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葛洛斯的一天
光憑外表,絕看不出葛洛斯是美國最有錢、最具影響力的人。他挺直地坐在交易桌前,淡褐色的頭髮從前面梳到側邊,鬆開的領帶圍著襯衫的領子,幾乎動也不動地盯著電腦螢幕。這裡是PIMCO,4200平方呎的交易廳裡有眾多擁擠的小格間,其中最寬敞的就是他的辦公室。這家公司位於距離華爾街3000哩的一棟小辦公室三樓,建築四周種著棕櫚樹,就在新港海灘俱樂部與一家叫時尚島(Fashion Island)的商場之間,從洛杉磯往南出發大約一小時車程——對一位2003年被《財星》雜誌評選為全球商界第十大有影響力的人來說,這種排場確實有點寒酸。
葛洛斯的沈默寡言和謙遜是他傳奇的一部分。他是眾人研究與好奇的目標,甚至是卜卦的對象——如同古代的堪輿師能﹁透視﹂田野和山坡,找到地下水;債券專家分析師也會研究他說的每句話,甚至詮釋他的手勢,以便判斷信用市場未來的走勢。他們對葛洛斯和他的同事相當感興趣,甚至不直呼他們的名字;他們稱葛洛斯交易債券的辦公室為「海灘」(The Beach),因為PIMCO辦公室附近就是陽光普照的加州沙灘。
就好像投資人鉅細靡遺地分析傳奇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股票交易,只要他對一家公司表示一點點興趣,股價就會飆漲,「海灘裡正在做什麼」的謠言和揣測,也不時在相對較平靜的債券市場流傳。由於葛洛斯能神奇地預測經濟未來的趨勢,加上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力不下於債券市場,「大街」(The Street,紐約華爾街)會花那麼多時間猜測「海灘」的秘密,也就見怪不怪了。不要理會專家預測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Fed)在秘密會議做的決定,也別管巴菲特學家揣摩他最近的收購案:預期、詮釋和解讀葛洛斯腦袋裡源源不絕的想法才更重要。
有些人就是比較聰明,而葛洛斯顯然屬於這一類。葛洛斯在2002年3月的《投資展望》中討論到,他認為奇異公司的財報有明顯的不一致。這家最受推崇的美國公司向來以精明的管理與不斷提升盈餘的能力著稱,但葛洛斯批評它只是巴菲特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的翻版,而且是有瑕疵的次級品。葛洛斯不以大家熟知的「工業集團」形容奇異,反而說它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投資,由一群拚命尋找賺錢機會的魯莽資本家所擁有。波克夏的經營與外界投資人隔絕、由一位天才所掌控,但是奇異最賺錢的部門奇異資本公司(GE Capital)則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藉由發行商業本票給PIMCO這類的投資機構以籌措資金。儘管奇異資本的債信評等為AAA,葛洛斯寫道:「他們流通在外的商業本票金額,是銀行授信額度的三倍。」葛洛斯指出,奇異的結構像搖搖欲墜的高塔,即將因為債務的壓力而倒塌。奇異的資金槓桿操作有如避險基金,用來收購無數的企業,但卻缺少像巴菲特這樣技巧高超、謹慎小心的人,來為他們選擇收購對象。還有,奇異的行銷總是把自己包裝得像是最安全的鍍金藍籌股。葛洛斯說,PIMCO「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持有奇異商業本票。
葛洛斯始料未及的是,他的分析隨即引來奇異和一大群證券經紀商的分析師的猛烈攻擊。不過,投資人紛紛拋售奇異的商業本票和債券,迫使奇異宣布大幅降低債務的槓桿操作。全球的專家都看出葛洛斯分析的真知灼見:這家藍籌股中的藍籌股就像一家高風險的創投基金,而且沒有巴菲特或杜爾(John Doerr)在掌舵。信用市場的先知一針見血地戳破了神話。
葛洛斯無懼的眼神不只能影響個別公司,也以撼搖市場著稱。在2000年2月最後一天,一連串的債券買盤(據說來自「海灘」)震撼了美林(Merrill Lynch)、高盛(Goldman Sachs)、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等公司的交易廳。傳聞葛洛斯現身信用市場,而且大肆買進!如同燎原野火一般,PIMCO的競爭者開始搶購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和抵押貸款債券。不到幾個小時,這些債券的價格扶搖直上,美國的長期利率大幅下挫(債券殖利率和價格反向波動,因此價格上漲時,殖利率隨之下跌)。利率下跌引發投資人擔心,股價可能已經高得危險。幾天後的三月,股票市場觸頂,從此未再重回高點,並且展開一波大家都知道的大崩盤。
當時似乎人人都認為葛洛斯知道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事。焦慮的投資人受到「海灘」的千里眼刺激,開始質疑一九九○年代飆漲的股價只是個大泡沫,進而像狂奔的羊群般大舉拋售網際網路股,並轉進安全的債券。在當天和往後的數週及數月,葛洛斯對股市和債市的影響力遠超過巴菲特、柯林頓總統或葛林斯班。因此,如果有人日以繼夜解讀、揣測和分析海灘的動作,大可不必感到驚訝。
※
為葛洛斯贏得桂冠的許多技術都有一個共通點:嚴格而專注的自我要求。如果你想學習他的秘訣,第一課就是別做任何半吊子的事。我將在本書其餘的章節,詳細討論葛洛斯在債券市場方面所使用的技術,但比技術更重要的是他風格強烈的葛洛斯式投資哲學。和大多數傳奇基金經理人不同,葛洛斯認為投資就像合法的賭博。他相信自己有一套有效的「系統」,就像在拉斯維加斯用高深的二十一點樸克牌數牌術一樣。而葛洛斯的優勢是,債券市場的賭博沒有「莊家」,也沒有警衛會在發現你利用系統時,把你趕出場。
葛洛斯給我們的第二課可以用一句古訓來涵蓋:「認識你自己。」在開始作嚴肅的投資管理前,要確定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你暴露在何種風險中,以及如何控制這些風險。要以長期觀點作投資。最重要的,要清楚自己的勝算有多少。投資遊戲場不是無知的孤兒寡婦逗留之處;如果你是半吊子,肯定會虧錢。所以,必須勤於學習。
今日,葛洛斯仍是PIMCO的掌舵者,而該公司則是業界翹楚。不論他對未來的看法如何,他仍堅定不移地執著於他的紀律。葛洛斯讓我想起宇宙論者芮斯(Martin Rees)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說中談到他的同僚,說他們總是認真地揣摩宇宙的起源和未來,雖然這個主題充滿了未知數,而且可能永遠沒有答案。芮斯說,他們「經常犯錯,但從不懷疑」。
和現在仍然每天工作的巴菲特一樣,葛洛斯能獲得今日的影響力和成功,憑藉的是簡單、一般投資人都能輕易學習的價值概念。葛洛斯也充分利用機構投資人的重裝備——數學博士和他們操控的電腦,以及套利交易員。他也精通債券市場各種奇異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這些武器讓他幾乎能夠從成功的投資賺到更多錢,並減少不成功投資的虧損。同樣地,巴菲特也是利用散戶投資人無法使用的策略:在收購一些公司的股權時,巴菲特常同時押注在另一些公司專為他發行的配息可轉換優先股。因為擁有這種優勢,一般投資人幾乎不可能在葛洛斯或巴菲特擅長的遊戲中打敗他們。儘管如此,你還是可以縮小和他們的差距,也就是說,讓你的債券投資組合賺到可觀的報酬率。如果你學習葛洛斯三十多年經驗所累積的智慧,便可以樂觀地期待自己投資報酬率的提升。
在本書的第一篇,我將討論葛洛斯的生平和成功的事業生涯;第二篇將分析葛洛斯在各類債券市場採用的總回報投資法。第三篇將教導你使用葛洛斯的方法、擬定債券投資策略並大幅提高投資報酬率。
光憑外表,絕看不出葛洛斯是美國最有錢、最具影響力的人。他挺直地坐在交易桌前,淡褐色的頭髮從前面梳到側邊,鬆開的領帶圍著襯衫的領子,幾乎動也不動地盯著電腦螢幕。這裡是PIMCO,4200平方呎的交易廳裡有眾多擁擠的小格間,其中最寬敞的就是他的辦公室。這家公司位於距離華爾街3000哩的一棟小辦公室三樓,建築四周種著棕櫚樹,就在新港海灘俱樂部與一家叫時尚島(Fashion Island)的商場之間,從洛杉磯往南出發大約一小時車程——對一位2003年被《財星》雜誌評選為全球商界第十大有影響力的人來說,這種排場確實有點寒酸。
葛洛斯的沈默寡言和謙遜是他傳奇的一部分。他是眾人研究與好奇的目標,甚至是卜卦的對象——如同古代的堪輿師能﹁透視﹂田野和山坡,找到地下水;債券專家分析師也會研究他說的每句話,甚至詮釋他的手勢,以便判斷信用市場未來的走勢。他們對葛洛斯和他的同事相當感興趣,甚至不直呼他們的名字;他們稱葛洛斯交易債券的辦公室為「海灘」(The Beach),因為PIMCO辦公室附近就是陽光普照的加州沙灘。
就好像投資人鉅細靡遺地分析傳奇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股票交易,只要他對一家公司表示一點點興趣,股價就會飆漲,「海灘裡正在做什麼」的謠言和揣測,也不時在相對較平靜的債券市場流傳。由於葛洛斯能神奇地預測經濟未來的趨勢,加上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力不下於債券市場,「大街」(The Street,紐約華爾街)會花那麼多時間猜測「海灘」的秘密,也就見怪不怪了。不要理會專家預測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Fed)在秘密會議做的決定,也別管巴菲特學家揣摩他最近的收購案:預期、詮釋和解讀葛洛斯腦袋裡源源不絕的想法才更重要。
有些人就是比較聰明,而葛洛斯顯然屬於這一類。葛洛斯在2002年3月的《投資展望》中討論到,他認為奇異公司的財報有明顯的不一致。這家最受推崇的美國公司向來以精明的管理與不斷提升盈餘的能力著稱,但葛洛斯批評它只是巴菲特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的翻版,而且是有瑕疵的次級品。葛洛斯不以大家熟知的「工業集團」形容奇異,反而說它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投資,由一群拚命尋找賺錢機會的魯莽資本家所擁有。波克夏的經營與外界投資人隔絕、由一位天才所掌控,但是奇異最賺錢的部門奇異資本公司(GE Capital)則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藉由發行商業本票給PIMCO這類的投資機構以籌措資金。儘管奇異資本的債信評等為AAA,葛洛斯寫道:「他們流通在外的商業本票金額,是銀行授信額度的三倍。」葛洛斯指出,奇異的結構像搖搖欲墜的高塔,即將因為債務的壓力而倒塌。奇異的資金槓桿操作有如避險基金,用來收購無數的企業,但卻缺少像巴菲特這樣技巧高超、謹慎小心的人,來為他們選擇收購對象。還有,奇異的行銷總是把自己包裝得像是最安全的鍍金藍籌股。葛洛斯說,PIMCO「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持有奇異商業本票。
葛洛斯始料未及的是,他的分析隨即引來奇異和一大群證券經紀商的分析師的猛烈攻擊。不過,投資人紛紛拋售奇異的商業本票和債券,迫使奇異宣布大幅降低債務的槓桿操作。全球的專家都看出葛洛斯分析的真知灼見:這家藍籌股中的藍籌股就像一家高風險的創投基金,而且沒有巴菲特或杜爾(John Doerr)在掌舵。信用市場的先知一針見血地戳破了神話。
葛洛斯無懼的眼神不只能影響個別公司,也以撼搖市場著稱。在2000年2月最後一天,一連串的債券買盤(據說來自「海灘」)震撼了美林(Merrill Lynch)、高盛(Goldman Sachs)、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等公司的交易廳。傳聞葛洛斯現身信用市場,而且大肆買進!如同燎原野火一般,PIMCO的競爭者開始搶購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和抵押貸款債券。不到幾個小時,這些債券的價格扶搖直上,美國的長期利率大幅下挫(債券殖利率和價格反向波動,因此價格上漲時,殖利率隨之下跌)。利率下跌引發投資人擔心,股價可能已經高得危險。幾天後的三月,股票市場觸頂,從此未再重回高點,並且展開一波大家都知道的大崩盤。
當時似乎人人都認為葛洛斯知道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事。焦慮的投資人受到「海灘」的千里眼刺激,開始質疑一九九○年代飆漲的股價只是個大泡沫,進而像狂奔的羊群般大舉拋售網際網路股,並轉進安全的債券。在當天和往後的數週及數月,葛洛斯對股市和債市的影響力遠超過巴菲特、柯林頓總統或葛林斯班。因此,如果有人日以繼夜解讀、揣測和分析海灘的動作,大可不必感到驚訝。
※
為葛洛斯贏得桂冠的許多技術都有一個共通點:嚴格而專注的自我要求。如果你想學習他的秘訣,第一課就是別做任何半吊子的事。我將在本書其餘的章節,詳細討論葛洛斯在債券市場方面所使用的技術,但比技術更重要的是他風格強烈的葛洛斯式投資哲學。和大多數傳奇基金經理人不同,葛洛斯認為投資就像合法的賭博。他相信自己有一套有效的「系統」,就像在拉斯維加斯用高深的二十一點樸克牌數牌術一樣。而葛洛斯的優勢是,債券市場的賭博沒有「莊家」,也沒有警衛會在發現你利用系統時,把你趕出場。
葛洛斯給我們的第二課可以用一句古訓來涵蓋:「認識你自己。」在開始作嚴肅的投資管理前,要確定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你暴露在何種風險中,以及如何控制這些風險。要以長期觀點作投資。最重要的,要清楚自己的勝算有多少。投資遊戲場不是無知的孤兒寡婦逗留之處;如果你是半吊子,肯定會虧錢。所以,必須勤於學習。
今日,葛洛斯仍是PIMCO的掌舵者,而該公司則是業界翹楚。不論他對未來的看法如何,他仍堅定不移地執著於他的紀律。葛洛斯讓我想起宇宙論者芮斯(Martin Rees)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說中談到他的同僚,說他們總是認真地揣摩宇宙的起源和未來,雖然這個主題充滿了未知數,而且可能永遠沒有答案。芮斯說,他們「經常犯錯,但從不懷疑」。
和現在仍然每天工作的巴菲特一樣,葛洛斯能獲得今日的影響力和成功,憑藉的是簡單、一般投資人都能輕易學習的價值概念。葛洛斯也充分利用機構投資人的重裝備——數學博士和他們操控的電腦,以及套利交易員。他也精通債券市場各種奇異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這些武器讓他幾乎能夠從成功的投資賺到更多錢,並減少不成功投資的虧損。同樣地,巴菲特也是利用散戶投資人無法使用的策略:在收購一些公司的股權時,巴菲特常同時押注在另一些公司專為他發行的配息可轉換優先股。因為擁有這種優勢,一般投資人幾乎不可能在葛洛斯或巴菲特擅長的遊戲中打敗他們。儘管如此,你還是可以縮小和他們的差距,也就是說,讓你的債券投資組合賺到可觀的報酬率。如果你學習葛洛斯三十多年經驗所累積的智慧,便可以樂觀地期待自己投資報酬率的提升。
在本書的第一篇,我將討論葛洛斯的生平和成功的事業生涯;第二篇將分析葛洛斯在各類債券市場採用的總回報投資法。第三篇將教導你使用葛洛斯的方法、擬定債券投資策略並大幅提高投資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