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一張保單提供什麼樣的保障、繳多少保費、有多少佣金、公司有多少利潤,就是由精算師所規劃設計的。全台灣擁有精算師執照的人大約200位,幸運的是我和我太太都是精算師。面對過度競爭的保險市場,眾多似是而非的銷售話術,扭曲誤導的保險觀念,正本清源、將專業複雜的保險知識簡單化,是被要求寫下這本書的一大動機。
從事保險銷售的人很多,買保險的人更多,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保單,要將保單的內容弄清楚搞明白,相信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到底什麼是保險?
保險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就像似跟會、互助會一樣,透過保險公司集合一群保戶,共同集資累積一筆錢,讓萬一發生指定事件,如死亡、生病住院的人,優先使用這筆資金來救急或養家,就叫保險。
人生處處驚險,不預先透過保險來規劃風險,將面臨更大的危險。問題是,保險種類千百種,保險銷售顧問二、三十萬人,有效契約保單千萬張,卻大都因為內容太複雜,談保障而保障卻不足,論報酬而實際報酬率卻很差,為佣金而銷售,為人情而購買。
然而,保險是風險規劃的最佳媒介,是資產配置的必備工具,保險真的很重要,每一個人從出生到終老,都必須擁有保單的陪伴。但值得注意的是:
一、買保險越簡單越好。
二、自己領不到的壽險,保費越少保障越高越好。
三、留給自己使用的年金保險,越早投資越好。
衷心期待有一本易讀、易懂、易了解的保險書籍,簡單清楚的描述購買保險的實質目的與正確觀念。使消費者能挑對保單,讓每一塊錢都能達到最大的需求滿足。使保險銷售顧問能掌握不同保單的關鍵價值,成為一位真正的保險專家,只要透過簡單的幾張保單,就能幫助周邊的朋友做好保險規劃,同時能理直氣壯、更理所當然的發大財。
有人說,成功一定要謝天,感謝能有機會完成這本書,更感謝所有協助完成這本書的每一位朋友及家人。當然,也感謝正在閱讀本書的讀者,相信也期待能提供簡單清晰的保險觀念,協助您找到一位專業稱職的保險銷售顧問,買到一張合適的保單。
Chapter 1新手上路&保險購買流程
7.可以靠保險賺錢嗎?
過去,台灣市場尚未推出投資型保單前,市場上就充滿買某某保險可以賺多少多少、這張保單保險公司虧錢,月底就停賣,要買要快,買到就賺到……的各種說法。面對這些說法,你真的相信嗎?
從一位設計保單的精算師角度來看,每一張保單都很好,都有其保單的價值及意義,及其當下的法令及時空限制,但當套上不擇手段的推銷話術後,卻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基於損害填補原則設計首重保障
保險首重保障,保障我們親愛的家人不會因為我們的萬一,造成他們未來的生活陷於困境。保障我們自己,萬一生病時,能提升醫療品質,不為金錢所困。所以,只要是保障型、增額保障型或醫療險,都是基於損害填補原則,怎麼可能讓你賺到錢呢?
幾年前市占率較大的生死合險、養老險,其保單內容是保障+儲蓄,保障當然很重要,儲蓄部分的投資績效,充其量和銀行定存差不多。因為縱使保單上的宣告利率或預定利率,大於銀行的定存利率,但實質利率卻不是如此。把錢放定存,不用花手續費,且隨時可以提領現金,提前解約頂多利息被打折扣,但本金可以原封不動。至於宣稱可以投資賺錢的還本型險種,雖然表面上的投資報酬率(預定利率)較高,但有附加費用(包含手續費、管理費、業務員佣金),前幾年解約還要扣解約費用,很多險種的前兩年解約金是零,連本金都沒了,還談什麼報酬有多少。
◇強調投資績效保單,須揭露IRR內部報酬率
幸運的是,現在主管機關已要求保險公司對所有強調投資績效的保單,都必須揭露IRR內部報酬率,係指現金流出的現值剛好等於現金流入現值的折現率,換句話說,就是該保單的實際報酬率。
例如:六年期的儲蓄保單,躉繳保費898,500元,六年期滿可以領回100萬,換算成數學公式898500×(1+1.8%)6=1000000,那IRR內部報酬率為1.8%。
例如:六年期的儲蓄保單,每年年繳保費156,506元,六年期滿可以一次領回100萬,換算成數學公式156506×{(1+1.8%)6+(1+1.8%)5+(1+1.8%)4+(1+1.8%)3+(1+1.8%)2+(1+1.8%)1}=1000000,那IRR內部報酬率等於1.8%。
暫且不談報酬率滿不滿意,至少誠實揭露,但記得這些報酬率必須持有六年到滿期才有,否則中途解約肯定比定存還差,甚至會虧損本金的喔,那好處在哪呢?
過去,我們國人對購買死亡保險是非常忌諱的,什麼保險啊?死了才有錢拿,拿到錢的又不是我,這不在詛咒我死嗎?
於是乎,才有兼顧保障與儲蓄的產品出現,這類產品真正的保單價值在保障,卻將它包裝成是附加價值,而去強調儲蓄的
一張保單提供什麼樣的保障、繳多少保費、有多少佣金、公司有多少利潤,就是由精算師所規劃設計的。全台灣擁有精算師執照的人大約200位,幸運的是我和我太太都是精算師。面對過度競爭的保險市場,眾多似是而非的銷售話術,扭曲誤導的保險觀念,正本清源、將專業複雜的保險知識簡單化,是被要求寫下這本書的一大動機。
從事保險銷售的人很多,買保險的人更多,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保單,要將保單的內容弄清楚搞明白,相信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到底什麼是保險?
保險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就像似跟會、互助會一樣,透過保險公司集合一群保戶,共同集資累積一筆錢,讓萬一發生指定事件,如死亡、生病住院的人,優先使用這筆資金來救急或養家,就叫保險。
人生處處驚險,不預先透過保險來規劃風險,將面臨更大的危險。問題是,保險種類千百種,保險銷售顧問二、三十萬人,有效契約保單千萬張,卻大都因為內容太複雜,談保障而保障卻不足,論報酬而實際報酬率卻很差,為佣金而銷售,為人情而購買。
然而,保險是風險規劃的最佳媒介,是資產配置的必備工具,保險真的很重要,每一個人從出生到終老,都必須擁有保單的陪伴。但值得注意的是:
一、買保險越簡單越好。
二、自己領不到的壽險,保費越少保障越高越好。
三、留給自己使用的年金保險,越早投資越好。
衷心期待有一本易讀、易懂、易了解的保險書籍,簡單清楚的描述購買保險的實質目的與正確觀念。使消費者能挑對保單,讓每一塊錢都能達到最大的需求滿足。使保險銷售顧問能掌握不同保單的關鍵價值,成為一位真正的保險專家,只要透過簡單的幾張保單,就能幫助周邊的朋友做好保險規劃,同時能理直氣壯、更理所當然的發大財。
有人說,成功一定要謝天,感謝能有機會完成這本書,更感謝所有協助完成這本書的每一位朋友及家人。當然,也感謝正在閱讀本書的讀者,相信也期待能提供簡單清晰的保險觀念,協助您找到一位專業稱職的保險銷售顧問,買到一張合適的保單。
Chapter 1新手上路&保險購買流程
7.可以靠保險賺錢嗎?
過去,台灣市場尚未推出投資型保單前,市場上就充滿買某某保險可以賺多少多少、這張保單保險公司虧錢,月底就停賣,要買要快,買到就賺到……的各種說法。面對這些說法,你真的相信嗎?
從一位設計保單的精算師角度來看,每一張保單都很好,都有其保單的價值及意義,及其當下的法令及時空限制,但當套上不擇手段的推銷話術後,卻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基於損害填補原則設計首重保障
保險首重保障,保障我們親愛的家人不會因為我們的萬一,造成他們未來的生活陷於困境。保障我們自己,萬一生病時,能提升醫療品質,不為金錢所困。所以,只要是保障型、增額保障型或醫療險,都是基於損害填補原則,怎麼可能讓你賺到錢呢?
幾年前市占率較大的生死合險、養老險,其保單內容是保障+儲蓄,保障當然很重要,儲蓄部分的投資績效,充其量和銀行定存差不多。因為縱使保單上的宣告利率或預定利率,大於銀行的定存利率,但實質利率卻不是如此。把錢放定存,不用花手續費,且隨時可以提領現金,提前解約頂多利息被打折扣,但本金可以原封不動。至於宣稱可以投資賺錢的還本型險種,雖然表面上的投資報酬率(預定利率)較高,但有附加費用(包含手續費、管理費、業務員佣金),前幾年解約還要扣解約費用,很多險種的前兩年解約金是零,連本金都沒了,還談什麼報酬有多少。
◇強調投資績效保單,須揭露IRR內部報酬率
幸運的是,現在主管機關已要求保險公司對所有強調投資績效的保單,都必須揭露IRR內部報酬率,係指現金流出的現值剛好等於現金流入現值的折現率,換句話說,就是該保單的實際報酬率。
例如:六年期的儲蓄保單,躉繳保費898,500元,六年期滿可以領回100萬,換算成數學公式898500×(1+1.8%)6=1000000,那IRR內部報酬率為1.8%。
例如:六年期的儲蓄保單,每年年繳保費156,506元,六年期滿可以一次領回100萬,換算成數學公式156506×{(1+1.8%)6+(1+1.8%)5+(1+1.8%)4+(1+1.8%)3+(1+1.8%)2+(1+1.8%)1}=1000000,那IRR內部報酬率等於1.8%。
暫且不談報酬率滿不滿意,至少誠實揭露,但記得這些報酬率必須持有六年到滿期才有,否則中途解約肯定比定存還差,甚至會虧損本金的喔,那好處在哪呢?
過去,我們國人對購買死亡保險是非常忌諱的,什麼保險啊?死了才有錢拿,拿到錢的又不是我,這不在詛咒我死嗎?
於是乎,才有兼顧保障與儲蓄的產品出現,這類產品真正的保單價值在保障,卻將它包裝成是附加價值,而去強調儲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