勢當然以基本面為主,可是短線供需失衡,往往也會造
成股價超漲,例如卓越光纖民國八十六年時資本額四億,淨值不到一○元,而且營業額只有二億,如何撐得起高達三五元以上的行情。或是全懋在未上市初期也有許多投資人,無視於BGA基板的快速跌價,將股價抬上了三五元。甚至被智邦合併的禾翔,雖然年年虧損,籌碼剛釋出時,股價也曾高達四○元。歷史總是一再重演,這些個股籌碼已亂,想再重回歷史天價,恐怕只能靠基本面的支撐了。放眼今年興櫃的數檔飆股,像原相,就是以基本面的轉機配合籌碼優勢,股價才能勢如破竹,屢創新高。
籌碼穩定與否,以前只能向盤商請教,現在可以參考未上市網站的買賣雙方報價
明細。當然股東戶號也會透露訊息。一般需配合股本觀察,通常一百多左右的戶號,
大概都是市場上的先驅者。三百至六百的戶號籌碼尚稱穩定。一千號以上在未上市可能容易出現籌碼面超漲的情形了。像凌陽和瑞昱筆者都是在同年介入,前者股東戶號二百多,可是後者卻已經是一千多,兩者籌碼孰優,不言而喻。普安和喬鼎都是屬於磁碟陣列的個股,雖然產品技術層次有所差異,不應相提並論。其實兩者籌碼的狀況也是天壤之別。個人在聯發和聯詠的戶號相去不遠(一千以內),但是對照兩者股本差距也反應籌碼面的情況。
三、投資階段
針對未上市的投資,個人參考創投的投資模式,簡單區分為三個階段。
(一)種子期:草創階段的公司,尚未損益平衡。通常取得成本較低,但是不確定因素多,風險也高,回收期又長,新手建議多看少做。
(二)擴充期:公司營運突破困境,業績大幅成長,轉虧為盈。股價也即將起飛,是最佳的切入點。原相在歷經減資後,今年業績突飛猛進,股價也扶搖直上。
(三)成熟期:通常公司營運達到一定績效才能上市∕櫃(第三類股例外),一般而言,送件申請到掛牌約半年左右的時間,只要精挑細選,營運良好,本益比偏低者,還是有不錯的獲利空間,而且風險較低,收割時間短。建議掛牌蜜月期結束時先獲利了結,如果產業前景看好,公司營收獲利維持高成長,想長期投資,再伺機回補。一般散戶在有限的資金情況下,介入送件準備掛牌的標的,在獲利和風險的考量下,是較合理的平衡點。
撤退篇--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一、產業衰退
產業榮枯,首重供需。必須留意供給面和需求面兩者的各種消長變化。報章媒體和專家預測也常跌破眼鏡,春江水暖鴨先知,多留意產業內人士的訊息和產業新聞,小心駛得萬年船。譬如景氣明明很好,可是下游的廠商居然出現退貨的動作,通常是警訊徵兆。
記得八十七年第二季,個人看空半導體代工產業,將一六○元買進的台積電在一
三○元清倉,反手放空。同時候有位朋友參考某第四台的周刊(零售買不到)推薦的潛力股,買進台積電,後來兩人都是在百元以下價格出場,只是心情不同。不過當時忽略了產業鏈上下游的衝擊和影響,在導線架的利汎和測試的訊利都太慢退出而栽了跟頭。
只要產業出現供過於求,緊接著就是流血競爭的殺戮戰場,必須眼明手快,不計
一切,先退出觀望,等景氣復甦,再行介入。筆者於八十五年底認為DRAM產業景氣有反轉之慮,立刻清倉,有朋友硬是不信邪,堅持長期投資,上百張的德基從百元左右的價位到跌破二○元,資產大幅縮水。這才捶胸頓足,懊惱不已。
二、弱勢股(停損)
一般新手級的投資人,如果有超過一檔以上的標的,在售股時通常是選擇獲利的股票先出場,留下賠錢的股票,希望有朝一日能還本才會出售,經過幾回下來,手上抱的全是套牢的股票,閒置資金一再縮水,而動彈不得。
換個角度設想您就會明瞭,一位精明的生意人,銷售數種貨品,對於滯銷的貨品,寧可賠售,換為會賺錢︵增值︶的商品,以追求更高的投資報酬率。您是否也應該檢視手中持股,將積弱不振的股票,換為強勢股。
個人會經常審視投資標的,逐一檢討當初購買的理由是否依然存在,產業景氣有無反轉疑慮,公司營運,經營團隊 ,判定條件最差者,優先處分。甚至賣出的股票可能是目前持股中唯一賠錢者也在所不惜。八十五年就按照此原則,而優先處分了慶光、泰威兩檔虧損的股票,也因此避開了日後的大跌。
三、空頭市場
多頭行情,百花齊放;隨便買,隨便賺;戒心容易鬆懈。但是空頭行情反轉,每
買必套。應該放慢投資腳步,不要不甘心,一味的向下攤平,通常都是越攤越平。不預設底部,嚴禁向下攤平。降低負債,增加現金水位。因為股價下跌,資產快速縮水。但是負債金額是不會同步減少,留意現金部位,不要承擔超過您能負荷的風險。
未上市流動性較掛牌個股差,甚至求售無門,風險更高。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