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是──簡單的事不斷的做
每一回的大漲大跌都有一個故事,過去的故事不一定會重演,但是K線的漲跌循環卻會一再地重複。利用K線漲跌的統計分析以及所衍生出來的技術指標,所做的分析方法叫做技術分析,主要包括量、K線、均線以及各種指標,且名目還不斷地創新和累積。
很多人認為技術指標都是從K線計算過來的,所以會有落後的感覺,其實,指標常常會有遞延性,所以它具有領先的意味。到底是落後還是領先?個人認為技術指標既不是領先指標也不是落後指標,它是一種中性的訊號,忠實的表現指標運算公式所顯現的目前狀況,對於會用這些指標的人,其自然具有領先的功能,對於不會用指標的人,他的指標自然成為落後指標。有人說如果大家都會用技術分析,懂得解讀技術指標的訊號,也都練就了可以預見將來的漲跌循環,以及正確的切入點,是不是就能夠賺錢了呢?這也未必,能否在股市賺錢,最大的關鍵在操作的心態,在股市裡面,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技術分析方法,利用這些方法所產生的訊號進出場,並且完全可以依照訊號做資金控管和買賣的人在賺錢。想從股市拿多少,就看你付出多少,如果你無法訓練自己依法操作,股市的錢還是會離你很遠。
本書所用的工具主要為均線和KD,也就是「兩條均線、一個指標」,當然也會加入型態學。個人曾經學過很多分析和解盤的工具和技巧,但是對於解讀盤勢的訊號我還是慣用簡單的工具,我認為熟練這幾項工具並正確的使用它們,其實已經很足夠了。
如果你已經看過我過去出版的書籍,或者已經跟著我在聚財網寫的分析稿走過這一段歷史,相信閱讀本書會很輕鬆,多看幾次更可熟稔工具的使用,將來如果碰到同樣的盤勢,你一定可以輕鬆面對。能在股市操作得到成功的人到底有什麼秘訣?我觀察的結論是: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操作系統,都有一套很適合他的操作架構,這個架構有著股市運動的基本通則,也有很強的規律性,且操作的人很有紀律的執行此操作架構的內容。
從前我看股市的相關書籍,都希望能夠從中學到類似「芝麻開門」的咒語,學到在股市快速成功致富的秘訣,所以每次都以為書中的內容就是成功之道、致富之門,立刻據以實行;但可能是經驗太少又太莽撞,最後總是吃到苦果居多。我很納悶,為什麼人家金叉買進會成功,我金叉買進卻失敗?人家死叉放空都賺錢,我死叉放空卻被軋空呢?現在我的心態轉變為以「增加知識」的想法在閱讀,不奢望能夠在書中得到什麼致富秘笈,也會驗證一陣子之後再採用書中的方法。以我這些年來看過不少本書的經驗,若股市真有致富秘笈,價值也不會只有幾百、幾千元這樣便宜。
1.觀摩、2.模仿、3.研究、4.定法,這是學習的步驟,別人怎麼用?羅威怎麼用?你都可以透過觀摩和模仿來研究,然後定法並且依法。當我閱讀的時候,有些內容真的可以觸動我不少靈感,後來我更發現,大多數的書籍所灌輸的觀念比技術重要,這也是羅威的書所想要表達的。我比較重視的是邏輯觀念,而不是操作的招數,因為我認為只要觀念對了,就算出手點的技術差了些,好像也不會有太大的失誤!終於我了解了,股市的致富密碼是分別存放在很多書裡面的,你閱讀書籍的量有多大,解開這密碼的機會就有多大。這正是我把這些過去的分析稿收集成冊,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查考的最大原因,這本書說不定也存放著致富的密碼呢,大家加油囉!
當火車來的時候,你別睡著了!
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真正區別,與其說是天生的能力,不如說是在避免錯誤中所表現的有素的訓練。下定決心有多難你知道嗎?我們舉個例子:股市裡面最容易讓你「想要」下決心的時候,就是當你的操作帳面上出現虧損的時候(而且是不斷的虧
損),你知道如果不讓虧損中斷,就算你有金山銀山也於事無補,因此你決心不再讓虧損繼續。這時你該怎樣做?找名師、找明牌、上網找人取暖?都不對,最重要的是從你的交易紀錄開始檢討。如果說我和各位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我的經驗比較豐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已經從過去六、七千個日子裡學到不少教訓和經驗。
這二十年來很多重要轉折位置的K線圖一直都存在我的腦海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這幾個重要位置我不是曾經做錯過,就是曾經大賺過,因此碰到類似的圖形就會把這幾個記憶鮮豔的地方找出來複習一下,靠著這些紀錄,我規避過很多次的陷阱,也重溫過很多次賺錢的經驗。火車會遲到也會誤點,但是一定會來,當火車來的時候,你別睡著了!雖然往後的走勢未必和這一段一樣,但是能規避掉一段就算賺到一段,也是好的。一萬次練習的力量
一杯咖啡要好喝,關鍵就在於善於掌握各種變數的平衡,只有掌握咖啡豆產地、咖啡豆處理,到烘焙、研磨、沖泡咖啡方式這套繁複知識,才能算勉強一窺咖啡堂奧。相同的,交易要掌握到容易成功的買賣點,關鍵不也是在善於掌握各種變數的平衡嗎?
想要一窺股市操作的堂奧,不加強基本的K線、指標、基本題材各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成功嗎?要成為咖啡達人,除了味覺的天分外,就只有苦練一途!相同的,要成為操作達人,沒有經過苦練有可能成功嗎?請你以萬筆交易為目標,每一筆交易都要仔細思考,做完交易後,還要檢討,希望你在未達到萬筆之前已經找到你可以用來獲利的操作方法。如果沒有錢做萬次進出的練習,那麼想做萬筆交易之前不妨先看萬檔股票吧!也許你會問,股票只有千餘檔,哪來萬檔?嘿嘿,從第一檔1101台泥看到99類股最後一檔,瀏覽10遍就看過萬檔了!看圖不用錢,這些都是不用花錢就可以得到的經驗啊!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告訴各位,多練習才會出頭天。
很多人以為買了書就好了!請問你看了沒有?看完沒有?
也許你以為看過書就好了!請問你懂了沒有?
也許你已經看懂了!請問你演練過了沒有?
說不定你已經練過了!請問你做對了沒有?熟練了沒有?
這一個一個的關卡,需要多少練習才能達陣?田徑選手為了多進步0.1秒,而長期在運動場上不斷的奔馳,咖啡達人為了那種沖泡咖啡的手感,而做了萬次以上的練習,對於股市操作的我們,下決心做萬次以上的練習,個人認為這是必要的過程。成熟股民的特徵之一是非明不戰,也就是看不懂、看不準、沒有把握就不會進場。本篇只是給那些想上進的人看的。我們借鏡的是這種練習萬次的精神,至於看倌要怎樣做也是您自己決定囉!想找到一個好的交易機制,不經過練習是無法尋獲的。練習的目的不在單純的進出,重點是進場前的思考和規劃,以及出場後的檢討和紀錄,對於新手和散戶來說,會抓練習的重點,這樣的練習才有意義。在這樣的訓練當中,很自然的會養成好的操作紀律。簡單的事重複的做,其實效益也是很驚人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我想你辛苦的練習,又知道自己在練什麼,將來的不久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加油囉!
優雅的空手操作方式
小時候我常常幫媽媽顧店,我常常是客人出價我就賣給他,媽媽知道後都會數落我:「一打拖鞋才賺兩雙,你這種賣法怎麼賺錢啊?」我想,我將來一定不是做生意的料子。確實如此,我出社會後做過幾次生意好像都賺不到錢。主要是心太軟,總是希望把生意做成而無法堅定價格的底線,而這種心態在做股票的過程也是如此,我總是買得太晚賣得太早,無法賺到低價也無法把最後那一段賺到手。
這兩年來的操作我賣出後都還有兩三百點的空間,師父說「留一點給別人賺!」但是每次都讓我有點後悔,留給別人賺的空間未免太多了!不過值得安慰的是,股市也有句俗話說「懂得賣才是師父」,雖然我賣得太早而沒有賣在最高點,但是事後來看,最少我也是在一個相對的好賣點平安退出了,避免在這兩天大家奪門而出的時候和大家踩踏。
股市就是這樣的殘酷,只有少數人賺錢,而這少數人卻賺走了多數人的銀子。在多頭市場裡,提早離場的人也就是將來回檔時會買單的人。也只有這樣,將來在大盤上漲之時,太早賣出股票的股民,手中才有資金來追漲,而大的頭部就是在大家一致看好聲中形成的。
空手,就像音樂的休止符,在股市操作中空手只是暫時不持有股票,如果你曾經空手過,你會發現空手其實是一種很優雅的操作方式,不但心中無罣礙,而且因為空手讓我掌握完全的主動權,我可以休息也可以隨時進場作多或作空,這不是很自在嗎?賣完股票後的隔天我就開始選股,有多頭的也有空頭的,然後把它們列為自選股,只要大盤出現機會就可以隨時進場。
每一回的大漲大跌都有一個故事,過去的故事不一定會重演,但是K線的漲跌循環卻會一再地重複。利用K線漲跌的統計分析以及所衍生出來的技術指標,所做的分析方法叫做技術分析,主要包括量、K線、均線以及各種指標,且名目還不斷地創新和累積。
很多人認為技術指標都是從K線計算過來的,所以會有落後的感覺,其實,指標常常會有遞延性,所以它具有領先的意味。到底是落後還是領先?個人認為技術指標既不是領先指標也不是落後指標,它是一種中性的訊號,忠實的表現指標運算公式所顯現的目前狀況,對於會用這些指標的人,其自然具有領先的功能,對於不會用指標的人,他的指標自然成為落後指標。有人說如果大家都會用技術分析,懂得解讀技術指標的訊號,也都練就了可以預見將來的漲跌循環,以及正確的切入點,是不是就能夠賺錢了呢?這也未必,能否在股市賺錢,最大的關鍵在操作的心態,在股市裡面,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技術分析方法,利用這些方法所產生的訊號進出場,並且完全可以依照訊號做資金控管和買賣的人在賺錢。想從股市拿多少,就看你付出多少,如果你無法訓練自己依法操作,股市的錢還是會離你很遠。
本書所用的工具主要為均線和KD,也就是「兩條均線、一個指標」,當然也會加入型態學。個人曾經學過很多分析和解盤的工具和技巧,但是對於解讀盤勢的訊號我還是慣用簡單的工具,我認為熟練這幾項工具並正確的使用它們,其實已經很足夠了。
如果你已經看過我過去出版的書籍,或者已經跟著我在聚財網寫的分析稿走過這一段歷史,相信閱讀本書會很輕鬆,多看幾次更可熟稔工具的使用,將來如果碰到同樣的盤勢,你一定可以輕鬆面對。能在股市操作得到成功的人到底有什麼秘訣?我觀察的結論是: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操作系統,都有一套很適合他的操作架構,這個架構有著股市運動的基本通則,也有很強的規律性,且操作的人很有紀律的執行此操作架構的內容。
從前我看股市的相關書籍,都希望能夠從中學到類似「芝麻開門」的咒語,學到在股市快速成功致富的秘訣,所以每次都以為書中的內容就是成功之道、致富之門,立刻據以實行;但可能是經驗太少又太莽撞,最後總是吃到苦果居多。我很納悶,為什麼人家金叉買進會成功,我金叉買進卻失敗?人家死叉放空都賺錢,我死叉放空卻被軋空呢?現在我的心態轉變為以「增加知識」的想法在閱讀,不奢望能夠在書中得到什麼致富秘笈,也會驗證一陣子之後再採用書中的方法。以我這些年來看過不少本書的經驗,若股市真有致富秘笈,價值也不會只有幾百、幾千元這樣便宜。
1.觀摩、2.模仿、3.研究、4.定法,這是學習的步驟,別人怎麼用?羅威怎麼用?你都可以透過觀摩和模仿來研究,然後定法並且依法。當我閱讀的時候,有些內容真的可以觸動我不少靈感,後來我更發現,大多數的書籍所灌輸的觀念比技術重要,這也是羅威的書所想要表達的。我比較重視的是邏輯觀念,而不是操作的招數,因為我認為只要觀念對了,就算出手點的技術差了些,好像也不會有太大的失誤!終於我了解了,股市的致富密碼是分別存放在很多書裡面的,你閱讀書籍的量有多大,解開這密碼的機會就有多大。這正是我把這些過去的分析稿收集成冊,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查考的最大原因,這本書說不定也存放著致富的密碼呢,大家加油囉!
當火車來的時候,你別睡著了!
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真正區別,與其說是天生的能力,不如說是在避免錯誤中所表現的有素的訓練。下定決心有多難你知道嗎?我們舉個例子:股市裡面最容易讓你「想要」下決心的時候,就是當你的操作帳面上出現虧損的時候(而且是不斷的虧
損),你知道如果不讓虧損中斷,就算你有金山銀山也於事無補,因此你決心不再讓虧損繼續。這時你該怎樣做?找名師、找明牌、上網找人取暖?都不對,最重要的是從你的交易紀錄開始檢討。如果說我和各位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我的經驗比較豐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已經從過去六、七千個日子裡學到不少教訓和經驗。
這二十年來很多重要轉折位置的K線圖一直都存在我的腦海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這幾個重要位置我不是曾經做錯過,就是曾經大賺過,因此碰到類似的圖形就會把這幾個記憶鮮豔的地方找出來複習一下,靠著這些紀錄,我規避過很多次的陷阱,也重溫過很多次賺錢的經驗。火車會遲到也會誤點,但是一定會來,當火車來的時候,你別睡著了!雖然往後的走勢未必和這一段一樣,但是能規避掉一段就算賺到一段,也是好的。一萬次練習的力量
一杯咖啡要好喝,關鍵就在於善於掌握各種變數的平衡,只有掌握咖啡豆產地、咖啡豆處理,到烘焙、研磨、沖泡咖啡方式這套繁複知識,才能算勉強一窺咖啡堂奧。相同的,交易要掌握到容易成功的買賣點,關鍵不也是在善於掌握各種變數的平衡嗎?
想要一窺股市操作的堂奧,不加強基本的K線、指標、基本題材各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成功嗎?要成為咖啡達人,除了味覺的天分外,就只有苦練一途!相同的,要成為操作達人,沒有經過苦練有可能成功嗎?請你以萬筆交易為目標,每一筆交易都要仔細思考,做完交易後,還要檢討,希望你在未達到萬筆之前已經找到你可以用來獲利的操作方法。如果沒有錢做萬次進出的練習,那麼想做萬筆交易之前不妨先看萬檔股票吧!也許你會問,股票只有千餘檔,哪來萬檔?嘿嘿,從第一檔1101台泥看到99類股最後一檔,瀏覽10遍就看過萬檔了!看圖不用錢,這些都是不用花錢就可以得到的經驗啊!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告訴各位,多練習才會出頭天。
很多人以為買了書就好了!請問你看了沒有?看完沒有?
也許你以為看過書就好了!請問你懂了沒有?
也許你已經看懂了!請問你演練過了沒有?
說不定你已經練過了!請問你做對了沒有?熟練了沒有?
這一個一個的關卡,需要多少練習才能達陣?田徑選手為了多進步0.1秒,而長期在運動場上不斷的奔馳,咖啡達人為了那種沖泡咖啡的手感,而做了萬次以上的練習,對於股市操作的我們,下決心做萬次以上的練習,個人認為這是必要的過程。成熟股民的特徵之一是非明不戰,也就是看不懂、看不準、沒有把握就不會進場。本篇只是給那些想上進的人看的。我們借鏡的是這種練習萬次的精神,至於看倌要怎樣做也是您自己決定囉!想找到一個好的交易機制,不經過練習是無法尋獲的。練習的目的不在單純的進出,重點是進場前的思考和規劃,以及出場後的檢討和紀錄,對於新手和散戶來說,會抓練習的重點,這樣的練習才有意義。在這樣的訓練當中,很自然的會養成好的操作紀律。簡單的事重複的做,其實效益也是很驚人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我想你辛苦的練習,又知道自己在練什麼,將來的不久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加油囉!
優雅的空手操作方式
小時候我常常幫媽媽顧店,我常常是客人出價我就賣給他,媽媽知道後都會數落我:「一打拖鞋才賺兩雙,你這種賣法怎麼賺錢啊?」我想,我將來一定不是做生意的料子。確實如此,我出社會後做過幾次生意好像都賺不到錢。主要是心太軟,總是希望把生意做成而無法堅定價格的底線,而這種心態在做股票的過程也是如此,我總是買得太晚賣得太早,無法賺到低價也無法把最後那一段賺到手。
這兩年來的操作我賣出後都還有兩三百點的空間,師父說「留一點給別人賺!」但是每次都讓我有點後悔,留給別人賺的空間未免太多了!不過值得安慰的是,股市也有句俗話說「懂得賣才是師父」,雖然我賣得太早而沒有賣在最高點,但是事後來看,最少我也是在一個相對的好賣點平安退出了,避免在這兩天大家奪門而出的時候和大家踩踏。
股市就是這樣的殘酷,只有少數人賺錢,而這少數人卻賺走了多數人的銀子。在多頭市場裡,提早離場的人也就是將來回檔時會買單的人。也只有這樣,將來在大盤上漲之時,太早賣出股票的股民,手中才有資金來追漲,而大的頭部就是在大家一致看好聲中形成的。
空手,就像音樂的休止符,在股市操作中空手只是暫時不持有股票,如果你曾經空手過,你會發現空手其實是一種很優雅的操作方式,不但心中無罣礙,而且因為空手讓我掌握完全的主動權,我可以休息也可以隨時進場作多或作空,這不是很自在嗎?賣完股票後的隔天我就開始選股,有多頭的也有空頭的,然後把它們列為自選股,只要大盤出現機會就可以隨時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