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關鍵 把脈金龍年
文/林國賓
歷經日本強震海嘯、泰國洪災、阿拉伯之春與歐債危機等各相干擾利空後,全球終於揮別動盪緊張的2011年。展望新的一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恐怕會更加震盪與不安,因為各項重大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均告增加。
1.歐債危機不解 投資信心不回
歐債危機已歷時逾2年,2011年情勢多次瀕臨失控,歐債惡火還從周邊國家燒進核心國,迫使歐盟領袖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連開多次會議搶救,國際金融市場陷入危亂不說,全球金融危機再起與經濟2次衰退之說甚囂塵上。
2011年底拜歐盟達成落實減赤與透過向IMF注資強化紓困基金的救災火力等具體措施協議,以及歐洲央行(ECB)向銀行體係大舉釋出流動性等救市行動之賜,歐債緊張情勢似有緩和之勢。
但歐債問題盤根錯節,牽涉到政治、金融、各國財政與法令等廣範層面,一如德國首相梅克爾所言,歐債問題絕對不是一年半載就能解決。可以確定的是,2012年歐債問題仍將是影響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頭號因素。
2012年元月將是歐債情勢的關鍵時刻,歐盟領袖將再度召開峰會,進一步敲定有關歐債危機解套的具體方案。而希臘與銀行債權減計協商也必需要有結果,否則第2輪的紓困計畫恐怕又面臨凍結。此外,國際信評機構不排除有全面調降歐元區信評的動作,將歐債風暴再度推向新的危急境界。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管理業者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伊爾艾朗就對歐債前景感到悲觀,他甚至認為歐元區解體的機率超過3成,進而引爆金融危機,如同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
歐債問題最好的情況是歐洲政府官員提出根本的長遠對策,且這些措施也贏得外界的肯定與信心,包括信評機構與投資人,如此一來,發債成本持續下滑,使得歐元區各國財政與經濟可以回穩。
最壞的情況就是危機再度升高,歐盟官員政員回應過慢或是甚至難以達成對抗危機的共識,歐元區一個或多個國家出現倒債,區域爆發金融危機並且導致歐元區解體,全球金融市場與經濟也陷入一片火海。
2.歐元區難翻身
文/林國賓
歷經日本強震海嘯、泰國洪災、阿拉伯之春與歐債危機等各相干擾利空後,全球終於揮別動盪緊張的2011年。展望新的一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恐怕會更加震盪與不安,因為各項重大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均告增加。
1.歐債危機不解 投資信心不回
歐債危機已歷時逾2年,2011年情勢多次瀕臨失控,歐債惡火還從周邊國家燒進核心國,迫使歐盟領袖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連開多次會議搶救,國際金融市場陷入危亂不說,全球金融危機再起與經濟2次衰退之說甚囂塵上。
2011年底拜歐盟達成落實減赤與透過向IMF注資強化紓困基金的救災火力等具體措施協議,以及歐洲央行(ECB)向銀行體係大舉釋出流動性等救市行動之賜,歐債緊張情勢似有緩和之勢。
但歐債問題盤根錯節,牽涉到政治、金融、各國財政與法令等廣範層面,一如德國首相梅克爾所言,歐債問題絕對不是一年半載就能解決。可以確定的是,2012年歐債問題仍將是影響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頭號因素。
2012年元月將是歐債情勢的關鍵時刻,歐盟領袖將再度召開峰會,進一步敲定有關歐債危機解套的具體方案。而希臘與銀行債權減計協商也必需要有結果,否則第2輪的紓困計畫恐怕又面臨凍結。此外,國際信評機構不排除有全面調降歐元區信評的動作,將歐債風暴再度推向新的危急境界。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管理業者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伊爾艾朗就對歐債前景感到悲觀,他甚至認為歐元區解體的機率超過3成,進而引爆金融危機,如同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
歐債問題最好的情況是歐洲政府官員提出根本的長遠對策,且這些措施也贏得外界的肯定與信心,包括信評機構與投資人,如此一來,發債成本持續下滑,使得歐元區各國財政與經濟可以回穩。
最壞的情況就是危機再度升高,歐盟官員政員回應過慢或是甚至難以達成對抗危機的共識,歐元區一個或多個國家出現倒債,區域爆發金融危機並且導致歐元區解體,全球金融市場與經濟也陷入一片火海。
2.歐元區難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