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關鍵密碼17:
政治人物關心的是自己的選票,而不是你的股票!
總統大選行情何時有,認清選後沒人會理你的事實
每4年一度的總統大選,財經媒體一定會就選舉行情大作文章。以下讓讀者回味一下各財經媒體是如何報導的,同時為您徹底的解析所謂的選舉行情。在這裏先把重點告訴您!真正的大選行情在選前一年就啟動,是投資人一定要掌握的。選前兩個月的選舉前行情,其實很難期待,至於選後的520行情,人家都當選了,您就不要妄想了。
新聞媒體這樣說:
選舉行情可望近期啟動 工商時報/2011年10月10日
時序將進入10月中旬,距明年1月14日台灣史上首次總統及立委二合一選舉已破百日,政策偏多氛圍可望吸引積極性買盤進場,六大投資主管看好選舉行情將在10月底啟動,保守預期選舉行情漲點在500點以下,但最樂觀的看好有逾千點的漲勢。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分析指出,外資8月賣超台股高達1903億元,超越金融風暴2008年6月的1158億元,以及2007年8月的1714億元賣超高峰,但近期外資已有回補動作,而台股連續3季下跌已醞釀反彈,預期最晚10月下旬啟動選舉行情,可能持續到12月下旬,如果執政黨勝選氣勢旺,還可能持續到明年元月上旬,預估選舉行情漲勢超過千點,指數高點將突破8000點,有機會上看年線,約8471點。
統一國際金融投資部副總經理廖繼弘分析指出,台股日前修正至10年線到7000點長期低檔支撐區,周指標修正到低檔區,由於歐債第4季到期金額較少,最弱勢的德股和法股已止跌反彈,和美股的周指標轉折向上,有利全球股市止跌反彈,而選前政策偏多,第七次江陳會也可能釋出正面消息,研判10月震盪盤底,11月攻堅行情,高點會落在11月底至12月初之間。
寶來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表示,本波跌幅大於20%已近滿足,時間波也已下跌8個月,趨近反彈轉折點,10月江陳會應有兩岸開放利多,美股進入反彈波段,研判台股選舉行情在近兩周內將開始發動,預估漲勢最強會在11月份,向上反彈至12月份見高點,反彈波高點出現在7800到8000點。
群益投信國內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外資近期轉賣為買,總統大選行情啟動蓄勢待發,指數高點上看7800點,目前台股的P/B折價幅度逾28%,台股指數目前股價淨值比來到1.58倍,整體而言大盤平均股價淨值比低於1.8倍,就是很好的投資時點。ING投信投資長黃媺芸表示,以台股在歷次大選行情多在總統選前3個月發酵,也是高點所在,推估這波高點落在10到11月之間,指數高點在7800到8000點。匯豐中華投信投資長張靜宜表示,歐債問題還是左右台股選舉行情與外資動向最關鍵的因素,總統選舉將屆,就以往經驗來看,越接近選前,因利多政策出台,市場氣氛面較佳,指數就越看漲,目前指數再度向月線叩關,若大盤能站穩月線,使月線止跌翻揚,將有利多方攻勢的延續。
理財大師這樣看:總統大選影響股市行情
一國的經濟與政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惟有在政治安定的前提下,經濟才有可能穩定成長,股市才能真正反映企業的經營績效。股市是經濟的櫥窗;選舉是民主國家的重要政治活動,股市和選舉自然存有密切關係。台灣安定的最大變數就是中共的威脅,兩岸的關係足以影響台灣股市,當兩岸關係處於緊張時刻,必然使投資人裹足不前,股市成交量萎縮,當股市失去動能後,股價指數必將走低。台灣選舉非常多,從地方性的首長選舉到民意代表到總統選舉,幾乎年年都有,但影響股市最大的是4年一次的總統選舉。
以1996年3月的總統大選為例,身為執政黨的國民黨,早在1995年下半年由中央銀行宣布調降重貼現率與存款準備率,企圖營造資金寬鬆局面。財政部證管會更是大幅開放外國法人、自然人來台投資股市,並安排勞工退休基金、郵政儲金進場護盤。最後在1996年2月份由政府主導,集合證券業、銀行業、壽險業、勞退基金等共同組成「股市穩定基金」,促成股市穩定上揚。
2000年總統選舉,前一年執政黨—國民黨運用優勢,配合國際電子產業欣欣向榮的行情,在選前抬拉股市,企圖營造景氣榮景,台股由1999年年初的5800點上攻到萬點,無奈國民黨分裂,2000年由民進黨首次執政,股民信心喪失,再加上2000年Y2K高科技泡沫化的影響下,到了2002年股價跌到最低點2411點。2004年總統選舉,執政黨—民進黨在前一年就運用各種方法,在經濟上放出利多,甚至動用政府基金護盤,雖然2003年股市上漲,但隔年選前因不確定因素太多,造成股民裹足不前,成交量萎縮,選前3個月股市仍然下跌。
2008年總統選舉,馬陣營聲勢一直領先民進黨,不少媒體、外資、投資機構一再放話,若民進黨勝選,股市將跌至6000多點,股民將蒙受慘重的損失,房市亦是看跌,如果馬蕭當選,則股市房市齊揚,台股短期上看10000點,長期甚至可能漲至20000點,在選前台股也確實上漲,哪知道選後遇到美國「次貸風暴」,台股一路重挫到3955點。2012年的總統選舉,國民黨馬英九尋求連任,但在2011年第四季遇到「歐債危機」,台股因國際局勢而下跌,政府不惜動用國安基金護盤,才讓台股守在10年線6609點,隨後展開3個月的回升行情。關鍵因素這樣解:選舉籌資與利多放送
台灣選舉的過程與結果一直影響著股市,因為它關係著執政黨與在野黨勢力的消長,也決定台灣在政治上、經濟上的走向。選前執政黨必定大放股市利多消息,不僅希望抓住股市投資者的選票,同時也藉以表現經濟上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也是執政黨的選舉策略,希望拉股票換選票,這就是市場上所稱的「選舉行情」。但是這樣的效果仍有待商榷,因為在選舉前變數太多,投資人大都選擇退場觀望。選前股市常會出現成交量大幅萎縮的效應,除了因選舉變數多,保守型的投資者退場觀望外,資金流向候選人的選舉系統,也是重要的原因。
反觀選舉前一年,由於執政黨或是在野黨都需要大量的選舉經費,財團也要大量政治獻金,因此大家都有需求,藉由股市操作獲取選舉經費,如果國際金融局勢沒有太大變化,通常會有選舉前的籌資行情。
見招拆招理財這樣做:三階段選舉行情
如果投資人瞭解上述的說明,就可理解,在台灣影響股市的選舉只有總統選舉。在把選舉行情分為3個階段,選前1年稱為「選舉籌資行情」,選舉前2個月稱為「選舉前行情」,選舉後到520就職前稱為「選後行情」。這3個時期都有不同投資策略。
選前1年的選舉籌資行情,是投資人一定要把握的,因為執政黨、在野黨和財團都有從股市撈錢需求,藉由股市操作獲取選舉經費,投資人當然要想辦法混水摸魚一番。例如2000年之前的1999年,台股漲了5000多點;例如2004年之前的2003年,台股漲了2500多點;例如2008年之前的2007年,台股漲了3000多點;但是2012年之前的2011年,因「日本大地震」、「歐債危機」連續重擊國際股市,台股也無法倖免,再加上2009到2010年股價由3955點漲到9220點,也讓台股繼續上漲的動能減少。
至於要買哪些股票呢?有幾個方向,首先是當年的主流股,當年營收、獲利好,產業前景佳的股票;接著是權值股,因為他上漲可以帶動指數衝高;最後是傳產股、集團股或是和候選人關係密切的財團股,因為他的產業特性和政府政策相關,必須要做政治獻金,才能確保經濟上的利益。
選舉前2個月的選舉前行情,有時候會失靈,有時候漲的理直氣壯,2000年、2004年都失靈,2008年、2012年都先下跌,然候選前3個月才上漲。所以說投資人千萬不要陷入選前一定有選舉行情,股市一定大漲的迷思。
選舉後到520就職前的選後行情,因為選舉的因素消失,政府護盤的動機也變少了,所以股市回歸基本面,景氣和國際局勢影響股市走向,投資人也不需要寄望有所謂的「520就職演說行情」。
看完以上對選舉行情的分析,不妨看看其他與大選相關的新聞報導,看看大選期間執政當局與友好財團間的互動關係,也是可以短線操作的題材。
看看其他媒體怎麼說:
馬友友概念股 投信點燃烽火 自由時報/ 2011年8月10日
台股跌深醞釀反彈機會,投信乘機點火「馬友友概念股」,包括裕隆集團的裕隆車(2201)、中華車(2204)都由黑翻紅、甚至急拉漲停,遠東集團的遠百(2903)、東聯(1710)、亞泥(1102)也幾乎在同時間點火、同步由黑翻紅。法人分析,投信在前一波著墨裕隆車、遠百、亞泥等中概股頗深,美債事件造成台股急挫,投信、實戶等幾乎都來不及跑,且這些「馬友友概念股」基本面都不差,大股東作多意願也強,加上具搶救馬總統選舉行情的題材,投信理當趁反彈來拉高解套。
昨日最早發動攻勢的「馬友友概念股」是遠東集團,旗下的亞泥、遠百、東聯在早盤10點左右就陸續發動攻勢,從股價幾近跌停的價位出量強攻,紛紛由黑翻紅,上下價差約都有1根停板左右。再來是與馬總統關係密切的裕隆集團,在10點半過後發動攻勢,在投信點火、實戶跟進、散戶抬轎下,裕隆車及中華車都急攻漲停作收,同集團的裕日車(2227)、江申(1525)也是開低走高,大漲半根停板以上。也具馬友友概念股色彩的泛鴻海集團,法人雖未著墨,但也出現搶救馬總統選舉行情的開低走高亮眼表現,其中以正崴(2392)攻勢最凌厲,幾乎是從跌停直拉到漲停,最後以大漲6.7%作收,鴻海(2317)也是開低走高,雖未收紅,但僅小跌0.28%。
大師評論:選前短線題材
國民黨和民進黨各有其支持的財團,執政黨可運用執政優勢,影響產業政策,財團也必須和政府配合,才能有利可圖。2012年總統大選前,股友們會認為支持國民黨馬英九的「馬友友概念股」到選舉期間會力挺國民黨,市場也會期待這些股票會上漲,進而引發該類股的漲勢,但是這些都是議題,缺乏實質基本面支撐,只能視為短線題材。
政治人物關心的是自己的選票,而不是你的股票!
總統大選行情何時有,認清選後沒人會理你的事實
每4年一度的總統大選,財經媒體一定會就選舉行情大作文章。以下讓讀者回味一下各財經媒體是如何報導的,同時為您徹底的解析所謂的選舉行情。在這裏先把重點告訴您!真正的大選行情在選前一年就啟動,是投資人一定要掌握的。選前兩個月的選舉前行情,其實很難期待,至於選後的520行情,人家都當選了,您就不要妄想了。
新聞媒體這樣說:
選舉行情可望近期啟動 工商時報/2011年10月10日
時序將進入10月中旬,距明年1月14日台灣史上首次總統及立委二合一選舉已破百日,政策偏多氛圍可望吸引積極性買盤進場,六大投資主管看好選舉行情將在10月底啟動,保守預期選舉行情漲點在500點以下,但最樂觀的看好有逾千點的漲勢。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分析指出,外資8月賣超台股高達1903億元,超越金融風暴2008年6月的1158億元,以及2007年8月的1714億元賣超高峰,但近期外資已有回補動作,而台股連續3季下跌已醞釀反彈,預期最晚10月下旬啟動選舉行情,可能持續到12月下旬,如果執政黨勝選氣勢旺,還可能持續到明年元月上旬,預估選舉行情漲勢超過千點,指數高點將突破8000點,有機會上看年線,約8471點。
統一國際金融投資部副總經理廖繼弘分析指出,台股日前修正至10年線到7000點長期低檔支撐區,周指標修正到低檔區,由於歐債第4季到期金額較少,最弱勢的德股和法股已止跌反彈,和美股的周指標轉折向上,有利全球股市止跌反彈,而選前政策偏多,第七次江陳會也可能釋出正面消息,研判10月震盪盤底,11月攻堅行情,高點會落在11月底至12月初之間。
寶來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表示,本波跌幅大於20%已近滿足,時間波也已下跌8個月,趨近反彈轉折點,10月江陳會應有兩岸開放利多,美股進入反彈波段,研判台股選舉行情在近兩周內將開始發動,預估漲勢最強會在11月份,向上反彈至12月份見高點,反彈波高點出現在7800到8000點。
群益投信國內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外資近期轉賣為買,總統大選行情啟動蓄勢待發,指數高點上看7800點,目前台股的P/B折價幅度逾28%,台股指數目前股價淨值比來到1.58倍,整體而言大盤平均股價淨值比低於1.8倍,就是很好的投資時點。ING投信投資長黃媺芸表示,以台股在歷次大選行情多在總統選前3個月發酵,也是高點所在,推估這波高點落在10到11月之間,指數高點在7800到8000點。匯豐中華投信投資長張靜宜表示,歐債問題還是左右台股選舉行情與外資動向最關鍵的因素,總統選舉將屆,就以往經驗來看,越接近選前,因利多政策出台,市場氣氛面較佳,指數就越看漲,目前指數再度向月線叩關,若大盤能站穩月線,使月線止跌翻揚,將有利多方攻勢的延續。
理財大師這樣看:總統大選影響股市行情
一國的經濟與政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惟有在政治安定的前提下,經濟才有可能穩定成長,股市才能真正反映企業的經營績效。股市是經濟的櫥窗;選舉是民主國家的重要政治活動,股市和選舉自然存有密切關係。台灣安定的最大變數就是中共的威脅,兩岸的關係足以影響台灣股市,當兩岸關係處於緊張時刻,必然使投資人裹足不前,股市成交量萎縮,當股市失去動能後,股價指數必將走低。台灣選舉非常多,從地方性的首長選舉到民意代表到總統選舉,幾乎年年都有,但影響股市最大的是4年一次的總統選舉。
以1996年3月的總統大選為例,身為執政黨的國民黨,早在1995年下半年由中央銀行宣布調降重貼現率與存款準備率,企圖營造資金寬鬆局面。財政部證管會更是大幅開放外國法人、自然人來台投資股市,並安排勞工退休基金、郵政儲金進場護盤。最後在1996年2月份由政府主導,集合證券業、銀行業、壽險業、勞退基金等共同組成「股市穩定基金」,促成股市穩定上揚。
2000年總統選舉,前一年執政黨—國民黨運用優勢,配合國際電子產業欣欣向榮的行情,在選前抬拉股市,企圖營造景氣榮景,台股由1999年年初的5800點上攻到萬點,無奈國民黨分裂,2000年由民進黨首次執政,股民信心喪失,再加上2000年Y2K高科技泡沫化的影響下,到了2002年股價跌到最低點2411點。2004年總統選舉,執政黨—民進黨在前一年就運用各種方法,在經濟上放出利多,甚至動用政府基金護盤,雖然2003年股市上漲,但隔年選前因不確定因素太多,造成股民裹足不前,成交量萎縮,選前3個月股市仍然下跌。
2008年總統選舉,馬陣營聲勢一直領先民進黨,不少媒體、外資、投資機構一再放話,若民進黨勝選,股市將跌至6000多點,股民將蒙受慘重的損失,房市亦是看跌,如果馬蕭當選,則股市房市齊揚,台股短期上看10000點,長期甚至可能漲至20000點,在選前台股也確實上漲,哪知道選後遇到美國「次貸風暴」,台股一路重挫到3955點。2012年的總統選舉,國民黨馬英九尋求連任,但在2011年第四季遇到「歐債危機」,台股因國際局勢而下跌,政府不惜動用國安基金護盤,才讓台股守在10年線6609點,隨後展開3個月的回升行情。關鍵因素這樣解:選舉籌資與利多放送
台灣選舉的過程與結果一直影響著股市,因為它關係著執政黨與在野黨勢力的消長,也決定台灣在政治上、經濟上的走向。選前執政黨必定大放股市利多消息,不僅希望抓住股市投資者的選票,同時也藉以表現經濟上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也是執政黨的選舉策略,希望拉股票換選票,這就是市場上所稱的「選舉行情」。但是這樣的效果仍有待商榷,因為在選舉前變數太多,投資人大都選擇退場觀望。選前股市常會出現成交量大幅萎縮的效應,除了因選舉變數多,保守型的投資者退場觀望外,資金流向候選人的選舉系統,也是重要的原因。
反觀選舉前一年,由於執政黨或是在野黨都需要大量的選舉經費,財團也要大量政治獻金,因此大家都有需求,藉由股市操作獲取選舉經費,如果國際金融局勢沒有太大變化,通常會有選舉前的籌資行情。
見招拆招理財這樣做:三階段選舉行情
如果投資人瞭解上述的說明,就可理解,在台灣影響股市的選舉只有總統選舉。在把選舉行情分為3個階段,選前1年稱為「選舉籌資行情」,選舉前2個月稱為「選舉前行情」,選舉後到520就職前稱為「選後行情」。這3個時期都有不同投資策略。
選前1年的選舉籌資行情,是投資人一定要把握的,因為執政黨、在野黨和財團都有從股市撈錢需求,藉由股市操作獲取選舉經費,投資人當然要想辦法混水摸魚一番。例如2000年之前的1999年,台股漲了5000多點;例如2004年之前的2003年,台股漲了2500多點;例如2008年之前的2007年,台股漲了3000多點;但是2012年之前的2011年,因「日本大地震」、「歐債危機」連續重擊國際股市,台股也無法倖免,再加上2009到2010年股價由3955點漲到9220點,也讓台股繼續上漲的動能減少。
至於要買哪些股票呢?有幾個方向,首先是當年的主流股,當年營收、獲利好,產業前景佳的股票;接著是權值股,因為他上漲可以帶動指數衝高;最後是傳產股、集團股或是和候選人關係密切的財團股,因為他的產業特性和政府政策相關,必須要做政治獻金,才能確保經濟上的利益。
選舉前2個月的選舉前行情,有時候會失靈,有時候漲的理直氣壯,2000年、2004年都失靈,2008年、2012年都先下跌,然候選前3個月才上漲。所以說投資人千萬不要陷入選前一定有選舉行情,股市一定大漲的迷思。
選舉後到520就職前的選後行情,因為選舉的因素消失,政府護盤的動機也變少了,所以股市回歸基本面,景氣和國際局勢影響股市走向,投資人也不需要寄望有所謂的「520就職演說行情」。
看完以上對選舉行情的分析,不妨看看其他與大選相關的新聞報導,看看大選期間執政當局與友好財團間的互動關係,也是可以短線操作的題材。
看看其他媒體怎麼說:
馬友友概念股 投信點燃烽火 自由時報/ 2011年8月10日
台股跌深醞釀反彈機會,投信乘機點火「馬友友概念股」,包括裕隆集團的裕隆車(2201)、中華車(2204)都由黑翻紅、甚至急拉漲停,遠東集團的遠百(2903)、東聯(1710)、亞泥(1102)也幾乎在同時間點火、同步由黑翻紅。法人分析,投信在前一波著墨裕隆車、遠百、亞泥等中概股頗深,美債事件造成台股急挫,投信、實戶等幾乎都來不及跑,且這些「馬友友概念股」基本面都不差,大股東作多意願也強,加上具搶救馬總統選舉行情的題材,投信理當趁反彈來拉高解套。
昨日最早發動攻勢的「馬友友概念股」是遠東集團,旗下的亞泥、遠百、東聯在早盤10點左右就陸續發動攻勢,從股價幾近跌停的價位出量強攻,紛紛由黑翻紅,上下價差約都有1根停板左右。再來是與馬總統關係密切的裕隆集團,在10點半過後發動攻勢,在投信點火、實戶跟進、散戶抬轎下,裕隆車及中華車都急攻漲停作收,同集團的裕日車(2227)、江申(1525)也是開低走高,大漲半根停板以上。也具馬友友概念股色彩的泛鴻海集團,法人雖未著墨,但也出現搶救馬總統選舉行情的開低走高亮眼表現,其中以正崴(2392)攻勢最凌厲,幾乎是從跌停直拉到漲停,最後以大漲6.7%作收,鴻海(2317)也是開低走高,雖未收紅,但僅小跌0.28%。
大師評論:選前短線題材
國民黨和民進黨各有其支持的財團,執政黨可運用執政優勢,影響產業政策,財團也必須和政府配合,才能有利可圖。2012年總統大選前,股友們會認為支持國民黨馬英九的「馬友友概念股」到選舉期間會力挺國民黨,市場也會期待這些股票會上漲,進而引發該類股的漲勢,但是這些都是議題,缺乏實質基本面支撐,只能視為短線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