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預測未來的困難程度,不妨讓我們看看一些專業運動雜誌的表現,譬如說《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在1997年做的預測。他們認為賓州州立大學足球隊的排名第1,密西根大學的排名第18。結果,密西根大學拿到該年的冠軍,賓州州立大學則潰不成軍。另外,華盛頓大學的年初排名為第3,結果遭到華盛頓州立大學扳倒,後者當初根本沒有被列入前20名,最終卻贏得Pac 10的冠軍,甚至在玫瑰盃(Rose Bowl)差點擊敗密西根大學!
歷史總是會重演;麥克?泰森(Mike Tyson)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先讓我們看個有趣的插曲:幾年前,蒙大拿某銀行的最佳年度經理人盜用公款。為了掩蓋罪行,他又盜用$1,000,000,下注賭麥克?泰森能夠擊敗道格拉斯(Buster Douglas),結果剛好相反。這位經理人的罪行當然也就曝光,被關到監牢裡。
誰又能預測報紙不再是最重要的資訊傳播媒介?或老虎伍茲的慘敗?
那些仰賴水晶球謀生的人,注定要吃下不少玻璃碎片。
不過也不要太喪氣:你與我雖然都不能預測未來——尤其是未來的價格走勢——但我們起碼可以學習如何控制虧損。就數學意義來說,這是確定的,對於每位交易者都是如此,絕對可以成為交易成功的建構積木。
有很長一段期間裡,我到處追逐那些獲利的先知們,他們宣稱自己能夠看見未來,或其設計之技術指標能夠顯示未來。最終,我發現,老天爺顯然不打算讓我們看到未來。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我們真能「預見未來」,每個人都會成為億萬富豪。我們可以去賭馬、玩輪盤、擲骰子,問題是:還有誰願意做莊家呢?再說,如果今天就知道未來每天、每件事的結果,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從此再也沒有發現的樂趣、挑戰極限的快感!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藉由預知未來而致富,誰願意幫我們工作?誰要去種田?誰要養豬?養牛?這個世界將沒有電話公司、沒有電影、沒有電視,因為沒有人需要工作。更糟者,誰還會雇用我們呢?
如同我稍早說的,擁有無限智慧的老天爺,絕不希望我們預知未來,包括未來的價格走向在內。很多投機者認為,金融交易是一種預測未來、掌握「不可知」的遊戲。實際不然。金融交易是要發展致勝的策略,想辦法讓自己擁有最多的勝算,充分運用自己掌握的勝算,隨時留意各種可能的變化,包括新玩家與新觀念。
所謂「投機」(speculate),其拉丁字源是specular,意思是「觀察」(to observe),這也是spectacle(譬如各位的眼鏡)的字源。我們不是賭徒,因為賭博是一種不具長期勝算的活動。賭徒只能期待「運氣」站在自己這邊,而不是莊家那邊。我們投機客則是觀察事態未來的可能發展,但我們知道一切都是未定之數,所以需要透過適當技巧保障交易部位與資本,讓自己得以存活而享有長期勝算的效益。
投資藝術一方面講究觀察,但很大成分需要防範未然。
最重要的市場信念
根據長久以來對於金融交易所做的研究和經驗,我歸納出一個最有效的交易信念:
我相信自己目前進行的這筆交易將會失敗…慘敗。
這一直是我秉持的市場真言。成功交易很容易處理,致命的是那些失敗交易。
對於積極思考者來說,這些聽起來或許太過消極,但積極想法會讓你自認為一定會贏,然後…持有的部位就會超量或太久。如果事情總是朝好的方向發展,你勢必會等待那些永遠不會到來的反彈行情。
我是這麼看的:如果你執著於積極想法,認定自己一定會贏,這種信念會促使你不能正確管理虧損部位。這正是交易信念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信念系統如果告訴你,目前這筆交易絕對賺錢——實際不然——為了確認這種想法正確,你顯然必須繼續持有虧損部位,而這是任何贏家都不允許做的事情。相信下一、兩筆交易就能絕地大反攻,這是最危險、最瘋狂的積極想法。
現在,讓我們看看我的信念;換言之,目前進行的這筆交易應該會失敗,老天爺沒有許諾給我這筆交易。事實上,我相信市場絕對稱不上完美。記住,統計資料也支持我的觀點:所有共同基金經理人之中,績效落後道瓊工業指數的比率高達75%,短線交易者有80%賠光其交易資本。就個人經驗來說,我的交易經常賠錢;所以,我可以跟各位保證,你們的情況也會如此。
我所遭逢的重大虧損——為數不少——沒有一件是因為市場的「錯」。「它們」不是專找我麻煩。一切都是「自作孽」的結果,因為我相信當時持有的部位會賺錢,以致於忘掉交易最重要的規矩。
有人說,每個人的力量都取決於信念系統;我同意這種說法,因為信念促使我們更明確、更果斷地採取行動。我們都是根據自己的信念採取行動,生活是按照信念的劇本演出。
一旦採納我的信念,相信目前進行的交易很可能沒辦法成功,你就會進行停損。你會控制風險,避免災難發生。你會跳上救生艇,而不是跟著船沈下去。部位規模如果很大,些微的反向走勢就能把你勾消。
對於未來結果抱著樂觀想法或積極信念,經常會讓我們冒著不必要的風險。如果再加上勝算原本就不高,那就幾乎等於是自取滅亡。
終身旅程
只要能夠向世界、向女朋友、向父母、向兄弟,或甚至向某位陌生人證明我的價值,即使不追求獲利,我可能也願意從事交易。我或許是以自己為中心,但絕不是為了炫耀,我只是想顯示我能夠克服逆境。
這一切只是想向世界證明我找到了出口。本書宗旨也就是向讀者顯示相同一扇門,向各位展現我過去幾年來學習的結果,說明金融市場已經發生根本變動,而我們如何繼續做為成功的交易者。
這幾年來,我學到了很多新東西,我學會了如何適應市場的變動,所以各位將在本書內學到短線交易的一些長期訣竅…此外還會學到一些適應環境的技巧。
這些話如果能夠讓你產生共鳴的話,請各位繫緊安全帶,我們準備出發了。
對於我來說,這是個還沒有到達終點的旅程。像我這個年紀的人——70歲出頭——多數都已經退休了,通常只是上網遨遊,或看著電視劇打盹。可是,我仍然沈迷於市場。市場讓我保持生命的活力,我每個月的交易量仍然超過1,000口合約。讀者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我的近況,請造訪我的網頁www.ireallytrade.com。
市場讓我們保持生命的活力;我沒辦法想像自己能過另一種生活,也沒辦法設想一種較目前更迷人的生活方式。
我父親曾經送給我一句值得省思的話:「兒子啊,生命能夠提供給你的,完全取決於你投入什麼。」各位如果想成為最頂尖的投機客,就必須把整個心思都擺進去。收穫將會很可觀。
歷史總是會重演;麥克?泰森(Mike Tyson)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先讓我們看個有趣的插曲:幾年前,蒙大拿某銀行的最佳年度經理人盜用公款。為了掩蓋罪行,他又盜用$1,000,000,下注賭麥克?泰森能夠擊敗道格拉斯(Buster Douglas),結果剛好相反。這位經理人的罪行當然也就曝光,被關到監牢裡。
誰又能預測報紙不再是最重要的資訊傳播媒介?或老虎伍茲的慘敗?
那些仰賴水晶球謀生的人,注定要吃下不少玻璃碎片。
不過也不要太喪氣:你與我雖然都不能預測未來——尤其是未來的價格走勢——但我們起碼可以學習如何控制虧損。就數學意義來說,這是確定的,對於每位交易者都是如此,絕對可以成為交易成功的建構積木。
有很長一段期間裡,我到處追逐那些獲利的先知們,他們宣稱自己能夠看見未來,或其設計之技術指標能夠顯示未來。最終,我發現,老天爺顯然不打算讓我們看到未來。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我們真能「預見未來」,每個人都會成為億萬富豪。我們可以去賭馬、玩輪盤、擲骰子,問題是:還有誰願意做莊家呢?再說,如果今天就知道未來每天、每件事的結果,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從此再也沒有發現的樂趣、挑戰極限的快感!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藉由預知未來而致富,誰願意幫我們工作?誰要去種田?誰要養豬?養牛?這個世界將沒有電話公司、沒有電影、沒有電視,因為沒有人需要工作。更糟者,誰還會雇用我們呢?
如同我稍早說的,擁有無限智慧的老天爺,絕不希望我們預知未來,包括未來的價格走向在內。很多投機者認為,金融交易是一種預測未來、掌握「不可知」的遊戲。實際不然。金融交易是要發展致勝的策略,想辦法讓自己擁有最多的勝算,充分運用自己掌握的勝算,隨時留意各種可能的變化,包括新玩家與新觀念。
所謂「投機」(speculate),其拉丁字源是specular,意思是「觀察」(to observe),這也是spectacle(譬如各位的眼鏡)的字源。我們不是賭徒,因為賭博是一種不具長期勝算的活動。賭徒只能期待「運氣」站在自己這邊,而不是莊家那邊。我們投機客則是觀察事態未來的可能發展,但我們知道一切都是未定之數,所以需要透過適當技巧保障交易部位與資本,讓自己得以存活而享有長期勝算的效益。
投資藝術一方面講究觀察,但很大成分需要防範未然。
最重要的市場信念
根據長久以來對於金融交易所做的研究和經驗,我歸納出一個最有效的交易信念:
我相信自己目前進行的這筆交易將會失敗…慘敗。
這一直是我秉持的市場真言。成功交易很容易處理,致命的是那些失敗交易。
對於積極思考者來說,這些聽起來或許太過消極,但積極想法會讓你自認為一定會贏,然後…持有的部位就會超量或太久。如果事情總是朝好的方向發展,你勢必會等待那些永遠不會到來的反彈行情。
我是這麼看的:如果你執著於積極想法,認定自己一定會贏,這種信念會促使你不能正確管理虧損部位。這正是交易信念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信念系統如果告訴你,目前這筆交易絕對賺錢——實際不然——為了確認這種想法正確,你顯然必須繼續持有虧損部位,而這是任何贏家都不允許做的事情。相信下一、兩筆交易就能絕地大反攻,這是最危險、最瘋狂的積極想法。
現在,讓我們看看我的信念;換言之,目前進行的這筆交易應該會失敗,老天爺沒有許諾給我這筆交易。事實上,我相信市場絕對稱不上完美。記住,統計資料也支持我的觀點:所有共同基金經理人之中,績效落後道瓊工業指數的比率高達75%,短線交易者有80%賠光其交易資本。就個人經驗來說,我的交易經常賠錢;所以,我可以跟各位保證,你們的情況也會如此。
我所遭逢的重大虧損——為數不少——沒有一件是因為市場的「錯」。「它們」不是專找我麻煩。一切都是「自作孽」的結果,因為我相信當時持有的部位會賺錢,以致於忘掉交易最重要的規矩。
有人說,每個人的力量都取決於信念系統;我同意這種說法,因為信念促使我們更明確、更果斷地採取行動。我們都是根據自己的信念採取行動,生活是按照信念的劇本演出。
一旦採納我的信念,相信目前進行的交易很可能沒辦法成功,你就會進行停損。你會控制風險,避免災難發生。你會跳上救生艇,而不是跟著船沈下去。部位規模如果很大,些微的反向走勢就能把你勾消。
對於未來結果抱著樂觀想法或積極信念,經常會讓我們冒著不必要的風險。如果再加上勝算原本就不高,那就幾乎等於是自取滅亡。
終身旅程
只要能夠向世界、向女朋友、向父母、向兄弟,或甚至向某位陌生人證明我的價值,即使不追求獲利,我可能也願意從事交易。我或許是以自己為中心,但絕不是為了炫耀,我只是想顯示我能夠克服逆境。
這一切只是想向世界證明我找到了出口。本書宗旨也就是向讀者顯示相同一扇門,向各位展現我過去幾年來學習的結果,說明金融市場已經發生根本變動,而我們如何繼續做為成功的交易者。
這幾年來,我學到了很多新東西,我學會了如何適應市場的變動,所以各位將在本書內學到短線交易的一些長期訣竅…此外還會學到一些適應環境的技巧。
這些話如果能夠讓你產生共鳴的話,請各位繫緊安全帶,我們準備出發了。
對於我來說,這是個還沒有到達終點的旅程。像我這個年紀的人——70歲出頭——多數都已經退休了,通常只是上網遨遊,或看著電視劇打盹。可是,我仍然沈迷於市場。市場讓我保持生命的活力,我每個月的交易量仍然超過1,000口合約。讀者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我的近況,請造訪我的網頁www.ireallytrade.com。
市場讓我們保持生命的活力;我沒辦法想像自己能過另一種生活,也沒辦法設想一種較目前更迷人的生活方式。
我父親曾經送給我一句值得省思的話:「兒子啊,生命能夠提供給你的,完全取決於你投入什麼。」各位如果想成為最頂尖的投機客,就必須把整個心思都擺進去。收穫將會很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