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推薦序 寶來投信董事長張嵩峨

寶華綜經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博士今(96)年12月12日論述,認為除非2008年馬上有新的替代能源出現,否則高油價將成為常態。於是人們憂慮高成本通貨膨脹來臨,影響所及,大眾基本生活支出顯著增加,收入相對落後,家庭財務規劃遂成為關切的熱門話題。

此時,投資理財就變得相當重要。尤其是在台灣的勞退新制推出之後,退休金提撥的比例,與未來所得替代率的不足,都讓絕大多數朋友想尋找其他投資工具,為退休金增值。全球REITs的投資熱潮這兩年多來在台灣興起,正說明了投資人對REITs這類型新金融商品的認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顯示,2006年台灣五等分位最低所得組家庭,平均一年僅儲蓄183元,最高所得組儲蓄65萬元,兩者的儲蓄差距日趨擴大,顯見國內700多萬家庭的儲蓄所呈現的M型情況已日趨嚴重。

而台灣儲蓄率高是因為前兩年卡債風暴的後續影響,以及全球化造成就業不安定感,導致民眾少消費,多儲蓄。況且物價、油價不斷上揚,投資人賺來的錢抵不過通膨的威脅而縮水,紛紛尋找其它穩健的理財工具,以求達成每年預定的投資目標。REITs就因為具有穩定的股息收入,不但變現性高,且穩定的股利成長更是擊敗物價高漲的利器,長期投資持有,還能參與房地產增值。

有鑑於此,寶來投信設計了每月配息的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希望把收房租、收利息的概念,帯進大家熟悉的共同基金裡面,不管是現在已經退休,或是正準備進行退休規劃,還是已經做好退休準備的投資人,都能夠享有每月穩定領息的退休生活。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就在2005年中推出後半年多,改為多類型受益權單位(multi-class),新增「不分配收益」之A類型受益權單位,原本「每月配息」受益權單位歸屬於B類型受益權單位,就是為了滿足不同屬性投資人的理財規畫需求。

寶來投信身為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除了創新之外,傾聽客戶的需求仍然是首要任務。以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為例,其規模高居同類型基金之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深入分析台灣投資人的屬性,推出國內基金首創的月配息機制,成功為投資大眾提供了解決方案。未來仍將以投資人的角度出發,深切了解本土市場需要,為客戶提供最完整的金融商品與客製化的服務。

本書的出版,目的即在於要讓廣大的投資人可以充分瞭解REITs的投資特性,以掌握資產配置的重要性,運用彈性的操作方法,以其能在浩瀚的投資領域中穩操勝券。相信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不僅可以清楚明白地認知REITs的操作方略,更能為投資組合效率加分。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布的預測報告,今年國民儲蓄毛額達新台幣三.七兆元,儲蓄率上升至二八.九%,若減去今年國內投資毛額二.七兆元,超額儲蓄高達一兆元,超額儲蓄率八.一三%;預估明年國民儲蓄毛額高達四兆元,儲蓄率直逼三○%,創下十九年新高;超額儲蓄率也將升至八.九四%,為近十三年次高紀錄。

從經濟學原理來分析,總體理論有所謂:「節儉的矛盾」,意指個人若少消費、多儲蓄固然有助增加個人的財富,但是,假若組成一個國家的眾多個人都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反而因為有效需求的減少,導致國民所得降低及儲蓄的減少,結果適得其反。再從超額儲蓄的影響來看,國民儲蓄若被轉用為有生產力的投資,因為儲蓄增加而造成的需求短缺就可以補足,國民所得也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儲蓄增加若只有一部分能轉用為投資,就會形成所謂的超額儲蓄;超額儲蓄愈大,代表一個國家生產出來的貨品及服務銷路不佳,若沒有其他的去處,就會出現存貨增加、工廠倒閉乃至國民所得降低的現象。是以,在一個正常運作的經濟體系裡,不應該存在超額儲蓄持續增加的現象。

我國近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能夠維持在四%左右,不受超額儲蓄的負面影響,主因是貿易順差也就是出超的大幅增加。出超代表一個國家出口商品及勞務大於進口商品及勞務的部分;這個部分愈大,代表一個國家將愈多的寶貴資源提供給外國人使用,而未相對換回可以增益國內經濟的有用商品及勞務。因為出超可以解決超額儲蓄形成的國內需求不足問題,從經濟學的觀點,出超其實就等於超額儲蓄;出超愈大,超額儲蓄也愈大。民進黨執政以來,國內超額儲蓄直線上升,出超也持續擴大,雖然藉此維持差強人意的經濟成長率,但卻是以資源輸出及國民福利的損失作為代價。

何以出超會持續擴大,追根究柢,主因是中央銀行的低匯率政策。央行為民進黨經濟施政不力長期護盤,一直刻意壓低新台幣匯率,藉以促進出口及經濟成長;但這也相對造成進口成本的大幅提高,不利於內需產業發展及民間消費的擴大。而國內出口絕大部分是資本及技術密集的資訊科技產品及石化、鋼鐵等傳統產業上游產品,這些產業創造的就業非常有限,但享受的利益卻非常鉅大,除低匯率大幅提升了出口利潤外,還可以享受高額的免稅及低利貸款。雖然這些受益的出口產業推升經濟成長,但也造成經濟兩極化的發展,所謂「贏者圈」只限於這些出口產業的從業人員及擁有資本技術的企業主及經理人;那些以內需為重心的更多產業及絕大多數的勞工及薪資階層,不僅未能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而且還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及更多的租稅負擔。

過去七年,國內勞工薪資平均每年成長不到二%,扣除物價因素幾乎是負成長,消費能力每下愈況。而國內貧富差距也愈來愈大,據財政部最新統計,台灣申報所得收入前二○%的家庭與後二○%的家庭差距達到十一倍,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另據央行統計,台灣銀行十一兆的存款,其中七成為一七○萬大戶所擁有,逾七○○萬小戶平均存款在五○萬元以下;這等貧富差距的擴大,足以說明何以近年儲蓄率不斷增加,但一般民眾的消費能力卻愈來愈差。

另一方面,央行因為長期買進美元抑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國內資金泛濫及利率長期偏低,結果不但未能增加國內投資,反而讓那些擁有大量閒錢的富商巨賈將資金大量轉移到海外,追逐國內外利差及匯差的套利交易,或購買高報酬的各種證券商品。近年我國海外投資規模愈來愈大,相對於國內投資的冷清及超額儲蓄的不斷升高,實在是最大的諷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