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口木遇黃疸老人

這不是遠古的歷史故事,而是發生在十年前一個未眠的夜……
當時口木在內科當實習醫師,值著大夜班,剛忙到一個段落結束,走進護理站撞見一位瘦小、皮膚蠟黃的老伯,正在跟護士聊天……
依我的「專業直覺」,這老伯八成是肝硬化造成了黃疸,他大大的肚子間接印證了我的臆測……
小姐把我叫了過去,說:「銀蛋!這位老伯很會做股票耶,你要不要向他討教一下?」
這位老伯抬頭望了我一眼,用泛黃的眼神上下打量兩回,直斷:「小子,我看你是習股之人,將來必成大器。」
(咦!該不會真要傳給我如來神掌吧?)
跟他聊了一下我對股票的看法、想法,他直搖頭道:「我做股票三十幾年,有些關鍵,說破了不值錢……反正我明天就要出院,下次再進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你現在忙不忙?」
我說:「嗯,伯伯,我想聽聽你的經驗……」
老伯點點頭,接道:「第一,不能借錢玩股票!我手上有兩筆帳戶,當我錢不夠,最多自己跟自己借錢,頂多,兩個帳戶都賠光,那就不玩了。」
「像我這樣子小小的玩,行情好的時候有幾萬元可賺,行情不好時,一個月多賺個三、五千也不錯啊!」
「我退休前在報社服務,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時常會接觸很多的產業資訊,所以我知道哪一家公司的業績好,在消息還沒刊出來之前,我已經先買好了。」
「要怎麼看一支股票會不會漲?很簡單,就看他的量,一直縮,一直縮,縮得愈小愈好,那就是打底完準備要漲的前兆!」
我不解問道:「老伯,書上說有量才有價啊,怎麼會是量小好呢?」
他再搖頭:「小兄弟,你想學股票,書上說的不要盡信,八成都是要害你的……」
我心裡愈覺這老伯邪門,該不會是肝毒攻心胡言亂語吧!
他再說:「你最近可以注意這支鋼鐵股……這檔我已經觀察很久了,它上個月的業績成長很多,量價配合非常完美,但消息還沒被報導出來,應該會有波行情,你觀察它的後勢,就當我送你的見面禮。」
(事後證明,老伯的眼光果然獨到……)
我睡意已至,雖然覺得有點興奮,卻也沒想再多問什麼……。黃疸老人很慈悲,沒有約我隔天在橋上為他穿鞋子,然而我再也沒遇過他。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奇遇,促使我對技術分析與主力控盤產生興趣,日後逐漸摸索出自己的心得。
經過十多年股海沈浮,我已從當年的菜鳥搖身一變成為股市老手。再度回頭思索老人的話語,才知道他教我的正是:資金控管、領先資訊、主力手法……,都是直指核心的股市心法啊!我甚至懷疑黃疸老人根本就是神仙下凡指點,希望有天透過我的生花妙筆,度化股海有緣眾生啊!
後記

做個快樂的投資人,別讓致富美夢毀了一生

隨著股市攻上9,000點,萬點聲浪此起彼落,愈來愈多年輕人在股市賺到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於是想要放棄手上的工作,轉為專業投資者。在思考這個人生問題之前,請先聽兩則真人真事吧。
實例1:阿琴姨的轉變
阿琴姨在90年代舉家到中國開設工廠,無奈投資失利,結束了工廠之後回到台灣開了一間服飾店,可惜生意平平,她為了加速清償清務,於是向銀行貸了500萬本錢跟朋友一起做股票。前幾年靠著幾支飆股發了筆橫財,但也曾經踩到幾檔地雷股損失慘重,害得她幾乎情緒崩潰一度想要輕生。她努力研究財報、技術分析,也不忘閱讀報紙的財經版及理財雜誌,每晚定時收看財經頻道,犧牲睡眠與休息的結果讓她看來更顯蒼老。服飾店的生意久未見起色只好結束營業,她結算幾年下來的股市交易,才驚覺竟賠了上百萬,讓原本的債務更顯沈重!她索性把股票出清,轉而研究房地產投資。幸運地在前幾筆土地買賣賺到了錢,慢慢領略出房產投資的技巧心法並持續創造財富。阿琴姨告訴自己,還好能從股市抽身,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才能過更健康有活力的新生活。
實例2:醫學生L的選擇
時間回到千禧年台股萬點多頭行情,L君就讀醫學系大五,當時已累積數年投資經歷,他從大一開始就兼家教賺到數10萬本錢,隨後靠著神準的投資快速累積到「人生第一桶金」。不過在眾人稱羨的成績背後,卻付出了睡眠不足、課業退步的代價。首先是他在醫師國考屢試不過,在醫院實習時又常遲到打瞌睡而被總醫師指責,他雙手一攤不在乎地說:「反正以後也不當醫生了,我要成為職業操盤手!」無奈2001年遭逢電子股沫泡崩盤,他幾乎賠光了本金,為了面子卻也不敢向朋友訴苦。兩年後結束醫學院課程,他反覆考了幾次醫師國考未第,做了幾年黑牌醫生,離開醫界即與同學們失聯,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看了這兩則實例改編的小故事,我們可以發現兩位主角有幾點共通特色:
1.他們誤以為在股市可以輕鬆長期獲利,因此犧牲了本業工作與正常的生活作息。將過多時間精力全投入股市操作。
2.在多頭市場中賺到的錢未能在空頭市場中守成,隨著行情高上低下,到頭來一場空,等於作白工還倒賠。
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阿琴姨能及早發覺自己並不適合從事股市操作,轉而投入更符合個人性格的房地產投資並從中獲利;而L君則自怨自艾,眼看自己的老同學紛紛成為主治名醫,自己卻一事無成而無地自容,只怪當年糊塗放棄大好前程,結果只能學謝安真的台詞大嘆自己「回不去了!」。
在上述實例中,並不是要告訴讀者「房地產一定賺錢」或「股票一定賠錢」的片面結論,事實上,每個人擅長的投資領域不同,有人適合安安穩穩地從事本業,也有人適合投資股票或房地產,得權衡個人條件與心理素質而定。金融操作原本就是極端專業且充斥風險的領域,若非經歷長期專業養成並累積實戰經驗,或許再加些運氣與天份,實在不是普通人可駕馭的差事!
股市新手可能在多頭市場嚐到甜頭,就夢想能辭職只靠理財致富,即便曾有少數人成功達成此般美夢,事實上更多人夢醒後遍體鱗身、後悔莫及!
若您正打算放棄工作轉型為專業投資者,口木在此提供幾點意見:
1.堅持本業勿輕放
專業養成需長時間培養及客觀背景支撐,而本業薪資通常是報酬率較高且穩定的獲利途徑。除非本業已全無發展機會,否則我建議應繼續在本業打拚,留一條後路給自己。
2.以5年為觀察時程
一次多空景氣循環約需5年時間,若在5年內能維持穩健獲利,而且投資收入大過本業收入,這才可以驗證自己的操作功力可凌駕景氣多空循環之影響。
3.監測生理心理狀況
在財富之外,身心靈健康皆是人生重要財富,若你的財富是以出賣肉身健康換取來的紙上績效,絕對不是划算的交易。一個成功的操盤手須具備體力、意志力與專注力,才能維持長期獲利。當你發現自己的健康亮起紅燈,就得停下腳步思考自己是否應繼續從事投資工作囉!
4.預留適當的準備金
投資不如本業收入一般穩定,必然有賺有賠。踏進「專業投資」這條路,就要事前設定好投資本金的數目,萬一虧空本金就應立即出場認輸,切勿繼續投入資金以免愈陷愈深。另外也得準備好家庭預備金以免破壞家人生活步調或影響孩子的學業。
猶記10多年前我也曾有過成為專業投資者的綺麗夢想,但在我披上醫師白袍之後,這夢想已隨時間褪去而被病房與診間的細菌病毒啃盡。今日留下這篇文章,希望年輕熱情的讀者能細細品味推敲箇中深意。
讀到這裡,恭喜各位修練口木股市心法告一段落。最後請記住我的叮嚀,要堅持自己做一個腳踏地的快樂投資人,千萬別讓不切實際的致富美夢毀了自己的前途與人生幸福喔!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