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故事從一顆蘋果開始

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實也沒太久,大約在2009年秋天,任職網路公司的表哥很興奮地告訴我,他預訂到了一支iPhone,9月就可以取貨,先讓給我,問我要不要?我的直覺是:「為什麼?我的手機還很好用啊?」最後在半信半疑姑且一試的情況下,還是先答應了再說。

不久之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從那一天開始,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iPhone!從股市看盤到動作遊戲,從聽音樂到看影片,竟然不知不覺離不開這個小東西,我不是蘋果迷,卻迷上了蘋果。
對廣大的蘋果迷而言,iPhone可不是一般的手機,它是集合性感與智慧的工藝品,美得讓人忍不住想要舔它,一旦用過之後很容易上癮,無法自拔。不管你認不認同這樣瘋狂的說法,但,就是有一群人這麼認為,而且這一群人的規模不小。

消費時,也想一想有沒有股票可以買?

還記得一位投信朋友多年前的經歷,當年大家還在用海豚機,還在用NOKIA 6150,超級業務員的他因為獎金賺得多,二話不說幫自己敗了一支多普達手機(宏達電生產)。當時的智慧型手機不但具有行動電話的輕巧,還可兼顧PDA的功能,雖然花了2萬多台幣但他覺得很值得,心想這樣的手機一定大賣,不如也來買一些宏達電的股票。結果卻因為掛的價格太低,一時沒買到,結果眼看宏達電一路上漲,後來也就買不下手了,最後只好飲恨,成了多年來的遺憾。

經過了這麼多年,我一直記得朋友慘痛的教訓,而經歷過了股市的漲漲跌跌之後,對於投資也有了更深刻的體認,所以當我發現iPhone的魔力後,我的心裡開始嘀咕:「該不該買蘋果的股票?朋友的憾事,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吧?!」
為了避免親身經歷這樣的遺憾,我開始瘋狂研究蘋果這家公司,從一開始大量蒐集蘋果的「新聞」,到後來大量收集蘋果的「產品」,除了一開始的iPhone外,還有iPod、iPad、MacBook以及桌上的iMac(出走了好多張小朋友),外人看來十分辛苦的過程,對我來說卻是一趟不斷產生驚喜的旅程,也更加瞭解蘋果的優勢與競爭力。

注意!哪些公司有能力讓人上癮?

巴菲特為什麼特別鍾愛可口可樂的股票?因為,許多人不喝可樂就是渾身不對勁。雖然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好習慣,但對股東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你是不是也對某項產品愛不釋手?你是不是也會對某種事物上癮?如果有,不妨再進一步想想:這家公司有上市嗎?如果有,公司現在的股票貴不貴呢?怎樣才能買到這家公司的股票呢?
我一開始絕對無法想像,從一顆小小的蘋果所開始的故事,卻衍生出一連串精彩的投資發現。有人開始積極接觸投資是因為定存利率太低,有人則是因為工作無奈想創業……不論是哪一種,我的結論是:「投資會是共同的解答。」

2.自己創業當老闆,真的比較好?

經濟景氣的轉變,就像夏日午後的天氣,前幾分鐘還晴空萬里,下一刻卻已經滂沱大雨。黑天鵝、泡沫、不景氣的新聞,反映出公司的經營愈來愈困難,公司不好經營,老闆的心情好不起來;老闆心情不好,員工也別想過好日子。

老闆心事誰人知?

上班族經歷了職場的酸甜苦辣,難免會想,我還要忍受這樣的工作多久?要不要自己去創業算了?於是,創業的種子開始在心裡萌芽:如果平均每個月5萬元的薪水,扣掉一半當作花費,一年可以存30萬元,工作時間以30年計算,總共可以存到900萬元。天啊!如果不做任何改變,這就是辛苦一輩子所能累積的財富,說是財富,可是卻連郊區的房子都買不起!最後,決定告別討厭的老闆,自己當老闆去了。
但現實是,端盤子的外場,很羨慕大廚的地位,等自己真的進了廚房之後才知道到底有多熱。以前總是覺得當員工很辛苦,當老闆位高權重一呼百應,可萬萬沒想到,當老闆固然權力大(因為老闆是出錢的人,員工當然言聽計從),但麻煩的事可不少:擔心產品賣相不佳,擔心消費者喜好改變,擔心競爭者削價競爭,擔心原料成本上升,擔心房東要漲店租,擔心付不出員工薪水。

不過,有可能某一天,以上這些都不需要再擔心,因為,乳酪已經悄悄地被搬走了!行業已經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拍照不再需要底片,也沒有人喜歡到唱片行買CD,只能讓公司快快熄燈關門,避免虧損的洞愈破愈大。
的確,規模太小的公司,通常可以運用的資源較少,無法和大企業公平競爭,君不見許多開張不到半年就倒了;相反地,就算公司規模夠大,一旦無法畢其功於一役,不但血本無歸,還可能因此背了一輩子的債務。以前總是抱怨上班時間太長,每天疑神疑鬼自己會不會年紀輕輕就過勞死,等當了老闆才知道,根本沒有所謂的下班,說不定連睡覺都會夢到公司經營出問題。

自行創業風險高,半路出家者請三思

金融海嘯以後,民眾只要聽到「連動債」就嗤之以鼻,金融圈的朋友叫苦連天,投資商品實在太難賣了,不如轉行賣民生必需品,於是有朋友提議賣米,有朋友積極到南部找農特產貨源,有朋友開始學習要怎麼滷才夠味……辛苦了大半天,公司也成立了,小店也開張了,忙碌了大半天,最後結局如何?

結果就是,我們常常在媒體上看到的成功案例,在我身邊一個都沒發生。後來才知道,成功者往往只是鳳毛麟角,多如過江之鯽的失敗者很難有機會上版面,讀者或觀眾當然就不容易看到這些故事了。而我和這些半路出家、想要一圓創業夢的朋友,後來不是因為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就是因為股東之間想法不同,最後草草收場。往壞處想,壯志未酬好像很可惜,不過往好處想,也算是懂得適時停損了。

自己創業當老闆,真的比較好嗎?對於大多數人,並不是如此!上班族雖然領的是死薪水,但未來的不確定性相對較小(特別是鐵飯碗)。創業當老闆雖然有機會創造更多財富,可是卻必須面對未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承擔的風險並不低。重點是,萬一某一天不玩了,退出的障礙不小,因為頭都洗一半了,如何能突然喊停?
所以,對於大部分的上班族而言,如果不想安於現狀,又不敢立刻將工作辭了出門創業,不如乖乖上班,利用賺來的薪水好好投資,也不失為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法。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透過股票投資企業,不但可以達到創業的效果,而且,比自己開公司簡單太多太多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