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堂課 投資心態,決定這場賽局的成敗!
錯誤心態4:焦躁地殺進殺出,讓自己變成待宰羔羊
【非受迫性失誤5】
Q:別人報明牌,你很焦急沒賺到嗎?
A:當股價處於上升狀態時,焦急的投資人往往會覺得自己太晚進場,導致逢高買進的狀況。不慌不忙的投資人則是每天觀察股價上升的過程,冷靜地思考如何在最高點賣出。
焦急心理乃是兵家大忌
前面曾提過投資軟體銀行的失敗經驗談,這裡將繼續舉出另一個更極端的案例。
當行情明顯處於上升狀態,而漲幅也到一定程度後,媒體就會開始大肆報導。例如「安倍經濟學將使日經平均指數從底價攀升至2倍!」等,就連平時不太觸碰股市題材的週刊雜誌,也經常會將這類標題放上版面,藉此吸引讀者的注意。
但是,那些長期投資股票,即使面臨平均股價在低檔徘徊也不慌不忙的投資人,每天都會觀察著股價上升的過程,並及早投入更多可運用的資產。因此,這時候他們自然可以游刃有餘地說:「新聞總算開始大篇幅報導股票市場了」、「這下子,太晚進場的人也會開始出手大量買進股票了呢!」
另一方面,有些人則是看了新聞報導後,才急忙準備投入股票市場。「咦?原來現在股價漲得這麼高啊?」、「真糟糕,我怎麼一直都沒注意到呢?」若是具備投資技巧的投資人,面對這樣的局面,或許還能找出聰明的因應方式,若是對於投資一知半解的新手,恐怕會因為焦急而做出不堪設想的錯誤投資。總而言之,焦急正是促使投資人逢高買進的元兇。
股價從100倍跌到剩下1/100的光通訊
這個話題讓我聯想到「光通訊」這支股票。
這是我一位朋友的親身經歷。在網路泡沫化的時代,光通訊成為代表性指標,股價也跟著連日上升。「網路時代來臨後,世界也會隨之一變」、「通訊速度飆升,各種限制也會逐漸消失」、「接下來是人手一台電腦和手機的時代」,這類對網際網路相關類股的期待與日俱增。光通訊以手機為核心,販售相關通訊器材的公司也紛紛極力抬升業績。
1998年,日本股市從2000日圓開始看漲,並於1999年急速飆漲。它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的股票,該年以2849%的股價上升率傲視群雄(排名第二是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的1982%、第三則是軟體銀行的1388%)。這股飆漲氣勢即使到了2000年,也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依舊持續連日攀升,最終創下了24萬1000日圓的驚人盤價。
「雖然現在正處於高點,今後仍然會繼續上漲,所以現在一定要進場。」我某位朋友如此表示,並將手上的近1000萬日圓全數投入,而且還是在光通訊股價創新高的那天購入的。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隔天,該股票立刻暴跌,同時創下了連續20天跌停板的紀錄。
不過,這其實是可以料想到的狀況。由於過去股價不斷創新高,所有的持股者都只會得到帳面利潤。長期持股的投資人龐大的獲利自不用說,即使只有數天短線持股的投資人,亦能獲得好幾成的獲利。當大家開始覺得「漲得太過頭了」、「很快就會開始大跌」的時候,就等於扣下了股價狂跌的扳機。
因為想賣出股票的人太多,而沒有人想再買進,才會導致交易停滯,甚至創下連續20天跌停板的紀錄。最後,股價停在1萬1800日圓,最高成交價還低了95.1%!
之後,股價依舊沒有止跌跡象,2000年的下跌率竟然還超過99%,也就是只剩最高價的1/100,最終跌破了1000日圓。我那位朋友懷抱著「應該會在某個時間觸底反彈」的些許期待,始終不願認賠賣出,最後因此失去了大部分可運用的資金。
收起焦急的心情才能防止損失
我可以斷言,焦急絕對是導致失敗的主因。
當一位投資人覺得自己太晚進場時,事實上,其他投資人也會有相同的想法。而當眾人因為焦急,一起湧入市場時,就會使股價急遽上升。這樣的變化往往會助長焦慮,讓投資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然而,已經獲得帳面獲利且相對冷靜的投資人,卻能在這種狀況下,虎視眈眈地觀察如何在最高點賣出。
在此,我建議各位讀者,若覺得自己錯失了進場時機,不妨暫停投資,藉此觀察整個局勢,或改以賣出而非買進的角度來思考。
投資股票並非只是不斷地買進而已。本書第7章會說明,賣出同樣是相當有效的策略。在投資股票時,若混淆買進和賣出的時機,將會導致難以收拾的後果,希望各位讀者務必謹記在心。
第2堂課 投資習慣,左右你獲利的多寡!
錯誤習慣3:以為下跌的股票便宜、上漲的股票昂貴
【非受迫性失誤10】
Q:看到股價走勢持續下探時,是否表示該股票快要觸底反彈,可以買進了?
A:此時必須先冷靜思考,並注意該股票的股價是否大幅下跌,才不會誤判情勢,買進因為條件不佳(如業績下修、策略錯誤、和主要客戶中止契約而導致經營危機等)而持續走跌的股票。
不能光憑股價走勢圖來判斷
這一點同樣是散戶容易出現的錯誤思維。當看見股價走勢持續下探時,就會產生「都跌到這裡了,股價已經很便宜,而且也差不多該觸底反彈了」,而看見持續上漲的股票時,則會認定「哇,這也股價太高了吧!看起來應該準備要跌了」。這些依據感覺所做的判斷,其實往往都是錯誤的認知。
首先,在判斷時必須冷靜思考,並且特別注意大幅下跌的股票。許多人總會觀察股價走勢圖的變化,當發現該股票的價格跌到了最高價的1/2或1/3時,很容易忍不住出手購買。特別是喜歡走險路(總是採取有別於一般人的行動)的投資人,常會基於「富貴險中求」的想法,而在此時買進股票。但是,如果該股票是剛上市的新股,更不應該只依據股價走勢圖就輕易判斷,該股票是處於過度拋售或相對便宜的狀態。
就算個人判定,此時股價已經探底並下單購股,結果也很可能立刻變成帳面損失。
特別是這類股票常會出現急遽下跌且劇烈震盪的狀況,投資人卻經常誤判,以為這時正是進場的好機會,反而買進了因條件不佳導致價格下跌的股票,結果只賠不賺。
應避開股價創新低的股票
所謂股價創新低,是指目前刷新了低點價格的股票。
即使現在的股價是本年度或過去一年來的最低點,也不表示接下來股價會上升,反而很有可能會越跌越低。這是因為股價會創新低,一定存在某些理由。
例如,業績下修的可能性升高、公司策略錯誤、和主要客戶中止契約導致經營危機、國外的強勁對手進入日本市場等。這些情況都可能致使企業遭逢致命危機。
職業操盤手或一日投資人,往往會將這些股價創新低的股票視作機會,並立刻準備賣出。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持續下跌中的股價必定會越跌越多」,才會採取這樣的投資行動。所以,若在這時候選擇買進,就會成為這些投資能手的餌食。
在某些狀況下,企業甚至會因此面臨倒閉或被迫下市的風險。對那些認定自己已經在最低點買進的投資人而言,這時可能就會遭遇相當悽慘的結果。因為當企業倒閉或股票下市的消息公布後,所有投資人會一窩蜂地將持股脫手。然而,不會有人在此時選擇買進。最後,股票將會連日跌停,甚至跌到只剩1元,企業價值變為零(由於0元無法進行交易,所以最低股價為1元)。
每年都會有許多公司的股票出現這種狀況。投資人一旦購入這類股票,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困境,應盡量避免。
【非受迫性失誤11】
Q:看到股價屢創新高時,是否表示該股票已經沒有上漲空間?
A:此類股票往往容易持續上漲,若輕易判定「現在就是最高點了」而進行賣空,當股票繼續上漲時,投資人必須承擔的帳面損失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大,甚至被迫買回這些股票。
上漲中的股票往往容易持續上漲
另一方面,上漲中的股票最受關注的則是股價創新高的股票。
這些股票目前的股價在本年度創下新高,或是來到上市後的最高點。它們值得注意,是因為刷新了高點價格,也就是處於上升趨勢的緣故。
此種往往容易持續上漲,因為幾乎沒有蒙受損失的投資人賣壓很輕,而職業操盤手或一日投資人也會進場購股。
如果以一般觀感來檢視創新高價股票的走勢圖,常會認為「已經漲到這麼高,應該沒有再上升的空間了,接下來應該會開始下跌才對」,並予以賣空(藉由信用交易的方式賣出股票)。然而,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可行的。
「現在已經是股價的最高點了!」縱使投資人如此認定並進行賣空,結果大多不如預期。當賣空的股票開始上漲時,投資人承擔的帳面損失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當股票漲得越高,損失就會更加急遽擴大,迫使投資人必須買回這些股票。加上純粹以高價為目標的投資家所進行的收購,以及因為確定損失而進行的買回,使得買壓大幅上升。此種現象稱之為「軋空」。股價也會因此出現異常劇烈的飆漲。
錯誤心態4:焦躁地殺進殺出,讓自己變成待宰羔羊
【非受迫性失誤5】
Q:別人報明牌,你很焦急沒賺到嗎?
A:當股價處於上升狀態時,焦急的投資人往往會覺得自己太晚進場,導致逢高買進的狀況。不慌不忙的投資人則是每天觀察股價上升的過程,冷靜地思考如何在最高點賣出。
焦急心理乃是兵家大忌
前面曾提過投資軟體銀行的失敗經驗談,這裡將繼續舉出另一個更極端的案例。
當行情明顯處於上升狀態,而漲幅也到一定程度後,媒體就會開始大肆報導。例如「安倍經濟學將使日經平均指數從底價攀升至2倍!」等,就連平時不太觸碰股市題材的週刊雜誌,也經常會將這類標題放上版面,藉此吸引讀者的注意。
但是,那些長期投資股票,即使面臨平均股價在低檔徘徊也不慌不忙的投資人,每天都會觀察著股價上升的過程,並及早投入更多可運用的資產。因此,這時候他們自然可以游刃有餘地說:「新聞總算開始大篇幅報導股票市場了」、「這下子,太晚進場的人也會開始出手大量買進股票了呢!」
另一方面,有些人則是看了新聞報導後,才急忙準備投入股票市場。「咦?原來現在股價漲得這麼高啊?」、「真糟糕,我怎麼一直都沒注意到呢?」若是具備投資技巧的投資人,面對這樣的局面,或許還能找出聰明的因應方式,若是對於投資一知半解的新手,恐怕會因為焦急而做出不堪設想的錯誤投資。總而言之,焦急正是促使投資人逢高買進的元兇。
股價從100倍跌到剩下1/100的光通訊
這個話題讓我聯想到「光通訊」這支股票。
這是我一位朋友的親身經歷。在網路泡沫化的時代,光通訊成為代表性指標,股價也跟著連日上升。「網路時代來臨後,世界也會隨之一變」、「通訊速度飆升,各種限制也會逐漸消失」、「接下來是人手一台電腦和手機的時代」,這類對網際網路相關類股的期待與日俱增。光通訊以手機為核心,販售相關通訊器材的公司也紛紛極力抬升業績。
1998年,日本股市從2000日圓開始看漲,並於1999年急速飆漲。它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的股票,該年以2849%的股價上升率傲視群雄(排名第二是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的1982%、第三則是軟體銀行的1388%)。這股飆漲氣勢即使到了2000年,也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依舊持續連日攀升,最終創下了24萬1000日圓的驚人盤價。
「雖然現在正處於高點,今後仍然會繼續上漲,所以現在一定要進場。」我某位朋友如此表示,並將手上的近1000萬日圓全數投入,而且還是在光通訊股價創新高的那天購入的。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隔天,該股票立刻暴跌,同時創下了連續20天跌停板的紀錄。
不過,這其實是可以料想到的狀況。由於過去股價不斷創新高,所有的持股者都只會得到帳面利潤。長期持股的投資人龐大的獲利自不用說,即使只有數天短線持股的投資人,亦能獲得好幾成的獲利。當大家開始覺得「漲得太過頭了」、「很快就會開始大跌」的時候,就等於扣下了股價狂跌的扳機。
因為想賣出股票的人太多,而沒有人想再買進,才會導致交易停滯,甚至創下連續20天跌停板的紀錄。最後,股價停在1萬1800日圓,最高成交價還低了95.1%!
之後,股價依舊沒有止跌跡象,2000年的下跌率竟然還超過99%,也就是只剩最高價的1/100,最終跌破了1000日圓。我那位朋友懷抱著「應該會在某個時間觸底反彈」的些許期待,始終不願認賠賣出,最後因此失去了大部分可運用的資金。
收起焦急的心情才能防止損失
我可以斷言,焦急絕對是導致失敗的主因。
當一位投資人覺得自己太晚進場時,事實上,其他投資人也會有相同的想法。而當眾人因為焦急,一起湧入市場時,就會使股價急遽上升。這樣的變化往往會助長焦慮,讓投資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然而,已經獲得帳面獲利且相對冷靜的投資人,卻能在這種狀況下,虎視眈眈地觀察如何在最高點賣出。
在此,我建議各位讀者,若覺得自己錯失了進場時機,不妨暫停投資,藉此觀察整個局勢,或改以賣出而非買進的角度來思考。
投資股票並非只是不斷地買進而已。本書第7章會說明,賣出同樣是相當有效的策略。在投資股票時,若混淆買進和賣出的時機,將會導致難以收拾的後果,希望各位讀者務必謹記在心。
第2堂課 投資習慣,左右你獲利的多寡!
錯誤習慣3:以為下跌的股票便宜、上漲的股票昂貴
【非受迫性失誤10】
Q:看到股價走勢持續下探時,是否表示該股票快要觸底反彈,可以買進了?
A:此時必須先冷靜思考,並注意該股票的股價是否大幅下跌,才不會誤判情勢,買進因為條件不佳(如業績下修、策略錯誤、和主要客戶中止契約而導致經營危機等)而持續走跌的股票。
不能光憑股價走勢圖來判斷
這一點同樣是散戶容易出現的錯誤思維。當看見股價走勢持續下探時,就會產生「都跌到這裡了,股價已經很便宜,而且也差不多該觸底反彈了」,而看見持續上漲的股票時,則會認定「哇,這也股價太高了吧!看起來應該準備要跌了」。這些依據感覺所做的判斷,其實往往都是錯誤的認知。
首先,在判斷時必須冷靜思考,並且特別注意大幅下跌的股票。許多人總會觀察股價走勢圖的變化,當發現該股票的價格跌到了最高價的1/2或1/3時,很容易忍不住出手購買。特別是喜歡走險路(總是採取有別於一般人的行動)的投資人,常會基於「富貴險中求」的想法,而在此時買進股票。但是,如果該股票是剛上市的新股,更不應該只依據股價走勢圖就輕易判斷,該股票是處於過度拋售或相對便宜的狀態。
就算個人判定,此時股價已經探底並下單購股,結果也很可能立刻變成帳面損失。
特別是這類股票常會出現急遽下跌且劇烈震盪的狀況,投資人卻經常誤判,以為這時正是進場的好機會,反而買進了因條件不佳導致價格下跌的股票,結果只賠不賺。
應避開股價創新低的股票
所謂股價創新低,是指目前刷新了低點價格的股票。
即使現在的股價是本年度或過去一年來的最低點,也不表示接下來股價會上升,反而很有可能會越跌越低。這是因為股價會創新低,一定存在某些理由。
例如,業績下修的可能性升高、公司策略錯誤、和主要客戶中止契約導致經營危機、國外的強勁對手進入日本市場等。這些情況都可能致使企業遭逢致命危機。
職業操盤手或一日投資人,往往會將這些股價創新低的股票視作機會,並立刻準備賣出。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持續下跌中的股價必定會越跌越多」,才會採取這樣的投資行動。所以,若在這時候選擇買進,就會成為這些投資能手的餌食。
在某些狀況下,企業甚至會因此面臨倒閉或被迫下市的風險。對那些認定自己已經在最低點買進的投資人而言,這時可能就會遭遇相當悽慘的結果。因為當企業倒閉或股票下市的消息公布後,所有投資人會一窩蜂地將持股脫手。然而,不會有人在此時選擇買進。最後,股票將會連日跌停,甚至跌到只剩1元,企業價值變為零(由於0元無法進行交易,所以最低股價為1元)。
每年都會有許多公司的股票出現這種狀況。投資人一旦購入這類股票,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困境,應盡量避免。
【非受迫性失誤11】
Q:看到股價屢創新高時,是否表示該股票已經沒有上漲空間?
A:此類股票往往容易持續上漲,若輕易判定「現在就是最高點了」而進行賣空,當股票繼續上漲時,投資人必須承擔的帳面損失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大,甚至被迫買回這些股票。
上漲中的股票往往容易持續上漲
另一方面,上漲中的股票最受關注的則是股價創新高的股票。
這些股票目前的股價在本年度創下新高,或是來到上市後的最高點。它們值得注意,是因為刷新了高點價格,也就是處於上升趨勢的緣故。
此種往往容易持續上漲,因為幾乎沒有蒙受損失的投資人賣壓很輕,而職業操盤手或一日投資人也會進場購股。
如果以一般觀感來檢視創新高價股票的走勢圖,常會認為「已經漲到這麼高,應該沒有再上升的空間了,接下來應該會開始下跌才對」,並予以賣空(藉由信用交易的方式賣出股票)。然而,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可行的。
「現在已經是股價的最高點了!」縱使投資人如此認定並進行賣空,結果大多不如預期。當賣空的股票開始上漲時,投資人承擔的帳面損失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當股票漲得越高,損失就會更加急遽擴大,迫使投資人必須買回這些股票。加上純粹以高價為目標的投資家所進行的收購,以及因為確定損失而進行的買回,使得買壓大幅上升。此種現象稱之為「軋空」。股價也會因此出現異常劇烈的飆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