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進場前得思考避免虧損,而不是想賺多少!
金律01你已經準備好,在投資戰場「受傷」嗎?
明明眼前馬路的紅綠燈亮的是紅燈,卻不看左右來車就強行通過的話,很容易被車子撞到。
或許各位會覺得「這豈不是廢話嗎?」然而,實際上就連馬路如虎口,以及紅綠燈或汽車,在這種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一腳踏進投資的世界,結果被市場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人,多如過江之鯽。
為了培養「最基本的常識」,光看書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自己實際嘗試、累積經驗及學習知識的「練習期間」。就好比不是看了腦外科名醫寫的書,就能馬上動腦瘤手術那樣。投資就是這麼高難度的世界。
然而,光是一股腦兒地累積經驗也毫無意義,倘若不做任何準備,只是茫然地在陌生的森林裡不斷徘徊遊走,固然能學會要怎麼走,但是在投資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好混。
要是漫無目的地走下去,不知不覺就會被迫卸下全身的武裝,或是受到牛或熊之類的猛獸襲擊。但明明只要有點常識就能避開,許多人卻因此失去了寶貴的金錢。
有人則因為自己不會投資,而支付大筆金額給投資顧問、電子報發行商、告知買賣點的公司、天才投資客等「老師」們代為操盤。但這個世界,即使身經百戰的老師,也未必知道該如何是好,而且不見得所有的老師都既優秀且誠實。
為了在投資領域生存,也為了培養適合自己、且不會被老師敲竹槓的眼光,必須先有「在市場上跌倒會受重傷」這種程度的常識。
愈是初階的投資人,愈傾向於選擇只看一眼就知道答案的書。然而就我所知,就算模仿書裡的答案,也很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為投資沒有輕鬆百戰百勝的方法,最後還是得靠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必須經過一段練習期間,培養投資能力,腳踏實地從頭開始學習。理財書就是為此而提供解決方法,這也可以說是投資的常識之一。
本章將為各位介紹,幾個容易出現在初學者身上的「錯誤常識」,與學習投資必備的「常識」。
金律02為何散戶會追高殺低?關鍵在「心理素質」
為了在投資上長期獲勝,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建立投資的「心法」、「操作策略」及「資金管理」,這可以用「心」、「體」、「技」來表現。
我將以上三點合稱為「腦內投資組合」,是投資最重要的,只要缺少其中一點,就無法成為最後的贏家(圖表1-1)。
至於所謂的投資組合,是指藉由彼此互補,而得以在穩定性與獲利之間取得平衡的配置方式(詳見第4章介紹)。
在精神科醫生暨個人投資家亞歷山大.艾爾德的著作《走進我的交易室》裡,具體地介紹了這三大要素。包括我在內,世界上有許多人都剽竊這套想法,還搞得儼然是自己發現似的。
初學者往往一味追求操作策略,例如「要怎麼賺錢?」「要在哪個時間點買哪一支股票才會賺錢?」,我在接觸到《走進我的交易室》之前也不例外。
更多的人則以為只要模仿成功者傳授的手法,自己也能成為成功者。其中也有人認定,只要交給成功者代操就一定能賺錢。換言之,這些人只追求「答案」。
然而,光是追求答案無法長期持續增加資產。就像讓某家連鎖居酒屋成功的經營手法,不見得能讓另一家居酒屋成功,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適合每個人的答案。
即使是現在被稱作「成功者」的投資人,一開始也是外行人。然而,與大多數失敗者不同的是,他們會在克服無數次的挫折之後,不斷從錯誤中學習、一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腦內投資組合。
例如,「要投資哪個市場或金融商品?」「要怎麼利用(或不利用)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買賣期間是長期、中期、還是短期?」「買賣策略是順勢操作,還是逆勢操作?」「執行買賣紀律是靠系統交易,還是自行判斷?」等等,實際地採取配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方法。
只不過,為了將以上的手法發揮到淋漓盡致,心理素質與資金管理不可或缺。舉例來說,為了貫徹自己的方法,精神上必須十分強韌,為了決定風險承受度,必須徹底搞清楚自己的性格(詳見第2章與第3章說明)。
在股票或外匯市場上最後的贏家,據說只有一O%左右。也就是說剩下九O%的多數人,雖然為了增加資產而開始投資,但最後都落得賠本的下場。
明明誰也不想失敗,但是大部分的人卻都淪為失敗者。為了不成為失敗者,必須思考贏家與輸家的差別在哪裡,然後才進場投資。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毫無根據地以為,自己具有特別的才能;或是想借由別人的幫助,擠進那一O%的勝利組裡。
然而就我所知,不努力的人絕對不會成功。正因為如此,付出努力的贏家才能得到那麼大的報酬。
進場前得思考避免虧損,而不是想賺多少!
金律01你已經準備好,在投資戰場「受傷」嗎?
明明眼前馬路的紅綠燈亮的是紅燈,卻不看左右來車就強行通過的話,很容易被車子撞到。
或許各位會覺得「這豈不是廢話嗎?」然而,實際上就連馬路如虎口,以及紅綠燈或汽車,在這種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一腳踏進投資的世界,結果被市場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人,多如過江之鯽。
為了培養「最基本的常識」,光看書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自己實際嘗試、累積經驗及學習知識的「練習期間」。就好比不是看了腦外科名醫寫的書,就能馬上動腦瘤手術那樣。投資就是這麼高難度的世界。
然而,光是一股腦兒地累積經驗也毫無意義,倘若不做任何準備,只是茫然地在陌生的森林裡不斷徘徊遊走,固然能學會要怎麼走,但是在投資的世界裡可沒有這麼好混。
要是漫無目的地走下去,不知不覺就會被迫卸下全身的武裝,或是受到牛或熊之類的猛獸襲擊。但明明只要有點常識就能避開,許多人卻因此失去了寶貴的金錢。
有人則因為自己不會投資,而支付大筆金額給投資顧問、電子報發行商、告知買賣點的公司、天才投資客等「老師」們代為操盤。但這個世界,即使身經百戰的老師,也未必知道該如何是好,而且不見得所有的老師都既優秀且誠實。
為了在投資領域生存,也為了培養適合自己、且不會被老師敲竹槓的眼光,必須先有「在市場上跌倒會受重傷」這種程度的常識。
愈是初階的投資人,愈傾向於選擇只看一眼就知道答案的書。然而就我所知,就算模仿書裡的答案,也很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為投資沒有輕鬆百戰百勝的方法,最後還是得靠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必須經過一段練習期間,培養投資能力,腳踏實地從頭開始學習。理財書就是為此而提供解決方法,這也可以說是投資的常識之一。
本章將為各位介紹,幾個容易出現在初學者身上的「錯誤常識」,與學習投資必備的「常識」。
金律02為何散戶會追高殺低?關鍵在「心理素質」
為了在投資上長期獲勝,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建立投資的「心法」、「操作策略」及「資金管理」,這可以用「心」、「體」、「技」來表現。
我將以上三點合稱為「腦內投資組合」,是投資最重要的,只要缺少其中一點,就無法成為最後的贏家(圖表1-1)。
至於所謂的投資組合,是指藉由彼此互補,而得以在穩定性與獲利之間取得平衡的配置方式(詳見第4章介紹)。
在精神科醫生暨個人投資家亞歷山大.艾爾德的著作《走進我的交易室》裡,具體地介紹了這三大要素。包括我在內,世界上有許多人都剽竊這套想法,還搞得儼然是自己發現似的。
初學者往往一味追求操作策略,例如「要怎麼賺錢?」「要在哪個時間點買哪一支股票才會賺錢?」,我在接觸到《走進我的交易室》之前也不例外。
更多的人則以為只要模仿成功者傳授的手法,自己也能成為成功者。其中也有人認定,只要交給成功者代操就一定能賺錢。換言之,這些人只追求「答案」。
然而,光是追求答案無法長期持續增加資產。就像讓某家連鎖居酒屋成功的經營手法,不見得能讓另一家居酒屋成功,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適合每個人的答案。
即使是現在被稱作「成功者」的投資人,一開始也是外行人。然而,與大多數失敗者不同的是,他們會在克服無數次的挫折之後,不斷從錯誤中學習、一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腦內投資組合。
例如,「要投資哪個市場或金融商品?」「要怎麼利用(或不利用)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買賣期間是長期、中期、還是短期?」「買賣策略是順勢操作,還是逆勢操作?」「執行買賣紀律是靠系統交易,還是自行判斷?」等等,實際地採取配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方法。
只不過,為了將以上的手法發揮到淋漓盡致,心理素質與資金管理不可或缺。舉例來說,為了貫徹自己的方法,精神上必須十分強韌,為了決定風險承受度,必須徹底搞清楚自己的性格(詳見第2章與第3章說明)。
在股票或外匯市場上最後的贏家,據說只有一O%左右。也就是說剩下九O%的多數人,雖然為了增加資產而開始投資,但最後都落得賠本的下場。
明明誰也不想失敗,但是大部分的人卻都淪為失敗者。為了不成為失敗者,必須思考贏家與輸家的差別在哪裡,然後才進場投資。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毫無根據地以為,自己具有特別的才能;或是想借由別人的幫助,擠進那一O%的勝利組裡。
然而就我所知,不努力的人絕對不會成功。正因為如此,付出努力的贏家才能得到那麼大的報酬。