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高勝率新手專用:三招縱橫股期權

9特價2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Chapter2 兩軍交戰論 談K線成交量

閱讀本章前,先請大家忘卻先前所學的一切,先以本書所介紹的邏輯去認識K線和成交量,並且以這裡的定義,去理解後面章節所要闡述的內容,不需要複雜的記憶和艱深的領悟力,完全都是簡單的比喻,只要你會看數字比大小,就能懂K線的世界。

為何需要看懂K線?

在古代,若你是孤軍奮戰,想在弱肉強食的天下取得一席之地,當然必須得依附在強者的羽翼下慢慢壯大實力,牆頭草隨風倒,誰的兵力強就跟隨他,也因此,要在戰場上看出誰的戰力強,誰的情勢好,就得學會看懂K線,從K線量與價的關係中,找出攻擊方,恃強凌弱便是市場上操作的王道。

首先要把K線看成是一支軍隊的攻防路徑:

紅K是多方攻擊路徑(如圖1)

黑K是空方攻擊路徑(如圖2)

開盤價:軍隊攻擊起始點(紮營地)
收盤價:軍隊最後抵達處
影線:曾經經過而未佔領的區域
成交量:多空出兵數量多寡

跳空(缺口):當一處關卡久攻不下時,往往會採取奇襲,直接開高或開低越過關卡,此謂跳空,而中間的距離就叫做缺口。而以多方奇襲來說,前一根收盤價一直到下一根收盤價中間的距離,我會定義為虛擬大紅,而虛擬大紅底(跳空前一根收盤價)一直是我非常重視的一道關卡。反之,以空方奇襲來說,前一根收盤價一直到下一根收盤價中間的距離,我會定義為虛擬大黑,然虛擬大黑頂(跳空前一根收盤價)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關卡防線。簡言之,「跳空從哪裡攻擊就從哪裡起算」。(如圖3)

來看一下圖1的多方攻擊圖示:

紅K實體的部分長短代表多方攻擊力道的強度,紅K實體部分越長,呈現出多方攻擊力道越強。

上影線表示多方軍隊曾經攻佔,但又被空方軍隊抵抗而撤退的區域,換言之也就是空方軍隊在這裡抵抗的人,隔天多方軍隊若繼續挑戰上影線的區域,空方軍隊在經過昨日慘烈抵抗成功逼退多方軍隊的區域,為了要確保戰果勢必不會讓多方軍隊越雷池一步,也就是說上影線的部分會有空方軍隊的抵抗。

下影線表示多方曾經敗退旋而又攻佔向上的區域,也就是說收盤前這裡有多方軍隊死命抵抗的,若隔天回測這個下影線的部分,多方為了確保獲利勢必會有抵抗,這裡就會形成支撐。換言之,上下影線範圍都是多空方攻防激烈的區間,而實體的部分則是多方一面倒進軍實際攻佔的區域,從影線的長短可看出空方抵抗的程度,影線越長抵抗越強,影線越短,空方抵抗力道越小。

如果單看行軍路線(K線)來判斷多空攻防很容易誤判,戰場上爾虞我詐,虛虛實實若不佐以軍隊的數量(成交量),你很難判斷哪一方佔上風,我們先定義多空方兩邊的軍隊戰力相當,不會有一個打十個的情況發生,所以軍隊數量(成交量)多的一方視為戰力強。

當實體紅K很長,且佐以成交量大,表示多方大軍攻擊的力道猛烈,派出大軍必定未達目的不回頭,這在三法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較一下圖1中左右兩根K線,假設兩根K棒的成交量都是相同的大量,左邊的多方軍隊很扎實的往上攻擊,途中少有空方抵抗的跡象,而右邊K棒所呈現的攻防路徑中,從開始攻擊到結束攻擊都有空方反抗的跡象,因而留長上下影線,也因此兩根K線相較下,左邊的K線多方攻擊力道強過右邊的K線。這裡是成交量相同而呈現不同K線的強弱比較。

剛剛用軍隊攻防來討論K線,現在我們就實際情況來討論一根K棒所代表的實際意義。我剛進市場開始操作的時候只有看日K的量價,而一根日K棒的開收盤價以及上下影線高低點,就格外重要,這些點位都是操作時的支撐和壓力。先看圖1右邊這根留上下影線的K棒。在A這個區域中,會留這麼長的上影線顯然不會是散戶進場的空單,而若是主力的空單在這區域進場,收盤時都會是賺錢的,若隔天要確保獲利這區域勢必不會讓多方越雷池一步,所以隔天這段就會變成壓力,而上影線的高點還有收盤價就會是壓力點位,因此若是多方正規戰打到A區域必定受到空方抵抗,若是直接跳空奇襲上影線最高點,那麼這裡的空單就會在指數突破上影線高點回測的時候被迫買進多單來回補形成往上助漲的動力,所以「用什麼方式攻擊(正規戰還是跳空奇襲)」以及「跳空開過關鍵點位形成過而不破還是關前受阻」,這兩個盤勢在判斷上具有不同的解讀和策略擬定。接著來看B這個區域,殺這麼長的下影線散戶看到都嚇到魂飛魄散了,很顯然不會是散戶所接的多單,若是主力在下影線的區域進場承接多單,則收盤時必定是賺錢的,隔天若跌到這個區域,為了確保獲利這裡就會是反抗空方攻勢的支撐區,所以隔天若兩軍在此區域發生正規戰,這裡必然有多方抵抗。若是空方發動奇襲跳空過B區域,也就是下影線最低點,這裡的多單持有者都會被迫買進空單來平倉,這個停損的助力也會加速下跌的幅度。

同樣的狀況在圖2的空方攻擊路徑圖中,假設兩根K棒的成交量都是同等的大量,左邊K棒從最低點到最高點都鮮少有多方抵抗的痕跡,而右邊K棒留影線的部分,都是多空雙方激烈交戰的痕跡,所以可判定左邊K棒的空方攻擊力道比右邊K棒的攻擊力道強。

當主力作空在C這個區域裡,表示收盤時他們都是獲利的,隔天若上漲為了確保獲利,必定有空方抵抗,因此上影線的高點和開盤價就變成壓力點位,而空在D這個區域的人收盤是賠錢的,所以隔天常常有機會往下壓回測低點,低點不破容易發生有人回補空單出場,而前一天作多在這個區域的人是賺錢的,所以為了確保獲利測下影線的低點還有收盤價容易會有多方的抵抗。

剛剛是假設成交量等同的情況下在看兩根不同的K線,再來看兩個例子,圖4是多方攻擊的K線圖,左邊紅K短,但成交量大,右邊K線長,但成交量小,一般人會直覺的去認為K棒長的就是多方強勢攻擊,但這種往往回測開盤價(防守點)容易破,因為沒有大軍的蹤跡,也就沒有主力進場的痕跡(五、〈三法第二篇紅K黑K底頂部停損停利法〉會說明),所以我會比較重視左邊的K棒開盤價。

空方攻擊亦同,在圖5中左邊K線成交量大,該黑K線具有威力,反彈回測開盤價(防守點)容易發生大軍抵抗,右邊K線雖然長但成交量小,威力不若左邊K線,反彈回測防守點抵抗失敗率高。這裡要破解一般散戶的迷思,常常會看到大根的紅黑K就見獵心喜去追,重點還是要放在成交量,有大量的紅黑K才有主力進出場的跡象,也往往才會是具有強力支撐或壓力的關卡。當多空雙方勢均力敵時,會呈現上下影線很長,實體紅K或實體黑K很短的情況,俗稱十字線,此時多空交戰激烈所造成的成交量通常都很大,必須要看下一根呈現紅K還是黑K方能決定剛剛激戰過後哪一方勝出,若下一根是紅K,表示。剛剛激戰過後多方勝出(如圖6),反之若是黑K,則空方勝出(如圖7),所以遇到這種K線最好多看幾根以確認多空僵持下的勝出者。

以上探討K線裡內含的多空方進場成本盈虧的實際情況,用這樣來理解其實就很容易知道為何這些點位容易在攻防過程中形成多空激戰的支撐和壓力,但是須知壓力和支撐往往就是一線之隔,如同古代攻城,還沒攻佔前這個城池是抵抗的阻力,攻佔後變成你的防守城池。空方的堡壘被多方攻克後,就會變成多方的防守點,反之多方防線被突破後就會成為空方的根據地。圖3中左邊跳空前的紅K上影線原本是空方抵抗的區域E,一旦往上突破(如開高跳空),那原本上影線裡進場的空單都會造成停損出場,而形成買進多單回補空單的上漲助力,尤其跳空往往都是主力強勢的表態,所以關鍵點位一躍而上,就要留意下一波趨勢發動的跡象。相對下反之亦然,右邊跳空前的K棒下影線乃市場上多單進場區域F,若被一躍而下奇襲形成缺口,這是主力做空的決心,當前一天在這裡接到的多單防線被跌破,所有多單都會買進空單回補損出,因而造成空軍長驅直下的助力。所以當這種態勢下同學們千萬不要還抱有一絲希望苦苦等回頭,城池都破了,守城的主力大軍都撤退了,你還傻傻在這裡等著被凌遲,何苦呢!這讓我想到一個笑話:有一個旅人是船難下的生還者,當他漂流到一個島上時,苦苦等不到救援,於是乎向上帝禱告。不久後來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脫困,他拒絕並且表示上帝會來救他,接著又陸續來了兩艘船,他仍堅決拒絕其救援,一樣衷心等待上帝的救援,後來不幸活活餓死。當他靈魂飄到天堂見到上帝時,他恨恨地向上帝說:「我是您的忠實信徒,為何你遲遲不肯來救我?」上帝無奈的表示:「我前後已經派了三艘船去救你了,是你自己不肯上船呀。」跳空就是第一艘船,當你的成本被強勢突破後,你就要找機會脫困停損,當回測缺口中間的關卡沒收破時就是第二艘船來馳援,此時往往是最好的停損出場點,若再出量開始攻擊形成過而不破續攻(詳見四、〈當沖三法第一篇「關卡過破法」〉)便是第三艘船出現,這三個訊號若你都視若無睹,那接著真的就要去見上帝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